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我们在规劝的时候不要说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正直,然后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他的问题讲给他听,你说我都没有批评你,我是直接规劝你,然后对方已经气得牙痒痒,自己还了然不知。人还是要柔软、还是要敏锐一点,所以应该是在私底下劝他,因为人情不可拂,人都比较顾面子,你不要把他的面子给硬撕下来,这样会撕破脸,所以规劝也要是没有人的时候私底下规劝。甚至于当我们要规劝他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对方对我们的信任,假如信任不够,能不能劝?我们不能只是拍着胸脯:你能认识我这个朋友太难得了,因为我就是正直。人情世故还是要懂得。很多人很善良,但是没什么朋友,就是这种分寸不知道。所以师公教我们要规劝或守默,信任不够的时候不轻易开口,所以规劝别人还要有时节因缘。所以讲话是个大学问,要学。
《论语》里面就告诉我们,君子“信而后谏”,相信以后才劝谏,信而后谏,“未信”,还没有信任的时候你就在劝谏他人,“则以为谤己也”,他会觉得你这个人是不是特别看我不顺眼?他会误会你是要毁谤他。真正信任,他觉得你是真正为我好,这个劝就没有问题。而且说实在的,纵使劝,能不能一次把十大罪状都列出来?不行,要循序渐进。甚至于要劝以前,还要说你最近有哪些真的做得比我还要好,“先美其长”,还要先夸个几句,让人家高兴。你不要今天一大早,人家好像都还没有睡醒的时候,“我今天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然后他就很紧绷,你说你昨天哪里做错了你知道吗?这都不够柔软。应该是“先美其长”,先肯定他的付出,你先美其长,“盖人喜”,他生欢喜了,我做好事人家都有看到,他心情好了,则善言易入,你劝他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道理的时候,要伤害一个人很简单,你打下去就害他受伤了,但是要帮一个人很不容易,真是要煞费苦心。所以今天我们冷静来看看,身旁有很多好朋友都是苦口婆心在劝我们、在帮我们,那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要珍惜。当他们要来劝我们,我们可不能又摆了一张臭脸给人家看,福在受谏。现在很多年轻人旁边还是有很多好的长辈,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比较不受教,人家批评个一、二句嘴巴就翘起来,所以长辈只好敬而远之,看我们什么时候比较肯受教了再来提携我们。所以人生不要怨自己没有贵人,根源还是在我们谦卑、恭敬的态度不足。所以这是师公讲的,“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你看,这都跟口业有关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