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朗明
走进《金刚经》如同一个秋后的下午,你不经意地走进一个没有成熟的青山绿水,你呼吸到的是自然的空气;诵持《金刚经》,你犹如体会到古寺的钟声,缓缓地敲起;体验《金刚经》如同一个月夜,一声磐响,你进入心灵的另一层境界。这就是《金刚经》,中国佛教里出名的一部经典,上至皇帝、士大夫、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普通的信众都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
《金刚经》出自《大般若经》第九会五百七十七卷。《金刚经》从全经来讲,最出名的当是两句话,第一句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还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通过这句话,中国佛教史上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以“顿悟”,中国佛教的“顿悟”法门由此诞生,创下了禅宗一枝独秀一千多年的局面。这句话有什么玄机,我想凭自己个人修学的体会谈一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了解这句话,得从全经分析起。在第二品,佛讲: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这句答言是因为须菩提问了第一个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十七品,须菩提又重新问了一遍: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的回到依旧是:应如是降伏其心。
看上去问题与答案都很相似。历代对这两番的问答有不同的注解。我个人认为隋朝三论宗大师嘉祥吉藏对《金刚经》的判法有道理,他说:“前半段问答是般若道,后半段提问是方便道。”
近代的印顺法师非常赞成这个判法,觉得很有道理。第一,它符合整部《大般若经》的逻辑,整部《大般若经》六百卷通通以这样的逻辑来铺演全文。“第一番嘱托是般若波罗蜜捷径,再一番嘱托乃般若方便捷径。”这是原话,依此而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属般若道。何为般若道,般若道是指我们众生从初发心,慢慢地修持,量后见道。如果用佛法的另一个修学次第来阐述,它相当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后面的方便道相当于修道位、证道位。整部《金刚经》讲的核心内容是破一切相,断除对一切身心法的执着,然后再去普度众生。这个过程有个次第。前面的般若道讲的就是众生怎么从初发心,慢慢地到然后的见道,见道是什么?见道就是开悟。开悟之后,还要不要修,还是要修的,开悟后是真修,后面才是方便道,是修道位和证道位。因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属于前面半部的般若道,这样,从全经分析起来,这句话是一个渐修的方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呢?“应”是应该的意思。“无所住”指没有任何执着,“而生其心”的“生”字,与前面的经文“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生”字,意思是一样的,是缘起的意思。这个“心”不是真心,是妄心,指六根对六尘,因缘产生的妄想。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大千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很自然就升起心念。但是如果让这个心任其流转。顺着它走,便升起“贪嗔痴”,由此造种种业。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无所住”,当下不执着,当下觉知,不流转。
大家在念佛的时候,感觉念着念着,突然想到,下雨了,我们家的衣服怎么办,我家幼儿园的小女儿还没接回来……越想越远。你已经在流转了,没有“应无所住”。《金刚经》告诉我们:当心接触万境的时候,当下就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去执着,当下回过头来,继续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因此,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渐修的方式,我想这句话对现代学佛人、现代的居士、末法时代的众生,应该更加有帮助,可以指导我们现实的生活。现代社会,我们出家人比古代出家人难修多了。一天接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代一年的信息量。即使我们关起了山门,隔起了黄墙,却无法阻挡住外在的侵扰。因此,在这个时代,这句话可能对现代的学佛人更加对机。
为什么六祖听了这句话反而顿悟了?因为这是一个天才的老师对一个天才的学生的对话。六祖大师是肉身菩萨再来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六祖大师听过两遍,第一次在他还未出家前,背着柴火经过人家门口,听到里面有人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恍然有悟,是指他不是十分的清楚。后来五祖在半夜用袈裟将窗捂起来,给他从头到尾慢慢地讲,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他才豁然大悟。这是天才的老师对天才的学生讲的话。
六祖大师在五祖处苦苦地修了半年多,一天到晚在那里做劳工,我们记得神秀大师说偈:“身是善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创建了渐修的法门,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非常相似。五祖大师对其的判定为:如果按这句话修行,不会堕落。读者朋友如果按照这句话去修身,今生也不会堕落。或许您的根机好,在修的过程中遇因缘成熟,突然顿悟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