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县志版本∵、丈雪禅师行实

1、内江县志∵(清)张搢修∵清嘉庆4年(1799)刻:刻本

2、内江县志(清)彭泰士修;曾庆昌等纂线装∵/∵14册∵光绪31年(1905年)(十六卷)

3∵、内江县志线装/12册(十二卷)曾庆昌∵纂修∵民国14年(1925)4、内江县志艺文志(四卷)曾庆昌∵编辑

5、内江县志艺文志(五卷∵)(清)熊玉华,(清)易鸿昭辑∵(线装)

6、内江县志(清)朱襄虞等∵***学生书局∵/∵民国57年[1968](全4册)

7、新修方志丛刊∵102∵四川方志装帧项:22cm/1215~1632页内江市-地方志-清

8、内江县志∵: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巴蜀书社1994年:988页,∵[12]∵页图版

丈雪禅师行实

1679年,在内江般若寺大佛崖,彻纲同师兄弟40余人联名刻石,评述丈雪:“师生来踊跃,淬砺不明誓不休。闻诸方有一明眼宗匠,肩风踏月,倾诚请益。师住持七刹,说法四十余稔。师住七刹列后:遵义府牛山雪居寺、沙滩禹门寺,汉中府静明寺,嘉兴府青莲庵,保宁府草堂寺,内江县般若寺。

师内江人,父姓李,母姓姚,于万历庚戍十月十五子时生。

初,离襁褓于古字山,清然师削染,法名通醉。情性冲淡,于世邈然。

辛未,入白云洞监随和尚座下。圆具。(扣参《机缘载广录中》)

癸酉,归古字山,掩关三载。乙亥,参本师破山明和尚。因游白兔亭观瀑布,为师更号丈雪。(《机缘载广录中》)

丙子,参天童密云师翁,庚辰十月十七,上太白峰拖柴,因竹签伤足。众都归尽,惟澹竹禅师在后。

问:“正恁么时如何?”

师曰:“血淋淋地。”竹曰:“苍天,苍天!”

师曰:“你为甚叫冤苦?”竹曰:“东家人死,西家助哀。”

师曰;“苍天,苍天!”竹负柴而去。

师拟行,忽听梆鸣,声震山谷;平昔碍膺之物曝然自落,积劫未明,廓尔现前。走入方丈,白密云:“通醉适才有些些快活。”

密作听不清势。

师打两喷嚏。密曰:“那里失利来这里拔本!”

师又两喝。密连打,云:“翻不快活了。”

师拂袖而出。”(《机缘载广录中》)

壬午秋,翁寓天台,讣音至,师始入蜀,再参破山本师。

问:“你南方走—回,带得甚么宝物来?”

师竖一拳。破曰:“别我七六年,一点气息也没有!”

师曰:“若有气息,则不归了。”(参扣《机缘具广录中》)

甲申十月二十五日,礼辞省亲,破出源流、拂子、信金。师执意不受。破曰:“此是从上来底,非老僧杜撰。”

师乃受之。师生来踊跃,淬砺不明誓不休。闻诸方有一明眼宗匠,肩风踏月,倾诚请益。

师住持七刹,说法四十余稔。彻纲刊师《语录》十二卷入楞严藏中,兹不繁录。

嗣法门人:

溪声道圆,月幢彻了、端鼻圆万、懒生彻升、大憨印我、

懒石觉聆、雨树行愚、戢生彻闻、佛冤彻纲、半生本襄、

耨云真实、鹿广彻岩、半月常涵、闻潮海屿、佛藏道海、

石林道玉、慎独古德、竹浪正生、良玉彻宣、无问净彻、

云瑞如载、砖镜如皓、片茎彻字、佛明照清、三一圆竹、

径海嵩、野月常奇、芝山祖训、非玄真法、天波彻云、

西竺圆影、不二祖贵、一句如修、龙彰海彻。

法孙普法机全沐书,监院真粲、真实、机椹、率真、俗二谛等,岁己未佛成道日勒石。师住七刹列后:

遵义府牛山雪居寺、沙滩禹门寺,汉中府静明寺,嘉兴府青莲庵,保宁府草堂寺,内江县般若寺。

丈雪师甲寅午日次文肃赵老先生韵:

浩浩江流入翠微,奇峰抱绿绕疏篱。

菊已澹,白云稀,目送斜阳共叶飞。

浩浩江流入翠微,稠岩束瀑浒声肥。

鹰影落,女萝扉,岭上行云似着衣。

浩浩江流入翠微,牧童吹笛弄玄机。

厩掩密,御寒威,枕笠眠蓑送夕晖。

嗣法门人彻纲录。

赵文肃《般若寺书壁》一首

拄杖芒鞋信步来,何须南岳与天台。

陶君欲过东林去,早是闻钟却又回。

显然丈雪禅师以上四首次韵诗不是步赵文肃赵老先生《般若寺书壁》这一首“来、回、台”韵的。而是另有其诗。

次韵∵cìyùn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如黄鲁直《次的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全唐诗》卷277)

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例:

刘景文《奉寄苏内翰》:

倦压鳌头靖左鱼,笑寻颍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天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苏轼和《次韵刘景文见寄》诗:

谁上柬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字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般若寺大佛崖(灵芝岩)

卓锡云岩卓锡

丈雪禅师与诸古寺

1610年农历10月15日,在四川资州汉安县(今内江市)东46公里的古字山下的李家坡村,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李惟兴。

惟兴7岁上了古字山,进叔叔佛宽的诸古寺读书,取名通醉。10年后,通醉读不通《法华经》,赴峨眉山求教。

6年后,通醉回诸古寺读经,愈感不得要领。这时候,破山从浙江金粟回到四川,在梁平万峰山太平寺传授密云心经。通醉闻讯,赶往梁平请教破山。

两年后,破山带通醉登白兔亭看瀑布,破山吟诗:

划断苍崖倒碧岑,∵纷纷珠玉为谁倾?

拟将钵袋横拦住,∵只恐蟠龙丈雪冰。

通醉和诗:

谁将玉线挂山头,∵晴雨凄凄总弗收。

几许劫风吹不断,∵牢拴天地一虚舟。

于是,破山给通醉取了一个新名字:丈雪,随即命25岁的丈雪前往浙江天童寺,向禅宗泰斗密云圆悟学习,并写扇为凭,叮咛、勉励:

雪骨冰肌谁个知?临行相赠扇头诗,

清风赢得还归握,漫莫逢人露一丝。

受密云教导7年,直到祖师去世,丈雪才返回四川梁平,成为破山的大弟子。写下《万年池》诗:

我屋旁池已有年,晨星日与水争姸。

群峰倒影波间浴,始信松门别一天。

1642年,张献忠奔袭川东。破山遣散僧徒。丈雪回内江诸古寺避难。明朝军队邀集地方武装,与张献忠部厮杀,川中糜烂。丈雪逃往遵义。

1645年,张献忠战死西充。其后19年间,张献忠、李自成残部与南明军、地方武装、山寇及清军在四川争战不断,川省长江以北,民不能耕。

此间,丈雪辗转流寓于盆地周边的汉中、阆中的深山破庙,边讲边耕,∵20年手不离锄,维系禅宗烟火。

其间,在1655年,丈雪从遵义赴梁平参见破山,破山命丈雪上浙江天童寺,代他为圆悟和尚扫塔。丈雪住持浙江嘉兴青莲寺。

1662年,丈雪率侄子佛冤彻纲从阆中冒险返回杳无人烟的内江,登上古字山。诸古寺中只剩一方仙池,水碧如玉。他只好到般若寺附近的佛尔岩开设道场。彻纲留在诸古寺搭屋讲经,在天池边吟诗激励僧徒:

千古英雄坐钓台,烟波江上万重开。

若有锦鳞腾碧汉,不妨摇曳舞三台。

内江诸古寺天池

1663年,丈雪率弟子来到虎狼出没的成都设道场。在昭觉寺的废墟上,他们搭建草屋,修渠引水,围堤灌田,种稻自给,一心重振禅风。

1672年,丈雪让佛冤彻纲主持续建昭觉寺。

此后,丈雪多次回家乡筹措经费,规划重建般若寺和圣水寺。登诸古寺,他抒写了《登钓鱼台诗》:

七龄犹泛锦江杯,一旦春风拥杖回。或抑或扬天地里,全收全放雨花斋。

岭南佛会无多子,济北家风遍圮垓。八万四千功德聚,一齐随我上渔台。

1679年,在内江般若寺大佛崖,彻纲同师兄弟40余人联名刻石,评述丈雪:“师生来踊跃,淬砺不明誓不休。闻诸方有一明眼宗匠,肩风踏月,倾诚请益。师住持七刹,说法四十余稔。师住七刹列后:遵义府牛山雪居寺、沙滩禹门寺,汉中府静明寺,嘉兴府青莲庵,保宁府草堂寺,内江县般若寺。”

1695年正月初一,丈雪在昭觉寺去世。他留下了遗诗《八十四叟丈雪醉头陀手书》:自来尘里住,家计逐年增。日煮三棵菜,时供一个僧。

坐禅非所习,为活亦无能。只应随缘近,如何继祖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