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交辉大明寺——鑒真与欧阳修
平山堂
一
鑒真(688—763)大师,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扬州市)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14岁在扬州大云寺礼智满禅师出家,法名鑒真。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一年后,经道岸师的引荐,到洛阳、长安参学办道。21岁,从荆州玉泉寺高僧弘景律师受具足戒。
洛阳、长安二京当时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中心。鑒真游学两都,遍访丛林名山,大德高僧,潜心研究经论,学习佛教艺术、医学等,尤其用心于律学的研究。经过几年的熏修和名师的教诲,鑒真法师在以上几个方面受益都很大。
26岁游学归来,先住扬州大云寺,后住大明寺。常常抄写经论,建寺造像,讲授戒律,名声大震。《唐扬州大云寺鑒真传》(宋·释赞宁)云:
……虽新发意,有老成风。观光两京,名师陶诱,三藏教法,数稔该通,动必研几,曾无矜伐。言旋淮海,以戒律化诱,郁为一方宗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4岁丧父,随叔父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他识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24岁时,他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获得第一名,殿试以甲科第14名进士及第。后授将士郎、秘书省校书郎、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逐步踏上仕途。
两位分别出生在唐、宋的人物,相差320年。都是少年英才,大器早成。后来,一位成为佛教的高僧,一位成为儒教的大儒。
二
唐朝的都城当时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很多外国人在长安、洛阳等地学习。东亚的日本更是大规模派遣使团来中国学习,史称“遣唐使”。唐开元二十年(732),日本第九次派遣唐使团赴唐,并安排普照、荣睿两位法师,一定聘请大德高僧来日,以正僧纲,兴隆佛教。
唐天宝元年(742),普照、荣睿两位法师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鑒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济度众生。鑒真慨然应允,弟子祥彦、思托、倒航、如海等21人随同前往,遂作东渡的準备。743年,在东河口造船,并準备粮食和物质,藏在既济寺和大明寺。四月,渡海计划遭到高丽僧人如海的诬告,东渡受阻,未能成行。以后鑒真为去日本,多次行动。《唐扬州大云寺鑒真传》(宋·释赞宁)记载了天宝七年的一次东渡:
(天宝七年)至越州浦止署风山。真夜梦甚灵异。才出洋遇恶风涛。舟人顾其垂没。有投弃栈香木者。闻空中声云。勿弃投。时见舳舻各有神将介甲操仗焉。寻时风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长三丈余。色若锦文。后入鱼海。鱼长尺余。飞满空中。次一洋。纯见飞鸟。集于舟背。压之几没。洎出鸟海。乏水。俄泊一岛。池且泓澄。人饮甘美。
鑒真一行準备妥当,出瓜洲,下扬子江,经常州东下至狼山,江面豁然开阔。船刚要扬帆入海,忽然狂风大作,江水咆哮,只得泊岸等待时机。直到十月中旬,船才可以下海。刚入深海,大风又骤至,浪峰突起,吼声如雷,船被风浪抛上掷下,大众同念观音菩萨圣号。次日船又漂到蛇群出没的蛇海。水蛇大的一丈多,小的也有五尺,将木船围得严严实实。经过三日,又进入飞鱼海。过了五天,船又入飞鸟海。飞鸟在空中翱翔,时而降落在船上,几乎把船压翻了。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离险境。
以后的两日,风大浪急。众僧懊恼躺卧船上,昏昏欲睡。日僧普照法师每天在用餐时间,发给大家少许生米充饑。舟上无水,嚼米喉干,咽不下,吐不出,只能饮用咸的海水。结果造成腹胀难受,苦不堪言。此后,又遇海盗抢劫,危险重重。真是“一生辛苦,何剧于此!”(《法务赠大僧正唐鑒真大和尚传记》(日·真人元开)
这次的东渡也以失败告终,但鑒真大师并不气馁。唐天宝十年,鑒真患眼疾,后来加重,胡人医治无效,双目失明。753年12月20日,鑒真终于到达日本萨摩秋妻屋浦。从开始发心东渡日本,经历六次,历时12年。
宋代的欧阳修初入官场,就见到朝廷逐步暴露的各种矛盾:民怨鼎沸、外敌扰境、内忧外患、积重难返。朝野上下呼吁改革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庆历三年(1043),拥有实权的范仲淹顺应历史潮流,推行新政。时任知制诰、知谏院事的欧阳修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核心人物。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连续向上奏《论朝琦范仲淹乞赐召对事札子》、《朋党论》、《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等,大胆揭露时弊,倡导改革,成为范仲淹新政改革的领军人物。由于新旧势力悬殊,新政改革失败了。
他被贬外地,相继在滁州、扬州、颍州任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推行任人唯贤、鼓励农耕、奖掖有功之士、减轻人民负担的“宽简之政”。特别是在庆历八年(1048)正月,他调任扬州知府后,在大明寺筑建“平山堂”,与扬州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文章太守”的千古佳话。
纵观他进入仕途后的种种磨难,正如王安石所说,欧阳修“仕官四十年,上下往返,感世路之崎岖,虽屯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有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在鑒真和欧阳修两位大师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在扬州的大明寺,一个曾经于此弘宣戒律,一个在此筑建平山堂。三百年后,大明寺成为他们思想的交汇点。
三
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蜀冈中峰,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诸山皆以为是寺为郡中八大剎之首”。寺院殿宇雄伟,古色古香,其中以平山堂最为有名。
平山堂由欧阳修初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为欣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宋·秦观在《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中说:“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数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平山堂素来被称为“淮东第一观”。
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
因为时常閑游山水,便与瑯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滁州知府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閑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
欧阳修的感情能从新政失败的阴影中很快调适过来,应该说与智仙和尚的交往分不开的。尤其智仙和尚建的亭子(醉翁亭),成为滁州太守疗伤的地方。
1048年,欧阳修转任扬州知府。上任后不久,在蜀冈大明寺建平山堂。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六云:
平山堂在蜀冈上,《寰宇记》曰:邗沟城在蜀冈上。宋庆历八年二月,庐陵欧阳文忠公继韩魏公后守扬州,构厅事于寺之坤隅。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名曰平山堂。寄魏公书有云:“平山堂占胜蜀冈,一目千里。”谓此。其时公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湖折荷叶,遣妓取花传客,事载诸家说部中。
据《避暑录话》记载,此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均能隐约可见;并记述:“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去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浸夜,载月而归。”《避暑录话》的作者叶梦得在哲宗绍圣初,中进士后曾在六、七月之间到平山堂。他看到环堂四周“老木参天”,并有竹子千余竿,大如椽,将阳光都遮掩了。当时大明寺有一位80余岁的老僧,当年曾经见到欧阳修,他对欧阳修筑建平山堂,与寺僧交往等等往事,历历在目。另据《墨庄漫录》记载,欧阳修在大明寺平山堂还亲自种植柳树一株,人谓之欧柳。欧阳修还为此作词一首《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文中有“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
欧阳修当时在大明寺内筑建平山堂,乃为时人所注目;而与佛教高僧的结交往来,也成就了一段儒释文化交相辉映的佳话。
四
鑒真到达日本后,被天皇敕封为“传灯大法师”,并且“朕造此东大寺,经十余年,欲立戒坛,传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诸大德远来传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后,受戒传律,一任大和尚。”(《法务赠大僧正唐鑒真大和上传记》
于是,鑒真在东大寺卢舍那佛前设立戒坛,为圣武天皇、皇后、太子、大臣等授菩萨戒,为沙弥澄修等440人授戒。自此后,鑒真大师受到越来越多的日本僧众的景仰和崇敬。担任大僧都的鑒真,在日本辛勤耕耘了10年,对律学、建筑、雕塑、文学、绘画、书法、医药、饮食等方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被中日人民尊称为“盲圣”。
皇元年(1049)欧阳修回朝,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后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
苏轼有一首词,名《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词中云: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9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8年。苏轼重游故地,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睹物思人,抚今追昔,万分感慨。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平山堂在咸丰年间毁于兵火,现存建筑为同治九年(1870)方浚颐和重建。民国四年(1915),运使姚煜重建。新中国成立后,1951、1953、1979、1997年进行了大修。平山堂与大雄宝殿相毗邻,面南而建,五楹,七架梁,硬山屋顶,西南设卷棚,北有短廊与谷林堂相接。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阳公的轶事。堂前朱漆红柱上有清太守伊秉绶所作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上联以山喻人,显现当年高朋慕名而至,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借《醉翁亭记》中句,表现欧阳修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跌宕情怀。
几度风雨,几度沧桑。漫步在大明寺,站在平山堂前,透过宋瓦清砖,婆娑的树影,看到平山堂里觥筹交错,一侧的大明寺却晨钟暮鼓,清静无为。两位大师,掀动的既是思想的沖撞,交融,也是留给后人的一段佳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