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释
第一章颂明造论之因缘
第二即明部执生起之过患
佛般涅盘后适满百余年圣教异部兴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随有诸部起依自阿笈摩说彼执令厌
此二颂,一方说明部执兴起的年代及由此而引生的衰损;一方说明部执生起的过患以使执着者生厌。
佛,印度话,译为觉者,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哲。他既不是什么万事万物的创造主,也决不是什么渺不可稽的古怪神,而实足个完成人格的人间大圣。涅盘,译为圆寂或寂灭。寂灭,从否定的消散的一面说的,就是烦恼生死的永寂;圆寂,从自在的完成的一面说的,就是智慧功德的圆成。所以佛教说的涅盘,不是指普通所说的死,更不足要到死后才能证得,是指超脱了一切束缚,远离了一切纷扰,到达了绝对的安宁,获得了真正的解放。这一安宁解放的境界,“是佛教正觉的完成,充满了丰富的内容,即解脱了愚痴为本的生死,而得到智慧为本的解脱”。依小乘佛教说,有二种不同:一、有余依涅盘,谓招感果报的惑业,已经彻底解决,但现实的生命体,还存而未舍,所以叫有余依。婆沙三十二说:“云何有余依涅盘界?答:若阿罗汉诸漏永尽,寿命犹存,大种造色相绩未断,依五根身心相绩转。有余依故,诸结永尽得获触证,名有余依涅盘界”。二、无余依涅盘,谓不特解晚了烦恼与业力,就是为众苦所逼的生命体,也已获得全部解放,所以叫无余依。婆沙三十二说:“云何无余依涅盘界?答:即阿罗汉诸漏永尽,寿命已灭,大种造色相续已断,依五根身心不复转。无余依故,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盘界”。般是入的意思,佛般涅盘,就是佛入涅盘之义。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是入的有余依涅盘;佛在娑罗树下示现寂灭,是入的无余依涅盘。这儿说佛灭后部执兴起,是指入无余涅盘说的。约在佛灭后的百余年间,佛教中的学者,对如来圣教的解释或弘扬,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圣教拣别不是外敌,外教不合正理,是普通的言教,佛陀言教,契合正理。圣是正确义,教是训导义,以正确的教理,训导迷梦的有情,使其趣向正觉,所以是殊胜的圣教。异是差别,部是派系,意谓由诸弟子的思想和意见不同,产生各种的派别部系。派别未产生前,圣教一味和合,人事一无诤论,既有利于佛法的弘扬,亦有益于众生的修学,一切都很理想的;但自圣敌分裂、人事不和后,异说纷纭,学无准绳,那就不特无益于众生,且有碍于正法的弘通,所以说:“便引不饶益”。
展转是不定的意思,就是所依的教典同,所处理的问题同,但因观点不同,论法不同,而所得的结论也就不同。比如同一东西,可以摄为几个不同的影片,作不同的研究。不管怎样说法,只要说得合法正当,不同的解说,不妨都是对的,大可不必执此非彼。但学者间的情见过深,总以为自己所见是对的,他人的看法是不对的。于是你是我非,我是你非的互相破斥,各不相让。由这情见不同,取舍各异,跟着就有种种的派别生起来了。如何统一敔界,如何舍诸异执,这是弘法者的一个重任。世友论师,有感智海风鼓,慧日雾翳,非常悲痛,所以就毅然决然的负起此一重任,以期僧团重行统一,正法得以和合。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目的呢?是不是以自己的意见来说服一切呢?不!是依根本阿笈摩敌及依自宗说一切有教,以正众说,使知法本无差,厌离所执的异见。颂中的阿笈摩,是梵文的译音,义为传的意思。瑜伽八十五说:“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阿笈摩,有译为阿含的。考佛在世说法时,只是口头的言教,并无文字的经典;到佛灭后结集为经文时,弟子们仍是以口展转传诵的,所以阿笈摩,是佛陀言教展转传来的根本教义,也是最纯洁最正确的教义,且更是每一教徒所共依的教义,毫不夹杂学派的情见。以此而破众说,自然没有什么异议了。佛法的弘扬者,了解了部执的过患,就当先从自己放弃情见起,进而对于情见不舍者,予以正确的指导,使之也能抛却情见,厌离妄执,而为正法的住持者。
第二节明论主殊胜思择说
世友大菩萨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观彼时思择
等观诸世间种种见漂转分破牟尼语彼彼宗当说
此二颂,是说明造论者的殊胜及所需要说的教义。世友,是指出造论者的德号。梵语筏苏蜜多罗,中国译为世友。他的略史,已在前面说过,这儿不再重达。菩萨,是印度语音的略译,具译应云菩提萨埏。依照他的意义说,菩提为觉,萨唾为有情,合说就是觉有情。有情,据古德的解说,含有情爱情识的意思,有情,就是具有情爱情识且有精神活动的生命。所以凡是生命,必然都具有奔放的热情,无限的光明,并强有力的在那儿不断的冲动着。不过,具有爱欲特性的世间有情,是在向生死流方面动的;突破爱欲钩锁的大心有情,是在向佛果方面动的。向佛果方面动的觉悟的有情,一方面自己窥见了这生命界自然界的奥秘,一方面把这奥秘启悟其他的有情,使自他共同的向无上大觉迈进,是为觉悟的有情。共所以能如此者,是因其具备悲智两大动力的:一由内在的大悲冲动,不忍坐视有情为众苦所逼,就发起济拔之心,一由深辽的智慧指引,仰攀如来的胜德,就发动上求之念。所以菩萨是发菩提心上求下化的大心众生。本论作者,不是普通的作家,而是伟大的菩萨,这大菩萨,具有大智、大觉、大意的三大功德,所以说世友大菩萨,具大智觉慧。对事理有决断力者,叫智,有觉察觉悟作用者,叫觉,分别事相通达理性者,叫慧。智与慧,通常都足合说的,实际二者稍有差别。对于有为诸法的事相能够通达的,定智的功用;对于无为法性的空理能够通达的,是慧的功能。觉是特重于防备惑障方面说的:有情内在的烦恼侵扰身心,犹如偷窃物质的盗贼一样,稍不留心,就有被贼残害的危险。世人只知防备外贼而不能觉察内贼,所以所具有的一些功德法财,被烦恼贼渐次的盗窃完了。但是具大智慧的圣者,由于经常的运用觉察的工夫,所以不为所害。众生心中,不特有烦恼贼,还有智慧障无明。我人在生死长夜中为无明所蒙蔽,就如昏梦一般,迷迷糊糊的一默不觉悟,等到圣慧一起,了知原来这是一场大梦,犹如睡后初醒,方知梦中全非,所以名为觉悟。此三功德,如果配合自利利他的二德,大智是利他德,婆沙说的大悲是智,即是此意;大觉、大意是自利德。即自利而利他,即利他而自利,自他二利是统一的,所以三德也是三即一、一即三的,不是隔别不相融的。
释种真苾刍者:释种是种族名,属掌握政治特权的贵族阶级,就是释迦族,译为能,意谓具诸功德能导世问者。佛是释迦族中的圣者,其后随佛出家者,不论是贵族或贱族阶级的出身,在佛教的僧团中,一律平等,不分族别,齐名释氏。苾刍是印度话,译义有三:一、乞士,约外乞食而内乞法的意义说;二、破恶,约解决顷淄而远离众恶说;三、怖魔,约修行出世而震动魔宫使魔恐怖说。真苾刍拣别不是相似或贼住苾刍。佛教在印度的长期发展中,引得许多的信佛人士,热忱的供佛及僧,使诸外道们觉到相形见绌,且因无人供养,衣食困难,于是纷纷褴迹佛门,成为佛教中的相似比丘。世友菩萨,是为追求真理而出家者,从行为的实践中,不特已悟达了真理,且已破除了烦恼,入于圣者之流了,所以是真苾刍。观彼时思择者:观是观察,时指部执兴起之时。作者世友,是佛后四百年代的人物,部执生起,是佛后百余年的事情。在时间方面,相去了这么久,在部执方面,分裂了那么多,而各派的宗义,又是那样的纷纭。所以作者观那时的部派分裂,申诸宗义,不能不以深邃的眼光,加以审慎的分别抉择,所以说:“观彼时思择”。
本来没有而现在有、现在虽有而还归于无的一种在时劫不断迁流演化过程中的变坏者,叫做世。以无情的器世界说,虽十方是无穷际的,但总演化在成住坏中。以有情的生命界说,虽六趣是无数量的,但总展转在生老死中;这生命界与器世界,起灭在三世的时间长流中,我人不知他的始终,所以叫做世间。世间唯这有情与器界二者,而有情又为世间的根本。本颂说的世间,就是指根本的有情说的。等,是普遍的意思,观,是观察的意思。以普遍的眼光,观察所有的有情,深深的感到他们为种种的见解所漂转。佛教经论中说的见,就是思想或主张。当时印度的思想界,不特其他的学团,有各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就是佛教学者间,也有种种的思想分化与论战,所以说种种见。漂,是漂浮或漂溺的意思,流,是流转或生起的意思。此说学派间所产生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违反佛意的,他们不但不知,反为固执的成见所漂转,以所执的妄见,去分破释迦牟尼佛的十二分教的言说,各自成立自己的宗派,于是有二十部派之多。这彼彼不同的二十学派的宗义,我世友现在要为之一一略加叙说,所以说:“彼彼宗当说”。
第三节明观佛教去伪留真
应审观佛教圣谛说为依如采沙中金择取其真实
就小乘佛教说,佛陀说法虽然很多,但不外四圣谛,此四圣谛,为修学佛法者真正的依处。因为,苦集二谛,是说的世间生死因果;灭道二谛,是说的出世涅盘因果。这世出世间的因果谛理,是真实不虚的,为各宗派所共信的,不容诤论一无可他解。至学派中所说的义理,诸部互乖,是非不定,谁取谁舍,不可随自己的情见衡量,以决真伪,自以为真者就取,自以为伪者就舍,这是不可靠的。我们对于各派的思想,要以审惧的态度,客观的立场,加以取舍,不可一概抹煞与己不合的理论。这种为学的精神,假使举个浅显的譬喻说:如采沙中的黄金,是真正的黄金,当然需要采取,不是黄金的沙石,当然就要弃舍。于诸部敌,也是这样。看看他们谁是合乎牟尼所说四圣谛的圣敌量的,合乎圣教量的,不因派系不同而不取,不合圣教量的,不因同一派系而取之。这是仔细的审慎观察整个佛法所应有的态度。作者世友,就是以这样的一个态度来叙述诸部宗义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