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何为智慧?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而智慧何以得?智慧源于生活。

至学院伊始,我们听到了副院长觉真法师所开的一门课:《佛教智慧观》。待法师讲至认识、情感、意志三者既矛盾又统一时,蓦然领悟,原来终日苦寻的智慧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佛教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喜、舍就是智慧。当你用一种平常心、平等心、欢喜心面对有情时,你会发觉慈悲喜舍、爱语利行又会促进智慧的增长。

法师曾讲过一段公案:有一商主,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一日,商主带领商人们携宝渡海,船夫见财,恶念顿起,便想杀掉全船商人而夺其宝。由于商主已证初果,船夫歹一起,便知其意。商主想如果我把此事告知众商人,那么众商人一定会杀死船夫,从而商人们会产生共业而堕地狱。如果不告诉大家,船夫又会将全船商人杀掉,而造下无边罪业。商主左右为难,最后下定决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便一个人秘密的把船夫杀了。商主以自己堕地狱的代价拯救了他人。这种形式上的「恶」行,却是实质上的「善」意。人的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如果于起心动念处观照反省,将自己的每一念都安住于慈悲、般若之中则菩提高增。

偶然间想起儿时所做的一些傻事,那时我常见一些诸如甲壳虫之类的小动物不慎落于水中,见他们拼命挣扎的样子,禁不住会用小木棒把牠们一个一个的救出水面。小伙伴们常为笑我,但我不屑于理会,觉得帮牠们逃命而心感欢慰。

我姐姐有个同窗,十年前高考名落孙山。她几乎无法面对生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她爬到楼顶,就在纵身前的那一刻,猛然见到楼下那位残疾的小男孩,正拄着双拐依旧面带微笑往返于家与学校的路上……,女孩的心受到了震撼。十年后,这位没有跳下去的女孩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总裁。

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事,理想与现实总会有矛盾,但内境大于外境,逆缘亦可成为助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总在历尽艰难之后,你会发现战胜了困难的同时你也战胜了自己。

慈悲是福德,欢心是吉祥,无论是布施予人而开心,亦或被人误解也是开心,烦恼即菩提。困难和逆境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增长我们的道心。弥勒菩萨永远是我们最好的示范:「老拙穿纳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吐脸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亦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此消息,何愁道不了。」

慈悲喜舍即是智慧,有智慧何愁道不了呢?

我借觉真法师上课时常说的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普供养有缘人,学习要安心,修道要安心,成就任何事业都要安心,安心是学修精进的基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