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今昔
∵一、道场式微,佛法陵夷
∵铁炉寺相传自宋代高僧结庐以来便香火不断,至清代康熙四十年(1701)年,始由百隆普振禅师开山建寺。鼎盛时期,住僧30余人,为一中等规模之佛教道场。即使在禅宗衰迈至极的清末,也还是遗范尚在,宗风犹存,本寺中兴祖师“妙华(1830—1907)住长沙铁炉寺,接引学人棒喝俱下,颇有古风,岳峰、海印、道香等皆于其棒喝下大悟。”(见陈兵《中国禅宗的振兴》)同治年间,道场走向衰微,从此金炉香冷,法脉如丝。民国二十年(1931)经寺众协商,僧人迁出,改为尼庵。此后世人不知有寺,但知有庵。均称寺院为尼姑庵子。
∵1978年,四十一岁的沙弥尼晓忏自湘潭来铁炉寺礼了证尼师为师,协助寺中两位长老尼管理寺务。当时寺院仅有茅屋三间,正中一间做佛堂,这是百隆堂比丘尼泉定、永定等历尽艰辛所建造,赖比丘尼了证、正顺苦心维持,后略有发展,也不过是数间土砖房与几位体弱多病的僧尼。
∵二、拨乱反正,慧日初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逐渐得到落实。晓忏尼师率领诸师与信众,走出十年浩劫的阴霾,并在当地***与市佛协的支持下,艰难的踏上了恢复的道路,最初三次发起重建均遇阻力。然而尼师们不畏艰难,在逆境中彰显出大乘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精神,以愚公移山之志,她们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凡事亲力亲为,凭借做佛事的微薄收入与信众布施,历尽千辛万苦,用成土木结构建成了十几间房屋,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寮房数间、厨房、杂屋,西边还有一个用土砖围起来的菜园子。殿堂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座像,护法韦陀供奉在南边走廊上方的墙壁上,整个寺院占地不到3亩、建筑面积约500平方。就是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简易佛教场所,因为道风颇佳,当时吸引着远近信众,香火还比较旺盛,这就是我于八十年代初(1983年)来寺出家时看到的情景。
∵三、农禅并重,共度时艰
∵铁炉寺自八十年代初开始招收徒众,三年内剃度、培养了6位女青年。当时寺中住了10来人,几位年老体弱的尼师,几位在寺院帮做杂活的居士,加上包括我在内的6位初发心小青年,当时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4岁。
∵那时寺院香火收入甚微,齿德俱尊的了证与正顺两位师太负责管理道场,她们协调内外人事、安排日常生活、开展佛事活动、接待来往宾客,同时负责培养教育我们几个年轻人。其他尼师除了早晚功课外,要负责做饭、砍柴、挑水、种菜、打扫卫生等,明悟师伯担任当家,她有时间也教导我们打法器、唱赞词。至于房屋维修以及较重的体力活,都是由年纪较轻的、我的师父晓忏尼师负责的。我们几个小青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佛门礼仪、背诵经文、敲打法器、练习书法、烧香礼拜、晨钟暮鼓等,半年后即接替了老尼师们做饭、砍柴、浇园、拔草、做香烛等杂活。做出来的香烛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出售给信徒。每天从凌晨三点多起床到深夜十一点多才休息,总有干不完的活与做不完的功课,不过由于发心修行的愿望很强烈,觉得日子充实而且幸福。
∵那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资相对缺乏。寺内尼师大多是五保老人,她们各自从家里领来粮票后都交给寺院统一购粮,我们两个最早出家的小青年是家里给的粮票,购买粮食的钱则由寺院出。那时候寺院的出家人都不发衣单费(工资),很多时候,寺院收入入不敷出,很难维持清淡的生活。到寺院几个月后,师公了证老和尚让我学着记账,我经常听到两位老师太因道场开支不够,商议从哪里解决购粮资金等问题。至于我们睡的床铺、被褥等都是城里居士去世,家属丢弃不用寺院捡来给我们用的,我与唯静师弟两人睡一张大床,破旧的白底深蓝色花纹床单与被套由于布料太陈旧,通常一不小心就弄出一个大洞,我们只得找来针线缝补。剃度前,我们没有做过新衣,四季衣裳都是尼师们寻找出来的旧衣服,有的打满了补丁。我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衣服,师太说太鲜艳不合适在寺院穿就都收起来了。一年后,先后又来了4位青年,沉寂的小庵变得热闹起来,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承担寺务,经常忙于佛事活动。
∵印象最深的是,每当道场来了客人,我们必须做出几道像样的菜装点门面。那时候菜园里也种了几样小菜,香干豆腐是稀有物品。于是我们就使出浑身解数,施展从老师父那里学来的手艺。四片香干被切成薄薄的十几块,炸黄之后覆盖在酸菜上,这就是一道贵重菜肴了。根据不同季节,我们总能从园子里找来冬瓜花、南瓜花、或者菠菜、菊花叶,沾上经过稀释、配上了调味品的面粉,放到烧沸的油锅里炸熟作菜。客人们通常对这道黄灿灿、香喷喷的菜赞不绝口。
∵寺院的尼师都是解放前出家、解放后被驱逐出寺的,落实政策后回到寺院。她们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身份,因而人人恪守戒律,谨遵清规,对晚辈的教导也特别严格,从而赢得了更多信众的护持。居士们总是省吃俭用,将原本不多的煤票、油票、粮票捐献给寺院。日益兴隆的道场佛事也增加了一些收入,使得道场能够应付油盐柴米等日常开支了(不过直到86年我离开寺院之时,道场出家人都没有发过衣单费),至于我们这些小沙弥所需的生活与卫生用品,那得靠信众布施的几角钱积累起来节省着用。我们身上的零用钱通常不会超过一块钱,唯一的收入就是做佛事的时候寺院每天补助我们5毛钱。那时候,一年的用度也就十几块钱而已。
∵四、恢复道场,安单接众
∵八十年代末,铁炉寺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恢复,终于以蹒跚的步履踏上了发展的轨道。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初见成效,老百姓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宗教政策日趋宽松,信仰环境逐渐转好,道场积累了一些资金了,当时有尼师提出,寺院应该每月给默默奉献的大众发一些零花钱。主持日常工作的晓忏尼师犹豫再三,还是做出了一项违逆大众心愿的举措,将道场结余的四万余元钱全部用于新建一栋3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一年后寺院香火愈盛,来寺信众猛增,幸而新建成的宿舍解除了接待之忧,原本对建房持异议的尼师们也都改变了看法,称赞晓忏法师有远见。这一项目的投入使用,拉开了铁炉寺发展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正当寺院走上发展正需用人之际,晓忏法师高瞻远瞩,毅然将已经培养了几年堪当帮手的几位年轻人全部送到佛教院校深造。仅留下学习开车的弟子见闻协助自己建设道场,为后来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人才。
∵住房问题解决后,原本只有七十多平方米面积的佛殿实在无法容纳涌入道场朝礼的善男信女,1990年,经向***报告,同意在寺东新建一座400多平方的明清宫殿式大雄宝殿,当时旅居香港的慈愍伯公为解决寺院基建运输困难,捐款2.5万元购买一台130双排座汽车给铁炉寺,师父晓忏法师带着师弟见闻,专门为道场采购材料与日常用品。这事在当时轰动一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很多报纸都以“尼姑的营运车”为题,报道了这一情况。当时我正在四川尼众佛学院学习,也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则消息,心中很是高兴。大殿建好之后,用樟木新塑了一佛两弟子、文殊普贤菩萨与二十四诸天圣像。接着又把原有旧殿堂与寮房全部改建成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使得活动场地与住宿条件大为改善。1993年,又按政策收回了部分菜地,确定了寺院红线范围,并筑起了围墙,新建了山门。寺院面积扩大到27亩,整个建筑物焕然一新。道场在1995年药师佛圣诞之际,举行了隆重的大殿落成与佛像开光典礼。自此,道场规模初具,成为长沙县境内佛教活动场所之冠。
∵五、拓展规模,完善格局
∵九十年代,铁炉寺走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岁月,海众安和,道场清净。无奈光阴易逝,岁月催人,几位为恢复道场而殚精竭虑的老尼师,均已进入耄耋之年。日常生活都需要人照顾,而最年轻的晓忏尼师亦年近花甲,加之历年操劳过度,身体非常不好。道场送出去培养的几位年轻比丘尼由于因缘各异,均在他方或深造、或弘化、或住持道场,均无法回寺。1995年,已在三湘名刹开福寺担任知客的自然法师毅然接受召唤,回到祖庭协助恩师管理寺院,并承担起照顾七位八十岁以上长辈的责任。几年后,诸位老尼师世缘已毕,安详往生。
∵2002年,铁炉寺胜缘成就,捞刀河镇铁炉冲附近这块风水宝地,被投资单位看中,相继开发成为宜居小区与培训中心,使得进寺道路与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人气。年轻的自然法师由此看到了寺院发展的巨大机遇,在2003年睿智提出:“以铁炉寺为形象标志,在捞刀河镇建设一个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村,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汉回村实现脱贫致富”的观点,并以提案方式向各级***陈述理由。此举很快得到了各级***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进而提出:“为完善铁炉寺格局,恢复历史上最辉煌时期规模”的设想,再一次获得***的支持,不到半年时间,通过土地确权方式收回历史用地十八亩,同时请专家重新规划设计,拟花十年时间将铁炉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汉传佛教丛林功用,集三重殿堂、钟鼓楼、念佛堂、地藏殿、藏经楼、斋堂、客堂、寮房、居士楼、放生池、车库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尼众丛林。通过七年的努力,寺院筹集资金近千万元,完成了前期与中期工程。
∵目前,铁炉寺三座大殿庄严雄伟,新塑的诸佛菩萨端严慈祥,投入使用的僧舍功能齐全,凉台、浴室、电话、网络具备,尼僧的修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8位尼僧每人每月发放衣单费四百余元;为来寺礼佛朝拜的居士修建的客房整洁卫生,环境宜人;寺院新培养的几位年轻人,各有所长,分别担任部门主管,日常工作与修学井然有序;寺院尼师、工作人员、常住居士均已参加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正在筹划办理当中;寺院还定期组织尼师与工作人员出外观光旅游,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寺院于2000年成立了“慈爱功德会”,八年来筹集善款二十余万元,全部用于扶贫济困、助残助学、修桥补路、赈灾放生等善举,由过去的接受他人供奉转变成经常行善乐施,实践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
∵改革展宏图,伽蓝辞旧貌;国富民安乐,道场拓旧时。如今的铁炉寺,琳宫罗列,鸟语花香。4000多平方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庄严典雅,向世人展示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渺渺香烟,表达的是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尽感恩;朗朗经声,诠释的是佛子对祖国富强的虔诚祈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