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列表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白话文

佛教知识“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白话文”。∵∵∵∵∵∵∵∵∵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文白对照∵∵∵∵∵∵∵∵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伽耶城,成道未久。与诸比丘一切众俱,其中或有得于一果及以二果三四果者,随其得果所有功德皆悉明净。复有九十九亿诸菩萨众。及二十八亿诸天众等。复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无量众数,及六万力士,十二亿等诸尼干子,复有八万四千五通仙人。复有五百诸外道等,皆悉以灰涂于身体露现胸臆,肉尽脂消惟余皮...

色空的“色”与色情的“色”相同吗?

佛教知识“色空的“色”与色情的“色”相同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八个字出自《心经》,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但是佛教所说“色”与“空”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经所说之“色”与世俗生活中所用“色”字有何异同?其实,佛教的“色”与世俗生活中的“色”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色”,一般指物体的颜色,后引申为“女色”,相关词汇有好色、女色、情色、美色等;佛教的“色”没有这层意思,指物质存在的总和,眼睛能看到的物质叫色。“色”是变...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信解品妙音菩萨品

佛教知识“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信解品妙音菩萨品”。∵∵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信解品∵妙音菩萨品释觉空∵恭诵譬喻品第三∵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CwudEu221XpsnU3RBkA信解品第四:https://pan.baidu.com/s/1fMx_GE4odx-2t8ih8epxyw∵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https://pan.baidu.com/s/1JT6OVpjIQR3993P2dsBs7w∵ ...

《百喻经卷下》:80、倒灌喻

佛教知识“《百喻经卷下》:80、倒灌喻”。∵∵  译文:  曾有一个人腹部患病了。医生说:「需灌一下肠,才会好。」便去把各种灌具拿拢来,准备给他洗肠。医生离去的那会儿,这人取药吃了下去,结果腹胀得要命,无法忍受。医生回来一见,奇怪了,就问:「为什么会这样?」他答道:「刚才的灌药,我吃下去了,所以难受得要死。」医生听罢,狠狠责备道:「你这大愚人,不懂用法,从肛门灌的,哪是口服的!」随即又用另外的药给他吃了下去,方才吐了出来,病才好。这样的愚...

佛教经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佛教知识“佛教经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读诵:永慧法师、妙印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

《百喻经卷下》:81.为熊所啮喻

佛教知识“《百喻经卷下》:81.为熊所啮喻”。∵∵  译文:  曾有父子俩与伙伴同行。儿子入林,被熊咬了,抓伤了身体,急忽忽逃出森林来,回到伙伴们身边。父亲见儿子身体受了伤,惊讶地问:「你怎么会遭受这种伤害?」儿子告诉父亲:「有一种东西,身上的毛长长的,来毁害我。」父亲便执取弓箭,到林间去,见及一位仙人,毛发长长的,便挽弓欲射。傍人说道:「为何射他呢?这人从不伤害任何众生,应该去惩治那伤人的。」  世上的蠢人也是这样,受了那虽身着法服而没有道...

经典原发:《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佛教知识“经典原发:《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娤∵译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南无阿弥陀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至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至心皈命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今者:弟子惟明恭请十方诸佛世尊慈悲听察、加持:我今为利有情...

百喻经新白话版6

佛教知识“百喻经新白话版6”。∵∵  72.唵米决口喻  昔日有一人,到妻子的娘家,见妻子捣米,就到那里,偷米含在嘴里。  妻子来见丈夫,想和他说话,但丈夫满口是米,不能回答。因为怕被妻子见到难堪,不肯吐出来,所以不说话。  妻子怪他不说话,用手摸看,以为他是口肿,对父亲说:“我丈夫刚来,忽然口肿了,不能说话。”  父亲就叫医生来治,医生就说:“这病最重,用刀切开,才可以治好!”  医生就用刀切开丈夫的口,米从口中出来,事情就...

《佛说布施经》

佛教知识“《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  译者:宋西天三藏法师法贤·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  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  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  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  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  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  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  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

《百喻经卷下》:83.狝猴喻

佛教知识“《百喻经卷下》:83.狝猴喻”。∵∵  译文:  曾有一头猕猴,被大人打了,没有办法,反而把怨气出在小儿身上。  凡夫愚人也是这样,先前所瞋怨的人,岁月更迭不停之中,已在过去死了。对于相续后生者,以为是前人的延伸,就凭空生出瞋怒之念来,恶毒的愤恚之气转而愈加深浓了,就像那只痴猴,被大人打了,反而泄怒在小儿身上。  《百喻经》  ***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