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出过一位大和尚,总想为他写点什么,但又怕自已笔力不够,不能把这位大师说清楚。好在古书中有见仁见智一说,那就以小缘大,以俗说真,试试看吧。∵
这位大师,便是载入《五灯会元》一书的船子和尚∵--∵德诚禅师。∵
德诚禅师,晚唐时人,俗家姓氏、籍贯乡里,皆无可考。年轻时,即在药山大师处参学,与道吾、云巖同为药山门下高足。在离开药山时,他对两位同门说:你们应各据一方,弘扬老师的禅法,而我率性疏野,喜爱山水,没什么能力。以后你们如知道了我的落脚处,又有机缘碰上有悟性的学生,请指引一个到我这里来,我将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他,以报答老师的恩情。于是师兄弟三人各奔一方。后来,道吾、云巖果真都成了教化一方的禅学大师,而德诚则一路东行,登山临水,漫游至华亭。∵∵
唐时的华亭,也就是今天上海的松江。华亭多水,河港纵横。为方便行人往来,德诚便泛一小舟为人摆渡,既不讲经,也不说法,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人们见他是一和尚而又充任摆渡的船子,便称他为船子和当,甚而简称船子,而他的法号德诚,反而不为时人所知。∵
这船子的生涯,一过便是三十年,三十年,是足以让一代人成材、一代人老去的漫长岁月。三十年来,或阴或晴,或雨或风,他每天驾着小船普渡过往行人,三十年来,他也一直在静静的等着一个人。在这期间,他虽有过"∵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的轻轻感叹,但对那位未来学生的等侍,却始终没有放弃。∵
三十年的等待,最终有了结果,终于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和尚出现在他的面前。∵
年轻人法号善会,广州廖姓子,年幼出家,勤研经论,故年纪轻轻,就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座寺院当了住持。一天,船子的师兄弟道吾漫游至京口,见善会登堂说法,便不动声色,随众听讲。唐代禅宗讲学,献疑答问是一种主要形式,于是在讲堂上,便有学众不断的提问,便有年轻禅师不断的应答。问答之间,道吾便看出了善会的稟赋,同时,也看出了善会的不足。道吾用三十年时间为船子寻觅传人,今天,他终于找到了。也许是因为有种发现的喜悦,道吾不禁笑出声来!年轻的善会听到笑声,知道来了大师,赶紧下座,上前诚恳请教。道吾便对他说:你如真想深造,请到华亭船子处。善会不知船子为谁,便问:∵"此人如何?∵",道吾回答:∵"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聪明的善会一听便明白了,道吾一语双关,这句话既是对船子和尚生活状况的真实表述,也是对船子和尚一片空明的精神境界高而又高的评价。∵
«∵前一页12后一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