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修谱胜北方
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2000年以前,常州地区也就三五家修过家谱,且规模不大。2003年,修家谱有所升温,常州地区共有十多家修了家谱,2005年,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修家谱一下子兴盛起来。
“常州地区修新谱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位从***回大陆探亲的武进人羊宗达回乡出资发起修了羊氏家谱,但当时修谱的人还很少。到今年底,常州大约有400个家族修了家谱,其中80%都是近5年修撰的,还有更多家正跃跃欲试。”当记者辗转打通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的电话时,他刚刚接受完中央电视台关于卞氏文化的采访,他热心地向记者介绍起了常州地区民间修谱的情况。
“中国人历来有修家谱、族谱的习惯,按传统应当是30年到60年修一次,民国时还有人在坚持编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家族文化当作四大封建权力之一被***破除,记载家族文化的家谱也被打倒,便没有人再修家谱。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谱作为记录家族活动的重要载体,有其社会价值,***也不会过多干涉,特别南方地区,修家谱尤其兴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萧放对记者说。
相比徽浙闽粤等地,中国北方是“文革”中谱牒资料损毁最严重的区域。而今,这些地方的修谱热情同样在增长。
20多年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致力于家谱的收集、整理、研究,发表了多篇、多部有价值的文章和书籍;为各地、各姓氏修谱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该中心主任王岳红对记者说,近10年,一群以农村教师、医生、村书记、回乡干部等农村知识分子,加之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一批农村文化人集中退休,构成了一个修谱的庞大群体,近年来,中心收集的山西本地新修的家谱有几十部。
修谱动辄几十万元
修家谱之风,以江浙一带最盛,常州著名文史专家、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之光认为,江浙一带经济发达是最根本的原因。“修个家谱花个几十万元很正常。随着经济逐渐富裕,人们开始愿意追寻自己的祖先,特别有些年纪大的人,不希望后世子孙连自己名字都记不住,便支持修谱。”
朱炳国熟悉家谱的修撰过程。他介绍说,当某个家族决定修家谱时,首先要有一个发起人,找三四个同家族的志愿者,先找老谱作为范本,然后建个班子,里面有会长、副会长、委员等,再组织一个编撰委员会,还有的建立了筹资委员会,通过这个班子组织修谱。其中的主编一般是曾做过老师的人,负责文字工作。时间上少则修1年,多则三四年,视家族大小和资金、人力情况而异。至于花费,修一个谱,一般情况下印刷费用就要花十几万元,还有这么多人的调查、交通、餐饮费,谱修好了还要举行一个发布仪式,办上几十桌酒,每个家庭至少来一个代表吃饭,全部加起来花二三十万元算少的。资金一般是家族成员自愿捐赠,剩下的钱有的还会成立家族的基金会,资助贫困子弟上学等,加强了家族成员的联系,体现了家族文化与温暖。
水平高下如何判定呢?朱炳国说,过去,江南的家谱有一个特色,请地方上的名人写序、写传,要把当时家族的地方特色、宗族特色写到里面去,出了多少名人、做了多少好事以及艺文志,都要收纳进去,才是一本有血有肉的谱。应该说,80%以上的老谱都达到了这个水平。现在文化水平高了,但人们的古文基础差,修谱的质量与以前没法比,有的成为简单记载家族成员的身世簿。
有人修家谱竟为攀比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出钱出力兴修家谱呢?兴修家谱的意义何在?
朱炳国分析说,这些年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思想观念不断改变,许多热心企业主支持家谱重修工作,出现了“盛世修谱”景象,而一些家族成员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联络族内或族外的亲戚朋友,以扩大圈子和人脉。此外,一些家谱的重修与一些人的攀比跟风心理也有关。有一些企业老板,看到别的家族在轰轰烈烈修家谱,觉得自己家族也不能示弱,“不能给祖上丢脸”,遂产生修谱之念,有的还在投入上试比高低。
王岳红指出,家谱是市井小民、村夫野老唯一可以留名后世、昭示子孙的传统典籍;是广大民众最为关注,并积极主动、自愿参与的文化工程,这也是谱牒文化植根民间,历经浩劫而从不殒灭的生命之源。
新修家谱为活人立传
记者发现,新修家谱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后的新观念:妇女填名入谱。对兼祧、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现象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普遍宽容,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姓子嗣而产生的“名分”之别。
由于印刷条件改善,出版成本降低,人物小传内容较旧时丰富,然而新谱的写作水平普遍大不如古代。改变了古时“生不立传”的传统,给活人也开始写简历,不及古人审慎。
萧放指出,过去的谱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记录了族产的变迁,随着现在大家族财产的消失,这一块的内容也随之消亡了。此外,还有一些家族成员因为捐资修谱,便要求加大自己的篇幅,这也对家谱的庸俗化和公正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