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禅宗思想对和谐社会的

深远影响

⑥戚卫党

(新兴六祖禅文化景区)

中国禅宗六祖惠能1345年前在黄梅接法成祖后,遵照五祖“遇会则藏”的旨意,在岭南的怀集、四会一带修持弘法,历炼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禅风禅法,革新了传统佛学,创新了完整的禅宗理论体系,从而使南宗的禅学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名词,在世界文化和佛教史上光彩夺目。六祖惠能光辉思想在21世纪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将能产生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其中四会这块宝地是成就这独特的文化底蕴的地方。仅借本次与四会结缘和向各位大家求教之机,略谈六祖禅宗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深远影响。

六祖禅宗思想的优秀文化与和谐社会契缘契机

当代世界和中国正在着力构建和谐世界,去年3月份在中国杭州举办了世界首届佛教论坛,其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禅宗有学者喻为“心宗”。因此,禅门情趣,禅宗智慧皆是和谐文化,发掘和发扬六祖禅宗思想和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与世界和平、和睦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禅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着丰富的崇尚和谐的价值理念,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六祖惠能毕生所践行的“佛性平等,人性平等,众生平等”和“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以及“除十恶去八邪”和佛教的“六和敬”精神和当今提倡“八荣八耻”是一脉相承的。

我认为六祖惠能的南宗顿悟禅法与和谐社会应该是一剂灵丹妙药。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与和谐社会有许许多多共通之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着述中唯一被称为“经”之佛典,吴立民先生在六祖乡人手抄《坛经》书法长卷上题写:“《坛经》既为利根利器指自身解脱之道,示一超直之法,复为浅根机广开方便参学之门,引明心见性之道。惠能南宗与神秀北宗同为禅宗二大巨流,如黄河长江纵横大地而汇人大海,北持渐修,南主顿悟。前者筑基以向上,后者登峰而造极,相互圆融无碍。故中华佛教之特质在禅教,而其道则在圆融也。”和谐社会就是讲圆融,讲和睦共存,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体现“人间佛教”的特色,启迪智慧,利乐众生,净化人间,造福人间,普济世间谛造和谐。六祖的禅学思想不仅适应中国国情,也能与世界新时代契缘契机。正如经济学家李任初教授所说:“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有一知识,才可以笑迎新世纪的这一挑战,这就是‘大善知识’——《六祖坛经》。”

六祖文化思想丰富了岭南文化

六祖惠能出生、成长、悟道和归禅于岭南新兴县。他在岭南修持、弘法达53年之久,所以,岭南是顿悟法门南禅的发源地。惠能在岭南地区一生弘法,与岭南本土文化相互影响。暨南大学冼剑民教授在《惠能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一文中说:“岭南文化的发展造就了惠能,惠能的学说丰富了岭南文化,蜚声中外,在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惠能学说的深刻烙印。”冼教授指明了六祖惠能与岭能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岭南文化所以对禅宗六祖惠能思想的发展和形成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两者间能共生共存,同放异彩,主要是岭南文化的特征有大量的适合禅宗思想的根基。岭南文化本身除了有中华传统文化优良共性之外,还有岭南地域的适应性、能动性、灵活性、求新性、开放性、开发性、兼容性等突出的文化特性,而禅宗思想能延续不断,生息发展,其本身就具有平民性、大众性、创新性和圆融性。惠能的南宗精神是打破传统、勇于革新,对中外文化则融汇合璧,适合平民世俗。因此,两者的契合就有了共同的发展空间,所以,六祖惠能是岭南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六祖惠能独创的禅法宗风,融会贯通了岭南文化众多的物质内涵,他在传法中,强调各人要有自身感悟佛性的境界,把握与体验佛法的本体全貌,从而达到顿悟境界和认知的实际义理,这就是惠能一向注重意识主体的能动性。正如刘伟铿先生所说:“惠能重视实践和亲身体验,勇于寻找认识上的突破点而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的观点,是惠能把岭南文化从个体领悟的特色引进禅宗的结果,还有解放人心和解放个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为人类文化的升华提供机会。”惠能这一历史贡献就是南宗学说的创立和承传与岭南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惠能力主佛性人人皆有,佛在心中,所以求佛学佛只要内求于心,不要把佛看成高不可攀,至高无上的“领地”,而应该把佛看成是思想与精神的解脱,回归本心和本性。惠能的这些观点还有很浓厚的岭南文化本土特色,这种禅法的教化,佛理的解释,能使人对得失有正思正念,能超脱现实生活的各种迷执,对开启人的智慧、净化人生、丰富人的心灵境界提供直达彼岸的方便。

岭南文化较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宽容性,体现在佛教与禅学的具体操作之中。在历史上曾经有几个很能说明这“三性”的典例。如唐代的韩愈,他是一位坚决反对迎请佛指舍利,向皇帝谏迎佛骨供养,提倡儒家“原道”精神而着称的谤佛、贬佛的急先锋,所以被朝廷贬官到广东潮州任地方官员。由于他的贬佛,使曾经供养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佛祖舍利指骨被遗忘。本来唐朝以前每逢国家风调雨顺之际,每三十年一次从地宫把释迦牟尼的舍利指骨圣请到朝廷供养瞻礼,就因为韩愈的谏请而受挫。幸好盛世机缘,在廿世纪佛祖指骨重见天日,在法门寺地宫发现,近年还被迎请到***巡请供养。就是这位韩愈先生,被贬到岭南之后,由于岭南特殊的文化薰陶,他却与佛门结下不解之缘,他与潮阳灵山禅院的名僧大颠禅师结为挚友,相见恨晚,结弟子之情。在离任潮州回京时,还亲自奉赠衣物等给大颠和尚以作敬仰崇佛之念。就是这样,谤佛、谏佛被贬的韩愈到了岭南之后就成为仰佛、学佛参禅的大德。又如大诗人苏东坡贬岭南后,在颠沛流离,生计无依的际遇中,他曾多次来到南华寺参禅礼佛,默祝祷千,亦作下很能代表其心境感悟的着名诗句:“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此是真依。”这充分展示了苏东坡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所持的人生观,最后成为大名鼎鼎的居家学佛大居士。惠能的禅宗思想与岭南文化特质内涵,确实溶化和俘虏了许多不少原来对佛学误解甚至反对的儒、道学者,特别那些遭受挫折的文人,他们的截然变化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珠江南禅思想的熏染,从而在世界观、人生观和学术思想上产生改变,使他们原来所追求的不仅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同时也以禅宗“见性成佛”,“直指人心”,“佛性人人皆有”性体虚融,和观照自在来陶冶身心,苏东坡居士在岭南参礼许多名刹寺院,他为许多禅堂寺院留下别具一格的墨宝,现在不少寺院的“斋堂”两字及广州六榕寺的“六榕”二字就是苏东坡所书。像韩愈、苏东坡到岭南以后信佛学佛的名人还有很多。

由此,可以说,岭南文化和四会特殊的宝地孕育了六祖惠能文化,而六祖文化丰富了岭南文化,使之蜚声中外。也使四会在世人中一展风彩。今后,世界性的参禅礼佛者将慕名来到四会体验六祖文化。将为四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缘。

六祖惠能是中华乃至世界文化巨人

有一部佛教电视片《走入佛门》的解说词说六祖惠能堪称与“孔子”、“老子”并肩而立的东方三大圣人,圣人者必对文化发展有特别的贡献,六祖惠能不仅是佛门高僧,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是中华文化巨匠。

禅宗南宗文化,在与中原、江浙、燕代等地文化相结合之后,使中原等地文化增加了开放度和活力,也使本土的“儒家”和“道教”有了更新,特别宋明理学和宋元通俗文学艺术的兴起,为中华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融汇,促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六祖惠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巨人,他的贡献在于其创立的禅宗南宗文化能为不同层次的文化——雅俗文化,不同宗教的文化——教内教外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汉文化与非汉文化,以至不同地域不同利益集团的文化,提供一个暂息纷争的场所,一个理智融合的机会。我们不否认纷争对文化进步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各种文化竞争,就没有文化争红斗艳,推陈出新。但只有纷争而没有互相借鉴与相互的补充就会导致文化的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说,惠能所创立的南宗禅文化在中华多元一体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尤其在纷争激烈的年代,为促进文化的进步,提供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有益的补充。

再从由禅宗思想所哺育出来的历代禅师、大德与信众对岭南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独特的贡献的意义上说,有许多璀灿夺目的辉煌文化奇迹,闪耀着六祖惠能是文化巨人的种种表现。首先,六祖大师用他自己全部人生创立了属于普罗大众的人民禅文化和哲学思想,不但光照了中华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而且德音远播,流传海外,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中一朵绚丽奇葩。特别是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靠自性的智慧和悟性思维,成为人人敬仰的绝代宗师,他的传奇色彩,光辉品格,精深的修行,他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不懈奋斗的彪炳事迹,都对后人的启迪有着重大的深远的文化意义。此外,六祖大师的弟子,历代禅僧,结合中华本土深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禅文化内涵进行不懈的充实提高,克服了佛教文化因厌世而产生的不正确的世外追求,从而使现在人生道德修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如在体现家庭伦理道德的“孝道”等方面外,也注重中原文化经籍文学和思维规则探讨的特色。从而使禅宗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主体或代名词,并远传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所以,六祖惠能是实实在在的东方圣人和世界级的文化巨人。

六祖惠能禅法走向世界-

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自唐代建立至今,经其弟子代代相传,他不仅植根于华夏、扶桑,还被广泛地影响及东南亚各国、斯里兰卡和北美、欧美大陆。世界各地都公认六祖是佛学界的一位卓绝人物,其一生所表现出过人的精神与智慧,不愧为中华能人,岭南英杰。因为惠能所解释的问题不仅限于中国本土禅史领域,它已超越了国门,走向世界。

早在八世纪,禅法已开始传人日本,逐渐在其社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使禅风禅法融人日本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禅在日本无所不结合,正如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认为:“禅宗传人日本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镰仓时代(约公元11-14世纪)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由武士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政治体制。禅宗及由禅僧为主要媒介的宋学的传人,为确立协调朝廷(公家)幕武(武士)和佛家(寺家)的伦理观念,发展日本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禅宗文化对日本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抹,禅风在日本之盛,叹为观止。据日本文部省1991年对日本禅宗寺院及信徒的一份统计,禅寺达21041所,仅次于净土宗,禅宗信众近900万之众。这些信众的心目中由于禅宗源于中国,所以他们大都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情感,禅缘很深,日本国民对一位传法到日本的中国高僧鉴真和尚称他为日本国的“文化恩人”,是他把中国禅文化、茶文化、医学文化等许多传统文化带到日本,使日本结合中国的诸种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他们本土文化的根基。如他们现在的“茶道”、“武士道”、“柔道”和插花艺术等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原形。还有一位在美国执教数十年的美籍华人,100岁的世纪老人顾毓绣先生(曾是江主席的老师),在多次赴日本考察时有感而发地作下“五派同源枝叶盛,八祖高僧永坐禅”的禅诗。这位世纪老人对禅宗本来认识不大深,其实他是国际着名科学家,着名教育家,是现代电机分析的奠基人。他对禅宗和对六祖的认同和感知是1941年5月他参访了曲江南华寺、谒见了禅宗六祖惠能肉身法像,会见了时年九十多岁的虚云老和尚之后,他对禅宗开始研究,在美国撰写了《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英文版《禅史》,从而成为一代曹溪通四海,南禅播五洲的旗手。他有一首了悟禅心因缘的诗:“顿悟离名相,真常不二门,菩提非有树.叶落自归根,地净花无住,心明性乃存,一尘浑不染,万象尽皆春”,成为禅味十足的名诗。

禅宗传人美国也已经一个世纪,自1893年日本僧人释宗演出席世界宗教大会,对禅宗进行了介绍,从此引起美国人的兴趣。开始,美国人不大了解禅宗的传授因缘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宗教学界一向把重点放在原始宗教与西方宗教方面,对禅的研究不很深,但是通过日本一位禅学大德铃木大拙等的推动,随着对禅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美籍华人学者的沟通和宣传,使美国人一度兴起禅宗热,特别是陈荣捷把《坛经》译成英文版,张钟元编译英文版《禅宗之源》,顾毓绣的英文版《禅史》等书刊的出版,在美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向。廿世纪中期,禅宗在美国已不再限于在亚裔中传播,禅宗在美国已推向大众化,他们结合西方科学与心理学对禅法作出了新的特殊的解释,向美国人显示禅宗是一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内心意识的革新,从而建立了许多的坐禅中心。美国的禅宗现象,离不开当地亚裔对禅宗传播、践行,因此,与中国佛教有着很深渊关系的日、韩、越裔,在美国各地也建立了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社团,据一份资料显示,从1996年不完全的统计,在夏威夷约有8个华人佛教寺院社团,加利福尼亚达68处之多,纽约有30余处,德州6处,其余难以计数。目前在美国最具影响的是加州的万佛城,其开创者宣化圆寂后,其美国弟子继承其弘愿,禅宗之临济第48代传人——星云大师,在洛杉矶创办的西来寺及美国佛光总会,成为美国信徒朝聚之所,这些着名的佛教禅修社团十分重视禅修功用,可以说,佛教禅宗已渐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美国9·11事件后,佛教的和平主义和禅宗的平常心获得了许多美国人的敬仰,就在9·11发生的一刻,有一位很有学识的禅宗信徒来电话给笔者说:“你看了9·11事件的电视没有,现在这个世界政治格局可能因为9·11而改变。假如大家都学佛、参禅;都有平常心,绝对不会发生9·11事件。”佛教的力量可以让人心和世界从善,多一点佛学的净修,多一点禅学的参悟,恐怖事件也不会发生,最少可以少发生。星云大师在纽约林肯中心为9·11遇难者祈祷法会后,许多人当场感动得落泪,可见宗教的融和是多么的善美、慈悲。因此,发扬禅宗精神与世界和平精神可通古今之变。美国在纪念9·11两周年活动的开场管弦乐演奏曲《送别》,就是中国弘一法师李叔同作词,约翰·奥德威作曲。弘一大师的歌词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以一位中国高僧作词的名歌曲悼念超度亡于恐怖分子无辜杀害的在天之灵,用佛教慈悲的精神焕起人们对未

《六祖坛经》的研究热潮

《六祖坛经》有巨大的震撼力与吸引力,成经的因缘殊胜,经文内容非同寻常。佛经浩若烟海,洋洋大观不下数千种,中国本土不少曾经是开宗成祖的佛教大师、高僧大德,有不少传世之作,只能称律、论、文,不能为经。然而,却有一位平常之人六祖惠能的言说与佛说的经相提并论。只有六祖惠能的《坛经》敢与佛祖的言说拼高低,这表明《坛经》在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特殊地位。这主要是《坛经》的内容对世人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功用,实在太大了。

北宋名僧明教大师专着《坛经赞》称:“《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敛,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纵观《坛经》处处体现六祖大师大弘顿悟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真妙,劝世人行善止恶,积德为本,提倡三平等,四报恩。所以众多学者称《坛经》才是中华佛学之创造。《坛经》以其独特的语录体形式建立了完全是属于惠能自己的禅宗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并没有离开大乘佛教这个总框架,但却打破了印度佛教即“佛说”的绝对权威。可以说,《六祖坛经》不仅是中国平民的佛经,而且是中华之禅学,禅文化,禅的艺术。

伟人MZD在1959年10月22日与班禅大师谈话时说:“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坛经》确实是一部通俗易懂,老百姓能理解的经典。《坛经》的思想内容是人类宝贵财富,能在廿一世纪为人类自身建设作出新的特殊的贡献,也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近年来,世界性的《坛经》与禅学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从一九九七年开始至二00一年先后在澳门和六祖故乡新兴县举办了二届国际性的六祖文化思想研讨会。2002年又在六祖弘法的南华寺举办建寺1500周年禅学研讨会,三次研讨会一个重要主题都是研讨《六祖坛经》,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提交了近200多篇学术论文,论文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术价值很高。

在国外,对《坛经》的研究不比国内逊色,据有关资料反映,《坛经》已为世界众多国家翻译成他们本国文字的译本。目前流传世界各国的《坛经》版本就有10多种,有日本版本、美国译本,还有英国、韩国、越南、泰国、欧美、澳州等国家的译本,自从《六祖坛经》英译本于60年代前介绍和印行于欧美各地后,该地人民对于中国禅宗的修行和禅定方法十分接受和赞扬,他们建立许多修禅中心,并在世界各地举办活动,发扬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纵观六祖惠能的历史地位,他不但是中国佛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明及世界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六祖的禅文化思想在盛世中必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将在新世纪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作出积极的独特的贡献。中国的禅文化将在新世纪文化史上再度辉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