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贞庆撰

明本抄第十二

后料简上

自所余法。以他同为同。论文所说。自他共九例。共比他不定。他比自不定。他比违他。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今观后三。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事。

子岛记云。次文云。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云云)此文意何。答。此文意云。四大种外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失(为言)问。其余法者何物耶。答。子孙微等也。问。以子孙微不入同喻。如何可有不定。答。作不定云。为如色声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非四大种。为如子孙微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是四大种(北院僧都传云。改是四大种。可云非非四大种云云。)

问。何故以子孙微为不定敌。答。子孙微以四大为体。是故以为自不定过。为简此过皆入同喻也。

问。由除四大即简子孙。岂得子孙作不定耶。答。彼宗唯言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言地水火风子孙微等。由此当知。除四大时。唯除本微不除子孙。故引子孙得作不定也。因明之法。立宗之时。可成同品之物。自然成同品。可成异品之物。自然成异品。以异品之物为同品。非可成同品。以同品之物为异品。非可成异品。同异二品自然无漤。然则子孙等。若可成异品者。虽云皆入同喻。岂变成同品耶。若本可成同品者。何劳云皆入同喻乎。岂非无用耶。答。尔也。至如水火相违之物者不待言。定自然为同品为异品。然今约此子孙。颇以难判。以不名四大故。为非四大种宗即成同品。然以四大为体故。亦有可成异品之义。故不云皆入同喻。敌者以四大为体之边。勘成异品可作不定失。故为遮此漤云皆入同喻也(唯识比量中有可例事。可见之。)

注释二难(难明灯钞子孙微义有三难第三难别事也。)

一宗因乖角难。

谓子孙体若是四大。除四大因不可转彼。若此因转彼子孙微。子孙微体应非四大。既尔如何以此一物。望除四大因为同品。望非四大宗为异品作不定耶(云云)

二九外无实难。

谓实句有九。即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其子孙微等。若非四大。以之当摄何实句耶。如何恣云彼宗唯许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许地水火风子等。况彼所引地水火风父母之言。还亦显有地水火风子孙微义。岂言鹿母证无鹿子(云云)

本云。胜论宗唯言地水火风父母常极微。不云子微孙微。随勘所别差别他不极成本作法。胜论师对佛弟子。立四大种常之量也(云云)明知彼宗意。四大种名。但目父母常散极微。非子孙微等无常法云事。是故因云除四大之时。偏除父母极微。非子孙等也。故引子孙等。令关许除四大体非无故因。又依四大为体之义。勘成异品。可为不定敌。为遮此失。皆入同喻无不定失云也。况守朝已讲云。父母极微合生子微。七七子微合生孙微。今此子微等。量德合故。不越父母极微量。父母极微未合之前。四大种也。明知合后非四大种。若依此义。子孙微等非四大种。亦量德合不越父母量。故以此义可四大种。是以言之同喻即成同喻。言之异喻亦分异喻。同异义浮随言即定。故三支外备词。云皆入同喻之时。决定成同喻。无可分异品之义。故无不定。凡虽不三支中简别之言。非无外遮失之义。彼声论师对胜论师立量云。声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犹如声性。响音无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转因有不定失。疏主遮此失云。响音入宗理亦无失(云云)例是可尔。所以水火相反之物。立宗之时同异二品自定。今子微等。二品相漤同异难定。故依入同喻方成同喻。无不定失。

问。若依属四大种之义者。入同喻之时。岂非有所立不成耶。答。以非四大种义。摄宗同品了。何有所立不成哉。摄同喻之时。不见属四大种之方故也。

今寻云。子孙微上。若有二义者。设取一义。虽为同喻。犹依一义可有所立不成。如彼唯识比量能违以五根为同喻时。虽有离边。亦有不离边故为过。又依他恒转识之量。泛尔立依恒转识者。虽有依他恒转识之义。以不依自恒转识之方。云可有过。亦同之。一喻依上有二喻体量。若不简者必可有过。子孙微设虽狭为自同喻。犹难去其过。爰知偏是摄四大种哉。

寻云。子岛记唯识比量中有可例事(云云)其例如何。今云。唯识比量因。置自许言。令关预他方佛色。其他方色。敌者不许之。设许之。如此土色可有离不离诤之物也。而依立者前不离一边。令关豫因也。其义与今子孙微。依非四大种一边。入同喻相似。仍为例也。彼立敌二家离不离不定也。此立者前四大种非四大种有二义门。然而义门不定之物。一边取定为同喻事同也。故为例欤。

本云。今案唯识比量有可例事者。可有二意。一云。眼识上四有为相。望眼识不即不离。若依不离义即属同喻。若依不即义亦属异品。同喻摄者。所立不成。若异喻者所立不遣。同异二品难判故。若入同喻无前二失。二云。八识自性不一不异余七识境。若依不一义可为异品。若依不异义即是同品。二喻难定。故入同喻。愚案如此。实义可寻(已上)

仁觉私记云。○问。在置除四大简别。既遮不定过。何复更言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耶。答。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者。非因置除四大简别。遮不定过之后。犹余法中。有可成不定敌之物。为遮彼过。言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凡除四大自余法。皆为同喻。所以因言除四大。言势长言无不定过。故疏中卷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云云)

此记意者。因置简别。除四大种。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为言。意云。因除四大简不定了。然犹恐余法中有可为不定敌之物。所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云也。故疏上文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文)其意同之。无不定过者。依因简别。同喻等言。无不定过云也。言势长言无不定过者此意也。依此传者。自所余法皆入同喻者。如色声等等言注也。无不定过者。通因喻也。

今云。此传无殊难。但无诤非四大种之物。事新云入同喻。专似无用。若虽无其由。显等言意者。自余量亦有此例哉。劳简别必有由哉。又入言颇有心。若无异义同喻者。不□文势。仍犹不如子岛欤。以他同为同以他异为异事。

今云。以他同为同者。后三相违以本量同喻为能违同喻。今同者约喻依论之也。以他异为异者。诸德各烦。今争得旨。试设一假会释云。异喻本不必有依。设虽有依。只与无依同。无所立宗名异喻也。是以取同喻异喻。其相自元异也。而所违量能违量。皆先定同喻相了。异此无所立之处为异喻。故同与异其义虽殊。返又异喻相从同喻。故疏正解以他同以同义了。其上以他异为异句。相违相从而来也。

问。且就有法自相。实等与本量异喻也。而能违非有性量宗同品也。全非异喻。焉有以他异为异之义耶。加之疏文相于同异二喻。别别解前后量。暗以异喻相从同喻云事。全文所不见也。况二喻大异也。相从云事不应道理。答。以实德等为难。不当此义本意。异喻自元正漤。无宗之处假说为异喻虽。有喻依用其依不如同喻。有依无依无所立宗之边。等无差别。仍此难无用也。今义势者。不欲定物体论其前后不同。是故以他同为同之因。设所违设能违。无委曲。只此同喻上。宗无之处。皆知异喻(为言)若尔异喻偏同喻之遮。相对相从来(为言)重意云。前本量以同异性为同喻。异喻其同异性为所对本相从。今能违量。又同异性为同喻。其异喻义。又以同异性等为所对本相从。此义既能违所违相似故。疏如此说也。准常相生疑。会释恐不可得欤。

先案云。实句虽立异品。敌前是宗同品也。不为以他异为异之物。异中所残龟毛。云以他异为异也。于立敌同异喻。总有三类。一立同敌同(同异性)二立异敌同(实等)三立异敌异(龟毛等)立前异敌。前同之物。且不论之也。以他异为异者。亘后三相违。龟毛等也。

问。若如此义者。法自相能所违。同以龟毛为异品。岂又云以他同为同耶。答。彼正有异喻依故。云改他同喻为异了。何有此义哉。后三相违能违。无异喻依故。以喻体作句也。

论文所说皆共比违共事。

自他共九例事。

子岛私记云。次文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违他非过。他比违他及共为失。违自非过。义如前说(云云)此文意云。诸自比量违共与自为失。违他非失。谓共比量亦复如此。诸他比量违他与共为失。违自非人。其义具如疏中卷说自他共不定等之处也。

问。先云何云自比量自等耶。答。若宗因喻。俱以自许法立量。云自中自比量。若以自许法为宗。以共许法为因喻。云自中共比量。若以自许法为宗。以他许法为因喻。云自中他比量也。共中三种。他中三种。皆准知之。

今云。见记意。分别九例总有二重。先就比量形势分别。次其量犯过亦分种类。初九例者。就量当体。以宗为自他共。以因喻望宗亦分自他共。故共中共等。九例不同也。故初自他共言名宗。后自他共言名因喻(已上一重。)后门于彼自他共比量。勘过相。以自他许等法。付过有九。今门能违所违相对(显过破虽无别能违是义势犹同也。)成句数。不同前门本量中宗与因喻相对作句数。今此二门处处随应述之。似有相漤。仍记文豫开示之。

问宗因喻犯过。分九例事如常。此外若于其所违量。亦有九类者。对彼一一。更可论过相。过相句数恐可众多。所谓如三十六相违者。是因过也。四相违各有九过故。限此数。而若于彼所违。又有九类者。九个三十六也。可有三百二十四相违。本书不出之。如何。答。先总于诸比量。分自他共。其理必然也。未待过相得自他共名。其自他共又有自他共。既是一门九例也。何始废之。但合二门者。可(巧)过相句数云事。不可尔。三支既各别也。宗犯过。宗中自他共句类可殊。因喻自他共非所论。非因喻过故。因喻过亦尔也。是故过相句数。只是后门也。二门总合不可为难。若宗因喻关预不关预邪正。前门也。于彼无论三十三过句数

共比量他不定事。

问。疏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违他非过。而断引有人云。共比他不定非过(云云)破此义云。共量为生他解。因唯自许。而得为因。以正翻邪。唯他不定。何故非过(文)有人同疏。断何破之。答。断初破有人。他不定为过。次文云。或可他喻非自所许。是故非过者。述他不定非过之义也。又云。或可立量欲令他解。喻自虽不许。是他宗所许。故他情疑。亦说为过者。止立非自所许之道理。述非过之旨故。又依为过之意会此道理也。终文云。或自共量。唯他不宝。非不定过。为违于他。立自共故者。还成自比量他不定非过之义也。往复立破作二释。辄不可是非。但以同疏主解释。可知禀承实义欤。

问。虽作二释。非过者是有人义也。断主破之。后一往虽释非过之旨。犹非本义欤。答。纂要出有人共比他不定为过云义。此义不然。既云共量。即共因喻。于他不定。喻非己许。故非为过。或得是过(文)此释以为过。为余师说。能破下故非为过(文)断纂互破彼此二义。何以为所破定非实义哉。又如理师。牒或得为过之后释。错也(云云)错者不正义也(为言)

他比量自不定事。

疏中卷云。他比量中。诸自不定。皆非过摄。立义本欲违害他故。他比量就他宗法门立量破他。共许他许法门。关三支故。违此为失。自许法他不许故。不关三支。故违此非过(为言)

问。纂云。就他破他。于他及共自不定皆为过(文)断云。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种不定俱说为过(文)依此等释他比量以自他共不定皆为过。如何。答。他比量自不定。或为过不为过。二说别也。疏纂各出一义(已上纂里书。)问。二说中以何为正。答。以疏为本。纂述不正义也。故如理师正。纂文所叙恐错(文)错者非云文错。非正云错也。

问。见纂一段。他比量。自他共不定。皆为过云了。破有人自不定非过数云义。若破他于自不定非者如毁他非他引同于自岂非是过为量亦尔(文)既破他师成自义。知纂家本意云事。又义断上难璧公了。自述正义。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种不定俱说为过(文)处处一同。岂非正义耶。答。纂述共比他不定或为过或不为过。二师中。初释同疏意。或得为过者。疏外一释也。准之纂述一义也。

或纂意约宗他因共他比量。见立者自分异品法。关因成自不定为过数也。疏意约宗因喻一向他比量。自不定非过(云云)数云也。重意云。纂要约他中共比量自不定为过。疏意约他中他比量。非过云也。疏纂其意异也。何为相违(以上依或九句义私记意成之。)

问。纂要自共比量。他不定非过。若如此义者。自共中他比量。他中自共量。以他不定。应为真过。何云自共量他不定非过耶。又疏中卷。他比量因喻皆他。所违他比。能违亦尔。答。疏就他中他比云尔也。不云他中自共宗因皆他也。次于自共量例难者。

或今疏约四相违能违。明自他共。断纂约六不定过。述自他共。不定相违过相别也。不可混漤。

寻云。设不定过。设相违过。自他共比量。违自他共义。彼此应同。何寄事于过相别。避疑难哉。

他比违他为过事。

问。胜论师对佛弟子立量云。我有性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佛法者勘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无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实句。胜论师以德业句为异品。作共不定。枢要避此失云。非不定过。他不定故。非自共故(文)准之他比量违他非过数。答。东大寺延义大德传云。且依不善因明师。乱正因明道理者。立他比他不定非过数。实为真过。

问。若尔佛法者能违。岂非正比量耶。答。因置简别可云除德业等许非无故也(此义以演秘释可成之。)或依贤应大德意者。德业和合等。今时所破往他许之法。非佛弟子自共许法。暂有不定过。此座遂破令无别体。故非永不定过。欲显此义故。云他不定故非自共成。故非成过数也。如是之例。处处非一。勘唯识触上下文。粗有八处。一一可检知也。

问。他不定皆不共许法。未被破之前。以关因所付过也。若如此传者。全不可有他比量付他不定之义。答。他许法多虽可破之法。一会中非所破往为不定敌。岂非他不定哉。今胜论六句义。皆是此座所破往法也。暂似不定遂是非真过(为言)

已上二义本钞在之。略记大意。具如彼钞。又唯识论第一卷寻思钞记之。

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事。

寻云。所作因何必第四句哉。以虚空为同品。以瓶等及龟毛为异品。此因既同品非有。异品瓶等有龟毛等非有也。可云第六句耶。

本云。九句门偏依有体立。若兼无体者。何有第四句哉。故纂要云。又复唯依有体法说。不依无体。言依无体者。四六无别。何以故。以第六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取兔角等为异品者。亦是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也(文)

问。何必依有体哉。答。约宗遮表别也。若遮宗者。亦以无体为二品。若表宗者。唯以有体为二品。而九句皆表宗也。故限有体(大和讲院传也。)

今重案云。以龟毛等。于诸量须判同异二品之中云事。颇可思虑。成表义量中。全无此例。付之案云。龟毛者本无其体。无体故亦无其名。既无龟毛云物。何必彼物与此物。为同为异可定判耶。立宗之时。一切诸法。必随应分成同异二品者。约有其法体义论之。所以龟毛等。非比量二品所摄也。若强必可摄之者。声常量龟毛非常住故可异品。而能违无常量。亦非无常。故可异品。若尔与能所违共为异品。岂非未曾有相耶。又如法差别量者。本量异品摄之者。第六句也。能违立假我用胜之时。卧具等同喻定有。龟毛等无。是第二句也。所违第六句者。能违可第八。岂二六相对哉。是知如此量皆不论二品摄否也。但立无宗时。取之可为同喻。虽无龟毛等。随妄情说其名。依实为无为之同喻。是立者以巧惠施设。令生敌证智也。

重意云。无体物方便施设者。是立者进止也。不同自余有法其体义决定。不依他施设也。凡无义宗者。偏遮他妄计之量也。所以所立宗者。依引了宗智。假名宗。名所立。非有其所建立之体义。所以同喻又同宗假立事也。

问。清辨比量。真性有为空宗义等。是成立如来所说甚深胜义。岂非表空义耶。虽无宗不可必云遮妄哉。答。此又彼师。欲遮护法等妄计有为。立此量也。而寄世俗门有为名缘生义。立量传显真性空。非空而有所立。如此量以龟毛等欲为喻者可用之。然而立者进止故。此量缘生故因非有故。不用龟毛喻也。

子岛疏纂记不违此义欤。松室以积聚性故因为第六句。异此意欤。可思之。

今观后三皆彼第四事。

子岛疏私记云。问。若后三相违因。皆第四句摄者。何纂文云有一实故等因。即九句中第六句也。答。纂意委曲寻也。意云。有性量勘失之时。同喻同异性。勘成异喻。其和合句亦可成异喻。而有一实故等因。转同异性不转和合句。故异品有非有。第六句摄也。今疏意。本量只以同异性为同喻。不用和合句。故勘失。以同异性成异喻之时。因转彼。同品非有异品有。第四句摄言也。约和合句本有不为喻故。劳不勘成同品异品也(先德云。疏文述古师义也。今谓似甚烦也。)

问。就纂意。何故和合上。有一实等因不转耶。答。和合句不有实等故。有一实等因不转也。

寻云。和合句能和合实德业。其体非无。可名有一实。如同异性。如何。答。如上已成了。

疏上下相违事。

问。疏上卷云。即九句中。第四第六。两句所摄。皆相违因。是法自相相违因故。摄余不尽(文)又付九句问云。谓九句中。唯有法自相相违及五不定。余四不成一不定三相违何故不摄(文)答之。由此余过不摄之尽。今观后三皆彼第四释。前后似相违。答。明灯抄云。然九句中。唯有一过。无余三过。故云摄余不尽(文)今依此释者。理门论明九句因。四六句唯出所作勤发二因。今就彼论所举作法。云唯有法自相。无余三相违也。以实论之。积聚性有一实因。亦同无异有。令违乐为宗。其义既同法自相。故可摄九句中也。

愿晓道诠等传略之。具如本钞。

九句因摄后三相违证文事。

本云。理门论中。明九句因了。摄此九句颂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若无所违害(文)以此文证九句因摄后三相违之义也。故纂要云。若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故知九因亦有摄四意云。理门论中。料简九句。引足目本颂。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者。且虽似限所作勤发二因。长行中解颂意云。复唯二种名为相违。能例立故。谓于异品。有及二种。于其同品一切遍无。第二三中取初后二(文)此文言四六句名相违。虽解其相违义。四相违中。不简何因。总相解之了。摄此颂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广明四相违。明知上文所明九句因。宽摄后三相违也。以之返见。上文云或立为常所作性故等者。且约正所诤义。唯举法自相。略后三相违也。疏上卷两处文。欲成此文。云不摄也。若依下文论实义者。必可摄之。今疏意是也。

问。摄上颂中。明四相违。故摄九句者。摄上颂中。亦云若法是不共共决定相违。岂九句中摄违决哉。答。元兴寺愿晓律师。问。此答义。问意如难。答云。虽同摄上说。而四相违。于九句中。有摄属义。故引相摄。相违决定。无属当义。故此不摄。意云。四相违因。同无异有。当四六句。相违决定。九句中无相当句。非正因故。非二八句。具三相故。亦非余句。是故虽同摄上颂。后三相违。九句所摄。相违决定。在九句外。不可相例(本钞广成此义。今略了。)

寻云。以后三相违。摄九句者。乍后三相违。直摄之欤。将成法自相摄之欤。若如前者。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哉。又纂云。理门望为量成立须加言。如立大有云有离实等有(文)断云。若加言已。即名法故(文)准此等释。成法自相摄之也。若如后者。非摄后三相违。皆成法自相故。又见纂要。问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问答之趣。乍后三相违摄之(见)又邪证法皆有法等文。不见成法自相。况疏上卷云。若言所显。法之自相。若非言显。意之所许(乃至)皆名所立既以意许。名所立法。知乍置所立于意许。可摄之云事。

四相违私记(道诠)云。○今观后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异品有故。违所立故(已上)○问。基师以三相违。摄九句中义。与沼师以三相违摄九句中义。为同为异。答。异也。何者基师。述以后三相违摄九句之所以。云同无异有故违所立故(已上)沼师述以后三相违摄九句之所以。云为量成立必须加言。故三相违皆名法自相相违。师以同无异有义而摄之。资以同违法自相之义而摄之。是故异也。○问。尔此疏意何耶。答。意云。因成彼有法自相上。意许离实大有性。又成有法自相上。意许作有缘性。又成法自相上。意许真他用胜。望成此差别之法故。以法成法。此论望于言陈意许。因成于四。故不相违。问。疏意然。纂问答何耶。答。纂云。○意云。若立有法自相。与有法差别。及法差别。意许比量。以因成立时。彼因法但成于法自相宗。以同喻望于所立意许。比量法自相宗时。彼之同喻。皆宗异品。即异喻摄。彼所立因。并阙二相敌论之人。作相违难时。皆违后陈。故四违皆名法自相相违因。故名以法成法。此望立意许比量。彼法必须加言也。今此摄颂及少论中望中不作意许量。而加离实等言。本意所诤。言陈意许。故有四违。师资之意。如是异耳。问。若尔师资之义。何如是相违耶。答。不相违。何者以后三违。摄九句中。凡有二义。师资名显一义。是故不相违。○(文)

此记意者。疏以有同无异者。违意许后三宗能别之义。摄九句因。纂意以同违法自相之义。摄此也。以后三相违。摄九句因。本有二义。师资义各依一边。故不相违(为言)

本院私记中云。○问。既云既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故知九句亦具摄四(文)以之见可云乍后三相违摄九句中。何云成法自相相违摄。答。彼言谁言不摄余后三相违。述其后三相违九句中摄理也。非谓乍后三相违摄。○文广可见。

讲院私记云。○纂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实唯成法(云云)意所违量。未致加言时。有法自相差别。及法自相差别四别。既作能违加言已时。唯成一法自相相违。所以四六句摄无妨。故次文云。如难有性。○故唯成法(云云)又云。违彼后陈。总名相违(云云)不分自相及与相违。此下文意。违彼后陈者。违能别法宗云也。总名相违者。四相违总名法自相相违言也。故结文不分自相及与相违(云云)若约不加言。更不成法自相。而乍四相违摄之故。次文云。摄颂中云。○故有四种(云云)○。

本云。依此等意。纂要别时加言。立言显量时。成法自相相违。九句门所摄。既云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明知不望意许云事。违彼后陈总名相违之文。后三相违意许宗。加言立量之时。皆违后陈能别法自相。故四种相违。总名法自相相违。云也。不然何云总名相违。云不分自相及与相违哉。

隆光私记并要钞过脱等。皆成法自相摄九句因。

本云。九句收后三相违者。是乍后三相违收之也。若加言立言陈之时。即是法自相相违也。以之何为后三相违哉。且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离实有性云意许量。彼意许量。能别名所立法也。故不违但由法故成其法义也。乍在意许。犹有成法之义。何强成法自相收四六句哉。

问。乍后三相违收九句者。何云若加言已即名为法耶。答。若加言已即名为法者。言显立显了时。法自相也。此时可为法自相故。望此在意许时。犹名法(为言)故纂云。必须加言(文)在意许时。虽未加言。显遂可加言也。若加言已时。既是法自相也。此不名后三相违。为后三宗之时。见可加言犹名法。

本钞委被成立。然而文理甚繁。难辨其大意。仍略记之。

今云。乍后三相违收九句。其旨如本。但以后三相违意许宗。名法有多重。一者不加言量能别。所成故。二者意许宗。言陈下别义故(今不名意许量。只以意许名法也。)三者有法下意许见加言应立名法。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者。此意也。四若加言已。即得法名。若加言已即名法故者是也。前三重后三相违门也。后重者法自相非后三相违也(有法自相所立法之下具成了。可见合之。)

子岛记云。○问。次理门望诤等文意何。答。凡有法差别法差别显意许诤时。皆成法自相。今理门论。望此义。但以法故成其法。故不相违也(为言)

今见此记。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成法自相了名成法欤。随又本院私记此义也。若禀承义欤。可思之。若依上义者。立显意许成法自相。故不加言时。望彼加言立量时名法(为言)故记云。今理门论望此义故等(云云)望此义者。存此意欤。

此上所说但是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事。

问。不成阙初相具后二相。相违因具初相阙后二相。过相既别也。何云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耶。又有其证耶。答。周记云。不望体说。俱望名说。立者本立因。拟正成宗。因既阙相。不能成宗。此相违因。名不成因(云云明灯抄同之。)邑记云。○但是两俱。不许于同品有。名两俱过。余三不成。亦准于此(文献记同之。)子岛云。今谓可依邑献二记也(云云)但于证文者。疏中卷云。然上但说。因于宗不成。理实此因。于同异喻随应亦有四种不成。故理门论。解不成已言。于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随所应。当如是说。至下当知。然名不定。及名相违。不名不成(云云)子岛引此文为证。

私记文委细也。可见之。

明本抄第十二

明本抄第十三

后料简下

若有两俱不成(及非勤勇问答。)阙减过性。不定法自相并不。二十七不成违决自他共。

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与相违事子岛云。若有两俱不成量。必无不定及相违。两俱不成。阙初相失。不定阙第三相失。相违阙后二相失。故此三失。无相并之理(为言)

第七句无常性故因有两俱不成事。

九句义私记(子岛)云。问。第七句作法如何。答。声生论师对声显论师立量云。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性。无常性故。同喻如电空。异喻如瓶等是也。○问。声生声显。俱不许声上无常义。故因可有两俱不成。而何偏云有不定。答云。此疏云。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今取不定亦无有过(为言)问。不成不定无相双。而何此量有相双。若。不成不定不相双。道理所定也。然今此量。所有不成失。是真过也。不定是似过也。问。何故云似过。答。凡着不定过。以遍有法上之因作物也。而此无常性故因。不遍有法阙初相故。有两俱不成失。既以因体无。不得作不定。故云似过也。问。无余过。有真不定。可为此句体。而何以似不定。为句体耶。答。九句门不顾初相。只就后二相所判也。故偏取不定。为此句体也。○(文)

注释下云。问。九句之中。第七句因。岂非并有不成不定。答。彼不顾初相。且约后二相示其作法。非真不定。所以者何。夫不定者。以有法上极成之因。诤未了义。因转二品。犹预不决。若因不遍有法之上。虽依妄因于宗生疑。故真不成无真不定。然处处文。或以不成不定等过并破他者。但似立名。非是真过。

明诠观理等。并同此义。且存此传。疏云。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者。许九句门外有不成。今取不定者。九句门取不定边。不顾初相(为言)九句本就后二相。显彼差别。各示其作法也。是故无常性故因。拟初相应有。为作法也。不云不具初相之当收九句也。

疏私记引邑记明灯钞。不述自义。九句义私记。上纲御本意欤。可翫之。余德传如本钞。

子岛九句义私记又云。问。纂中作四句云。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即九句中三句。及后三句中初后二句(云云)其后三句中初句者。此第七句也。此句既有遍是宗法性义。何云有两俱不成失耶。答。其于有法声之处。有能诠响音。是即无常。故无常性故因。遍一分有法。故云尔也。故邑记云。响音入宗。理亦无失(云云)

依此释者。纂要为作句数。遍一分有法故。具初相云也。能诠声正有法也。实有两俱不成。可思之。

及非勤勇问答一。

问。纂要中。问九句摄后三相违之义云。又彼九句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非勤宗者。前所出之第七句宗也。既以此为法自相相违因。明知两俱不成与法自相。相并云事。答。纂要及非勤勇问者。或问第六句。或问第七句。先德诤也。因之昔延长圣代。降弥纶之明诏。五大寺学生。善因明者。竞有勘文。大安寺令扆。东大寺平昇。同立以第七句。为非勤勇宗之义。专寺平源。或大寺贞胜等。存第六句义。今依第六句传。何为难哉。

第七句传(东大寺因明师付十难。)

一违论颂过(理门九句颂云。所余皆不定者。一三五七九不定也。第七句既不定因也。何混摄四六句耶。)

二违纂颂过(颂云。二八为正因。四上相违摄。所余皆不定文所余皆不定者。亦五句也。准上过可知。)

三违如理记过(彼记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俱违法自相文所作勤勇二因。望第四第六常宗为法自相。为言。)

四九句摄过类过(若非真法自相相违者。岂九句因摄过类耶。)

五有问为答过(若言望违于(常)宗者。四六句宗。及非勤勇第七句者。问既问三句。答何不举第七句耶。)

六违首记过(彼记云。望违于常及非勤勇者。第六句。云云。)

七过相相漤过(相违后二相过。不定第三相过。何令一混哉。)

八总破文章过(夫见文体。一篇述志。上下相通。乃成其义。今此纂要之文。见释始终。起自问文。至于答词。唯说四六句摄余三相违。都无第七句可问难之理。何可执非勤勇之三字。以破纂要师之一章哉。)

九违四依过(弥勒说四依云。依义不依文。乃至。依智不依识云云。今依非勤勇文。不依相违不定差别道理。岂不违慈尊哉。)

十违因明师过(我朝因明师。始自东大寺大法师长载等。至于当时僧纲并诸学者。皆学第六句之义。部类之多则为证也。)

第六句传(大安寺大僧都令扆付多过)

一违论颂过(理门颂云。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由所量等九文第七宗名非勤故。)

二违疏文过(疏上卷。九句宗总为四类。云○一非勤勇。后三初云云。)

三违记释过(如理记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云云常宗者四六句也。非勤勇者第七句也。)

四二问无别过(若云九句具摄四违等者。举四六两句为问。又彼九句等者。举前二常宗及第七句合三句为问。此即二问差别也。若非勤为第六句者初后二问无差别。)

五不知似相违过(九句中。四六正相违因也。勤非勤两宗相违。亦为法自相。是似相违也。若非勤第六者。不知似相违。)

东大寺平昇加难云。非勤之名。虽通常无常。而声非勤者。是无常义也。故定宾疏及明灯抄云。非勤与迁是无常异名(云云)何云常义耶。

今云。虽有二义。本朝古来明德。多立问第六名之义。所谓东大寺惭安。同寺长载。药师寺真惠。同寺隆光。专寺空操律师。南寺明诠僧都。花严惠畛上纲。三论祥势大僧都等。陶甄文理。同传此义。上所举十难。取可为此传证。俱于所付六难者。第六句常宗。虽不云非勤。纂主有别意。故名非勤勇宗也。凡勤发物是无常者。缘起道理也。声论误以无常家勤发因。横立常宗。为显此非。呼常宗故名非勤勇也。理门及疏等释。付比量正言支。常与非勤各别列之。纂主存别义。不相违。次二问差别。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者。初于所成非成道理难之。又彼九句望违于常等者。付论出作法。设问。重意者。论四六相违。喻举法自相过。以何知。此外论主摄余三违云事(为言)更非以单重为二问差别也。况前举四六句了。更设别难者。唯可举第七句。何重又举四六哉。单重差别。还不顺道理。次非勤。无常异名云事不可尔。现见世间。勤发物必无常。非勤物有空等常法。定知勤顺无常。非勤是常异名也。

三相俱阙量。

声论师立量云。声常眼所见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盆等(云云)今此量三相俱阙。故犯两俱不成。阙后二相。故兼可有相违因过。

本云。三相俱阙量有无。先德有诤。若依南寺明诠僧都传者。陈那贤爱唯立六句。故疏云。陈那菩萨。因一喻二。说有六过○无阙三者○施无厌寺。有一论师。名为贤爱○。亦除第七(文)陈那以来。虽有六句七句二说。陈那贤爱存六句之说。言有第七句者。西天余师义也。若依愿晓意者。陈那以后。约因三相。辨阙过有二类。若无体阙者。无第七句。若有体阙者。可有第七句。已陈能立言支。设虽三相俱阙。何非阙减过性。故疏云。陈那菩萨。贤爱论师等。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文广如本钞。)

今云三相俱阙量。本疏及略纂。明出其作法。故可存陈那立第七句之义也。况不善因明师。谬有立如此量者。定可勘其过。若于付过者。岂不为之阙减过性哉。故贤爱陈那等。有体阙立七句。无体阙除第七句传。能顺本疏上下。此义意。两俱不成量。阙后二相边。不摄因十四过。只名阙减过。阙减过性。本三十三过外过故。下喻见之。同喻能立不成。异喻能立不遣过也。

又案。陈那于阙过有二种。若于无体阙。不立第七句。疏上卷云。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者。此意也。若于有体阙者。亦许第七句。下卷文是也。但陈那以无体。为正阙减过性。故可为六句师欤。故疏云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者。陈那正意存无体阙欤。

问。陈那立有体阙旨。疏文分明。以何知。正以无体阙为过性云事。以无体为阙释。唯说六句。论无体门(为言)非云以有体阙不为过。何舍明说依隐文哉。答。阙减过性者。三十三过所不摄过也。故论述诸过了。至下别明之。而有体阙者。皆兼自余过。疏述义少阙了云。随应各有。因四不成。同喻俱不成。异喻俱不遣。或具二过。或具三过(文)爰无体阙。既不陈其言支。岂为言支上过哉。故疏上卷。述无体阙了。俱名阙过非余过摄。方知。余过有所可推。不别为阙减过。唯无体阙。是论所说阙减过性云事。次会疏不□文故唯六句者。大欲表陈那菩萨是为六句家云事。以唯以无体。为阙过为其故也。不尔以故二字。难消者也。

缺减过性事(阙减过性者能立缺减之过也。)

古因明师(以宗因喻三支。皆为能立。三支言皆显诸法本真体义。为其能立故。于其三支明缺减也。)

陈那以后(以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诸法体义法然而有。非依言始立。故于能立因喻。因一喻二为三。约此论阙减也。

古师有二义。

一者。自古至世亲。皆立七句。

疏云。世亲菩萨。缺减过性。宗因喻中。阙一有三。阙二有三。阙三有一。

二者。陈世亲以后。唯立六句。

疏云。世亲以后。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为能立。总阙便非。既本无体。何成能立。有何所阙。而得似名。

新师二说。

陈那贤爱(唯立大句)

疏云。陈那菩萨。因一喻二。说有六过。即因三相。六过是也。阙一有三。阙二有三。无阙三者○施无厌寺。有一论师。名为贤爱○。因明一论。时无敌者。亦除第七。

自余诸师(不除第七句。)

疏云。自余诸师不肯除之。标○虽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数论者。执我为思。不申因喻。岂非过也(已上无体阙第七句。)又虽有言。而相并阙。如声论师。对佛法者。立声为常。德所依故。犹如择灭。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种。此德依因。虽有所说。三相并阙。何得非似(有体俱阙。)由此第七。亦阙减过(文)

以上疏文。就自余诸师。于有体无体。示三相俱阙作法。

疏下卷云。此之缺减。古师约宗因喻。或七六句。陈那已后。约因三相。亦六或七。并如前辨。或且约陈那因三相。为七句者。阙一有三○阙二有三。○如立声常眼所见故。虚空为同。盆等为异。三相俱阙(文)今云。古师缺减。云或七六句者。世亲已前以后二说也。陈那以后。亦六或七者。陈那贤爱云亦六。自余诸师云或七也。并如前辨者。于新古师。略指二家。并让上卷子。或且约陈那已下。述别义也。若有体为阙者。可云七顺师(为言)

同上卷初文。则因三相。六过是也者。且于无体阙出六句义。又虽有言。而相并阙等者。依陈那有体阙。出俱阙句也。下卷亦六者。指彼无体阙。或七者。自余诸师也。或且约陈那等者。有体七句也。若尔陈那。并许二门。疏上下分明也。何以陈那为六句家。云或且约陈那已下。述别义耶。答。自余诸师不肯除之下。如数论师等者。出无体阙中第七句。又虽有言等者。又举有体俱阙也。是皆余师中。释第七句文也。何以又虽有言等文。还属上陈那义。文言隔越。又无表别义之词。况终文三相并阙。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阙减过者。结成七句义。对前六句义之词也。陈那犹七句义者。余师对谁成之哉。不可云对古师。彼彼本不许因一喻二义。今文云而相并阙。于新师成故。不可云对贤爱。贤爱同陈那。陈那许有体阙。贤爱岂独六句义哉。

阙过有二种(新师)

一无体阙(疏云。无体阙者。谓不陈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但名阙过非余过摄。)

二有体阙(复有二种。)

少相阙(疏云。以因三相。而为能立虽说因三相。少相名阙。)

义少阙(疏云。因一喻二。三为能立。虽陈其体。义少名阙。)

疏云。贤爱论师。陈那菩萨等。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虽唯陈宗。元无能立何名能立阙减之过。诸德皆说。总有七句(文)

今云。此释亦于新师出二家。贤爱陈那者六句师。自余诸德七句也。即同上卷。可思之。

寻云。有体阙中。二种阙义如何。答。疏文如上抄。一者少相阙。因有三相。若阙一是过也。付因见之。同异喻过。是因过也。二者义少阙。以同异喻名为因义。二喻言支虽有。而非二喻义。是喻过也。

问。以喻名因义者。二喻无体阙。又是可义少阙。若云然者。疏无体阙者复有二种(文)不许无体义少阙哉。答。二喻无体阙。可摄义少阙。但疏于有体开二种者。无体阙颇相似古师义。不陈二喻言支之过。设虽不寄因相。自直有过。故有体阙。古师不开之。于陈那以后三相之故。义少阙偏为新师所立。且约有体阙。出之。而依实云之者。二喻既因上义也。设陈言阙同异喻义(常宗以瓶为同喻等也。)设不陈言为过。皆是因上义阙也。陈那岂少相义少外。论余阙哉。

问。上卷末文云。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文)三相既义者。指义少阙欤。既云故非无体。知无义少阙无体云事。答。此释意。颇异常旨。先设虽陈因言。若不说二喻言。岂非无体哉。何云必有体阙哉。又相是义少阙也。何云三相既义哉。今成其意云。说因阙二喻。直见喻者。虽为无体阙。若自因传见之。必因上义阙也。所以付因云少相阙也。不尔甚不得意。但三相既义者。相者是状也。相状是体上义用也。所以虽为喻义少阙。犹可云因相阙。故疏云。因一喻二。陈为能立。义少阙者(等文)义少阙于因一喻二论。而因一喻二即因三相者。是常途说也。又上卷上文。述陈那无体阙。因一喻二说有六过。则因三相六过是也(文)其意亦同。

问。因一喻二。是义三相。一因二喻。是言三支也。今何相漤哉。答。对古师因外有别二喻体者。设言三支义若义三相相。皆名为因三相。若于陈那。开二喻言。摄一因体之二门。各别论时。因一喻二名相。一因二喻名言三支也。相外名义。是强差别二门之日谈也。云尔不相不名义。今云三相既义者。以义少阙中无体阙。即为因少相阙也。重意云。直于喻显过。必是义少阙也。此有无体有体二类(以不共许法为喻。犹是有体阙(既说)言故。)设虽喻过。属之因时。名少相阙也。但于初相过者。义少少相。其体难辨。

问。陈那意。宗是因义。即初相是也。若尔者。义少阙时。可在宗处。若留于因处者。与少相阙。有何差别哉。答。三支皆属因时。以宗为因义。但阙减过性。约能立论故。设虽少相阙。犹是以初相阙关因处也。

义少阙必少相阙也。少相未必义少阙。所谓同喻异喻。对宗不谈。举之因阙二相。是唯少相。非义少句也。

阙减过性。义道甚幽微也。而往年得此案了。今度再治之处。依为至要。记入之。

不定法自相并否。

本院私记下云。问。凡有不定量。并有法自相相违。更有不定过。此为真法自相相违耶。答。约此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真过有。似过有。即其真过者。此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也(明诠大德等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必有不定过。非真法自相相违。破有句法自相相违等也(甚以成笑。戒灯大德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或有不定过。或无不定过(云云)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不定过无。真法自相相违。即破有句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也(云云。真惠大德传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并法自相相违。若彼能违量。作不定时。以本量所有同不定着。而因明道理。而如是同不定回出道理无。故能违量无不定过也(春德大德传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并有理都无。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违有。见有不定过着。非法自相相违。不定有不见。而直法自相可令违道理见。着法自相相违。故彼不定过。为显法自相相违。而出不定过。彼不定过。非为过也(等云云。隆光大德传也。)

问。不定过。显法自相相违。非不定过为过之意如何耶。答。不定过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见许。置彼为如言出不定过。非谓别有不定过。本量因不定令有许。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理无也(云云)今云。此记载五传。且可存三松。上纲自云。我昔往往。传唯识比量非真过之义。今因明优长之后。方知是真过也(云云。黄双纸说也。可谓是因明之玄旨也。末生岂不归信哉。今推其意。能违有不定作法者。谓作决定宗之作法也。无不定真法自相者。作不定宗之作法也(如常可准。音石传以有为相量为证。)

问。此义有证耶。答。纂要释唯识比量法自相云。然法师意。据不定不离。与作决定。非据不定因复作决定过(文)据不定离与作决定者。初三摄法。有离不离二类。与其不定不离之宗为正因(为言)非据不定因复作决定过者。非望有不定过之因复并作相违因过(为言。决定者。对不定因。相违因云决定也。故上文难法自相能违云。此有不定。何名决定文。大疏云。令宗决定。故名相违文。)意云。本因既犯不定过。故能违还用此因之时。似复可犯不定。而能违既立不定宗。以离不离二法。总为同喻。故无一边作之不定(为言)

问。所违不缺后二相者。如何名相违因耶。答。能违既成立。非相违因者。是何过哉。

问。既不缺后二相。故无违害自宗之义。全不可得相违因名。是为宗过。可摄比量相违。设于因所犯者。共不定也。答。本量所用因为敌家正因。能成相违宗。岂非相违因哉。又不得成自宗。有共不定。故宗中比量相违。自大非所诤。但能违因非别因故。非毕比量相违。必带相违因也(为言)亦非相违决定。本量有失故。所以三松御传。不及缺后二相。而又相违因也。

问。此传意者。所违遂不缺后二相欤。答。若能违成已之时。还见本量者。非无缺后二相之义。因是宗之所随也。是故因同品。必须为宗同品。依此义一切具因义物。皆为一类。夺收同喻。望本量宗。既不同名。故缺后二相也。然而本是不定因故。以不定阙后二相为实义也。

重案此义。见因转宗异品。或纵而为异品付共不定。或夺而为同品令缺后二相。前门依宗异品义。后门依因同法义(为言)真过云意。未必可例常途。只敌者勘过之中。有如此之门(为言)此传虽似假设。深有实义。诚非因明优长之人者。谁传此义哉。有为相量。唯识比量法自相等。可沙汰合。并如寻思抄。

二十七不成(子岛私记引明灯钞。)

两俱四句(一有体全分。二无体全分。三有体一分。四无体一分。)

随一八句(一有体他随一。二有体自随一。三无体他随一。四无体自随一。五有体他一分随一。六有体自一分随一。七无体他一分随一。八无体自一分随一。)

疏中卷云。两俱随一二种不成。所依唯有。因通有无。然皆决定。两随一无。所以并得。能依有无。以为诸句(文)

犹预六句(一两俱全分犹预。二两俱一分犹预。三随他一全分犹预。四随自一全分犹预。五随他一一分犹预。六随自一一分犹预。)

寻云。犹预不成。何不分有体无体句耶。

疏中卷云。犹预不成有。所依能依。虽复皆有。因不决定。故总为句。不分有无(文)

所依九句(一有体全分。二无体全分。三有体一分。已上两俱所依。四有体他随一。五有体自随一。六无体他随一。七无体自随一。八有体他一分随一。九有体自一分随一。已上随一所依不成。)

寻云。何故无无体一分句耶。太贤师作此句云。数论对佛法立量云。石女儿及余声无常。德句摄故(云云)答。邑记云。无体之因。若许于宗一分得转。即非无体故。云无此句。文。

又寻云。何无无体他一分。及无体自一分三句耶。疏中卷云。所依唯无。能依通有。但两俱随一所依不成为句。故无他自无体随一一分所依不成。若许自他少分因于宗有。必非一分随一所依不成(文)

又寻云。何无犹豫所依不成耶。依之略纂约犹豫不成。分十二句之中。列犹预所依不成。加之文轨玄应·定宾等诸师。皆许此句。疏中卷云。亦无犹豫所依不成○所依若无。不犹豫故。时或有释。亦有犹豫所依不成。疏既盛行。人多言学。依文诵习。未曾辄改。有释者文轨等也。略纂同彼意。

纂要云。问。有自犹豫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不于有法犹豫。于有法犹预。即非所依不成。疑决异故。又释亦因犹豫。亦犹豫所依不成。如因犹豫。得名不成。有法犹豫。何非因中犹豫所依不成。且据决定所依不成。相对以明。但于因疑。非疑有法即是此过(文)

既有二释。何以一释为难哉。

相违决定自他共事。

本云。可限共比量也。凡一有法上。有各别共许因喻。立敌二因。各成三相。成相违二宗。令敌证者不生决智于一边。故得不定因名也。若限立或限敌。既无各自决定义。何云决定相违耶。依之唯识灯云。夫言决定因喻共许。述所立因喻必须两许。不许自他违决也。又纂要云。又相违决定因喻共许(文)此文亦限共比量。况略纂作问云。六不定中。前五各有违自他共。何故第六无其自他(云云)意显也。答此问云。两宗乖返。名曰相违。因喻各成。称为决定。故决定因。唯其共也。前五不尔通他自(文)问答之意。明限共比。嫌自他。加之疏中。释不定因名云。二因皆不能令他敌证。生决定一智故(文)但疏五十四不定文。出不定种许也。不云皆为真过。

今云。如此义者。正比量岂通自他二种哉。正量若不限共比者。二正因相并。何不通自比等。若许其义者。非违决者。何过哉。且立者自比量之时。就彼宗。他喻他因有可成相违宗者。敌者必取之可立三支比量。能违所违各无过相者。岂非违决哉。于我宗彼此量齐而无胜劣之旨。立者岂不犹豫哉。余作法准可知。但于慈恩淄洲释相违者。先疏主释。只非出句数之文。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他比违他及共为失之释。不只限相违。大定众量过失真似之文也。轨辙岂嫌违决哉。以之可为定量。次淄洲释定难会通。但自他虽有违决一分义。犹不如共疑因。其旨如本义趣。各自决定义。专可在共许因喻故。是以疏主。兼胜劣俱为真过。纂主取胜舍劣之日。不名违决。云然非不许疏意。彼银铜铁三轮王所具象马等。或名七宝。或不摄宝。是依胜劣立名不定。今又如此。自他共三量之中。若谓胜者。可共比量。然而正比量既通三种。过相又通共比违自等。以之可知。仍且可存疏意也。

予一期案。前后虽区。渐探屡决诸义。巨细悉归子岛一说。奉谒龙花。以仰悟解之加被笑。

因明之事。本无其功。随又废忘。今年春秋之间。聊加覆审。或拾往日遗草。或有当时润色。至十一月一日。如形终篇。其间迷谬失错等。深虽恐冥显。随分清净之志。大明神可垂纳受。病恼相续之间。未及再治耳。

建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贞庆记之。

明本抄第十三

明本抄日记

明本十三卷(上帙七卷。下帙六卷。

暗推之愚钞也。拾旧草副新案。终篇之后。未及再治。然而苟思利益。我心不秽书者。只一部也。两人事难舍。仍以上帙(七卷)奉东北院僧都。以下帙(六卷)奉光明院律师。两人互识。可令书写殊卷。各御现存之间。都勿增成二本。将来付属之人。偏可简法器心性。若自门之中。无真实之器者。当时传授三人之内。随宜可令相让。此书良算院既书写毕。抄出之间。彼功莫大之故也。抑此遗言之趣。外人闻之者。偏处慢心或处法悭欤全非其义。寻思抄事。付惜付与。其惧非一。仍世间只以不知此名字为望。然者各御自笔可令书写。病及急切。不能右笔之状如件。

建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沙门(花押)敬白。条条起请事。

右因明明本抄。一期之间。此一本外。不可成二本。况于多本哉。设虽贵人事。设虽世间门大切人事。永不可成多本。所诠者。他人不可令书写。又一期后者。门弟之中。撰法器体可相传。设又虽法器。付世间门不法不当之仁。不可相传。又顾自幼少哀愍弟子。又依世间门恩。又依贵人事。不可相传。若无相传之器者。东北院光明院。□门某中。可奉相传也。上件二个条。若背起请旨者。春日大明神。七堂三宝。神罚冥罚。可死蒙于良算身。八万四千毛孔状。如件敬白。

建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良算敬白明本要目录。

相违因(之因义犹带即因义。)

通局对。

三重对中。必可有诸法本真体义道理。体门义等四类事。

纂要。此文旦约体义一门等文。料简。

先后对证文。

佛地论兼说三重对事。

现比二量传今案(此事犹可沈思。)

法自相敌者。

胜论传众多道理(泻瓶之外具不可授与。)

子岛疏记。九句义记。俱存胜论事。

九句不对立传(虽非子岛大顺纂文。)

三松传愚推(光明院竖义用之欤。然而不可披露。)

道诠传(人多不受欤。然而微妙韵也。)

法差别。

胜劣五故。第二故中。又有七故。尤可秘之。

与所立法(有五义第二为本第五今案义可秘。)

胜胜传取同喻义。都无难云事。可秘事也。

有法自相(一重意许义。可书入之。故僧都暮年案也。尤为本义。)

有法能别互加言云事(此义犹似背子岛。)能别处诤有法意许义(有法差别同。

有法差别(本作法断料简。两重意许传润色。)

子岛断道传(义委细不可云开也。)

违三(同异性能有事。犹难思。)

违四。

有法自相时。有法有性共许自许事。

彼但举宗(有今案趣大切事也。)

后三违决(大旨得子岛传心毕。其中摄不定过之旨尤可秘之筋也。周记二释料简又似珍。)

三过并不(子岛传大都得意开毕。犹可思惟事也。相远因与违决不并义。以因改不改知之云事。今案也。)

正所诤故。

第八句合离作法(子岛传微妙也。可为口传又未一定间。不记之。)

一分所所不成真过事。

因喻之法诸义目录。

因初二相。体义相随宗因(相随事古来恐未云出事也。)

若言眼等(诸义难我他相例事。)

积聚性因(子岛传得意开毕。)

义准宗(傍义准宗传。一样开毕别义可秘之。)

西域师(依春稳得灯抄意事。)

共许有(先年案聊过。今度能能可沙汰开事也。)

因亦不遍(付子岛传返清水可难事又先年案。)

因意许(明灯抄得意毕。)

有法自相能违自他共(子岛疏记趣沙汰开毕。)

清辨比量有法不极成。年来不审。大样开毕。

二等意许必带言陈(毛来案)

今度不必带之义又案毕。然而遂可记入之。作字事能能可得意。

作非有缘性体(断道实等传诸不乐为片差别。可沙汰加之。)

有法差别能违作法(今案。禀承义。)

同异二品限有体欤事(先年案也。大旨神妙欤。)

第七句(疏记遗恨释也。而九句私记未曾有也。返返可秘释也。)

后三相违所立法可重事(后二相违处。大旨在之。)

缺减过性沙汰(先年于笠置。数日评定大旨定毕。先日别义。可书入之。)

明本抄调卷之后。外题问题令书御之时。此二帙之中。今案等可有用意事。可书出之由。有其仰。仍书出于御前书出毕。御评定皆以经毕。御点十八条者。永以口外之由。深蒙御诫。又一题内有众多文理事。一度一人教事。无下事也。道理一两究竟证文一。别别可沙汰之。设付属泻瓶之体。先后可沙汰加也(是一)又或自体云。或他人教令云事。今披露。最秘事。人易云事。永不可有事也。其义趣开。打闻等处。不穷其源底事也。又虽有得意穷人其。一人二人也(是二)又旧草物为竖义人乞请。取出事。返返不可有事(良忠事被仰出。)也(是三)又贵人六借样事奉教事。无益事也。易易有事行行可沙汰也是。又物人沙汰。犹奥有见事。不可有事也。其故今事令以轻故也。但此事沙汰之时。令轻气人前。又存可令见也是五。此目录大切事也。后光明院等可申。清书一枚可遣也。

以上条条御前承及事书付也。后可书直之。

建历二年九月晦日。持明本抄。参海住山。其日不入见参。无言之由被仰出毕。以愚札明本调卷之由。令申之处。明朝可来之由有其仰。仍次日(十月一日)参向。老宿坊仰云。虽无言此事。别事也。申请大明神也。可见被仰。仍进毕。一返经御览之后。数克御落泪。其名可云明本抄其故。一明之本也。因明之本志在此书故。此释有恐欤。二明本。本者菩提院本抄也。明者重令明显之义也。海住山付有二义。海观音誓愿海也。其誓愿安住义也。又补陀落海中住拟彼山也。又海字水每书。去笠置来此山之处。又无水。仍愚身之祝也。住者人主书。山中荒多畜类住处也。此山当来人主思故。又用此字也。此抄出助成之功现世。不可报之。若生佛土之时。佛申先世恩。自身不堪。彼人大惠令开发。令发大心给申。佛力何不加被给哉。以此必可为报谢之端。其后数克御落泪。此事一期之内。大凭事也。此事闲光明院等沙汰若不□者。时时语申也。又东北院待从得业。短命人也。然而今年夏见。无下不见。真实修学者也。遣相证性沙汰。次日草持来见之云笔云义势。非普通事。因明事可得意开体也。必可教之。

以上。彼座条条仰之旨。为后日忆念记之。同月二日。先如形书付之。后可能书之。

同三年三月一日。于海住山书写毕。先师上人中阴四七之后朝也。每闻顾命。断哀惜肠。假名比丘觉遍。

明本抄十三卷。相具目录并日记。性誉僧都令付属毕。可为堂中之秘要。辄不可及外见。且者上人御遗诫记录。显然者欤。抑东大寺宗性法印。当寺定真得业者。为年来之门弟之上两宗之法灯也。微功惟深。恳志不浅之间。归德感志两人共令许与毕。但各一期之后者。速可被返性誉之由。面面书契状赐之。又殷懃被申约束了。为向后存知。记事由之状。如件。

康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前权僧正(花押)

明本抄十三卷(上帙七卷。下帙七卷。)

右抄者。自解脱上人相传之次第。见于建历遗诫。良算誓文。康元置文等。凡当流二明圣教事。先年载殷懃之趣。献让状之处。有不虑之子细。今抄元让与显觉僧正毕。此条本意相违之间。示合彼僧正。而令御边入室申定次第相承仪之处。僧正则出承诺状毕。爰彼僧正。元干性誉。去三月三日入灭之间。相具目录并日记等。直付属隆遍权大僧都毕。于今者。先考御素意。一事无所残。尤可令自爱给欤。抑此书者。八门之明镜。三支之丽华也。相承不辄。付属撰仁。且觉遍显觉两僧正。权官以前。昇僧正极位。各勤御愿证诚。性誉亦追邂逅之芳躅。被听道着之寺务毕。是则祖师上人无想清净之志。拥护神灵。随喜纳受之故欤。然则云二明○者。云六宗贯首。次第御前途。无其疑者也。为向后存知。记事由之状。如件。

永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前权僧正。

因明重书二本(一本吉祥院已讲赖昭。一本小纳言已讲定算。)

此书籍依有所存。可令进上置一乘院大僧都御房之御方所也。三十个日秽限以后。为范经实庆经实等沙汰。急速速可令执进上之。抑同宿门弟中。令因明习学。至探题等位为可令披见于此书籍器者。其时者可被许一见由。申入院家毕。纵虽申出。当要后者。不日可令返上之。虽一字一句。不可有书写等仪。若背此等遗命者。可蒙神明三宝证罚者也。且此事所申入院家之状案。记置之所也。

明本抄一部十三卷。被书写功候。尤神妙候。日记一卷。要目录一卷进候。目录者虽为良算之记注。皆上人之言谈候。于此物者。大略一本候。殊可有御秘藏候。御边事虽为他寺他门。自当初申驯候。芳志殷懃。不浅不辄。仍深有所存。奉付属候者也。御委附之仁。若非二明之法器者。性誉僧都许可被送遣候。可背先师本意之故也。病床右笔间。不能委细之状。如件。

建长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右花押尊胜院法印御房。

奉契约。因明抄事。

合明本抄(十三帖)因明论义抄。

右件书等者。先于明本抄者。依院主上纲御芳恩。蒙御许令书写毕。因明结缘现当思出。只在斯事。此条虽经多生。难奉报之。而愚身一期后。可让进尊胜院得业御房之由。蒙御命之上。早可存其旨也。次于六卷因明论义抄者。以别方便。虽令书写。一期后彼得业御房。可奉让之由。同蒙御命之上。早任御命可奉让进上。更不可有相违之状。如件。

文永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权律师圣禅(花押)

此自光明院。奉让尊胜院御契状。自尊胜院让预圣禅之日。尤可瞻彼御契状。可奉崇重者也。

文永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申时。于东大寺鼓坂住房。以光明院御自笔状。书写了。即一交了。

权律师圣禅(岁六十六□五十二。)

都明本抄十三卷。彼御日记。并要目录。兼御相承。御契状。书功今日今时满足了。因明结缘爰显。欢喜满胸。恭敬铭肝矣。

此二通者。御书写之后。可总返难候。

建长七年(乙卯)中冬十七日(午时)于东大寺尊胜院中堂东廊驰笔了。自去年暮秋之候。至今年仲冬之天。明本抄一部十三卷。书写终其功之后。结究所书写第七卷。去八日暮返上光明山上纲之御许之次。此御抄日记。同可借预之由。以愚状申入之处。同十一日暮。即被借下之。其时上纲御息消。同闭具此双纸之中了。一纸之面御志之殷懃。既显。多生之间。报谢之微力难及。愿以之为一佛净土之芳缘。愿以之为三会值遇之良因矣。

右笔花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五十四夏□四十二。)

文永四年五月二十四日(甲酉)于东大寺鼓坂。以尊胜院御本书写了。此钞为重宝之条。今日记明白也。同以此日记。送千佛在世。无有败损矣。

华严宗权律师圣禅(岁六十六□五十二。)

同年月二十五日(已时)于同处以御本委交了。

■明本抄日记(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