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释、道的养生观比较研究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李秀超
人既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又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趋利避害,向往美好是人类的共同心理追求。譬如:通过探索精神道德的,体育锻炼的、节制饮食的、自然环境的、药物的等养生之道,来追求生命的延年益寿和幸福生活每一天,即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古往今来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学派、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无不依据各自的切身感受和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为如何养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则是根据生命演化规律,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佛教、道教三家,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社会人群也具有较强的预防疾病,增强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借鉴意义。
儒家的养生观
儒家是世俗之学问家,儒学是人本主义之学。其养生理论蕴涵在它的生命观和人生价值观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
第一,∵∵提出养生的前提是珍爱生命的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只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的生命具有神圣性,在古代世界各民族那里几乎都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在西方最早认识到人的自我存在,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哲学家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在我国最早认识到人的存在价值的哲学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是天地之杰出,万物之精灵。人是第一位的,是整个宇宙的主宰。儒学大师荀子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对“人为贵”的命题及其所具有的特征加以说明。他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认为,人得二(阴阳)五(土、木金、火、水)之秀,为万物之灵。儒家在提出“人为贵”命题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人的生命的可贵。为此,儒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养生的设想和看法,这些设想和看法其实就是儒家的养生学说。
第二,∵提出了精神道德修养与延年益寿的关系命题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仁”学主张是其整个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最具有代表性。以致有人把孔子学说称之为“仁学”。孔子在《中庸》书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道德修养问题。在《论语.雍也》中明确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并坚信“大德必得其寿”。这是我国古代最具有理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那么,“仁”与“寿”二者存在什么关系呢?孔子认为此二者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仁”是既属于精神道德范畴,又属于社会实践范畴。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具备了“仁”的思想,并做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人人都能做到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关心帮助他人,就会形成宽松
~∵1∵~
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而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了解和友谊,消除误解和摩擦,使之在合作共事过程中,彼此友好,精神
愉快。而精神愉悦则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否则,心情压抑,内心苦闷,必然造成精神痛苦。而与精神痛苦相伴随的必然是带来肉体上的不适。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身体的损伤,对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后果。
第三,∵∵提出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命题
儒家一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游手好闲,不劳而获。所以儒家倡导的饮食养生,决不是消极的养尊处优,更不是坐吃山空,坐吃等死。而是主张积极的入世,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所得,维持自身的生命延续。在饮食方面强调预防病从口入,注意食品卫生。在食物加工制作方面,强调食物的多样化,食物的色,香、味、美。孔子就曾明确表示过“食不厌精,侩不厌细”4。在饮食过程中,注意细嚼慢咽,注意饮食适量,反对饮食无度,暴食暴饮。故有“君子略品滋味,小人撑死不足”之说。强调注意进食礼节,主张“食不语,寝不言”。总之,儒家认为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
第四,∵∵提出锻炼身体与养生的关系问题
儒家重视锻炼身体,决不是为单纯的锻炼而锻炼,而是为了通过健康的身体,以保证事业上做出成就和个人理想追求的实现。因为儒家深知,没有健全的身体,就没有健全的事业。主张在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及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孔子不仅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也是注意运动和锻炼的儒家楷模。他并非单纯为养生而养生,而是“养其生以有所为也”。即使在孔子遭受政治失意沉重打击,而不得不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他也始终没有动摇对其理想和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孔子对事业的追求,是促使他积极进行锻炼养生的强大精神动力。孔子即使在精神压抑,思想苦闷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地注重锻炼身体。他兴趣广泛,喜欢登山,游泳、击剑等体育锻炼项目。正是他对事业的追求,加之具有豁达大度的心态,使他保持了健康的体魄,因此成就了他对祖国文化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也创下了73岁高龄而谢世的时代记录。成为“大德必寿”、“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历史见证。
第五,∵提出保持良好心态与养生的关系命题
“人生,是架着生命之舟进行的一次没有回程并且不可避免的航行,生活,就是无边的大海。人,只有做一名勇敢的水手,熟悉人类的精神灯塔,让人的灵魂(而非兽性)掌舵,才能横渡生活的大海”5。人生活在世上需要面对诸多矛盾,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的自身矛盾。面对这些矛盾,使人产生许多困惑和无奈,正如俗语所言:“一天就有三不顺”,“三穷三富过到老”。对此,儒家主张积极人生,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现实生活主张,强调事在人为,“不怨天,不尤人”。认为人活着就要以事业为重,以事业为乐,积极进取。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尽心尽力做事,就无可厚非。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人对事始终保持一种善良的心,平常的心,清静的心。心态平衡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
~∵2∵~
佛教的养生观
佛教用“因缘和合”解释世界万物的生成,人亦在其中。其中,“缘”是
指条件,用以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因”是指产生“果”的原因。包括人的生命在内,整个世界万事万物始终处于稍纵即逝的发展变化之中,万事万物都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假的、空的。对人来说,什么车子,票子、房子等等,一切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一心事佛,修炼成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故佛教的养生观具有明显的重精神轻物质,重彼岸轻现实,重修炼轻作为的特点。概括起来佛教养生观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提出人是“五蕴”和合的产物
佛教所说的“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其中“色蕴”指的是人的肉体,代表物质范畴的现象;“受蕴”指的是人的感觉,“想蕴”指的是人的知觉,“行蕴”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识蕴”指的是人的意识。“受、想、行、识”代表的是人的精神范畴的现象。在佛教看来,人是“五蕴”和合的结果。当“五蕴”发生散败或坏灭时,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作为物质的人,其肉体如同臭皮囊,可以腐烂消失。但作为人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即人`的灵魂,并不与肉体消亡同步进行,即使是肉体消亡了,灵魂还仍然活着。佛教在“五蕴”和合理论指导下,通过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对比,给予人的生命较为足够重视,《大智度论》就有“一切宝中,人命第一6”的记载。佛教在重精神,轻物质这一大的价值取向前提下,遂提出了佛教的养生之道。
第二,∵∵提出养“色身”与养“慧命”的双层养生观
佛教在承认了人是“五蕴”和合产物的同时,也等于承认了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尽管构成人的这种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是暂时的,不同步的。但是,也必须做到在有限时间内,维护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承认现实人的客观存在。因此,佛教不得不明确提出养“色身”与“养命”的问题,以解决教内人的困惑和教外人的质疑。在养“色身”方面:古代印度时期主要是靠一个“乞”字,通过乞食制度,来解决维持个体生命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来源。由于古代中国和印度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取向不同,在印度行得通的乞食制度,在我国就行不通。我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养“色身”的主要办法是通过一个“劳”字。即通过倡导“农禅并重”实现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解决自身的衣食来源问题,遂成为我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一大区别,一大特色。伴随我国历史的发展,由此形成我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养“慧命”方面:佛教主张通过“正思”,“正见”,“正精进”......等一系列净化心灵的修炼过程,掌握“戒”、“定”、“慧”,去掉“贪”、“嗔”、“痴”。不断达到真正领悟佛教的真谛,最终达到功德圆满,即修炼成佛。使灵魂摆脱生死轮回,进入“常乐我净”的涅盘境地。在佛教看来,养“色身”是养“慧命”的必要前提,养“慧命”是养“色身”的真正目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是为了养“慧命”而进行的养“色身”,其养“色身”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把养“色身”与养“慧命”割裂开来,佛教的双层养生观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第三,∵∵提出环境养生观
佛教深知环境改造人,人改造环境的道理。故此佛教把现实社会称之为
~∵3∵~
“红尘”,把佛教寺院所在地称之为“净土”。认为现实社会物欲横流,充满你欺我诈,你争我夺,彼此纷扰,矛盾斗争。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大地在
沙化,江河在呜咽。生存在这种环境下,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而生存在山清水绿,空气清新,远离闹市,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下,才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鉴于此,佛教特别重视保护环境和环境建设。主张清静国土,从无情有性,珍爱自然角度出发,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大自然一草一木皆有佛性。即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无情识的植物和无机物,甚至根本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瓦砾等等皆有佛性。在佛教看来,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爱护自然就要珍爱生命。主张“护生”、“养生”、不杀生。认为在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佛教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在饮食方面主张素食,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主张放生,在环境建设方面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让生命为大地添绿,让大地为生命讴歌!。
道教养生观
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为最高理想目标。对如何通过养生而达到长寿,通过修道而超凡入圣问题,给予了更多思考和关注。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提出尊道贵生的生命观
道教类比宇宙学建立了生命学,用“道”解释生命现象的起源。认为“天法像我,我法像天”。人的生命形成如同“道”或“元气”造化万物一样,先由道生神,神生炁,生精,精生形;或无极而太极,到阴阳、成五行。就人体构造而言,人身亦同天地,据《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记载:“夫人者,皆禀妙道天地之气而生,故头圆像天,足方像地,肉像土,骨像石,气像风,血像水,眼像日月,发像草木,耳像源洞,言像雷叫,寤像昼,寐像夜,行像云,坐像山,喜像晴,怒像雨,五脏像五行,四肢像四气,九窍像洞穴”。人体中的气液运行与天地日月一致,一日十二时当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脉,当一年三百六十日。心肾相距八寸四分,为天地定位之比。一昼夜间气液在体内的运转,与一年间天地之气的运转同度。可见,人“法天像地”为天地之缩影,天地如同是人身体之放大。所以道教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放在与天地同等的地位。按照四大的说法,不仅道无限,天无限、地无限,人亦无限。道教认为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本身,并没有什么贵贱之分。人的生命之所以可贵,关键在于是否得“道”。得道的生命要比一般生命高出千百倍。而“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在宇宙生灵之列,“陶冶造化,莫灵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用,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7。人效法天地,贵在得道,而得道之人就可以延年益寿。
第二,∵∵提出道德与养生的关系命题
老子与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道德修养与寿夭关系的人。道教认为,“道德”是维护世界和谐的纲纪,是道教义理中最重要的内容。“道”的伟大和神圣,恰恰是由“德”体现出来的。正如《道德经》所指出的:“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8。在道教看来修道必先立德,修道只有以道德为根本,才合乎天地之常道。正如嵇康所言:“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进,
~∵4∵~
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第三,∵∵提出“形神***”的养生命题
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主张即重视锻炼形体,又注意精神修炼。人是形神的统一体,“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圣人重之。由是视之,
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道教认为只有形神***,二者兼顾,才能健康长寿,延年益寿。
第四,∵∵提出“性命***”的养生命题
众所周知“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9。道教从养生角度出发,认为阴阳可以互补,男女婚姻有益健康长寿。在道教看来天地有阴阳,人有男女,男女结合正合天地阴阳之理。天地之气体交流而产生雨,雨润万物使之勃兴繁殖。雨就是沟通天地实现交泰的载体和具体体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与自然的契合,必须效仿天地交泰。男女之爱顺乎自然发生发展之道理。不但无可非议,而且应该鼓励和提倡,并以自然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丰歉的事实来说明男女婚姻的好处。道教的所谓“性命***”,实际是道教内丹术与佛教的禅宗之禅的***,合修,是禅宗影响道教的产物。在具体修炼上可分为先命后性与先性后命两种做法。钟吕内丹派南宗张伯端一系主张先命后性;钟吕内丹派北宗全真道王喆一系主张先性后命。这两种办法大体都是通过服气、服饵、服丹、辟谷、行气、引导等过程。
第五,∵∵提出用药物养生的命题
道教在追求成仙的方式方法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和急切的不怕苦不怕死的探索精神。在辟谷试验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积极寻求药物养生办法。通过炼外丹和内丹,寻求长生不死之药物。
一,∵∵儒、释、道的养生观比较
相同点与不同点:
儒、释、道三家都比较重视养生问题,但追求养生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儒家重视养生,目的是通过养生实践提高现实生活质量,侧重于个人修养,通过立功、立德、立言,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服务人群,报效祖国。认为人的寿命不在长短,关键在于生活质量和能否为社会、家庭、子女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儒家看来,有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仍然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佛教重视养生,注重心性修炼,鼓励出家,远离社会。目的是通过养生实践来增长慧命,侧重于追求精神解脱,大彻大悟,功德圆满。道教重视养生,目的是通过养生实践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最好是成为人世间的活神仙,侧重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儒、释、道三家都把“养德”放在了“养生”的首要地位。但三家对德的理解,以及如何进行养德存在着差异。儒家认为德就是诚信,一个人在社会上,言而无信,无以立。养德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做官的时间短,做人的时间长。做不好人,也就当不好官。故儒家特别重视并积极倡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养德问题。佛教认为德就是心地善良,
具有一颗慈悲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多种福田,利乐有情,人我兼顾,普渡众生。故重视出家两众与在家两众的养德实践。道教认为德是道的体现。
~~∵∵5∵~
修“道”必须养德即“尊道贵德”。否则,德之不养,是弃道而行,即使修道,也终将一事无成。
儒、释、道三家虽然都重视养生,但三家的养生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上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儒家在其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实践活动,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最为现实也最为实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儒家养生观在提高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佛教、道教在其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实践活动,由于辐射面较窄,接受群体有限,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远不如儒家。但佛教、道教均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2,荀子《荀子.王制》
3,4《论语.颜渊》,食不厌精
5,中华成功者研究会主办《中华成功者杂志》中华国际出版社,1999年第1期,第1页。
6,陈景春主编《佛经妙语选》百花文艺出版1997年版,第25页。
7,《抱扑子》
8,高定彝着《老子道德经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作者简介:
张树卿,男,(1954、12——)汉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生,现为白城师范学院教授,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宗教学,古典文明史。
李秀超,女,(1977,7——)汉族,硕士杭州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内容提要:
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和实践活动,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较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学、佛教、道教、养生观、比较研究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