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浩,字志完,晋陵(今江苏常州)人。浩弱冠之年进士及第,入朝后长期任右正言(唐称「右拾遗」,掌规谏之职),上疏论事,总以国君为重,直言不讳。元年中,邹浩上书哲宗言官不称职,书曰∶「人材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陛下视今日之材,果有馀邪,果不足邪?以为不足,则中外之百执事未尝不备;以为有馀,则自任天下之重者几人?正色昌言不承望风旨者几人?持刺举之权似肃清所部者几人?承流宣化而使民安田里者几人?」所言句句切中时弊,忠君爱民之心跃然字上。后值哲宗废孟氏,诏立刘妃为皇后,邹浩以为不当,上疏力争,被宰相章∵视为狂妄,削官贬职。徽宗即位后,诏复原职,但又因与权臣蔡京不合,再度遭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入朝,但已无心从政,遂乞归居家,直到去世。
邹浩一生奉佛虔诚,尝自绘白衣观音像,神形逼真,「见者称奇」。自己则于像前每日供奉,口诵《华严》。又作有颂偈,大义说华严佛菩萨悲智为怀,广开方便,犹如照世灯、雪山药,能救度一切众生,愿日日持经供奉。(见《居士传》卷二十七,「本传」)。邹浩自号「道乡居士」。他喜欢作诗以歌咏心志,其《道乡歌》云∶「要识道乡去处,只在微尘里许。不立四至封疆,不问二仪寒璁。日月常放光明,鸟兽率来仪舞。其俗无誉无非,其民无喜无怒。别是一种乾坤,全异九州风土。师旷倾耳莫闻,离娄拭目莫睹。谁知有个冥蒙,踏着从来门户。..人间天上无朋,可谓自今自古。」邹浩把「道乡」说成是异于世间的佛国,并声称自己已置身其中,生活在佛国乐境。诗作语言浅近平常,却意旨深切,其中包含了作者对禅理的契悟∶世人为了寻求超脱苦海的「道乡」,踏破铁鞋无觅处,不知道所谓的「道乡」就在眼前的「微尘里」,是容易得「不动脚跟」便可进入的。禅宗有句话叫「照顾脚下」,其含义就是「看脚下」、「留意脚下」,这并不是说要人行走时小心摔倒,禅家的解释是说,世人的常识总是错误地认为真理之大道高达难求,因此或舍近求远,或望而生畏。其实真理之大道就在眼前事物中,俯拾皆是,也就是在脚下,所以叫人「照顾脚下」。
邹浩的母亲张氏贤达有知见,邹浩初入朝廷任谏官时,因怕连累母亲,欲辞职不赴。母亲劝道∶「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愿何忧!」及至因此两度遭贬,母亲仍不改初衷。(见《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本传」)邹浩死后,朝廷追∵曰「忠」。其作品有《道乡集》行于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