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约束着家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它们看上去都针对着孩子,但大多不像学校或企业、单位一样被写在纸上、贴在墻上,而是长辈人在日常生活中,用言传或者身教让孩子感觉到、学习到。它们往往都小到细微,但日复一日,我们不知不觉地感悟到父母就是那样生活着,而那样,也成了我们自己后来生活中不可改变的规条……

家庭建设、孩子成长都需必要的家规,成功的家庭、成功的教育无不包含必要的家教。但是现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很多家庭的家规意识还有多少?让我们做一次回忆,再拾那些“老”家规,当然,符合不符合您的观念,该不该也成为您的家规,您自己决定。

且看餐桌上——

人到齐、长辈先动筷子,才可以开始吃

分享人:菲菲(机关干部)

记忆:像我这样年龄(49岁)是独生女的人不多,这虽然不是我没有太多家规意识的理由,但在结婚前,我确实对家里的“次序”问题很模糊。结婚前,爸爸回来之前我要是饿了,有的时候纯粹是馋了,妈妈肯定会从盘子里拨出些菜来让我先吃,爸爸回来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自然而然,我从来就没有要忍一忍,等家人都到齐的概念。结婚后将近一年时间每天回到家,饭菜都已经等在餐桌上了,所以关于这样一条规矩的意识,我是在25岁、婚后一年才建立起来的。

记得公婆和我们一起住的当天,饭菜上桌,真是诱人,我站在餐桌旁沖客厅高声呼唤公婆:“爸妈,吃饭喽!”然后一腿支在地上,一腿弯在椅子上,顺手拿起筷子夹起盘子里最顶上的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

老公正好从厨房走出来,像看外星人一样瞪着我:“怎么回事你?!”“怎么了?”我一边心满意足地嚼着肉一边说,“这是你炖得最棒的一次……”“我爸妈还没坐下呢,你就……”“我叫爸妈了……”“有你那样的吗?!你不会过去请他们啊……”

父母对我有婚前谈话,十家锅灶九不同,彼此有不相适应之处要互相迁就互相适应。既然老公很在意,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人没坐齐、老人还没有吃之前动过筷子。

继承:我现在是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大部分工作属于迎来送往之类,餐桌上那些基本常识性礼仪不能不说是从家规中借鑒而来的。

困惑:我们有了儿子以后,我老公好像没那么事了,儿子经常比爷爷奶奶先吃点什么,有些在我看来已经是在纵容了,比我父母当年对我还有过之。我晕!

看準夹起,不得翻拣

分享人:彭伟(大三学生)

记忆:我六岁的时候,在一次家宴上,姑父把我“抢”过去,席间,他总把那些最好吃的夹到我的碗里。就在我吃得正欢的时候,爸爸走过来把我抱开了,还冷冷地对姑父说了句:“你吃自己的,别老给孩子挑了!”过了一会儿,小姑又走到姑父身边,一把把他揪了起来,拉到一边。

小姑:“你没看我们家的人脸色都已经很难看了吗?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许在盘子里翻来翻去的,菜看好了再夹,夹起来就不能再放回去,就算不想吃了也要放在自己碗里”。“就你们家人事儿多”。小姑父气哼哼到一边坐着去了。

晚上睡觉前我跟妈妈提起这件事,妈妈说她也十分不喜欢小姑父的那种做法,那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

继承:我以后十分注意,上小学时还跟同学讲过这件事,得到了老师的热情鼓励。我想,那个班的同学肯定都会做到吃饭的时候不翻拣,以后他们的家里也都肯定能有这样一条规范。

困惑:和现在的大学同学一起聚餐,经常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很多时候宁肯饿着。他们中不少人习惯性地爱用自己的筷子在盘子里翻来挑去,翻够了才夹走。但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己已经不好意思跟人家再讲这件事了。

不许吧唧嘴!

分享人:美胜(企业CEO)

记忆:吃饭的时候不许吧唧嘴,我和我哥都为此多次挨过我爸戳脑袋。现在想起来,如果第一次就是“连坐”式惩罚,可能不用费那么多次劲。往常吃饭不留神吧唧嘴了,谁出了声音,谁的脑袋上就会随即被戳一指头。一次没改过来,第二次比第一次戳得要狠。但是我们哥俩怪就怪在,第二天吃饭,同样的错误又会犯!

有一天我又吃到忘乎所以状态,突然我哥大哭,饭粒都喷了出来:“我又没吧唧嘴,是弟弟!”“你是哥哥,弟弟做不好,你要担责任!”爸爸的理直气壮、哥哥委屈的眼泪,让我从那以后吃饭再没吧唧过嘴。怪的是,我哥也行为自觉了。

继承:吃东西吧唧嘴会让别人很倒胃口,所以自己的家里也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女儿三岁大我就特别注意吧唧嘴的问题。她曾经以更大的吧唧声来反抗,但是我注意到,她改正得非常快。

有次跟老爸谈起当年戳脑袋的事,老人笑了:好习惯的形成有时是需要些强制的,我也是被你们的爷爷“戳”出来的啊!

困惑:作为老板我直接呵斥过吃饭吧唧嘴的员工。行为强度有点过大,但效果不错。有些人是自己的重要客户,有的人级别很高,但是他们吧唧嘴的毛病还是让我感觉很不好,可该怎么提醒他们?

∵剩米粒长“痘皮脸”

分享人:石超(职员)

记忆:有专家说过,持续不断的行为通常会引起人们对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的思考,这大概就是我下面回忆的理论依据。我家有要求,饭必须吃干净。爸爸妈妈对我碗里有剩余米粒的情况十分不解甚至怒不可遏,每次都给我讲道理说那是对辛劳耕种的农夫的不尊重。其实我不是故意要剩下那一颗半颗的!

7岁那年姥姥从乡下来,饭后我的碗里又莫名地剩下一粒米。妈妈就要发作时,姥姥慢慢地把那颗米粒夹起放进自己嘴里,然后笑着说:“咱们老家那里老话说啊,谁要是不把饭吃光光,以后自己娶的老婆就是个‘痘皮脸’……”那以后,我的碗里再也没有过剩米粒了。

继承:我也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碗里不剩米粒的习惯,除了自己以身作则,我还用上了姥姥讲的那个典故。

困惑:是因为我家以前不够富足才有了要把饭吃干净的家规吗?成龙在电视里曾经说过,以前他们谁要是吃饭后碗里有剩米粒,家长的巴掌立刻就会落到脸上,今天他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现在越来越多地看到人们杯盘碗碟大吃后的狼藉,我心里总有种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