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析
马兰
【摘要】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思想是整个佛教思想、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伦理思想更是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对佛教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佛教;伦理思想;戒律观;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思想是整个佛教思想、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佛教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作为一种宗教伦理,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伦理思想更是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对佛教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一、佛教伦理思想概述
佛教伦理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判断、支配人生的法则和人性学说的深厚理论基础上的,它的理论基础有:人生论、因果论、心性论。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人们价值观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伦理思想主要有: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观念。
1、去恶从善:佛教伦理根本的道德精神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本土传播发展,并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它所提倡的这一思想不可分割的。佛教认为“万有皆从因缘生”,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这就是因果报应论。它告诉人们,行善能够给人们带来福报,作恶则会使人得到恶报。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求乐去苦,就必须修善止恶。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着名的“七佛通戒偈”,此偈颂代表了佛教及其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称“通戒”。这是说,去恶从善和内心清净是佛教的根本特质。《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中国佛教学者更以“善”字概括佛教,“善”是佛教伦理的最核心的范畴,去恶从善是佛教徒最根本的义务。
2、平等慈悲: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一思想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伦理,是基于缘起说而提出的。“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佛教典籍宣扬“平等大悲”,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平等”是无差别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众生平等、众生与无情平等、一切法平等等等。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在佛教看来,众生都具有佛性,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道德善恶大小之别,而不存在等级的高低。佛教的这一思想表达了民众对平等的向往,它的这一思想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佛教伦理道德最具积极价值的思想之一。所谓慈悲,是慈与悲的合称。慈悲的“慈”是指慈爱众生,使众生快乐幸福,“悲”是指同情众生之苦,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慈悲观表达了佛教对人生的深切关怀,展示了博大的仁慈之心。《大智度论》强调,“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依照慈悲关切的内容,佛教伦理把慈悲又划分为三个层次: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菩萨就是以慈悲普度众生为己任的,如《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在我们的心目中,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的代名词。
3、自利利他:大乘佛教区别小乘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
自利利他,又称为自利利人,自他二利等等。自利就是自度,自觉,是指为自己的解脱而精进修行。利他是度他,觉他,是为救济众生而致力行善。自利利他属于菩萨行,“诸声闻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诸独觉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自利利他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
菩萨不是存在于事件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佛教徒要想真正成佛,就一定要自利利他,仅仅自利并不能达到涅盘。实现了自利利他,即为利行圆满。自利利他这两种佛教伦理强调的利益,从自利的角度看,是精神境界、道德准则。从利他的角度看,不仅指给他人以物质的利益,更是精神性的利益。佛教伦理不只重自利,更重利他,强调两者的统一不可分。利他以自利为前提,自觉才能觉他,要有利他行为,主体自身必须要有一定的觉悟。大乘佛教不仅自利,还利他,主张利济众生,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改变联系起来,众生的完善才是主体彻底的完善。明僧德清说:“世之士绅有志向上,留心学佛者,往往深思高举,远弃世故,效枯木头陀以为妙行。殊不知佛已痛呵此辈,谓之焦芽败种,百其不能涉俗利生。此政(同正)先儒所指虚无寂灭者,吾佛早已不容矣。佛教所负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萨。”
二、佛教戒律观的解读及启示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不仅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满足着人们向善的需求,同时它也特别强调信徒的修持,也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道谛。佛教的修持论是佛教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许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持法修行、正身、正行、正意、正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最终能够达到涅盘境界的人。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它的诸多戒律都是在“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佛教戒律纷繁复杂,但主要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1、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在家信徒应该受持的五种禁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教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前三戒防身恶,第四戒防口恶,第五戒通防身口之恶。郗超说:“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强调了五戒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提高,这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十善。是五戒的扩展,指十种善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善包含身、口、意三业,从思想、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说明了不应当干什么。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可以说是提倡普遍的社会公德。
3、四摄与六度。四摄与六度是佛教徒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具体说来,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修菩萨行者引导众生修持的四种方法,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种原则;六度是修习由生死此岸到达涅盘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与六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其首的布施和忍辱,布施的极端做法就是舍身,强调要以净心布施,如《大智度论》卷11所说:“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悯故,是为净施。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可以看出,四摄与六度这一思想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反应了佛教对人间社会的深切关怀,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我们探讨了佛教的重要伦理道德规范,可以看出,它们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总结,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是道德修养、涅盘解脱的必由之路。其根本精神是劝善止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清杂念、净人心、对于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成员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财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但现代文明为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力量在一些地区比较活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加强、人际关系逐渐变得冷漠、脆弱、“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已被金钱麻痹了头脑,已被诱惑迷失了方向。佛教作为一个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具有出世精神的宗教,必将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服务于现实社会。“一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伦理观念只要维持了宗教规定的态度,就能产生一定的心理约束力。只要宗教信仰存在,这种约束力就极其有效。”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以下逐一探讨。
1、对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因果论认为,万有皆从因缘生,善因得福报,恶业得祸报。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奖善惩恶的作用,行善求福,止罪去恶,往往成为人们止恶修善的重要行为动机,只有修善止恶,才能拔苦得乐。强调对万物不起贪着之心,要保持自然清净的本性,保持心境的平和自然,劝善教化,修行积德,关爱众生、团结互助,使人们乐于从善而畏惧从恶,这将有助于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完善人格,启迪人心、淳化民风,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使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烦恼很多,主要的有“三毒”:贪、嗔、痴,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着有关,消除“三毒”,就是消除烦恼,也就是要克己,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欲望的追求。在当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也凸显了很多问题,扰乱民众安宁,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佛教伦理思想要求人们破除我执,抑制自己的欲望、严格要求自己、改过自新,不作任何违法之事,自利利他,团结互助。这一思想对社会公平正义环境的形成,社会矛盾的有效缓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抑制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腐败现象,鼓励人们乐善好施,造福民众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一切法、一切相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道德善恶大小之别,而不存在高低的等级。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不平等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不鲜的事实,富人歧视穷人、一些官员横行霸道、生活作风腐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特权思想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因果报应说均对这一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思想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无论出身、血统、种姓,都是平等的,那些作恶多端、贪赃枉法的人最终是会受到报应的!这种精神,不仅有效抵制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还有助于培养尊重人、关心人、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
4、佛教伦理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爱国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佛教教义中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佛教文化是倡导爱祖国、爱和平的文化,佛教是爱国的宗教,信徒是爱国的公民。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个爱国主义者。佛陀经常教导弟子们要守护自己的祖国,拥护国家的领导,报答国恩,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努力。佛教对于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定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在佛教教义中更是强调佛弟子要报答国家恩,要“不作国贼,拥护国王,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要努力去庄严国土,护国救国等。爱国是最重要的善行之一,佛教教义中的这些爱国思想,对于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发挥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经济问题必然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佛教一向主张精进,提倡“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为在经济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讲信誉、反对顺从私欲、弄虚作假等;佛教道德规范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贪欲”等思想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尊重自然、对于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伦理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佛教教人们自律,提倡自觉遵纪守法,反对损人利己,鼓励人们扶危济困,倡导纯净人格,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倡导简朴生活,反对奢华浪费,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的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履行佛教教义第一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滴水中寻求真谛,重因果循环,重轮回报应,要明辨是非,要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结交良友,自洁其身,公平正义,平等友爱。要与祖国共奋进,和城市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要吸收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来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佛教慈悲济世,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楠顺次郎.∵大正藏[M].∵日本:∵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8.
[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姚卫群.∵佛学概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4]杜继文.∵佛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马兰(1982~1),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出自:∵《东京文学∵》∵2009年7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