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的诞生和发展
本章讲解内容: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印度的百家争鸣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四、第一次结集与佛教三藏
五、佛教的第二次结集和上座部与大众部
七、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基本教义
1、中道观
2、涅盘寂静
3、诸行无常
4、诸法无我
5、一切皆苦
6、缘起说
7、四谛说
八、大乘佛教的兴起
1、大乘佛教的确立
2、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3、龙树创立中观宗
4、无著创立唯识宗
5、密教的产生
九、印度佛教的衰落
佛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但早期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阿”,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近代欧洲学者发现其语言与欧洲属同一语系,遂称其为雅利安)。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来生轮回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违犯种姓规定的行为,或有杀生行为等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婆罗门教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包括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种种献祭。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
二、印度的百家争鸣
公元前6——7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制度不满,而且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
属于婆罗门思潮的,以《奥义书》为代表。婆罗门系统各大学派大都主张“梵我一体”,宣扬祭祀祈福。
新兴的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的代表是“六师外道”,即以六位宗教家或思想家为中心的学派。他们大多否认因果报应,或主张追求现世纵情享乐,;或慕求恬淡无为,顺其自然;或提倡苦行;或认为善恶无一定标准,因世上习俗而定等等。当时这些思想十分活跃。后来佛教出世后,对这些沙门外道的偏激思想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应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时,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相传乔达摩的生日为4月8日(佛教定此日为“佛诞节”或“浴佛节”)。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
释迦牟尼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听到他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终于因疲惫不堪而晕倒在地。这时一个牧羊的小姑娘发现后,给他喝了奶粥。他恢复了体力,到河中洗去身上的污垢,然后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静思冥索。一时间,他感到天上星空与自己的精神融为了一体,分辨不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差别,内心极度平静,精神境界高度升华,豁然悟出真理,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传说他悟道之日是12月8日,这一天后来叫做“成道节”,成为佛教的又一节日。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阇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皈依了佛教。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盘。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合称佛门“四众”;另有沙弥(小和尚)、沙弥尼(小女尼)及式叉摩那((指年满20岁的沙弥尼、在此后两年接受“具足戒”期间的身份)),通称“七众”弟子。
涅盘——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地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鲁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因吃了铁匠贡献的木耳而腹泻不止,以后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邦迦夏城)附近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这一天为2月15日,后来被佛教尊为“涅盘节”。涅盘是指通过修行而摆脱人间诸般烦恼、脱离生死轮回、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后来也成为高僧去世的代称。
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吠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四、第一次结集与佛教三藏
佛陀得道到后,经过在鹿野园向五比丘作初转***,建立起最初的僧团组织。其后,僧团∵组织随佛法的扩大传播而日渐庞大起来,难免龙蛇混杂,恶行渐起,故佛陀乃制戒摄僧以防非止恶,维护佛法的长存。这就是后来佛藏戒律的由来,它成为规定教团道德生活的重要文献。
据传,佛陀预见到身后可能产生矛盾,破坏团结,故在其遗训中告诫弟子,要“以法为师”。但当他刚一去世,便有稍晚出家弟子扬言:“从此可以不受戒律约束,我行我素了。”事为佛弟子大迦叶所闻,遂感忧心忡忡,为明确正法,维护教团组织的戒律和统一,便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岩毕波罗窟召集500长老,自为首座,由阿难和优波离分别诵出经、律,进行了所谓第一次结集(会诵)。这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佛陀的教导原本只是口述,没有文字记录。这次集会,通过阿难带头回忆,大家把佛的教导确定下来,并记录到贝多罗树的树叶上,故后世称之为贝叶经。当时曾受到摩揭陀国阿者世王的赞助与支持。经过回诵所整理的教理部分,即为《阿含经》的主要内容:其戒律部分,原是未加严格区分的,通过此次结集,才区分开来。经、律均属佛典的重要内容,是佛教“三藏”(为佛教典籍的总称,“藏”愿意为盛放东西的竹箧,佛教用以概况全部佛教典籍,意近全书,内容包括经、律、论3部分)的重要部分,其戒律部分,即所谓《八十诵律》,已不传于世。教理与戒律,佛陀在世时,原是未加严格区分的,通过此次结集,才区分开来。不过,现存的经律并不完全是当时成立或笔录的,在后来的长期传承过程中又有所增益减损。以后僧人们对于经、律解释产生分歧,形成各家之论。这样,经、律、论构成佛家的全部典籍,称为“三藏”。对于通晓“三藏”的高僧,则称之为“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不只一人。在中国,南北朝时有真谛和不空,唐朝时有玄奘和义净等人。
五、佛教的第二次结集和上座部与大众部
佛教最初分裂为两大派系,一称上座部,一称大众部。对其分裂的时间和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般说,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有谓前者比较保守,主张维持现状;后者比较开明,主张改革;二者因对教义、戒律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公开破裂。
据南传的说法,佛陀逝世110年顷,摩揭陀国东北建立的毗舍离国的比丘,在戒律方面实行改革,创十事新法,称为“十事”或“十净”,意即十项新的规定。
从西方前来当地巡视的阿难弟子耶舍(Yasas)发现“十事”后,指责其私蓄金银物品等行为违犯教规,不但拒绝接受此行为,并说服商人施主不施金银物品给当地比丘。于是,毗舍离的比丘认为耶舍公然在白衣(指群众)面前进行诽谤为有罪,遂将其摈斥国外。耶舍回到西方各地进行游说,邀请耆德老宿700人,在毗舍离举行结集,判定“十事非法”,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结集,或七百结集。这次结集纯系以纠正戒律为中心,主持与参加大会者为保守派的长老比丘,故称这一派为上座派。另据锡兰《岛史》和《大史》记载,坚持“十事”的比丘又集合徒众万人,另行大结集,此派称为大众派。
六、阿育王护法和第三次结集
阿育王是佛教护法名王。亦译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至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及石柱上,即着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