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法师俗家姓董,名慕舒,字蟠仙,出家后法名传佛,大觉其字。他是四川省合川县人,约出生于清季光绪十年前后--十九世纪的八○年代。他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光绪末年,考入成都的「弁目队」学军事,以成绩优异,为长官保送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派入云南新军服务,任教练长。以成绩卓着,受到统制官陈宦的赏识,推荐他到东三省的陆军中任营长。

慕舒在军中服务日久,眼见官场中腐败黑暗的情形,因此,深愤清廷专制,欺压汉族,乃萌起革命思想。他脱离军职,回到四川,奔走于重庆、武汉之间,与革命人士相往来,密谋起事。辛亥年武昌光复,他自武汉返回重庆,联络军中的基层干部,密谋响应。辛亥十一月二十二日,慕舒与革命党人张培爵、夏之时等光复重庆。他以参与革命之功,任蜀军军***军事执法官。民国肇建,改任蜀军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改任云阳县知事,任满后又调任合江县知事。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慕舒的军中的友龚缉熙,到合江县署去探望他。缉熙在北京时,曾于广济寺从川人张克诚学佛,回川后并听佛源法师、及成都大学教授刘洙源讲经。此时去探访慕舒,说及他学佛的心得,并赞扬佛法的好处。慕舒听得极为感动。翌日,缉熙陪同慕舒同往邻近的涪陵县天宝寺,谒见佛源老和尚。佛源老和尚为他讲解佛法大意,慕舒颇有感悟,觉得过去所作所为,皆如过眼云烟,如梦如幻。无益于众生,徒增自己罪愆。他深切悔悟,思求学佛忏悔,这是他启信佛法之始。此后他开始阅读佛经,并命家人戒杀念佛,他自己也礼佛茹素,日有定课。

后来交上信佛的朋友黄葆苍、李锦章二人,时相往还,共同研究佛经。至此他益发觉得官场生涯的无聊乏味,乃辞官不做,与黄葆苍、李锦章二人,结伴出门寻师访道。他们一行三人,先到上海,继转宁波,渡海朝礼普陀山,回程于宁波朝礼天童寺、阿育王寺。后来又到天目山及镇江金山等名山大剎,然后回到重庆,以后就常去听佛源老和尚讲经。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春天,三人相约出家,乃再度由重庆乘轮东下,到宁波谒见太虚法师,请法师为他们剃度。太虚法师见三人意极恳切,乃从其所求,携至鄞西天王寺,由玉皇和尚陪同礼忏数日,先授菩萨戒,继而为三人剃度。三人中黄葆苍年最长,董慕舒次之,李锦章又次之,从临济宗派排名,葆苍法名传心、字大慈,慕舒法名传佛、字大觉,锦章法名传众、字大勇。大觉于剃度之后,随同玉皇和尚住在天王寺度夏读经。

大觉在天王寺读经坐禅,为时数月,翌年到镇江金山寺受具足戒,之后即到西湖净梵院闭关潜修。在关房中行般舟三昧,常立不卧,一心念佛。他早年曾患肺病喀血,经调养痊愈。此次闭关,因用功过度,引得旧疾复发,经过一段静养,始告痊愈。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春,太虚法师在武昌创办「武昌佛学院」,函召大觉到武昌协助,命他负责佛学院修缮改造工程,及各种设备的购置。大觉勤勉尽力,任劳任怨,数月之内,完成佛学院的修建工程,做好开学的準备。七月间佛学院招生,七月二十日正式开学。

佛学院由太虚法师任院长,智信法师任监院,大觉任学监,竹林任会计,玉皇任庶务,教员有史一如、杜汉三、陈济博等人。开学数月之后,事务方面办事未臻健全,学生与学监、教员时有磨擦。大觉且因管理工程那一段时间,昼夜赶工,劳累过度,以致肺病复发,乃向太虚法师告假,辞去学监职务,回川养病。

返川后住在重庆佛学社,疗养了一段时间,身体逐渐复原,他乃在佛学社升座讲经,听讲者极为踊跃。后来以佛学社地方狭隘,不足以容众,乃在佛学社旁另觅隙地,建造佛学院及专修林,专社讲堂,说法讲经。他讲经,深入浅出,曲引善譬,听讲的人无不感动。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他又以修行过急,神气损伤,迁居城外归元寺静居调养。这时,早年劝他学佛的老友龚缉熙,已从天宝寺佛源和尚剃度出家,法名能海,曾到归元寺去探病,劝勉他静心调养,以他日为佛门多做点事情,但数月之后,大觉法师因病入膏肓,医药罔效,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乙丑岁二月十七日逝世,享寿约四十岁左右,僧腊七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