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的丛林札记(1996-2004)

∵它们只需要有适宜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来生育后代,种群就可获得恢复。这是鼓舞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的勇气并起我们重新燃起拯救未来的希望。∵

我和研究生们在北热带莽丛里日复一日,又年复一年地跟踪白头叶猴而不感到枯燥,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探索一个新的学术问题的兴趣--在一个天然的环境里,动物的“利它主义”是怎样形成的?∵

1996年11月,我们透过望远镜细察一只公猴的脸部,发现它鼻子下面长着一个小小的肉质突起,并猜测这一清晰易认的特征将终其一生不会改变,因此,我们把这只公猴叫做“突突”。当时,突突共有8个妻子,在弄穷山上占有一片领地,它经常在高高的树上守望,并用吼叫及追逐来驱赶闯入其领地的外来公猴,决不容许它们接近自己的妻子。我们从突突当时那身油光滑亮的黑色皮毛和强健的肌肉以及其膝下尚无子女的状况看,估计它大约8岁,是一只约在半年前才从外面打入弄穷山的当家公猴。

不出所料,几日之后,突突的8个妻子便开始生仔。此后,每个妻子便每隔两年再生一次。至2002年2月,突突的家庭总共增添了19个儿女,全家老少共28只。直至那时,突突的体格看起来仍然健壮,但毛色已经失去先前的光泽,开始呈现褐色,它的牙齿塞满发黑的污垢,脸上皱纹密布,说明突突已经度过其生命的颠峰,正在走下坡路。不过,对突突来说,它入主一个家庭并进行成功的繁殖达6年之久,这在白头叶猴的社会中至今还没有发现过。从白头叶猴社会的繁殖进化战略来看,不可能有任何一只当家的公猴能够永远地高高在上,它最终都会被另一只年轻力壮的外来公猴所替代。

这一天终于来了。在2002年2月的最后一天,一只外来公猴通过战斗打残了突突的左后腿,杀死了它的两个还没有断奶的幼仔,接管了突突的弄穷山和它的8个妻子及4个已经成年的或将要成年的女儿。从此宣告突突的家庭的终结。

弄穷山实际上属于弄穷山的母猴所有,它在母猴间代代相传。每隔数年就有一只年轻力壮的公猴入主,并为母猴们带来新的一代幼仔,还会尽心尽力保护它们免遭其它流窜公猴的侵扰。随着时间的推移,入主公猴可以一改再改,但领土由母猴承袭却始终不变。

雄性白头叶猴在入主一个家庭时,常常会显示其令人不快的残暴一面,它会杀死该群仍跟在母猴身边求乳的幼仔。它们杀害幼仔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母猴恢复生殖力,尽快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新出生的幼仔就会拥有新公猴的一半基因了。

我们没有观察到突突在1996年入主弄穷山时那些残暴的场面,而所看到的恰好就是它--一只败落的公猴所表现出来的温良慈善的一面。

突突尊重新公猴对其妻子及领土的拥有权,它没有再返回弄穷山去进行骚扰,而是携带剩下的13只尚未成年的儿女(12个儿子和一个1岁的女儿)离开原居住地,开始艰难流浪的生活。

拖着一条伤残的左后腿,突突带领孩子们东奔西跑,把孩子们带到有食物的地方;组织孩子们打退外来公猴的骚扰;帮助孩子们寻找安全的夜宿洞穴以逃避天敌的袭击……我们多次记录到突突既当爸又当妈的状况:在休息的时候,把最小的女儿拥入怀中,为它梳理毛发(这种行为是它在作为当家公猴的6年中所不曾有过的)。

2003年秋天,突突的群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已经长到2岁半的女儿(原先那唯一一个1岁的女儿)和5个可以自立的大儿子先后离开了它。突突便同剩下的7个3.5~6.5岁的儿子继续组成一个团队。

2004年2月,我们注意到这个团队中那只7岁的雄体,在其鼻子下面也长了像它的爸爸那样的小肉瘤,为此我们把它叫做“小刘”。各种形态学的特征都表明“小刘”已经性成熟,同时在团队中经常充当领头公猴的作用,带领小兄弟们移动觅食以及守望、防范入侵者。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突突如此全心全意地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样做能够增加突突基因传承的几率。那么,为什么已经性成熟的小刘要牺牲自己的繁殖机会,把它旺盛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帮助父亲继续抚养年少的弟弟们呢?

我们以为这显然是与“亲缘选择”(Kin∵Selection)有关的。就拿突突来说吧,它不去寻找新的生育机会,而是把所剩下的全部生命用来照顾未成年的儿女,这在繁殖进化上有什么好处?从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来分析,突突与它每一个子女之间都享有50%的等位基因数。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小刘与它的每一个非双胞胎兄弟姊妹之间也都享有50%的等位基因数,与它的每一个同父异母的半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也都享有25%的等位基因数。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每一个生物有机体都是基因的载体,每一个具有大脑的动物的生命目的都是为了把上一代的基因通过自己传承给下一代。突突和小刘扶助它们的至亲骨肉的利它行为,实际上是对自己也是对族群的基因传承有利的。如果突突的13个子女都能成活到繁殖年龄并开始生育它们的下一代,就意味着突突又得到6.5倍于它自己繁殖传承基因的机会:假设小刘的6个弟弟中有2个是非双胞胎的同胞兄弟,4个是半同胞兄弟,并且它们也能成活和生育后代的话,就意味着小刘在不参予繁殖的情况下,就已经获得了2倍于它自己传承基因的机会。因此,利它行为是建立在与所帮助的对象亲缘关系越近,所获得的利益就越多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突突和小刘帮助其它个体的原因。

∵我们继续观察白头叶猴的行为结构,而脑海中时常思考的是一个关于社会生物学的问题,这是一个由哈佛大学教授E·O·威尔逊于1975年率先提出而至今仍存在分歧的学术问题--人类社会行为究竟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由我们祖先的遗传倾向所决定的?如果能透过白头叶猴的眼睛来反观我们今日的人类社会,或许我们就能逐步采用摒弃自私、发扬互利的合作方式来处理从国际间到人际间的大小事务。

作者档案:

潘文石,男,67岁,民盟盟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