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果禅师眼中的住山与住丛林

远尘

来果禅师是现代禅门巨匠,他住持高寺30多年,精修禅行,劝导禅门学子,使高禅风名闻天下。来果禅师在给弟子们开示禅法时,常结合自己的禅修体验,多有独到的见解。本文拟就其对住山与住丛林的观点略作论述。

一、住∵山

有许多禅子因不喜丛林规矩约束和各种外境的干扰,而向往清净幽雅的山林修学环境。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有许多禅子离开丛林而隐居深山,希望籍此成就道业。对于打算住山的人,来果禅师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住山的人,多是道心不坚定者。禅师在给诸禅门学子开示时指出:“喜住山之人,皆从道念不坚中有。爱山之心不歇,厌住之念愈坚,亦有日用中规矩杂事,优劣见闻,时扰于心。或坐香短,工不够用,或行香长,色力难拖。有因开示不称意者,有因调众不遂心者,有因邻单打杈者,有因坡事太多者,有因殿堂太苦者。厌处太多,阻碍纷纭,实难办道,竟作溜单之人,系有住山之念。”

来果禅师这段开示旨在说明,修行不一定要住山,在丛林中亦能成就,那些坚持要住山的人,是因为本人杂念太多,怨愤太甚所致。他们通常把自己无法静心修道的原因归之于外境,而不是从自身找不足。这样的人即使住山也很难成就。

来果禅师还认为,住山之人,并不是真为道业,而是为了贪安偷閑,以山为快。许多住山者在住丛林时,感觉事事不如意,他们在丛林中挂板敲钟,倒茶打水,以及从事其他寺务,尽是敷衍了事。对于寺中班首的开示,他们听后冒火;对于维那所讲的规矩,他们听了心烦。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他们认为住丛林太苦,所受的约束太多,不如遁入深山,不为人知,倒是落的清閑自在。

来果禅师认为,对于那些真正有心于住山者来说,住山还有许多弊端。其一,深山之中,有屋无床,有柴无火,有碗无米,若人住山,必得亲身操持衣食之需,一日三餐,运水搬柴,无异俗务;其二,每有穷苦妇女上山求食,因与住山者频频接触,恐圣戒难保;其三,因粮食缺乏,住山者必下山苦化,一饿10天8天,也是常事。遭遇现实困境,会使住山人退失道心而下山;其四,也有因与邻山不和,相互争吵而被打死之事发生。

通过对住山之人的住山心态和住山弊端的全面分析,来果禅师主张习禅之人,应当从自己内心痛下功夫,在丛林中真修实证,日久功深,自会有所成就。那种认为住山才能够修行得力的想法,只能说明修禅者的道心不坚。这种希望通过住山来解决现实的困惑,最终只能使他们一无所成。

二、住丛林

鑒于住山的种种弊端,来果禅师认为真正有志于修道的禅者,应住丛林。来果禅师之所以劝化禅子住丛林,是他认为住丛林有以下利益:

第一,丛林是弘法利生,明心见性的场所。禅师主张习禅者若欲明心见性,弘法利生,入住丛林当是最佳选择。住在丛林之中,就像衣服有领,网有纲,一切有规有矩,住丛林者自会身心安乐,饭食调和。在这种环境中,道行深的人,则会日有所进,没有道心的人,也会受到警醒自求上进。如此相互激励,共求上进,最终才会不负四恩,因此禅师说丛林是僧人习禅的宝地。

第二,丛林是十方聚会之所,圣贤安居之地。古人云:历代诸祖出自丛林,古今圣贤从丛林出,处当敬常住如佛剎,爱寺物如金珠。丛林中所住大众,相互切磋,道艺日精。住众数十百人,将来哪位是罗汉,哪位是菩萨也未可知。常有古代高僧传记所载,一些著名禅宗祖师,多是从丛林、斋堂中出。如沩仰宗开山之祖沩山灵佑禅师以及亲见文殊菩萨的无著文喜禅师等。可见以丛林为家,以规矩为住,不仅可防自身散漫放逸,同时,也可令道业日进,成圣成贤。

第三,丛林之中,佛法僧宝,永久熏习,易成佛道。僧人每日住丛林,上殿、诵经、礼佛、禅修,经常受到佛法的熏习,身心常保法喜之乐。当至大殿,见到佛陀庄严圣像,马上会想到佛陀的悲心,从而生起向上之心;读诵法宝,马上会想到佛法为佛陀金口宣扬,令见闻之人,生希有之想,培无量福果。在丛林中,与众僧相互问道,说佛语,行佛事,与道相应。在丛林中佛法僧具足,广行佛事,化度众生,则利于修道成佛。而且,住丛林中,若明心见性而悟道,更易方便度化众生;若开悟人多,则度化人众,从而更有利于宣扬佛法。

正是因为丛林有以上利益,来果禅师才反对禅宗门徒入住山林,而是积极劝导门徒常住丛林,多行佛事。他认为,只有安心在丛林中熏习,年久功深,道业自会有成。

来果禅师对习禅者住山和住丛林的不同观点,反映了一位禅宗祖师的真知灼见。他劝导学人远离深山,亲近丛林,旨在使禅宗学人在修道的旅程中不偏正道,少走弯路,表现了一位禅门长者慈悲宽广的胸怀。

现代的习禅者,若是在住山与住丛林之间犹豫不决时,想一想来果禅师的指南,则自会做出明智的抉择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