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锡亚尔达车站旁边一个为站台儿童设置的狭小而又破败的夜间住所里,14岁的穆罕默德·侯赛因坐立不安。他从孟加拉国的童工生活中逃脱出来,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和众多在此驻足的儿童一样,他也是一个人来到这里,在到达秦尼·阿沙——印度当地为保护街头流浪儿童而设立的慈善机构之前,要睡在站台上并到火车上寻找食物和钱财。

这是一个很长也很复杂的故事。小穆罕默德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大,他出生前,其孟加拉国籍的母亲便被卖给了一个新德里男子为妻。据穆罕默德叙述,他爸爸是一个很没责任心的人,经常打骂他的妈妈,常常出去赌博酗酒。穆罕默德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娶了另一个女人,妈妈带着孩子们逃了出去。“她在街头乞讨了一个月,后来我们回到了孟加拉国我的外祖父家。”他回忆道。但在那里,家庭生活发生了改变。他的外祖父也是再婚,并且不认自己的女儿。在艰苦挣扎中,母亲找到了一份女佣的工作,同时将穆罕默德送到一个制革厂工作以获取额外收入。他意识到了妈妈的艰辛,但他不喜欢那份工作。“我一旦抱怨,便会招致殴打。但我确实没有能力做下去。”

12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男孩儿。男孩儿向他讲述了在印度火车上旅行、向乘客乞讨、为乘客工作的生活。那是一项很容易做的工作,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人提供自由和刺激感。第二天他们便起身,搭乘一辆卡车,穿过边界。在乘坐由新德里去孟买的火车时,被社会服务部门遣送回了孟加拉国,只能等待再次出走机会。回到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曾三次去看望自己的母亲,然而每次都是在挨打后被派出去工作,这对他来说很痛苦。13岁的时候,他接受了另一个男孩儿的建议,最终去了锡亚尔达车站。“我睡在车站站台上,向一位当地乘客卖水,这一天我挣了将近30卢比。”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穆罕默德只是印度1100多万离家出走儿童中的一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艾滋病在印度的传播使许多儿童成了孤儿;一些儿童为摆脱父母虐待或找工作而离家出走;其他的儿童要么是被贫穷的父母所抛弃,要么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让这些儿童在车站站台的夜间住所居住也许是一个好方法,但若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呆很长时间则很难。

锡亚尔达车站是印度众多铁路站点之一。在那里及其街道旁边居住的儿童有500多个,年龄大致在5至18岁之间,其中约有一半的儿童年龄处于5岁到9岁之间。据秦尼·阿沙“志愿中心和车站夜间住所”项目执行人之一、29岁的萨哈透露,大多数孩子面临性虐待、暴力和被剥削的危险,许多孩子没有任何情感。即便在车站,他们也面临着被其他孩子及车站搬运工、小贩、甚至警察伤害。然而,尽管夜间住所狭小而简陋,孩子们也仅是铺上一层薄薄的垫子睡在地板上,但却是他们摆脱性虐待和暴力危险的避风港。

秦尼·阿沙的主要目的是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接受全日制教育。但鑒于许多孩子从未上过学且生活无序,他们首先将精力集中在了改善孩子生活技能上。萨哈指出,由于在车站逗留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来说只是暂时性的,他们任何时候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蹤。所以,确保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是至关重要的。鑒于有些孩子利用口交来交换食物的事实普遍存在,萨哈特意为他们组织了一场“讲究卫生重要性”研讨会,向孩子们讲授如何降低性虐待及性病传染等相关知识,并让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还教他们如何为自己烹饪食物并告诉他们营养的重要性。

另外,秦尼·阿沙还鼓励孩子们做有责任感的人。许多孩子被培养成“同侪宣导者”(peereducator)和卫生工作志愿者。他们走出该组织到站台上寻找新到儿童,建议并鼓励他们在夜间住所住宿并参加志愿中心的相关学习活动。一旦这些新到儿童做好了参与学习的準备,就会被带离车站到达一个名为“中途宿舍”的地方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活。

在志愿中心外面,穆罕默德穿着肥大的医生白大褂自豪地站在那儿。那是卫生工作志愿者的制服,背后还清晰地标注着慈善机构秦尼·阿沙的标志。这件衣服对于帮助穆罕默德往返于站台,建立站台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并教授他们改善卫生状况具有很大意义。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在秦尼·阿沙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感到自豪。眼下,他希望能像自己的朋友桑杰那样成为一名“同侪宣导者”,然后去学校学习。他想在IT行业工作。他相信印度会越来越富裕,他不想错过那一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