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似乎从来都不亲民,绕来绕去的理论让人们总是敬而远之。顾名思义,生态伦理学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固然大部分人也不太熟知其中的理论,而《生态伦理十日谈》让生态伦理学放下了“姿态”。

本报记者杨新美

《生态伦理十日谈》介绍了老师与学生讲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伦理。以往,不是向公众灌输环保知识,就是在引导公众如何环保,而究竟为什么要环保,并没有向公众传达要环保的根本的原因。

生态伦理学也亲民

《生态伦理十日谈》属于“蒲公英丛书”系列,是一本普及生态伦理学知识的科普书。当丛书的策划人找到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约稿时,刘兵头痛不已,因为写科普书比写学术书籍更有难度,首先要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其次写作的形式还要新颖,语言通俗易懂、生动风趣。经过长久思考后,刘兵将“生态伦理学”这一陌生面孔以三个人对话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为何要选择这个冷门、深奥的题目做科普,难道就不怕没有读者?刘兵表示,由于近几年环境恶化的局面日益严峻,人们也越来越关心此类问题,如南水北调工程一度引起的纷争,国家级保护景区该如何做到既对游人开放又能保持环境。现在,虽然保护环境的口号喊得响亮,但人们脑海中的环保概念往往停留在表层。如为了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改变生存状态,要植树护林,保护野生动物……刘兵说:“但是从更深层的理论上看,人们并不是很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不要轻易养宠物……”

而生态伦理学对于人们自发的保护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伦理学,是一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人类往往是依靠这些伦理底线来作出选择的。而生态伦理学有其特点,针对性、应用性强。生态伦理学向公众传播,就让人们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才能更理性地看待环境问题,并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

即使生态伦理学的传播对于环境保护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但其在我国公众传播得依旧不够,而且有关生态伦理的科普书则更是屈指可数。刘兵说,首先,我国的理论研究者与公众交流甚少;其次,生态伦理学伴随环境问题的恶化,而随之产生、被建立成为系统的学科,其发展时间不长,而且大部分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是来自西方,我国学术研究成果相对滞后。这些因素影响了生态伦理学在大众中的传播。

涉及环境的话题很多,如何加以取舍?刘兵说,首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人们感兴趣的,如我们是否应该灭四害,如何对待动物园里的动物才算得上尊重;其次,近几年,媒体比较关注、争论较多的热点,这意味着它一定也是公众话题,如是否应该建水坝的问题。刘兵说他们并没有试图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唯一的答案,只是结合生态伦理学,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

在《生态伦理十日谈》中,刘兵特意设计了3个不同的角色。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雷毅是专门从事生态哲学和科技哲学研究的。刘天天,在当时参与谈话时,还是一名中学生,她从她的立场代表另一个人群,提出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而刘兵是从旁观者的立场给予一定的分析、评价。3个人的对话,让视角更加立体、丰富。

“伦理学,就是要让人们成为一个讲道德的人。而生态伦理学,就是为了让社会更和谐。”刘兵说。

被我们忽略了的生命

在电影《致命魔术》中有这样一幕,魔术师为了表演把一只笼中鸟变没,而不惜牺牲小鸟的生命,而有一位小观众因看穿了魔术,立即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幕肯定会让很多观众难以忘怀。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忽略了很多生命呢?

从《生态伦理十日谈》一书中,我们会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我们忽略了身边如此之多的生命。现在,现实生活中、电影镜头中,随处可见流浪狗、流浪猫等一些被人们抛弃的宠物。动物是否应该被圈在不同形式的“笼”中供人们观赏?所谓的“荒野”真的应该被我们开垦、利用吗……

或许在提出这些问题前,我们还只是站在自身的立场去思考我们的需要,却忽略了动物、荒野、植物等大自然每一个角色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生态伦理十日谈》中,该书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副教授雷毅表示,对于有感觉的或有生命的动物我们都不应该违背它们的意志而支配它们。而因为担心宠物猫、宠物狗大量繁殖而对它们做绝育手术,则是在用一个错误弥补另一个错误。

人们是否应该尊重蚊子、苍蝇等害虫的生命?雷毅对此在书中给出了解释,蚊子对我们而言是害虫,是单纯从人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如果没有另外一个物种制约它,这个物种必然会有灾难性的后果,而整个生态系统最后也必然崩溃。

“我们不仅没有考虑过动物,还没有考虑过植物,甚至是荒野。”刘兵说。从这些角度来看,是以往伦理学没有考虑的。

《生态伦理十日谈》是一本不厚且不贵的小册子,可其中却包含很多伦理学的精髓思想,让读者花几个小时便能重新看待人与大自然、与地球的关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