慈心观在瑜伽教学中的运用

梁绛

慈心观是内观(vipasana)的一种,是学会宽容对待别人,也宽容对待自己的方法。其原理是:人都是爱自己的,因此先以自己为观想对象,向自己散布慈爱,在心中默念如“愿我快乐、愿我健康、愿我安详、愿我能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再到亲近的人,生起慈爱之心,再到中间者,再到厌恨之人,再到一切众生。平时修习慈心,是为了在起嗔生怨时以慈对治。

自去年秋天开始,我将慈心观运用于教学,学生都很喜欢。在此与大家分享。现以课上引导词为例说明:

“在心里对自己说:‘愿我健康,愿我快乐,愿我远离痛苦烦恼,愿我远离忧伤。

现在观想自己的母亲(停顿),心里充满感恩: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愿母亲平安喜乐。

现在观想自己最好的一位朋友(停顿),心里充满感恩:感激在你需要的时候朋友给你的理解和支持,愿ta平安喜乐。

现在观想寝室里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室友(停顿),心里充满感恩:感激她平时给你的照顾,愿她平安喜乐。

觉得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温暖。

现在观想寝室里与自己关系最远的室友(停顿),把心中的爱同样传送给她:真爱是平等的,没有远近,没有厚薄。有的只是偏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现在观想自己今天的过失(停稍久一点):有没有伤人自尊?(停顿)有没有傲慢看不起别人?(停顿)有没有计较?(停顿)有没有攀比?(停顿)有没有嫉妒?(停顿)有没有抱怨?(停顿)有没有愤恨?(停顿稍久一点)如果有,自己反省,愿自己不要再犯。现在观想自己伤害得最深的人(停稍久一点)。对于我们伤害过的一切,无条件地道歉,愿他们宽恕,愿他们不再痛苦,愿他们和平喜乐,象我们现在一样。同时也宽恕自己。

现在观想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停稍久一点)。伤害别人的人是最痛苦的,最可怜悯的。怜悯他们的无知,也愿我们不要因为无知而伤害别人。宽恕ta,如同我们期望获得宽恕。愿他们不再愤怒,不再因为受到伤害而去伤害,愿他们和平喜乐,象我们现在一样。

现在观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对自己要求太高?(停顿)有没有事事要求完美?(停顿)有没有犯了错误难以释怀反复责怪自己?(停顿)宽容地对待别人,也宽容地对待自己。

现在观想一下自己象一个小孩,躺在你内心深处,你正向ta输送慈爱。觉得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温暖。让我们保有这样的爱心不受污染,不去计较,不去攀比,不去嫉妒,远离怨恨,远离一切不善之心。

所有的人都跟我们一样,希望自己平安喜乐。所以,带着这样的爱,善待每一个人,也善待自己。怀着感恩的心,过好每一天。”

以上是课上所用的引导词。从中可以看到,慈心观的原理是:人都是爱自己的,因此先以自己为观想对象,向自己散布慈爱,再到亲近的人,这样容易生起慈爱之心。过渡到中间者。但前面所要生起的慈爱之心,目的是要传递给自己厌恨之人。慈心的修习,是为了在起嗔生怨时以慈对治。

反省的环节与自己曾经伤害过人的环节,让大家明白我们都不是完人,都会犯错误。再观想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时就容易释怀(有学员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宽恕ta,如同我们期望获得宽恕”。)

观想伤害自己的人是慈心观的重点,有人此时会有情绪反应会流泪,此时需要言语引导安抚。也有的人心灵创伤太重,因为不愿回忆会跳过这个环节,我曾请教过师父恒强师,他说这样就是一个失败的慈心观,如果不愿面对,心灵创伤永远不可能愈合。我的做法是建议他们在这一环节观想自己嗔恨程度最低的(比如看不惯的人),慈心修习一段时间逐步递进。

值得注意的是宽恕自己的环节。课上曾问大家原谅别人容易还是原谅自己容易,大多答原谅别人容易。不知是否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中国文化很有意思,人我是对立的,或者说我们从来不曾真正理解它)。斯里兰卡大德葛荣居士说得好:

“我们的失败经验可以成为我们宝贵的善知识。反思的时候,态度要很友善、很柔和,而不是以严厉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使内心生起不必要的内疚和懊悔。反思的时候,态度要很友善、很柔和,而不是以严厉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使内心生起不必要的内疚和懊悔。然後正如在讲座时提及的,你可以原谅自己及对自己说:“因为我还是普通人,这次我发怒了,但让我下次再遇到那人时,看看我又如何和他相处。”要是这样的话,你便能从这类经验当中学到东西,你可把这种经验视作一种修习的实验。然后正如在讲座时提及的,你可以原谅自己及对自己说:“因为我还是普通人,这次我发怒了,但让我下次再遇到那人时,看看我又如何和他相处。”要是这样的话,你便能从这类经验当中学到东西,你可把这种经验视作一种修习的实验。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要求的话,这要求不应是“我不会发怒”,更合乎现实的要求是“看我能多快从忿怒中回复过来”。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要求的话,这要求不应是“我不会发怒”,更合乎现实的要求是“看我能多快从忿怒中回复过来”。这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的重要性。这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课上用的引导词,当然每周会有所侧重(比如在讲分别执着那周换成观想“自己看不惯的一个人”)

把慈心观运用于教学,自己也发现一些问题,在此与大家交流:主要是观想的对象要明确,每次最好是一个对象,多了容易散乱。我刚开始尝试时,引导词是“观想自己的朋友。”大家想了一串。开始让大家观想一周之内的过失,有人就觉得比较模糊,后来就改为当天的过失。还尝试让大家观想自己看不惯的行为,课后反映也不易观想。

我也曾带好些朋友一起修习,一般会针对他们个人情况来引导。如果没有特别怨恨的人,以最近遇到的一些生起嗔心的人为观想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慈心观与其他冥想一样,需要在放松之下练习。因此在情绪激动时不要修习,不易生起慈心。此外,嗔恨之心不是那么容易消除,慈心观是一种假想观,因此在慈心观过程中觉得心灵伤痕好很多了,可能第二天想起此人还是会起怨恨之心,因此需要长期的修习。

以上只是一个课上大概的版本,自己习练可以调整其中的内容。每次修习如果时间充裕多练几遍(即再重复几遍,每次感受会不一样)。

慈心的修习内容可灵活多变,如上周看大家习练比较能找到身体的感觉,想起曾看到明奘师以身体各器官为观想对象的慈心观,就即兴发挥让大家观想感恩自己眼耳鼻舌手足脾胃等。我朋友每晚会逐一感恩白天所遇到的一切,也与此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我用于教学中的慈心观与内观还是略有区别的,学佛的师兄请参考《清净道论.说梵住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