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基大师,是玄奘的高足弟子,俗姓尉迟,因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京兆长安人。他生长于以武功受封的贵族家庭里;父亲尉迟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封江油县开国公。窥基出身将门,少习儒经,善于属文。九岁丧母,平时常感孤单,渐疏浮俗,早有出家志向。唐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年),玄奘游印归来,回到长安,从事于传译事业,并很注意物色、培养传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窥基,见其眉目秀朗,举止大方,便有意度他为弟子,亲自去和他的父亲商量,得其允许。但因为窥基出身贵族,出家须经手续,直到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年)十七岁时,才正式舍家受度为玄奘弟子。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随玄奘迁入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五年(六五四年),复有朝命度窥基为大僧,并应选学习五印语文,这时他年二十三岁。二年以后,即应诏参顶译经。从此,他一直跟着玄奘参加慈恩、西明、玉华等的译场,随从受业。麟德元年(六六四年),玄奘在玉华宫译场逝世,译经事业中止。窥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专事撰述。以后曾有一段时间,在他的祖籍附近游历,沿途仍讲经造疏,从事弘化。他还曾在五台山造玉石文殊像,写金字「般若经」。永淳元年(六八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窥基在慈恩寺翻经院圆寂,年五十一岁。十二月四日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茔陇。后于文宗太和三年(八二九年)七月启塔荼毗,迁入平原新塔。
窥基随侍玄奘参加译场,前后九年,据「开元释教录」记载,玄奘译籍中标明窥基笔受的,有「成唯识论」十卷、「辨中边论颂」一卷、「辨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异部宗轮论」一卷、「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成唯识论」的翻译。这是一部解释世亲所造「唯识三十论」而属于集注性质的论书,是中国传译瑜伽学一本十支中的主要一支。世亲造「三十颂」时,没有造释就去世了,后经亲胜、火辨等诸论师相继作释。玄奘在印度,将著名的十大家的注释都搜集了回来。开始翻译时,拟将十家注释各别分译。但不久,窥基就向玄奘建议∶将十家的注释糅合起来,成为一部,作出定解,以免后人无所适从。玄奘同意他的建议。窥基自己说这一部译典是「商榷华梵,甄权重轻,陶甄诸义之差,有叶一师之制」。对于十家疏义,采取了护法的注释为主,加以抉择组织。这种糅译的体裁是窥基独创的,他在「唯识枢要序」里说∶「虽复本出五天,然彼无兹糅释,直尔十师之别作,鸠集尤难,况更摭此幽文,城为未有。」可见他对于本论的译成,是有创造性的贡献的。「唯识二十论」,原有后魏瞿昙般若流支和陈真谛的两种译本。窥基「唯识二十论述记自序」说∶「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佼诸梵本,睹先再译,知其不閑奥理,难具陈述···基受旨执笔···删整增讹,缀补纰阙,既睹新本,方类世亲」。这段话是他对于佛典新、旧译本优劣的总评,也说明了新译是从那些方面来校正旧译的。
玄奘在译经期间,每「黄昏二时讲新经论」,「译僚僧伍竞造文疏,笔记玄章并行于世」;玄奘在印度所学的微言大义,就通过这种方式流传。窥基随侍受业,多闻第一,他又是当时造疏最多的一人,称为百部疏主。他的注疏,很多是在玄奘亲自指导之下写成的,如「成唯识论述记自序」说∶「凡∵纂叙,备受指麾。」「唯识二十论述记自序」说∶「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随翻受旨,编头述记。」他在撰述中遇有疑难,随时向玄奘请示,惜「二十论疏」尚未完成,玄奘就去世了。一部分著作是在玄奘去世后才着手写的,如「杂集述记·归敬颂」说∶「微言咸绝杳无依,随昔所闻今述记。」这些述记,大体上包罗了玄奘学说的主要内容。
窥基的著作,共四十三种,计现存三十一种。其所注疏的经典,除「金刚般若」、「法华」、「弥陀」、「弥勒」、「胜∵」等经外,其馀所释诸经论本文,都用玄奘译本。
窥基的著作,善于提纲挈领,建立体系,如「法苑义林章」七卷,把瑜伽一本十支和各宗不同的法义都归纳起来,抉择贯通,细至一字之微,也有专章分析,如「法华为为章」把「法华经」中所有「为」字归纳起来,得出平声「为」有九训,去声「为」有三训,表现出他所提出的「示纪纲之旨,陈幽隐之宗」的特徵。他不但通达声明,并且精熟因明,「大善三支,纵横立破」,他的著述内也常常表现运用因明以立说的倾向。要了解玄奘的学说,现在所可依据的,最主要的就是窥基这些著作。
玄奘去印之前,曾在国内到洛阳、长安、成都等处参访研求,对「摄论」、「杂心」、「成实」、「俱舍」都深有造诣,觉得好多问题还不能解决,才发愿往印度求法,以极大的努力,穷佛学的底蕴。他回国以后所译「般若」、「瑜伽」、「婆沙」、「俱舍」、「杂集」、「因明」等重要教典,包罗很广。其学说要点折中于总赅三乘教学的「瑜伽师地论」,而以之贯通一切,这是依据部派佛教、大乘唯识学说的发展而得出来的结论。玄奘在印度就学于那烂陀寺戒贤三藏,对继续发扬弥勒菩萨学说的无著、世亲,及其后继者陈那、护法之学,均亲所稟受,回国以授门下,各有专弘。窥基组织师说,广制诸疏,加以发扬,对于法相唯识之学,尤其精辟独到。玄奘逝世后,学人多认窥基为玄奘继承者,讲习取为準据,成为奘门的权威,为国内外同所景仰,后逐成为慈恩一宗。
玄奘在世时,中国佛学的瑜伽学说盛极一时,但在窥基以后,华严、天台、禅宗渐次兴盛。华严宗反对三时判教,天台宗反对五种姓之说,禅宗不重文字、排遣名相,也立于相反的地位,法相唯识之学就逐渐消沉下去。再经过天宝以后的兵乱,唐武宗的灭法,窥基著作在其时就佚失了一部分。宋仁宗天圣初年(一○二三年),内廷出所藏窥基著作十四种,四十三卷入藏刻板,「金藏」曾据以副刻,元代的「弘法藏」原由「金藏」留在燕都的遗版蜕化而成,所以「至元法宝勘同录」上仍见着录。明代刻藏以南方通行的「碛砂藏」为据,未及搜罗,因而散佚失传,后人讲习失所依据,此学逐终于寥落。
窥基一传弟子慧沼,再传智周,均能继述阐扬。智周弟子有新罗智风、日本玄∵等,于第八世纪初并将窥基著述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法相宗。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从日本搜罗得慈恩宗著作多种,次第刊行,重加整理和研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