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大乘沙门基辨撰
南都西京药师大寺留学
(自古今会释第三释之始至古今同异之终)
疏。三云自性(至)名为所立。钞曰。会译中自下第四明第三释。秋筱云第三能依·所依对亦名合离对(已上秋筱。)明第三释中有四。初明所立。二明名能立。三正会正会古今。四结会违。今即初也。此即以古师意会陈那家也。自性差别者。先陈·后说所诠体·义也。合所依义者。合谓能诠合宗也。所依义者能诠合宗所依别别所诠义也。不云不相离性。秋筱云。古师意云。法(能诠云也)有法(能诠云)和合为宗。未立不相离之名也。古师宗有三说。一者但说有法为宗。以法成有法故。二者但说法为宗。有法上法是所诤故。三者以有法及法为宗。彼别非宗。合此二种宗所成故。今云合者当第三说也(已上秋筱)今云。合宗者非陈那所云不相离性。然如周·邑二师以此合宗名不相离性。义漤古今。故秋筱钞破是。古师无不相离性言故。若混此名言则失第三会释实义。此第三会释实义所言合宗名秋筱所云古师三说中第三以有法及法为宗义。合二能诠言为宗能立。其合宗上所诠别别先陈·后说义名所立法。别别所诠义是能诠宗之所依处故云合所依义也。能诠宗为能依。秋筱由是以第三释名能所依依对。又能诠宗是合。所立宗是别别所诠义。由是亦名合离对。
疏。能依合宗(至)得能立名。钞曰。第三释四文中第二明名能立(此明古师宗名能立也。)能依合宗者。释此名古来有两家别。一者不相离性名为是邑·周二记之说也。邑记云。自性(先陈所诠)差别(后说所诠。)名所依义(所诠之义。)不相离性名为合宗(云云。今云。邑意虽知能诠合宗名不相离性非陈那不相离性。然名漤古今义故为未审释。)又前记云。能依合宗者。不相离性名为合宗(今云。此亦漤古今师名义。未审释也。)即此合宗名为能诠(云云)又后记云。合所依义者。今此合言而有二义。一者合是不相离性。二者和合配属思之(今云。此释非也。)二者秋条评周·邑说云。此解非也。瑜伽等古师以未有不相离言故。何得不相离性以为合宗。故知非也(云云。今云。古师合宗者有法(先陈)及法(后说)合名为宗。各别非宗。方合为宗。即秋筱钞所举第三说是也。)今详释能依合宗名两家之中。第二家说可为是正。顺疏文故。疏主意言。能诠有法。法合是即能依(今云。所诠义之能依处名为能依。即能诠也。)名为能立。自性·差别是能诠合宗之所依止。所诠义也。名为所立。此即疏文意也。总立别故者。邑云。此释合宗为能立之所由也。将总合宗立二别故。问。如何以总立二别耶。答。若无不相离性和合彼二(自性(先陈所诠)差别(后说所诠)。)不知自性之自性。不知差别别别于谁。故由合宗二义方着(已上邑记。)今云。邑师科释尤好。然答文中云不相离性和合彼二甚不可也。漤新师故。如上由秋筱辨。今释此总立别故文云。总者有法·法合宗。别者自性及差别之所诠义也。故合宗为能立。故云总立别故也。非此总宗等下明能诠合宗名所立亦名能立也。此总宗者。有法·法合能诠宗云总宗也。此之言指上句总言也。秋筱释云。能依合宗即得二名(今云。能立·所立之二名。)望于所依(合所依义)名为能立。古师依此宗名能立。又因·喻所成故名所立。陈那依是(是义边)宗名所立(已上明灯)基辨详云。有法·法总合能诠宗非决定唯能立。对敌合有法·法申能诠言。即由以因·喻成故亦可名所立。由非定所立等者。此能依合宗虽为因·喻所立。由决定但非所立有能立所诠义(自性差别)故。瑜伽等宗为能立。
疏。陈那但以(至)所立之具。钞曰。第三释中第三正会古今。上来以古师释合宗名会通宗有能所立名已。今此文以陈那释合宗会古今但以共许因喻等者。条秋钞云。陈那等意古师所说有法·法等此皆先共许。何得成宗(所立宗)既立已成而无果故(此二句明共许不成宗所由。)但应取互相差别不相离性有许不许以为宗体。他未许者唯是合宗者。古词未止故云合宗。言虽依古意在不相离名为合宗(已上明灯)今详云。陈那等意但以共许因·喻成立他未许名为能立。他未许者。一许一不许互相差别不相离性以为宗体。然此不相离性言古师中不相关故。今顺古云合宗也问。但以者但言简何物耶。答。古师以能诠合宗能成合所依义宗名能立。亦因·喻名能立。陈那不尔。能立名但在以共许因·喻成他未许唱能立名。于宗言能成所诠义边不唱能立名。故今简云但以也。唯是合宗者。此合宗言以陈那则不相离宗。然今不云不相离宗而云。合宗会古今故。陈那合宗宗体为所立。既云他未许故。古师所云能依合宗陈那所云宗依。可谓能立故古师名为能立。自性差别等者。古师所言能诠合宗及别所诠义。以陈那则俱为宗依。但能诠非宗依。属能诠能诠义亦是宗依。能所诠不可离。今以俱言彰能所诠俱是宗依。于能诠合宗有一许一不许互相差别不相离性虽名不相离宗。今顺古师名为合宗。以为所立。是陈那会古今所申义也。应知宗依是非所立。所立之具。
疏。所望义殊(至)不相违也。钞曰。第三释中第四结会相违。此中二文。初正结会违。后明设会释之由。此即初也。问。如何所望义殊不相违耶。答。古今二师俱难立合宗名意各有殊。一者能诠有法及法合名合宗(古师义也)二者不相离性名合宗(陈那义也)古师约能诠合宗能成自性与差别义(所诠义也)故名为立。新师约古师所言能诠合宗中有不相离宗义一许一不许名为合宗。是但所立无能立义。但共许因·喻所成故。若尔古师所言自性·差别者是何物。谓陈那所言宗依一分所立之具。古师取新师所云所立具宗依名为所立。其能诠合宗(能诠宗)为宗能立。陈那立宗依与宗体之别。但取宗体为宗所立不云宗能立也。由如是义别故。古师云宗能立为有道理。陈那但所立云宗以能立不云宗亦有道理。虽所望义别于实义全无违。云所立之具则必应有宗体故(已上基辨私解疏文。)又秋筱云。古师望于所依(所诠义云所依)宗为能立。陈那望因·喻所成宗为所立。所望义殊故不相违(已上取意)又邑记中难此第三释云。第三释中若以能依合宗成立自性·差别者。且不相离性敌者不许。自性差别彼此极成。如何未许宗而成共许法。以所见边显未显了徒便施设。故后二释且述宗支得为能立非无此理。然唯初释以能诠言成所诠义理明显也(已上邑记)基辨通邑师难云。邑难不尔。第三释中合宗言对古师则能诠有法·法合宗。非不相离宗。若由陈那意则不相离宗为合宗。故第三释中虽云合宗。非云不相离宗。既云所望义殊也。所望义殊者一合宗名望新古二师云能立云所立。是第三释会通古今意也。然邑师难云以未许宗(能诠宗)成共许法(自性。差别别别所诠义)新古二师意义相漤为难势。不知为不知。嗟呼慎哉。
疏。不尔慈氏(至)所为能立。钞曰。会违中后明设会释之由。此文意言若不作如是三重会释。则应云慈氏·无著·天亲等不悟解因明门说宗所立为能立也。陈那·天主由慈氏等所说重匡规矩弘因明道。至如实义则不应相违。故今作如是三重会释也(已上基辨私解。)问。如是三重会释由秋筱释。则初二之释净眼·文轨两师所传。第三今疏主传(云云)此三重释应为取舍耶。答。基辨私按三释不可取舍。三重释义互含容故。问。云何含容耶。答。第一释中含容第三释第一释会意宗能诠(宗言各别能诠。)为能立所诠义(别别所诠。)为所立。第三释亦复尔。于有法·法合宗能诠合宗为能立。别所诠义为宗所立。以能诠合宗与能诠别宗异分第一与第三之释。就能所诠而会两释无异。问。秋筱以第一释云能所诠对。复以第三释云能依所依对。何今会以第三与第一同耶。答。疏中第三释云合所依义(能诠合宗力所依之所诠义云也。)即是所诠义也。对此合所依义云能依合宗。对所诠故能依是能诠自显然也。又第三释云对敌合申。诠言云申。故合宗是能诠合宗。是故至如实义第一(别别能诠宗。)与第三全无相违。又第二释中含第一释。所以何者。谓第一释中宗所诠义定是所立者及宗能诠者俱是第二释中别宗。成总集宗之别宗也。又第二释中含第三释。第三释所言合所依义及能依合宗并陈那家所言宗依·宗体俱是第二释中别宗即成总宗。由此等理三释义互含容必不可取舍也。问。若尔第一·第二含容竟。有何为乎。大乘基法师别立传此第三释耶。答。为彰陈那必由古师有第三释。谓陈那以不相离宗为宗体但名所立。是即由古师有法·法合为宗义而出。故以合宗辨古今意。古师合宗陈那宗依。若有宗依则必有宗体故别不云宗体也。若以合宗不会古今。则陈那以不相离宗为宗体义职由古师出遂隐没不明显。是故初二释中既虽含容。以合宗意别立所传。智者应知而已。问。何故古师但以宗依为宗陈那亦以宗体为宗耶。荅。慈氏无著·天亲等准外道因明说故但以宗依为宗。是随转理门说。又陈那等别立内道因明匡规矩故以宗体为宗。不准世间因明也(已上基辨私解。)上来辨八义古今同异中第一辨能立同异竟。自下第二辨能破同异文也。
疏。次解能破(至)显彼之过。钞曰。自下辨八义古今同异中第二辨能破同异。此中二文。初辨显过·立量二破。后说显过破辨阙减过。今即初也。能破有二。一者立量破。二者显过破。秋筱云。立量者必是过破。显过破者不必立量。二既差别。是故别立。实出敌过还不被破名显过破(云云)定宾疏等云。今寻诸论虽则有文立量破他。论其义意终不离前阙等名破。致令破者立量显彼或阙或似(今云此即立量破·过破无别之义也。)秋筱破宾疏云。此解非也。不知二破之宽狭故终致此解(云云辨二破别如上已辨。)次解能破中者标牒也。诸论但有等者。理门·入理等因明论外之诸论。此诸论中但有显过破无立量破。不说立量徵诰。能违量等破故。立量即显等者。明立量破即显过破。是理门·入理等因明论中虽不显他过立能违量而破他宗义则显彼宗似立。故立量破即显过破。又有显过破非立量破。但不立量显他阙等过也。故秋筱释能合疏意。
疏。显过硫中(至)阙八有一。钞曰。辨能破同异中第二就显过破明阙减过。此中四文。初约八能立明阙过。二约四能立明阙过。三约三能立明阙过。四约陈那家明阙过。此即初也。问。何为明能破辨阙过耶。答。若显他过作真能破。则如是先须捡阙减过性(由陈那家义相言支阙也。)捡阙过已而后能破也。若不破阙减过而破余义。则非真能破。故今辨阙过同异也。古师有说八等者。初约八能立明阙过。此文中乃至者。音石道云。乃至者缺三有五十五。缺四有三十五。阙五有二十。阙六有十。合疏所言阙一有八阙二有二十八阙七有八阙八有一。总计成一百六十五阙(云云)如次下具系图示。就辨此八能立家阙过古来三家释别。一者邑记云。此中阙一有八阙二有二十八等者。且据八支全数作法。论其实未必定然。且喻之总别(同类异类)离合为三。随阙一时即应阙二。或三俱阙(引·同·异三)现·比二量既必不俱。如阙一宗现·比随阙即便阙二。如何者阙一成八句耶。故可随应非要定尔(已上邑记)二者前记云。阙二有二十八等者。乃此总谈(不谈总略作法也)作法而已。若论其体(缺过实体)瑜伽八中即不得有二合阙成二十八等句。何以故。引喻是总。阙引时同·异亦阙。故不得尔。若准此理阙一亦复不成八句。而阙引即亦同·异阙故。对法八能立亦同是。亦不得阙一有八。合·结离因·喻无别体。阙因·喻时彼(合结)亦即阙(已上前记)三者秋筱钞云。问。八能立中引喻者总。阙引喻时同·异亦阙。如何阙二有二十八耶。答。阙引喻不阙同·异者。且约一分不约全分。如声常所作故如空。有宗同品引喻阙因同品引喻。由是等义有二十八句(已上秋筱钞)今评三师义云。邑·周二记云论其实(总论阙过法式云论实非必尔)则必非阙二有二十八。而今但据全数为论。云非委曲尽论。是邑周意也。又秋筱明且约一分不约全分成二十八。可言妙谈。诚所不及也。基辨假设问答详诸家说云。问。邑记中云现·比二量既必不俱如阙一宗现·比随阙即便阙二如何阙一成八句耶。云何答此难音石先德成立阙一有八义耶。答。古师所言宗者能诠宗。现比二量自悟智。于所诠立。谈阙有二种中。是以有过为阙减也。所别不极成·能别不极成等是宗阙过。虽有言有过失。非宗故如是阙过比智必由现智。起故。二(现比)得并生。即是阙一宗现比并生也(有过缺宗因过现·比自悟智并生)故邑师云二智不并未稳。由如是义云阙一有八也。又基辨设问答详云。问。前记中云对法同是(同喻伽显扬之缺过也)亦不得云阙一有八。合结无体(离因喻无别体)阙因喻时彼亦自阙。云何成阙一有八耶。答。古师合·结离因·喻有别作法。以宗·因·喻三而作法。故虽由有过阙因·喻如秋筱言于宗因之一分有合·结故。阙一有八。若阙宗·因·喻三时为无合·结。无合结故无现·比·圣。故阙八句摄。由是音石道云。阙三有五十五句。智者详察。次下具辨(已上基辨私设问答详释)阙一有八者。八能立中随阙一时有八个阙减也。备记云。阙一有八者。此文难见。凡立宗时。无违现量等理方立宗也。陈那破云。非必具现量智方立宗也。俱具比量智及圣教量也(云云)今云。备记不可也。古师八能立中宗能诠言。理量等自悟智。宗有过阙现比智于义(有过言上所诠义宗)自悟并起道理显然。备释约悟他言。故为不是也。又后记云。问。今言阙者为总无者名之为阙。但立有过即得阙名耶。答。通有二义。任自思配(云云)今云。此答尤妙。此中论阙有有过阙有总无阙。由此二阙(有体有过之缺无体总无之阙也)寻思论阙数多少也。此阙一阙二等阙数难解。故今系图改作近来瑞源所系之图令童蒙易解焉云。
今所系图由音石道阙数多少。复以明灯所释考核。
疏文
阙一有八
○因引同异现比教。
宗○引同异现比教。
宗因○同异现比教。
宗因引○异现比教。
宗因引同○现比教。
宗因引同异○比教。
宗因引同异现○教。
宗因引同异现比○。
准瑜伽八能立系示。对法等例知。下阙准知。
疏文阙二有二十八(由明灯文图之。)
宗阙为首七句
○○引同异现比教。
○因○同异现比教。
○因引○异现比教。
○因引同○现比教。
○因引同异○比教。
○因引同异现○教。
○因引同异现比○。
因阙为首六句
宗○○同异现比教。
宗○引○异现比教。
宗○引同○现比教。
宗○引同异○比教。
宗○引同异现○教。
宗○引同异现比○。
引阙为首五句
宗因○○异现比教。
宗因○同○现比教。
宗因○同异○比教。
宗因○同异现○教。
宗因○同异现比○。
同阙为首四句
宗因引○○现比教。
宗因引○异○比教。
宗因引○异现○教。
宗因引○异现比○。
异阙为首三句
宗因引同○○比教。
宗因引同○现○教。
宗因引同○现比○。
现为首二句
宗因引同异○○教。
宗因引同异○比○。
比为首一句
宗因引同异现○○。
乃至阙七等者。音石道乃至二字云。阙三有五十五。阙四有三十五。阙五有二十。阙六有十。合成一百六十五阙(云云已上道近来瑞源中引此道前后增加文。诳惑后人其罪不轻矣。阙三增一数云有五十六。随结文。亦增一作一百六十五阙。至次具辨。)
已上阙一阙二系图了
次系阙三图。阙数由音石道(近来瑞源中示图云有三阙三五十六。彼不识成无阙摄阙八句。故加增阙数。可云音石之罪人已。如次文广辨。)○由音石道阙三总计有五十五(除阙引三不阙余五者故云五十五。如次辨。)
必不阙引宗因必阙五句
○○引○异现比教。
○○引同○现比教。
○○引同异○比教。
○○引同异现○教。
○○引同异现比○。
宗引必缺不缺因五句
○因○○异现比教。
○因○同○现比教。
○因○同异○比教。
○因○同异现○教。
○因○同异现比○。
必阙宗不阙因引为首十句
○因引○○现比教。
○因引○异○比教。
○因引○异现○教。
○因引○异现比○。
○因引同○○比教。
○因引同○现○教。
○因引同○现比○。
○因引同异○○教。
○因引同异○比○。
○因引同异现○○。
必不阙宗必阙因为首七句
宗○○○异现比教。
宗○○同○现比教。
宗○○同异○比教。
宗○○同异现○教。
宗○○同异现比○。
宗○引○○现比教。
宗○引○异○比教。
不阙宗引必阙因为首八句
宗○引○异现○教。
宗○引○异现比○。
宗○引同○○比教。
宗○引同○现○教。
宗○引同○现比○。
宗○引同异○○教。
宗○引同异○比○。
宗○引同异现○○。
不阙宗与因必阙引为首十句
宗因○○○现比教。
宗因○○异○比教。
宗因○○异现○教。
宗因○○异现比○。
宗因○同○○比教。
宗因○同○现○教。
宗因○同○现比○。
宗因○同异○○教。
宗因○同异○比○。
宗因○同异现○○。
不阙宗因引必阙同七句
宗因引○○○比教。
宗因引○○现○教。
宗因引○○现比○。
宗因引○异○○教。
宗因引○异○比○。
宗因引○异○比○。
宗因引○异现○○。
不缺宗因引三三句
宗因引同○○○教。
宗因引同○现○○。
宗因引同异○○○。
此阙三中除阙宗·因·引三不阙余五之句。若阙宗·因·引。则无余五自总阙减。是故摄阙八有一之句竟。音石道除此句云阙三有五十五者是也。近来瑞源不识斯别不除此句。猥云阙三有五十六而图阙宗·因·引三不阙余五之句恢帐四方。何故不知不为不知乎。鸣呼慎哉。
已上阙三五十五句系图了
次下阙四三十五句之释。近来瑞源云阙四有七十句。亦是暗推妄谬之释。不可依用。如次具辨减句。
由音石道阙四有三十五句
不阙宗必阙因引为首十句
宗○○○○现比教。
宗○○○异○比教。
宗○○○异现○教。
宗○○○异现比○。
宗○○同○○比教。
宗○○同○现○教。
宗○○同○现比○。
宗○○同异○○教。
宗○○同异○比○。
宗○○同异现○○。
必不阙宗因必阙引为首十句
宗顺○○○○比教。
宗因○○○现○教。
宗因○○○现比○。
宗因○○异○○教。
宗因○○异○比○。
宗因○○异现○○。
宗因○同○○○教。
宗因○同○○比○。
宗因○同○现○○。
宗因○同异○○○。
必不阙宗引必阙因为首余有阙十句
宗○引○○○比教。
宗○引○○现○教。
宗○引○○现比○。
宗○引○异○○教。
宗○引○异○比○。
宗○引○异现○○。
宗○引同○○○教。
宗○引同○○比○。
宗○引同○现○○。
宗○引同异○○○。
必不阙宗因引余有缺五句
宗因引○○○○教。
宗因引○○○比○。
宗因引○○现○○。
宗因引○异○○○。
宗因引同○○○○。
今问。云何瑞源作图云有阙四七十句耶。答。此中不辨阙过巨细。乍见似有七十句。今立六文详彰音石先德深意。六文者何。一者明七十句中减二句。二者明减三句。三者明复减十句。四者明复减十句。五者明复减十句。六者结总减三十五句摄阙八句。初明七十句中减二句者。此阙四中无阙宗·因·引·同或异有余三或四之句阙宗·因·引则无自悟现·比·教。故一向阙减。故摄在阙八有一句此以无为阙义。若以有过为阙义。则前阙三中阙宗·因·同或异句中摄。又虽有引与无同或异无有差别。总即别故。总有过非别亦似类既无宗·因无如秋筱所云一分转义。故前阙三句既举已。由是今此不论也(已上七十句中减二句已)第二明七十句中复减三句者。谓此阙四中若阙宗因·引则无同异二无总故亦无别。又既无宗·因无一分转故无同异随无自悟三量。此以无为阙故一分皆阙。摄阙八中。又若以有过阙。则前阙三中阙宗·因·同或异句中摄。如前已辨(已上明七十句中复减三句已)第三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者。谓此阙四中若阙宗·因·同·异或阙宗·因·同或异则一向皆阙减。但有引·同·异。又有引·同或引·异。虽有为无。阙宗·因故。彰何未所见以为设引喻。又类何翻何云同异类。无同异故无引。无宗·因·引·同·异则无自悟三量。量何起现·比用。此是约无之阙。一向皆阙摄阙八句已。又若约有过阙。则前阙三中阙宗因·同·异句摄。于宗因·同·异有过引喻必有过。总与别一故。既宗·因有失无一切转义。故前阙三中摄(已上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已)第四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者。谓此阙四中若阙宗·引·同·异或阙宗·引·同或异而但有因·异或同或同异。则一向皆阙。无能诠宗则无宗能立。即为无所立宗义。既无所立。立因何为。亦均离何云同类异类。无总无别。无宗·因故亦无一分。随无自悟。以无为阙一向皆阙。摄阙八已。又若以有过为阙。则前阙三中阙宗·引·同或异句摄准前可知(已上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已)第五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者。谓若此阙四中阙宗同·异或阙宗·同或异而但有因·引·同或异。则一向皆阙。既无宗故设因何为。亦设引彰何未所见。亦无同异无引。无宗无一分转亦无自悟。现等三量何用之有无是阙故一向皆阙。摄在阙八已。又若以有过为阙。则于引有过同异亦随有过。纵虽一分转。一分不转处名为似过。故前阙宗·同或异句摄(已上明七十句中复减十句也)第六结总减三十五句摄阙八句者。上来七十句中减三十五摄阙八句成无阙已。复摄阙三句成有过阙。如是摄竟残句有三十五。故音石先德道云阙四有三十五句也。问。若以上阙三中摄云减句数。则何以阙三中随应不摄阙二中耶。答。阙二阙三标以有过为阙云有二十八等。阙四已下标以无之阙为阙。论云有三十五等。虽以无(缺八)论亦复有过为阙。相摄自应识察问。何故阙四已下以无论阙耶。答。若不尔则句数繁重费智力故。以无论减句数而已。
上来阙四之句释了。次下阙五句数增减详释(并)示图。由音石道有二十句系示。近来瑞源云阙五有五十六。今陶汰阙八砂取真阙五之金。但有二十合音石意。如次以四文辨。
由音石道阙五二十句
不阙宗必阙因为首十四句
宗○○○○比教。
宗○○○现比○。
宗○○○异○○教。
宗○○○异○比○。
宗○○○异现○○。
宗○○同○○○教。
宗○○同○○比○。
宗○○同○现○○。
宗○○同异○○○。
宗○引○○○○教。
宗○引○○○比○。
宗○引○○现○○。
宗○引○异○○○。
宗○引同○○○○。
不阙宗因为首六句
宗因○○○○○教。
宗因○○○○比○。
宗因○○○现○○。
宗因○○异○○○。
宗因○同○○○○。
宗因引○○○○○。
今问。瑞源示图云有五十六句。今云何陶汰减句耶。答今以四文彰音石先德有二十句意。初明五十六句中减十句。二明五十六句中复减十句。三明五十六句复减十五句。四明五十六句中别减一句。初明五十六句中减十句者。谓此阙五中无阙宗·因·引·或同异·或同·或异不阙余句。所以何者。无引无同·异。无宗·因无一分转。随无自悟(现·比·教三觉悟。)是故以无为阙一向皆阙摄阙八句(已上五十六句中初减十句也。)第二明五十六句中复减十句者。谓此阙五中若阙宗·因·同·异·或同·或异而但有引·同·异或同或异之随一或二。是一向为皆阙。无宗因则对何云同异。无同异则无引亦无一分转。随无自悟·(现·比·教之自悟。)故是一向皆阙摄阙八已(已上五十六中第二复减十句。)第三明五十六句中复减十五句者。谓此阙五中若阙宗·或引·或同异·或同·或异而但有因·或引或同异或同或异之随一或二。皆是为一向阙。无宗故无因。无引·同或异则无因。无宗因故为无同·异亦无分转亦无自悟。一向皆阙。摄阙八已。又若以有过则随入阙三阙四中已(已上五十六中第三复减十五句已。)第四明五十六句中别减一句者。谓若阙五中但有宗支而阙因·引·同·异。复阙比量。则一向为皆阙摄阙八已。何故阙比云为皆阙耶。谓古师以能诠宗是为能立。若无比智无比度故。能立宗上所诠义彰为无所由。此比智有因·引用故。若阙是宗能立义不成故。摄阙八已(总计五十六句中。减句总合有三十六句。所余二十句不可摄阙八。故名为阙减。即音石道所云阙五二十句也。
上来阙五二十句释了。次下阙六句数增减详释(并)示图由音石道今用云阙六有十句系示。近来瑞源云阙六有二十八。今订正减十八句彰音石意。
由音石道阙六有十句之图
不阙宗为首五句
宗○○○○○比○。
宗○○○异○○○。
宗○○同○○○○。
宗○引○○○○○。
宗因○○○○○○。
不阙因为首五句
○因○○○○比○。
○因引○○○○○。
○因○同○○○○。
○因○○异○○○。
○因○○○现○○。
今问。瑞源示图云有阙六二十八。今云何订正减句耶。答。今以五文明减句由。初明二十八句中减十句。二明复减五句。三明复减三句。四明余十句为阙六句五问答祛疑。初明二十八句中减十句者。谓此阙六中无阙宗·因·引·同·异·现而不阙余二句。阙宗·因·引则余同异等皆阙无一分转。无自悟现比。故一向皆阙。摄阙八句(已上二十八中减十句。)第二明复减五句者。谓此阙六中若阙宗·因·同·异而但有引或同或异。则一向皆阙。阙同·异则引自阙。阙宗·因则引·同·异自阙。无分转故无自悟。自可知。是亦摄阙八句(已上二十八中复减三句。)第三明复减三句者。谓此阙六中若阙宗·引·同·异·现·比而但有因·教二。则一向皆阙。又若阙因·引·同·异·比·教·而但有宗现。则一向皆阙。又若阙因·引·同·异现·比而量有宗·教。一向皆阙。此二句虽有宗但有现教。无比量故宗不成故。一向皆阙。三句。俱摄阙八句已(已上二十八句中复减三句。)第四明所余十句为阙六句者。谓二十八句中以下八句摄阙八句。所余十句为阙六句。是音石意也。第五问答祛疑者。所余十句中阙宗而但有因·引·或因·同或·因异。此等皆亦准前不摄阙八句何今为阙减句耶。答。有过虽阙宗能诠。有因助所诠宗。亦有喻助宗所诠及因。故欲彰其理今为阙减句不摄阙八句。虽有阙因·引·同·或异句。不阙宗能所诠复有引·或同·或异·或现。或比或教现比之随一。则名阙减句以不为一向皆阙句摄也。是音石云阙六有十句之意也。上来阙六十句之释了。次下由疏文阙七有八句图解。今所系图由秋筱钞记之。
由疏文阙七有八句(此图秋筱条钞意如是)
宗○○○○○○○。
○因○○○○○○。
○○引○○○○○。
○○○同○○○○。
○○○○异○○○。
○○○○○现○○。
○○○○○○比○。
○○○○○○○教。
今云。此阙七中约以有过为阙云有八句。若以无为阙。则是皆一向阙已摄阙八者也。
次下阙八有一句释由疏文。由秋筱释图之。
○○○○○○○○(八能立皆阙也。音石道云。此句便非也云云此意云。实不可有此句。但示皆阙已。)
今谓。于陈那家论阙减过由义三相。古师于能诠言论能立阙支故。道理繁杂虽有不稳。必以理不尽不可强责古师阙减也。古今对扬辨明同异如疏文已。
疏。亦有说四(至)阙四有一钞曰。明阙过中第二约四能立明阙减过。亦有说四者。上既明四能立古师有说。一宗。二因。三同喻。四异喻。此云说四。今由秋筱钞图示之。
阙一有四
○因同异。
宗○同异。
宗因○异。
宗因同○。
阙二有六
○○同异。
○因○异。
○因同○。
宗○○异。
宗○同○。
宗因○○。
阙三有四
○○○异。
○○同○。
○因○○。
宗○○○。
阙四有二
(四能立皆缺。音石道云。此句便非也。无四能立。○○○○无所诠义。故约无之缺释。)
今云。此皆约有能诠过失名为阙过。
疏。世亲菩萨(至)阙三有一。钞曰明阙过中第三约三能立明。此中文二。初示世亲义。后示世亲已后诸贤德义。今即初也。世亲菩萨者标初义也(音石道及大疏抄中释疏文意如是。)今次所示阙减图是亦由秋筱钞记之。
阙一有三
○因喻。
宗○喻。
宗因○。
阙二有三
○○喻。
宗○○。
○因○。
阙三有一
○○○。
(三能立皆阙之句。音石道云。阙三有一者。此第七句便总非故准知。次上阙八有一阙四有一亦是应非也云云今云。若由次下道。则此缺三有一句应有也。)
今云。世亲菩萨第七句。世亲已后诸贤除之不立(下卷疏音石道文如是。由阙能诠不阙所诠义云立第七句也。)
疏世亲已后(至)而得似名。钞曰。三能立中第二明后义。世亲已后者标后义也。皆除第七者。皆谓指世亲已后诸学业者云。第七者阙三(三能诠也。)有一句。自初句当第七。故云第七除者。世亲已后诸学业者不立第七句也。以宗因喻等者。释除第七由。总阙皆非者。宗·因·喻三支总阙无以何物应为过者。不有第七过故今云便非。既自本无能立体。何物为能立名似过耶(此疏文意。)秋筱释此意云。譬如俗人尸罗非有于何戒论持犯(云云)下卷疏(末卷二十四丁。)云。此之阙减古师约宗因·喻或七·六句。音石道此疏文云问。初义云。若宗·因·喻三并无者。有何所阙而得似名。答。宗有二。一能诠宗。二所诠宗。谓宗能诠言为能诠宗也。宗言之所诠义为所诠宗也。世亲初义云阙宗者。据能诠宗不阙所诠宗故。世亲由是云有第七阙也(已上音石。所来瑞源以大疏抄中引此音石道而文前后私增补文牒音石云。诳惑后人之罪为不轻也。)基辨按大疏抄问云。斥初义无三支。以何为能立斥阙减过耶。次今二说俱述世亲宗欤。若非世亲意。则谁世亲义。以三支为能立耶。若世亲意何后义云世亲已后耶。答。(大疏抄此答引次上举音石道。)今云。由此等说。音石(并)赠僧正意。世亲菩萨阙减过性已下为初义云立第七句也。又世亲已后已下名后义云除第七句。今详此等意云。世亲约能诠言立宗·因·喻能立故。约能诠三支阙虽应云除第七。尚有所诠宗故对是云阙三有一也。又世亲已后诸贤义但约能诠阙云除第七也。疏下文意含此等意云古师约宗·因·喻或六·七句也。
疏。陈那菩萨(至)阙二有三。钞曰。明阙过中第四明陈那家阙减过性。此中有四文。初正示陈那阙过。二明陈那贤爱于无体阙不立第七。三明天竺自余诸师等于无体阙立第七句。四明同诸师等于有体阙亦立第七。今即初也(今详。大疏抄科云。自陈那菩萨至亦除第七述陈那贤爱不立第七句之义云云。此科今分为四文中合初二科为一科文立科也。恐不审欤。)因一喻二等者。秋筱云。因一喻二与一因二喻以言别故义亦有别。一因二喻者言三支也。因一喻二者取义三相也。此约多分。因一者取第一相遍是宗法性也。喻二者后二相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也。即义三相名因一喻二。又言三支中。一因者总三相义名为一因。二喻者同·异二支名为二喻往往疏文此言有之。随应可解(已上所引明灯取意。)又愿晓因明义骨下引疏一因二喻与因一喻二两名同释为因三相。大疏抄引之云不背明灯抄之义欤。基辨详云。秋筱分两名因一等为三相一因等为三支。应就多分为差。恐非必尔。能诠所诠不可分离故疏文中必不定言。而强分之则如秋筱释尔。言三支者。能诠因·喻言也。一者所作性。二者如瓶等。三者如虚空。此三诠言名言三支。阙一有三等者示六过相。如前示图。下卷疏(末卷二十四丁)云。阙一有三者。一阙初相。二阙第二相。三阙第三相也。阙初相者。如数论对声论云声无常(宗)眼所见故(因)。如瓶等(同喻)如虚空(异喻)阙第二相者。如声论对萨婆多云声常(宗)所闻性故(因)如虚空如瓶等。阙第三者。前量改因云所量性故也。阙二有三者。二二合阙也(如前示图)阙初二者。声非勤发(宗)眼所见故(固)如虚空(同喻)如瓶等(异喻)阙初后(遍)者。外道对佛法者云。我常(宗)非勤发故如虚空(同喻)如电等(异喻)因阙所依故无初相。电等上阙第三相。阙后二(同喻异喻)者。四种相违也(已上下卷疏文)又音石里引此下疏已云。问。声非勤发。眼见故如虚空(同喻)如瓶等(异喻)者。此阙三相。何故唯云阙初二相耶。答。下卷疏周记云。举瓶为异眼但见四尘。不见瓶盆等。故成(云云。已上前记·音石所引)此约声论对佛法立作此说也。问。若尔疏下卷解第七阙云。如立声常眼见故虚空为同瓶等为异。三相俱阙(云云)此三相阙者。前第四句亦应阙三相耶。答。此第七句是声论对胜论立故三相俱阙也(已上音石里)今详云。此音石解尤妙妙也。胜论立声无常故瓶等同喻非异喻也。
疏。无阙三者(至)亦除第七。钞曰。第二明陈那·贤爱除第七义。无阙三者者。由此卷疏末文论此第七句阙云。若谈阙过阙有二种。一无体阙。二有体阙。无体阙者谓不陈言。但在言三支(无可申言云无体)非在三相。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按今此文。无阙三者者。牒陈那菩萨约无体阙不立第七句。问。陈那菩萨立无体阙不为第七句由何知之耶。答。斯卷疏末云。贤爱·陈那等不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云云)大师至彼六十年下明贤爱亦同于无体阙不立第七句。大师者大唐遍觉三藏。至彼等者。音石道云。贤爱论师命终已六十年已后玄奘至彼土。西域记十一云。西印度有比丘。云跋陀罗支。唐云贤爱。妙极因明(云云)施无厌寺者。那烂陀寺。具如西域记九及恩传等。精礭者。纯一云精。贤戈云礭。特以贯世者。世人悉知云贯世也。因明一论等者。贤爱论师妙极因明降大慢婆罗门。如记十一。亦除第七者。亦陈那。后记云。问。举此论师而彰何意。答。明此论师特善因明不肯总阙三相为第七句(已上后记)基辨会前后疏文之相违云。按陈那立有无体之二阙义意容易难分。唯由今疏文判之则违下疏文(上末卷二十丁已下)后学熟研前后。以应识察。今为幼学略辨明焉。盖论第七句阙。阙谈二种。一者无体阙。谓约能诠言不陈云阙。无体即阙子。仁云。不陈因·喻言也(云云)二者有体阙。谓约所诠义阙云阙。约言不阙云有体也。仁云。陈因喻言也。即约义三相而阙。于言三支不阙也。具如次下疏辨(上末二十丁左)陈那出世已。前古师约宗·因·喻言三辨此二阙。陈那菩萨出世已后约因三相明此二阙。又于约因三相明二阙中。于无体阙有立第七句或不立之两家。一者于无体阙不立第七句家(陈那·贤爱)以何得知。谓今疏文云。陈那无阙三者。贤爱亦除第七。又下疏(上末二十一丁左。)云。贤爱论师·陈那菩萨等不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虽唯陈宗(我是思等。)从本无能立。何名能立阙减之过。二者于无体阙立第七句家(天竺自余论师。)以何得知。谓今文云。自余诸师不肯除之等。又下疏(上末二十一丁左。)云。诸德皆说总有七句。又此中于有体阙有立第七句家无不立第七句家。谈有体阙之第七句古来有两家谈。一者陈那但谈无体阙为除第七不谈有体阙之第七句。唯天竺自除诸德谈有体阙第七句。何以得知陈那但谈无体阙为除第七等焉。谓今疏文云陈那无阙三者而遮第七句已。若云陈那立有体阙第七句。则此处文何不明其义耶。又下疏(上末二十一丁。)虽云诸德皆说总(有体阙无体阙)有第七句。而不云陈那说德有第七句。故陈那但谈无体之第七句不谈无体阙之第七句也。二者陈那(并)诸德谈有体德之第七句以何得知。谓下疏(下末二十四丁)云。陈那已后约因三相亦六(无体)或七。或且约陈那因三相为七句者。阙一有三者(乃至)三相俱阙(疏文长今略引)今问。如是立有体阙第七句陈那立是或不立。疏文两处为别。释家云何会之耶。答。大疏钞中由此下卷疏文成陈那立有无体二阙之义。若陈那不立有体阙第七句。则云何下疏云约陈那立因三相为七句耶。是故以云陈那立有体阙之第七句为正(已上由赠僧正义谈)次基辨详大疏抄说云。重按疏前后文可云非必如赠僧正会释欤。谓下疏云且约陈那因三相以为七句之文。非陈那立有体阙之第七句之证。此可云明陈那已后诸德约陈那所立因三相立无体阙之第七句文。其次前文云陈那已后约因三相亦六或七。是亦明陈那已后诸德于第七句有立不立。诸德皆由陈那立因三相谈第七句立不立故。虽言陈那已后或云且约陈那等而不应云定以此等疏文陈那立有体阙之第七句之证。复今疏文明陈那阙过云无阙三者既遮第七句已。明知陈那但于无体阙不立第七句。于有体阙云立不立。陈那已后诸德恢怅陈那所立因三相也。由是存有体阙亦说陈那所说等文义也。后学详悉。陈那贤爱因一喻二为能立之阙减过性图云(由上来所明义系示此图。)
阙一有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
遍同异
遍同异
阙二有三遍同异
遍同异
遍同异
除阙三者
下疏文云。陈那·贤爱等不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云云)。
疏。自余诸师(至)岂非过也。钞曰。第三明天竺自余诸论师于无体阙立第七句义。又由大疏钞科。此下第二段述天竺自余诸论师等立第七句义。此中有二。初约无体阙立第七句(云云)。二约有体阙立第七句。自余诸师等者。明灯(并)后记意言。陈那已后除贤爱论师自余诸德于无体阙不除第七。因一喻二等者。彰义三相不申因·喻是无体阙也。虽有申宗等者。申宗谓彰立第七句也。不申因喻者彰无体阙。谓数论执我为思无应申因·喻。申皆为过·不申因·喻故。以无言陈名无体阙。既有申宗言不由因·喻。是即阙义三相过名第七句也。基辨私详此文意云。不由因·喻言是无体阙。复义三相阙阙三第七句。既申宗言故为第七句。阙义三相阙三第七句也。
疏。又虽有言(至)亦阙减过。钞曰。立第七中第四明于有体阙立第七句。又虽有言三相并阙者。音石道云。标有体阙也。三相并阙者。一本作而三相并阙(而字应衍文)故非也。秋筱钞本文作而相并阙亦非也。如声论师对佛法者等者。邑记云。此重意说虽有言等者。三相都阙。今言对佛法者疏文错也。若对佛法唯阙初·二。德所依故因四大异品是遍无故不阙后相。应云声论对胜论者即三相阙(已上音石道)周记云。问。德所依者声论·佛法俱不许。宗与同·喻二处并无应阙二相。四大异喻因亦不转。如何得阙第三相耶。答。此文错也。应云声·胜二论相对。因望胜论三相皆阙。彼宗许德依于实句。德依因于声不转故阙初相。彼无择灭。德依因亦无同喻转。阙第二相四大实句收。德依因亦异喻转阙第三相也(已上前记文明灯并音石里所引)秋筱破周邑以疏文为错助释。明灯钞云。此(周·邑)二记解非也。四大异喻是宗异品而非因异品。既非为因成异法喻。岂不阙异喻。是故于因虽有异喻言而义相阙。无因异品故应知疏文存理非错。不探疏旨妄云疏错者。可云迷中妄耳(已上明灯)今详云。秋筱返破周邑二记会通疏文。然其会释未痛快疏主意应非如秋筱欤。又由音石里引义心(道献)云。异喻四大种既实句摄即为德依。异品遍有故阙第三相。又德依因佛法无故即自三相阙也。大疏抄引此义心已云。今案可依献第二义欤。基辨详云。义心中有二释。初释非成对佛法者义。成声胜相对义而释。后义云此因佛法无故对佛法者之义成也。此第二释尤为殊胜。又大疏抄中引钞叙糅(明宪)义骨上引平记之说成对佛法者义。立敌不许因体。无因体故无异品遍无性之义。是以云阙第三相也。与义心后释意全同(今云。此对佛法者释以音石里明宪抄叙糅愿晓义骨由道献后释。而解尤为殊胜又由周·邑二记甚不是也。又秋筱会释未善也。)诸非常者等者。是离作法。先宗后因故。虽有所说等者。彰有体阙立第七句德依故因立(声论)敌(佛者)俱无。但有言诠无其义三相故。有言名有体。三相阙名阙。此即过非立第七句也。由此第七等者。结立第七句。问。疏主意于无体阙立第七句与不立之二释中及有体阙立第七句以何义为正耶。答。判是古来大分有二家。一云。疏主意以除第七句为正。不许无体阙立第七句故(音石·愿晓·平备里书·义骨·疏记。)二云。疏主意有体无体二阙第七句立·不立二俱存(秋筱·大疏·明灯·抄。二俱存者。一云。陈那·贤爱此中除第七句于无体阙不立亦不立有体缺。二云。自余诸论师于有无体二阙立第七句。)此云今疏主意二意俱存问。由何知二意俱存耶。答。此卷末疏(三十丁)云。若谈阙过阙有二种。一无体阙。二有体阙(云云)又云。贤爱·陈那等不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虽但陈宗。从无能立何名能立阙减之过。诸德皆说总有七句不言有能立以成过。但是阙能立过。故说七阙。又下卷疏云。此阙减古师约宗·因·喻或六·七句。陈那已后约因三相亦六或七(有无体)或且约陈那因三相为七句(云云)由此等文自知疏主二意俱存问。音石等意以此等疏文如何会释以不立第七句为疏主意耶。答。里书云。问。疏主意者立第七无体阙耶。答。不立也。即以陈那·贤爱义方为正也。问。何故不立耶。答。既本无体有何所阙立为过耶。意云。因一喻二之三相中阙一一相名为阙减。既本无因·喻体。是即全无。何名为减。于何法立阙减名。问。若尔立我为思。是但有宗不不举因喻岂非过耶。答。疏主意但有宗是非比量。以因比宗名为比量。既无因喻故非比量。由是不立为阙减过也。陈那等意约言三支不立阙过。是故今此作法非阙减也。唯约三相立阙减也。问。若尔约因三相不立第七无体阙耶。答。不立也。问。若尔何故云阙有二种一无体阙二有体阙耶。答。约言三支立故全无相违(已上音石里书。)基辨助会云。疏主意如实义不立无体阙第七句及有体阙为正。陈那由义三相谈阙不由言三支故(已上如实义。)然天竺自余诸德等且望约言三支立别义边而立有体无体二阙第七句。问。若尔天竺自余诸师立义非陈那义欤。答。不尔。天竺自余论师虽别义立。约陈那所说因三相立故。名论陈那阙减过。疏主意举实义·别义之二示故云阙有二相等也(近来瑞源云。上来疏中亦有两家。陈那·贤爱除第七。自余诸师立为过。虽无明判初当为正云云。今云。瑞源所评可谓隔靴搔痒之评。后来学者详察焉。)上来辨八义古今同异中第二辨能破已。自下第三辨似能立同异文也。
疏。似能立中(至)相符极成。钞曰。自下辨八义古今同异中第三辨似能立同异此中大分为二。初辨似宗能立。后辨似因能立。初辨似宗能立中亦分为二。初辨陈那·天主立似宗过同异。后辨古师似宗过。初辨陈·天似宗同异中有三。初略示二师相违。次会相违。后结会二师。今即初也。似能立中者总牒。此牒及次似因过者。且九似宗者。且谓彰置似因。九似宗者举牒天主论所明九秋筱云。此标天主旨也(云云)说似能立古今不同。足目仙等说三支有二十四过。宗无后四。因有初二不成。复无后三相违。秋筱云。似立足目说二十七过(宗无后四因无后三。)陈那等说二十九过。因不成中加后二(犹豫所依。)加后三相违故为二十九。天主说三十三过。宗说后四故。立有五种不说后四者。正举相违。有五种者。一现量相违。二比量相违。三世间相违。四自语相违。五自教相违。后四者。如疏文。秋筱云。问。宗过之中陈那唯立五种相违不立后四。天主既承陈那作论。何故别立后四过耶。答。西明理门疏述三藏说云。此有三释。一云。教法后胜于前以论释经以章解论展转分明。故今论主依就。相显且说五过。天主就实具说九过。二云。后四非宗过摄。第一能别不极成过即入同喻中所立不成。第二所别不极成过即入因中所依不成。第三俱不成合前二失故不别立。第四相符无不成宗。故亦不说。三云。四种皆有二义摄在。宗过如第一说。喻过如第二说。陈那天主各据一义。是故二论互不相违。今此疏主述初·二说。此即第一三藏说也。第三说者合前二说。无别胜用故不述也(已上明灯·近来瑞源中引此秋筱抄已云。然此疏中亦具两释。即当三藏第二说。以第三但合前二故。不更述耳文。今云。瑞源诳惑后。)学其罪不轻。于秋筱所言文私加添削改一两言以为自说。欲欺后来强求学名。其丑鄙不可言。
疏。以理门说(至)故申九种。钞曰。自下辨二师(陈·天)似宗过中第二会相违。此中有二释。此文即第一释。引理门论明陈那不说后四之由。此即三藏三说之中第一说也。后胜于前故天主据实义别加后四也。师资虽异说至实义全无违。以理门说宗等多言说能立者。宗为所立。因·喻二名能立。宗及因三相二喻是五言非一。故云多言。是即陈那正义。如次疏辨。此中唯者。上句所言宗等多言中云此中也。唯谓彰简持宗支。以今为释。故云唯也。随自意乐者。不顾论宗。如下疏辨。秋筱云。随自意立不顾论宗故云随自意。简似因喻故名乐为。简真因喻故云所立(已上明灯。)今详云。若由是说。则国读应云随自意(而)乐为(尔)所立说名为宗。此是由理门论之解。又若由疏主解。乐言贯通上下。随自意乐言当时所竞方是真宗。彰不顾论宗。是意所乐。乐为之言简似宗及因喻。虽于后时更可成立。非是此时所乐为。故因喻旧已成故。虽乐因喻非所立宗。若由此义。则国读应云随自意乐为所立说名宗也。二解之中应由后解(大疏抄和训点由后解点。)次疏主自判二解云。若依后解虽异理门简真与似略圆备故(云云)非彼相违义能遣者。秋筱钞云。与宗相违即是似宗。今真宗中非彼五违能遣。真义故云非彼相违义能遣。义通能所。似宗之义是能遣也。真宗之义即所遣也(今详云。此释难了。似宗非能遣却为所遣。又真宗应能遣。若有失却为所遣也。)若准入理。非彼九过能遣真义(已上明灯)基辨详云。此秋筱所释有道理。然至释义能遣言。意味难通。由是今复助释。谓彼言指现量等五过。相违义谓现量等五所相违宗义也。非能遣者。能遣邪宗云能遣。即因明门以遣邪为本也。然非以彼有五相违宗义似宗为似能遣。故以五违为似宗也。秋筱云义通能取等未稳当欤。义言有五相违似宗义也。此似宗义不能遣似宗今云非能遣。夫因明道以能遣邪为真。然有五相违过似宗虽有立量不能遣有五相违邪宗。故有五违失是为宗过。由是秋筱以此义言通真未稳。后之四种等者。明陈那略后四由。谓陈那但取现比等违先示宗过。理门论云非彼相违义能遣故略非相违。天主示宗过非但相违故说后四。又音石道云。第一释好(云云)
疏。第二释云(至)后之四过。钞曰。自下会违中第二之释文。此中有二。初正举第二会释。后难第二会释彰天主说后四旨。今即初也。以能别不成即是等者。第二会释中有四。初会不立能别不成。音石道云。邑云。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所作性故同喻如瓶异喻如空。是即能别不极成。亦是因中不共不定(同品非有异品非有。)灭坏所作性因于同异品他不许故(已上道)又同里云。同喻瓶等望灭坏宗。数论宗立无灭坏法故无同喻(他无宗同品故)能别不成必是不共不定。不共不定不必能别不成(至下卷疏具辨)所立不成者。以同喻瓶等望灭坏所立宗法同喻不成。彼不许瓶等灭坏故。阙无同喻者。彼无灭坏法故无同灭坏宗喻也。所别不成等者。二会不说所别不成。音石里云。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是思德所依故。是他所别不成失也。由佛弟子不许所别我故。又立敌俱不许德所依故因有法我上有故。有两俱所依不成。故所别不成必是所依不成。所依不成亦是所别不成(已上里书)其俱不极成等者。三会不立俱不极成。如文可解。相符极成者等下。四会不立相符极成。名义相违者。立·敌·所·能立能所诠相违此即立论依何立过者。立·敌相符合则无立论。无可名过者。如诸俗人等者。引喻成相符非过。是故不说等者。承上会结陈那不说后四过(已上第二会释已)疏。今者天主谁(至)不相离。钞曰。自下第二释中第二难第二释彰天主说后四意。此中有五文。初彰能别不成。二所别不成。三俱不成。四合三合三不成释。五相符极成。初中有二。初正彰天主说能别不成实意。二正难第二会释彰天主意。今者天主等九字标彰加能别不成实意。以宗合取等者。意云。陈那家宗立实意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合时。一许一不许不相离性以为成宗。若能别不极成。则由何能别立不相离。应失陈那家立宗之实意故。天主今加之助陈那也。能别不极成今此文云非能别非之言谓无也。若不极成。则若自一分若他一分若全分能别无也故今云非也。
疏。若以因中(至)不须说者。钞曰。二正难第二会释彰实意。此中亦二。初牒第二会释。二举例正难。今即初也。若以因中等者。意云。若如第二会能别不成。因不共不定喻所立不成。若立能别不成。则说过成繁重故。陈那不须说能别不极成者。牒上会释也。
疏。因中已有(至)是故加之。钞曰。此二举例正难。难意云。恐繁重不须说者。同品非有因不共不成喻能立不成必然。不省略此二过繁重但恐能别不成繁重以除去是道理不成。是故不嫌繁里加以能别不成过也。问。秋筱钞引定宾疏破此第二会释文云。宾师破言。如胜论师对声论云。声是无常。所闻性故。如声性。声性是常喻阙所立不成(今云。此喻虽所立无非能别不极成也。)何妨宗中能别自成。以更别有所作如瓶为因喻。故合能别成。何得浪摄也(云云)此破为有道理耶。秋筱但引破不辨是非。用期破为正欤如何。答。按音石里云。能别不成必是不共不定。若不共不定不必能别不成也(已上里)此里书意如至下四相违段广辨。定宾不了斯由作如是破。岂如疏主难第二释彰天主意耶。今推寻秋筱意虽不辨宾破一一。秋筱总破宾师云理门中亦有九过云。此解非也。取所含义指示教文如闇室中教人取物。还惑起迷是何胜利故三藏说(第一释)容为龟镜(云云)秋筱即如是总破宾师已。由是可知不依用宾疏明也已。问。秋筱钞释今者天主已下疏文云。虽似难词而非是难。义相例故(云云)若尔非难第二会释欤如何。答。秋筱所言不是也。次连续疏文云余难同前故。难第二会释彰天主旨显然也。
疏。天主复加(至)是故加之。钞曰。二彰加所别不成旨。此亦难彰。天主复加至略不须说者牒第二会释。天主复加所别不成者。九字应连读。必不应倒读。意言。天主复加所别不成者若以因所依不成亦恐繁重陈那略之不说者。是即牒第二会释也。因中已有异品遍转等下。正难彰旨。难意云。因中异品遍转不定等与喻中能立不遣俱异品有过失缺第三相也。若云恐繁重故陈那略所别不成。则此能立不遣外立异品遍转不定既是繁重。何不略之耶。此难意也。音石里云。言因中已有异品遍转等者。九句中第七句也。声论立量云。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同如电空。异如瓶等。无常性因同喻电上有。空上非有。异喻瓶上一向是有。故作不定云。为如电光无常性故声非勤勇发。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声是勤勇发。无常性因异喻瓶上一向有故。此异喻有能立不遣失。故今难云。因中既有异品遍转不定过。何更须说异喻有能立不遣失耶。又云。及是异品非遍无过者。即九句中第九句也。如声论立量云。声常。无质碍故同喻如极微及虚空。异喻如瓶及乐。难意云。因既有异品非遍无不定过。何更须说异喻中有能立不遗失(云云)何废宗过者。正难之辞。意言。不定过与能立不遣不恐繁重二俱说之。何别故但废所别不成宗过嫌繁重耶也。余难同前者。周记云。此中亦有阙异喻难。然与前别。破能别文中阙喻相似。故指如前(已上前记。里书所引。)又后记云。余难同前者。前难。若无能别。谁不相离准所别中亦合会之。即烦不述。故指解难同前思悉(已上后记)今云前记不是。秋筱用之不识其意。后记所释为胜。是故加之者。是故二家承上难。有如是难故。天主加后四过。
疏。俱不成者(至)是故加之。钞曰。第三会俱不极成。合上二过立斯过也。设难彰亦如是。要有二种者。有言极成共许。极成有法·极成能别云有二种也。互相差别等者。以陈那正义彰天主旨。彼二并非等者。正难彰旨。所别能别云彼二。不极成云非。如前已释。所·能二别不极成云并非。成宗与彼二言之间入然字而应取义也。解已忘之。何成宗义者。二别并不极成则以何成宗义不相离性是宗义音石云。意言。能别·所别二种非极成。何得成相离宗义耶(已上里)是故加之者。应如前释。恐烦不述。
疏。若此上三(至)何名所立。钞曰。四合上三不极成释。上三者。音石道云。能别·所别俱不成(云云)所依非极等者。谓为因喻之所依即有法·法。所依若非极成。则便别立量成共许已立本量。音石里云。便更须成者。备云。若立量云我我是思者。所别极成不失也。佛弟子云汝我非思者。亦所别极成无失故云便更须成。如更须成立量其宗必非真故非真名似。何名所立。
疏相符极成(已上道)是故加之。钞曰。第五会相符极成。若以相符等者。牒举第二会释难本非宗故者陈那家以一许一不许为宗。尔立已成。立敌相符两许故。云本非宗也。两俱不成等下。举例难也。两俱不成者。音石道云。声无常。眼所见性故(云云)俱不成者唯过也。同道云。声常。无质碍故。如瓶(云云。意云。瓶有碍无常故。能立所立俱不成也。)俱不遣者异喻过也。能所立俱不遣。同道云。声常。无质碍故。同如瓶等异如虚空(云云)同里云。此难意云。两俱不成也此因非有法上义。故既本非因。不可立为因过也。俱不成者。如瓶此喻亦本非喻。何故立为过耶。俱不遣者。异喻如虚空。则此亦不遣常性及无质碍性。故本非异喻。何立为异喻。随一不成亦是于自成故应不举(已上里)秋筱释难意与音石同。基辨详难意云。如前云第二会。相符极成本非宗故依何立宗过者。如前云云两俱不成眼所见故。因此是非因名因过。亦云俱不成。声常无碍故如瓶之喻。是即非喻名喻过。亦云俱不遣。声常无碍故同喻如瓶等异喻如虚空之喻。此亦非异喻名异喻过。尔但相符极成云本非宗不为过之会释难是应非理也(已上基辨私申难意。)若以因喻等者此牒救难。难意可知。宗亦有说者。亦于因喻。申述云说也。是故加之者。后记云。第二释云。陈那菩萨至是故加之已来。总是古师错会陈那师意也(云云)基辨今详云。此释不是。上来疏文疏主意。欲存第一会释举第二释难也。次但是陈那之下结释第一释云。陈那略说也。
疏。但是陈那(至)自为鉾楯。钞曰。辨陈那·天主立似宗过同异中第三结会二师但陈者。示二师相违但无余义。陈那影略等得。是即天主以理具申陈那意存简略。师资意别取舍无违(已上秋筱)基辨详云。非资意别。可谓师资言别意味无违也。又音石道云。前第一说好(云云)又云。意言。陈那略故不说后四(云云)。基辨详云。此即藏三说中第一说意也。委具陈之者。后胜于前之义也。鉾楯者。史记列传之字。喻一人言前后相违也。
疏。又陈那以前(至)宗因相违。钞曰。自下辨似宗能立中第二辨古师似宗过。此中三文。初举古师似宗过名二新师破。三结归陈那。今即初也。又者。音石道云。天主既加宗后四过。亦于彼故说又言也(文)基辨详云。此道恐非也。又言隔意也。又亦言不可释。今置又言彰与前段意有别也(有人言本朝往古又亦之字通用。予在南都诸大寺诸文书古物披阅间有通用。亦或有别意。故有人言亦不必尔。)
疏。陈那理门(至)此非宗过。钞曰。自下二新师破。此中七段。初举理门破为方便恶立。二举理门释恶立所因。三举理门破为因过。四举理门释非一切因过。五疏主释彰喻过。六古师返难。七通返难。初中二文。初理门破。后疏主释。初中有四。初牒二牒计总非(诸有说言至此非宗过)三示古师计妄(以于此中至恶立异法)四释恶立由。今即初·二也。诸有说言者。指诸古师妄立宗过。宗因相违者。古师执声论比量宗·因相违即是似宗名为宗过。诸声论师立量云声常(宗)因云一切皆是无常故。宗既云常。因云无常岂非宗·因相违也。者言陈那牒取。此非宗过者总非(已上由秋筱加私意释)。
疏。以于此中(至)恶立异法。钞曰。理门破中第三示古师计妄。以于此中等者谓于古师云宗·因相违过中也。以者言秋筱释云。陈那领此妄计。故置者言。者之言是领解古师义也(云云)基辨详云。此释未善。穿释失义。谓以之为言为也。论语为政曰视其所以之以。谓视其人所作为也。为谓作也。又者言牒辞。牒古师所说示妄也。此文意云。以作为于立示因相违中声常(宗)一切是无常故。声论比量者。是即标牒古师所说已也。是喻方便等者。此正宗非宗过。邑记云。是喻方便者。正因应云非一切故。而彼乃至一切皆是无常者。此是正异喻也。一切者是因异。无常是宗异品。其实是喻。方便为因故言是喻方便也(已中邑记。)音石里云。方便者。若直以非一切为因。敌者不许。故以方便矫智不言异喻而加故之字。乃立自义故云方便也(已上里)恶立者。邑记云。有其二说。一云。实是喻恶立为因。故云恶立。二云。异喻离法先宗后因。应云诸无常者皆是一切皆是无常。以倒离故名为恶立也(已上邑记)后记及秋筱说同是等说(瑞源中云以秋筱释此说无要。今云。瑞源非也。)疏。由合喻显非一切故。钞曰。三此下释恶立由。此中二文。初理门文。后疏主释。今即初也。秋筱云。由合喻等者。释恶立异法为因所以(云云)邑记云。由合喻等者。声论自许诸无常法品类多名为一切。若依声常一切皆是无常故量。合作法云诸一切者皆是常住此不成。正合应云诸非一切者皆是常住犹如虚空。由此合喻便显彼因应云非一切故(云云。已上邑记。)基辨详云。邑解虽无害。恶立所由未显故为不尽理。今由疏文述文意云。由合喻作法云诸非一切者悉是常故如虚空显非一切是常故。因以非一切。敌者不许。由是遂翻意许非一切因今云一切皆是无常。异喻倒离恶立。以异喻为因故。云恶立异法也。
疏。陈那意言(至)所立声常。钞曰。二疏主释理门意。非欲成宗等者。声论比量中云一切皆是无常言虽似因。立者意欲成异喻无常翻显声是常宗也。故今云非欲成宗等也。
疏。释所因云(至)非一切故。钞曰。新师破中。第二重举理门释恶立由释。此中亦二。初重举理门文。二疏主释。今即初也。前段文末虽出此二句论文。欲别设疏主释文别重斯出前段解已。释所因云四字疏主标牒也。
疏。陈那正云(至)立常宗也。钞曰。二疏主释。理门论中陈那论师举恶立由正彼比量之文。故今言陈那正云也。正因应言者。就彼所立正因。非就陈那许正因。以外道说等者。释非一切。有多品类等者。秋筱云。非常之法有多品类等者。彼外道意。声局唯声体既独一。即非与彼香味触法等众多共聚一切之义。故非一切也。余色等法有多品类种种差别名为一切。今云。此释尤好。合喻中云下正释理门文也。
疏。复云此因(至)一切中故。钞曰。新师破中第三举理门破为因过。此中二文。初理门文后疏主释今即初也。此因非有者。音石道云。此一切无常因有法声上无故云非有也。又同里云。一切者。全分一切故。声亦一切之中所摄。一切者皆义尽义也。此因宽故。声亦一切之言所召。非谓以有法声(常声)因(无常)中摄也。是故非无有法体也。然一切无常之因是非遍有法声。故云非有也(云云)以声摄在等者。意云。以彼常声亦应摄在一切无常之一切中故。立(声论)敌(佛者)俱不许一切无常声故。两俱不成。是故此量非宗过是因过也。音石里云。若立论者不云声是无常故。若敌者佛法不云择灭无为等是无常故。一切无常因立敌两俱不成也(已上里。基辨私云。如声无常眼所见故。立敌俱不许声眼所见故。两俱不成也。今亦同是。)问。声论云。除声一法余无常法立为一切无常。如何成两俱不成耶。答。约内明门虽可云取除声一法余法之一切无常。今由因明门立量时不简别故。犹有过也(已上里)。
疏。陈那意(至)言非一切因。钞曰。二疏主释具以声摄在等者。秋筱所览本无具字为正。又一本作其字非也。便是因中两俱不成等者。愿晓因明义骨上云。问。两俱不成意如何。答。据异说(云云)。有基疏与周记两师释。此两师同云一切无常故因有两俱不成也。又静迈理门疏云。非一切故因有两俱不成(文备·俊清。定宾·道邑助解同迈师也)此等师等同云。若言一切无常故因两俱不成。则违理门论意。故为不正也问。今云违理门论中违何文耶。答。理门云。由合喻显非一切故。此因非有。以声摄在一切中故。意云。前文既云由合喻显非一切故。即是改旧因(一切无常故因。)其次云此因非有故此之言近指之辞。故难新因不取旧一无无常故因也(已上愿晓义骨取意。)又邑记中作助解云。今更助解其理门云。彼云。此因非有者。但说非一切因。于彼声宗(有法)非有。由声摄在一切中故。是故此因立敌两俱于彼声宗非有名为两俱不成(已上邑助解)基辨今详古来释此因非有之因言指何因有两俱不成云。释此义道古来虽多。今总分为两家。一云。一切无常故因有两俱不成(大疏意·前记·秋筱。音石。)二云。非一切故因有两俱不成(靖迈·定宾·文备·愿晓·俊清邑助解·周有解。)问。此二家说邪正如何。答。由愿晓评。以云非一切故因有两俱不成为正(如上引义骨。)今详云。第二家·愿晓所言不尔。问。云何不尔耶。答。不解得理门论文故为不尔也。按理门论文。由合喻显非一切故者。举外正因显一切无常故因是方便恶立所由。故疏牒云。释所因云等。次云此因非有者。指止一切无常故因于常声有法为非有。是理门意。由是自知。此因非有言指一切无常故因有。两俱不成。故今愿晓(并)第二家所评为不尔也。又基辨今私由疏主意检理门论意云。陈那菩萨就破宗因相违过质一切皆是无常故因举四过失以质焉。一云。一切皆是无常故因方便恶立异法。二云。此因非有两俱不成。三云。或是所立一分义。随一不成。四云。喻亦有过即倒离过(或是所立者。私释云。此是之言指设一切无常故之因。理门正意云。外人设一切无常故因意。实应为立所立一分义非一切也。尔敌者不许云一切无常故。而翻显则是非一切故。所立一分者。是非一切故义也。故所立言显所立也。声常宗中以非一切故义成。若成则他随一不成。故异喻翻显倒离过也。)由是等故一切无常故因为有过失。是正理门论文意。故以疏释为正。共不许因等者。明两俱不成由。意言。立敌共不许一切无常故因声常有法上有故。是两俱不成。又邑云。实是亦所依不成。若但言所依不成。则恐当随一所依不成。今说两俱意显即是两俱所依不成过(云云·大疏抄中委抄之)又秋筱云。问。有法常声摄在因中。既无有法因无所依。何故不名所依不成耶。答。有法无体即所依过。今声有法(极成)不是无体。非所依过。但以因宽摄有法。亦名为因。不可以因而依因而名两俱不成(已上明灯抄文。此释大好。是即前记问答。)其立声常等者。示以非一切因应立声常宗。彼云一切皆是无常故立声常。应非一切因。如是成已。次引理门示非一切故因过也(立声常宗。应非一切因者常同喻虚空。虚空非多品类。故立声常非一切故因。云文意也。)
疏。陈那复云(至)一分义故。钞曰。新师破中第四释非一切故因过此中亦二。初理门文。后疏主释。今即初也。基辨将释此理门文三门分别。一者举古释。二者辨是非。三者述今义。初举古释者。古来有四家。一者前·后二记同云。所立一分义故者。立敌二家一许一不许名为一分。立者许非一切因于声宗有。敌者不许声非一切。因于宗无故。云一分也(已上后记。)又云。疏主意说。因于所立一有一无名为一分。虽不相离名为所立。有法是彼所立一分。亦名所立(已上前记)二者秋筱云。陈那复云。或是一分等者破彼转救。此即由定宾疏而释(辨救意如明灯。)三者邑记云。问。若据非一切因唯声论许内道不许。是随一过。名一分义者。彼论应云或是能立一分义。何言所立。答。彼外道许因依于声。即是所立。声之一分因义耳(已上邑记。)四者音石里云。彼声论云。有法声上有二义。一常义。二非一切义。即以非一切为因(云云)佛法者非一切因有法声上有不许故。有他随一不成过也。非一切者。声是非一切无常法。故文备等云。非一切者声也。以遮名说既以有法之一分为因。故无同喻也。是故有不共不定也(已上里)又大疏钞第四中答数重。引文备西明说等已问云。诸释中以何为正耶。答。云有不共不定为依据也。问。云何尔耶。答。非去一切。但留声一法为非一切之时。声外无为同喻。故不共不定。问。不共不定相如何。答。瓶非非一切则无常。声既非一切。是其常耶。空非非一切则常。声既非一切是无常耶(云云。今云。虽似有道理。全不由理门意不稳。)第二辨是非者。初前·后记意。以一许一不许释一分言为立·敌一分义。以声有法宗为所立。皆以不解得理门意。准上此因非有论文。彼论不彰是两俱。至疏主释始有为两俱不成释。理门不定说过名故为两俱。复有为所依不成之说也。今一分言亦理门论文不彰出随一不成。但至疏释云随一过。由是文备等不辨理门不定说过名故为不共不定失复以一分言真释为随一。妄谬之甚。又前记意。释所立言为声有法宗。为未稳当。所立言非必但宗。如约喻能成因边因云所立。故所立言不可必但于宗释也。复云虽不相离名为所立。不相离所立名但在新师。非外道等所云。故以是释外所立妄甚。二辨秋筱是非者。此理门文非破转救文。今陈那所破斥古因明师。非彼声论。若言古师转救云随一不成失。则古师止云宗过自许为因过故。诤论自止寂然。而诤未息故秋筱所云不当理也。三辨邑记是非者。云声之一分因义稍近实义。犹未明了。不尽理释。四辨音石是非者。举体上二义释一分言道理极成。所立释犹未明。又由文备等云有不共不定为依据说。而云。以有法之一分为因故无同喻则有不共不定之释虽有道理。理门论文不彰过名。但至疏释说过名释。是故以理门一分言直释名不共不定等为未稳也(大疏钞等释亦准是评。)第三述今义者。是所立一分义者。是者指本量一切无常故因也。所立者犹云本意。一切无常故之因本是为声常宗是异喻也。今以异喻为因所立翻成立非一切因也。因为能立喻是所立常途谈故。指设一切无常故因本意云是所立也。一分义者如音石释。声上二义中一分非一切故义。彼以非一切故因欲成声常宗。虽尔敌者不许非一切。故以异喻一切无常为因其所立以声上一分义非一切故因欲成声是常宗也。故云或是所立等也。
疏。唯外道许(至)名因过失。钞曰。二疏主释。此疏释意彰以一分义非一切故因则犯随一是因过非宗过也。唯言彰内道不许。故此二徒等者。徒谓类也辙也。犹云途也。两俱·随一二途皆是因过。尔古师云宗过谬也。近来瑞源谬解后记夹注云立·敌二途非也。后记意非立·敌二途。与疏释同为两俱随一二途。后记释文云。故此二徒者。此者不正因即犯两俱。立敌两家皆不许声非是一切。声既在一切中摄。因无所依。即是两俱所依不成。若被陈那正已仍犯随一。所以言故此二说名因道也(已上后记。)今云。此后记释以两具·随一二为两途也。如瑞源注谬解立·敌两家之言令注以迷庸学鸣吁慎哉。
疏。亦是异喻(至)故亦不立。钞曰。第五释喻过疏主文也。理门论言。喻亦有过。由异法喻先显宗无后说因无。应如是言。无常一切是谓非非一切故义。然此倒说一切是无常。是故此中喻亦有过也(已上理门)基辨云。由此理门文疏主明喻过也。秋筱云。上以此因非有为一途辙。复以所立一分为一途辙彰两俱·随一二过已。今斯文重彰喻中过失也。(已上秋筱)基辨详云。此非重彰。谓破宗·因相违以有四过。其第四过上所云是所立等文。今复所云斯文第五彰喻过也(已上私)一切离法下。举真离作法示妄。先宗后因等者。举真离作法。而今说言下。秋筱云。示彼妄也(云云)由此宗违下。结成今论不说。由此之言承上结。宗违者古师所云宗因相违失。此文意言。由上言理彼所立宗违失是因·喻过非宗过故。新师不说也(云云)。
疏。若以因过能(至)立不成。钞曰。第六古师返难。音石道云。古师作此难也。秋筱亦云。此古师难也(云云)基辨云。若以因过下。古师牒新师所说也。且如相违等下。古师举例难新师亦以喻过为因过失。以是为例难也。相违者。四相违也。同品非有异品有故同喻不成因。是即喻中能立不成。不共不定者。如云声常所闻性故如虚空。是亦同品非有异品非有故喻亦有能立不成。故今难云既为因过故应非喻能立不成。
疏。今释不然(至)今此不尔。钞曰。第七新师返难。今陈其宗等者。陈声常未有宗因相违过。举一切皆是无常故因时方有两俱·随一等过。故是因过。非是宗过(云云。已上明灯)何得推过等者。意言。如彼所言推因过入宗中名似宗过。云何有如是理耶。不同比量相违等下遮难难文如次明。问。云何比量相违与宗因相违不同耶。答。邑记云。但举宗云瓶等是常。即违前(本极成之)所作性因说。故是宗过。彼立声常未举非一切因。犹未相违。举因方过故但因过。非宗过也(已上邑记)由如是义今云不同亦云此不尔也。又由秋筱云。不同比量相违彼但举宗已违因等者。彼比量相违如立宗云瓶等是常。立此宗时即违后正比量初无后无故因已。作能违量云。瓶等无常。初无后无故如灯焰等。此但举宗未举因时违后正比量因。名比量相违。不同彼举因时过生。基辨云。邑释与秋筱虽似本极成与后正比量之因异。至实义无相违。后至贞观三年于山阶寺三修·贤应论定此异。三修据邑。贤应依秋筱义。此论一周未决时。有我寺隆光大德评判二义示至实义无异。而由因明门判须依贤应义(云云)委如黄私记辨。如下似能立中辨。又大疏抄四引有私记曰。问。比量相违·宗因相违如何为别耶。答。比量相违宗过也。宗因相违因·喻过。故有差别。问。因喻过者。与四相违有何差别。答。四相违阙后二相过也。宗因相违是初相与第三相过。故与四相违失大为别也。问。若尔其宗因相违之作法何。答。声论师立量云。声常一切皆是无常故同喻如虚空异论如瓶等也。问。何故是云有宗因相违失耶。答。立常宗以无常宗为因也。因既违宗。故云宗因相违失也。问。宗因相违量非宗过而因喻过者。其过相何。答。诸师说不同也。一者基法师疏云因有两俱。随一不成复喻有异喻倒离过。二者迈师疏云两俱不成·倒离过。三者圆侧疏云两俱·不共不成·倒离过(已上有私记说)基辨详云。此疏又不同比量相违下遮疑疑云。前疏文云今陈宗未有过举因方过。若尔比量相违之类云何名宗过。是亦违后因过应不名宗过。如何(此难之意)今疏遮意。今此宗因相违不同比量相违。举宗犹未有过非宗过摄。举因过彰。是故今遮云因过非宗过也。比量相违但举宗过自彰。如上已明。
疏。是故但应如陈那说。钞曰。辨古师似宗过中第三结归陈那。是故二字承上示陈那破斥极成也。
疏。外道因明(至)故开为四。钞曰。自下辨似能立古今同异中第二辨似因能立同异。此中有二。初明因不成古今同异。二明不共不定古今同异。今即初也。外道因明者。足目仙人所传世流布因明道。此所说中宗等三支有二十四过。宗无后四。因无后二。复无后三相违。陈那等说二十九过。宗无后四。因加后二。天主说三十三过。宗说后四。因加后二。足目仙等因明不立因不成中后二前二所摄故。意乐存略故。陈那·天主以理具开。故加后二。此不成因等者。明不说犹预所依不成由后记有释未稳。秋筱云。此不成因者犹预不成。亦不成宗者所依不成。立敌俱疑故不成因。初相已阙。故不成宗(已上明灯)基辨由里书详云。秋筱释必不然。中间有亦之言故。此字承上指不说者。即犹预·所依二不成。此二不成不成因体。亦言亦不成因。本由因成宗故。若因不成亦不成宗。此不成宗之过委细考。则两俱·随一之二相摄(两俱所依两俱犹预·随一所依·随一犹预)如次下引里书。立敌或偏等者。音石里云。邑师言。若立敌共犹预所依不前成即入两俱。若偏犹预所依不成即随一摄。两随之二摄犹预·所依二已。是故外道因明但说二不说前后二云不成也(云云)又备云后二不成即是前二不成摄故不别说也。两俱之所依不成者(如大乘对小乘立我常住识所缘故。)随一之所依不成者(如胜论对经部立虚空实有德四依故也。)两俱之犹预不成(彼所见烟下应有火宗以烟现故因立敌皆疑惑故。)随一之犹预不成者。即前作法也(立者见烟既决定故敌者疑惑立前量故云云。已上里。)基辨云。此二句疏文明相摄示不说由。立敌者两俱。或偏者随一也。陈那说言等者。明新师说犹预·所依。其理虽尔者。外道相摄。道理虽可尔。委见则因依于宗有决及疑等也。或决等者。音石里释云或决者两俱·随一及所依也。或疑者犹预也。就决三中宗或有者。谓两俱·随一。宗或无者谓所依不成。问。何故三不成名决耶。答。因所依有法决定故。谓两俱·随一不成是决定有有此过。所依不成是决定无有此过。犹预不成是所依有法不决云或疑也。(已上里)既有差别等者。大抵四不成略则有四差别广则有二十四差别。明灯钞中引因略纂说云。理门论中结四不成云。如是所说一切品类所有言词皆非能立(云云)今云。此等差别总合难知。故开为四。问。广则有二十四其相如何。答二十四差别者。有两俱不成非犹预。谓两俱不成。有犹预非两俱。谓随一犹预不成。有两俱亦犹预。谓两俱犹预不成。有非两俱非犹预。谓随一不成(已上第一四句乃至二十四四句者。)有随一不成非犹预所依不成。谓随一犹预所依不成。有犹预所依不成非随一不成。谓两俱犹预所依不成。有随一不成亦犹预所依不成。谓随一犹预所依不成。有非随一不成亦非犹预所依不成。谓两俱不成。
疏。理门论中(至)此如何等。钞曰。明似因能同异中第二辨不共不定同异。古亦有说等者。音石里云。古人意言。不共因者。声常所闻性故。此因异品无故不定不摄。同喻虚空不成因故有能立不成过。既是喻过非因失故除不共不定也(已上里)异品无故者。后记云。二八异亦无。即不名不定。不共异非有有漤故须除(云云)陈那加之等者。音石里云。陈那加意者常·无常品皆此因离是犹预因。是故有不共不定也(已上里)不共者。秋条引定宾疏云。如云声定是常所闻性故。言所闻性局在声上。不共他类无定类处故名不共不定也(已上秋筱)基辨云。翻共不定云不共也。同·异二品共云共不定。所量性因同异品共有也。今云不共不定者。谓同异品非有云不共也。所闻性故因不共他物除声余一切物非有云不共也。此如何等者。示同·异二品俱非有。俱非有故亦以何物类之。故云此如何等也(已上基辨私。)又秋筱云。此如何等者。即犹预貌不定义也。
疏。诸量之中(至)而比义故。钞曰。自下辨古今同异中大文第四辨诸量之同异。此中有六。初说三量。二说四量。三说五量。四说六量。五说新师废立。六明今论。今即初也。诸量之中者标牒也。次下明诸量一一文首应有此标牒也。古说或三等者。如二十论疏下卷具辨。大疏钞中引略纂及秋筱钞虽广释。不过二十论疏及纂要释也。恐繁不引记焉。音石里云。仁记言。以因比宗故名比量。以喻显故名譬喻量。又备记言。以如来正教言为正量而比知故名圣教量(云云已上里)纂要云。显扬论十一云。圣言所摄者。所谓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经教展转流布传来至今名不违正法正义。不言所生之智。如立量言名为量故(已上纂要。)观可信声等者。周记云。俱无处妄所发之言名为可信。通凡圣云也。
疏。或立四量(至)以喻显故。钞曰。二明四量如不识野牛等者。如有人曾来不识野牛。有知之人为彼说言。犹如家牛。即依此喻量彼野牛。
疏。或立五量(至)必无我故。钞曰。三明五量。义准量者如以所作证声无常。义准即证声无我等。诸无我者定无常。故名义准量。
疏。或立六量(至)知所往处。钞曰。四明六量。无体量者如俗说云舍中无物入见无主。果如所言。称无知无名无体量。如入鹿母堂等者。后记(并)秋筱等释鹿母堂与此疏文并读义意不合。基辨捡鹿母堂所据。根本出四卷楞伽第一。经曰。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文)注云。譬如鹿子等者。鹿子人名也。其母毘舍佉优婆夷深重三宝造立精舍安止比丘。于中不畜象马等。言彼舍空者但无象马为空。非止比丘众亦空(已上经注)基辨详云。由此经及注以鹿子母舍呼云空。但无象马等非云比丘众亦空。今复此疏云入鹿母堂不见苾刍无象马等亦无比丘。尔则云一向无无可见物名无体量也意言。若有人云鹿子母舍空。量度比丘去已谁无。所以何者。人皆兼知鹿子母舍无象马车乘等物但有比丘。尔今有人云鹿子母舍空时。闻之人皆知比丘往去谁无量度无体也。故此疏释无体量。引示鹿子母舍空故云不见苾刍等也。与经意别深应思惟。知所往处等者。往谓去也。知苾刍去舍空无体也。又略纂中六量外立有体量呼召量合为八量。何故此疏但说。六不云此二耶。基辨详云。有体量者。除无体量余五皆有体量。别不立是。又有体则必呼召自可知。故此疏不云此二深应思察。
疏。陈那菩萨(至)摄在此中。钞曰。五明新师废立。废后四种者。圣教譬喻·义准·无体四种量也。随其所应等者。音石里云。邑记言。然准道理后之四种皆是比量。定心所观教可现量收(云云)备记云。至教量通现比二量。谓依圣教量无分别智等现知诸法自性故名为现量。又有分别智等比知诸法差别。故名为比量。自余譬喻量等量皆比量摄(云云已上里)故理门云等者。彼声喻等言等无体义准。此中者摄现比二量中也。理门论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文此中者现·比二量中也。然西明释云。声喻等以言诠。但诠共相故比量摄(文)基辨详云。此释非也。非陈那意。又文备疏释云。彼声量等若知自相即现量摄。若知共相即比量摄。故二量外无别余量。以实而言。此声喻等诸量皆比量摄。以皆能生共相智故(已上文备记文)基辨详云。文备释中初所言可也。以实言释不是也。违理门论说彼声喻摄在此中故。上句既云唯有现比。次句云摄在此中。明此言指现·比二。是故西明·文备云声喻等比量释非也。又纂要释云现·比二摄。彼云。问。古师能立皆说三量。今者陈那量何唯二。答。论一切法不过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为现量。得共相心名为比量。定心缘教即得自相。散心缘教即得共相。陈那约此能缘之心量但立二(已上纂要)基辨云。由纂要释圣教量亦摄现比二。应知陈那声喻等摄现比二中。由是文备初释稍同理门也。
疏。由斯论三但立二量。钞曰。六明今论由斯者。由理门论废立也。
疏。此上略明(至)至下当知。钞曰。辨古今同异中大文第五结成余义推下。至下当知者。至下卷疏委细辨释。
因明入正理论疏智解融贯钞卷第四(尾)
自宝历五亥年至安永三午年凡二十个年之间于平安城讲演此疏六个度。今年复于兴福寺菩提院内妙光院任章顺大僧都之望设斯讲筵。自先每讲采集先德所释为讲资。今岁更随讲删补繁约成一册子。题云总摄要义钞。其后复于平安讲此二个度随讲。删不协疏意之义已。天明四辰年复于兴福寺正智院为一本学众复开斯疏讲筵。专映权律师等所发起。其讲之暇。大订阅先所集总摄要义改题名智解融贯抄。今宽政改元酉年于平安四条京极善长寺任诸山学徒之望更复设此讲筵随讲校阅草案圆满成就已。因归于南都拂锡于兴福寺莲成院清书此第四卷了。仲冬初六日寒气威冽老身难忍。夜亥刻于灯下拭老眼阁笔。
南都西京药师寺大同坊基辨(七十二岁花押)
■因明入正理论疏智解融贯钞卷第四(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