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与因果报应说
慧远,东晋佛学大师,山西雁门人,俗姓贾。其学博大精深,内外兼备。于儒精通《易》、《诗经》、《三礼》;于道则擅长老、庄;于佛则深研般若,首倡“净土”,溶儒学、玄学佛学,调和三教冲突,主张宗派无争。曾以大无畏精神撰写《沙门不敬王者论》,勇敢地向执政者提出挑战,指出在王权之上还有神权。平生遁迹匡庐,影不出山,迹不入世,务在弘法。长于着述,以《三报论》、《法性论》及前述之《沙门不敬王者论》彪炳于世,是继道安之后,又一颗光芒四射的佛门巨星。
慧远是中国第一位全面、系统地阐述因果报应的高僧,其学说流芳千载,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因果报应,通常的看法是人死后在阴间受到阎王审判,然后根据生前的善恶入六道轮回。这是低层次的、民间的看法。
慧远认为,六道轮回是必然的,但是报应的原因并非有什么客观的审判者,而是完全由主观的“心”起决定作用。
他在《明报应论》中指出:“夫事∵起必由于心,报应必由于于事!”。这个“心”指的是人的思想、动机、感情,“事”是思想指导下的行为、结果,或称之为“业”。因为有事,或者说有业,则必然产生报应。
报应产生于事,事产生于心,归根结底,报应产生于心。报应和心的关系,如同形体和影子、响雷和回声的关系,紧密相随,分毫不爽。所以慧远说:“因心致报”、“因情致报”,与外界无关,全由自己的思想行为负责。“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自身当之,无谁代者。数之自然,应期所行。殃疚追命,无得从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不可替代。可是许多人对此深表怀疑,生活中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好人不得好报,恶人不受惩处,冤假错案,是非颠倒,比比皆是,没有公理,那见报应?
慧远的好友,东晋绘画雕塑大师戴逵就曾向慧远质疑:我从小到老,克己修身,言行谨慎,从不伤害他人,可依然一生艰楚,荼毒备经。联想到古人,如尧、舜都是伟大的圣人,却生下不肖之子;舜的父亲又聋又瞎,下愚之人,却有舜这样的儿子;颜回大贤人,却夭折而断子绝孙;比干忠臣,死于非命;张汤酷吏,子孙显赫……这那里有什么业报、轮回呢?
慧远针对戴逵,实际也是针对社会上的怀疑,写下了《明报应论》和《三报论》作为答复。综观其文,有三个要点:
其一,慧远指出当前盛行社会的儒家学说有缺陷,只讲入世不讲出世;只讲今生,不讲前生和来生。戴逵囿于此见,只看到当世当地的表面现象,不明白冥冥之中的因果关系,是目光短浅的见识。慧远说:“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为什么不能都是“现眼现报”而必须是有先有后的“三报”∵呢?慧远解释道:因为报生于心,而:“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这是说,人的思想感情无常无定,只有通过行为作用在具体事物上,才会产生结果。“感”是心的意向,是感召;“应”是反应,是结果。从主观意向(心)到产生结果有一个过程,这就是“感应”过程。过程有有长短,报应有先后,感应有强弱,报应有轻重。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俗语见真,切中要害。“因情致报,乘感生应”,是慧远报应观的核心。
其二,慧远进一步解释道:“夫善恶之兴,由其所渐,渐之以极,则有九品之论。凡在九品,非其现报之所摄。”是说人的善恶行为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渐”就是积累,是量变,积累到一定“极”限,就发生质变。量变和质变把人分为九品,上上品是大善之人,称圣人,下下品是大恶之人,为愚人。今世九品的定位,是前世积累的结果,并非今世行为的定级。今世善恶的积累,要盖棺之后,在下世确定品级。因此,今世所作的业,不一定今世报。不过,无论今世报还是下世报,最终决定报应的性质、轻重,还是善恶的积渐。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俗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都是阐明一个“渐”字。
其三,慧远感于世人执着无明,善恶不分,指出应当用佛的智慧来理解善恶。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地位,对善恶的理解往往迥乎天壤,譬如世俗人贪恋的物欲钱财,在高僧们看来就没有多大意义,甚至视为不善,反过来,世俗人又认为吃斋念经,青灯古佛是自讨苦吃,苦不堪言。即以戴逵为例,戴逵天赋绝技,为绘、塑、刻、铸一代大师,成就千载伟业。他创造的脱空夹纻造像法,流芳百世,至今天下寺庙中数以千计的脱纱佛像,都是源自他的技法,可谓大行、大善、大功德。他的成就千百年来为人称颂不已。可惜戴逵生前看不到这一点,他执着于官场失意,活得很痛苦。表面看来,他鄙视权贵,宁可碎瑟,也不为武陵王鼓琴,实际为未能青云而抱恨终身。∵
如今,戴逵依然光照青史,而武陵王之流谁知道是什么东西。戴逵若是有知,还会再抱怨“恶人善报,善人恶报”吗?
又如某学者已是着作等身,成果累累,却因竞争一个“长”字,失败,大骂鬼神有私,天地不公,从此郁郁寡欢,如堕地狱。有识者为其指点迷津:“此乃大幸!如果你竞争胜利,国家将少了一位学者,多了一个贪官。”此公大笑,恍然彻误。
世事纷纭,物欲横流,往往使人闭塞失察。身在福中,享受善报,还要怨天尤人,叫苦不迭,甚至对那些作恶行舛之辈,反倒称羡不已趋之若鹜。为此,慧远在答戴逵信中深深叹道:人生穷达善恶,不是常智所能理解的,应该用佛的智慧去理解。而人们执着物欲,要获得这种智慧,难啊!
人难道就不能摆脱恶报、摆脱无明,跳出轮回吗?慧远肯定地答道:能!并指示了两条捷径。一是“责心”。既然“因心致报”,所以要心病心治。他主张要经常检察反省自已的思想行为,力除贪、嗔、痴,勤于修持,由迷到悟,即可超脱因果报应;二是立愿死后往生净土。慧远曾约集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立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倡导念佛三昧。凡人投生弥陀净土,即可彻底解脱,身证菩提,永离轮回之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