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破国际警戒线的1/10”引发了公众的热切关注,对此,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小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均水资源量是一个动态数据,随着年份、季节、降水量、人口的变化,其变化是非常大的,这个月的数据和上个月的数据也许就不一样。想要把它说得清楚、準确,就得有一个时间的概念、阶段的说法,所以过多地关注炒作这样一个动态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水”成为瓶颈
尽管人均水资源量时时变化,但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事实却毋庸置疑。毕小刚也坦言:“北京没有大江大河流经,主要靠降雨形成水资源,而近12年的连续干旱以及首都人口的急剧膨胀,已经使得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0立方米降到了目前的120立方米左右。”
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7月14日举行的北京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强调:“近10年来,我们以年均不足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保障了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北京的缺水与自199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有很大关系,而人口的快速膨胀也不容小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达1961万,提前10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1800万人口的目标“红线”。
不仅仅是北京,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列世界第125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尽管供水量从1980年的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5965亿立方米,但是,全国总的缺水仍为500亿立方米左右。
想方设法找水
今年的北京降雨较多,不啻为首都“解渴”。据介绍,今年以来北京降水总量比近10年平均值多了三成,也是近10年同期最充沛的年份。其中,7月24日的大暴雨产生降水总量10.17亿方,产生可利用水资源量3.41亿方。“此次降雨对水资源增加、水环境改善十分有利。”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将此次降雨称为“喜雨”。
然而,丰水年是一个梦想,不可预测,没有把握。
这些年来,北京不得不花大力气寻找水源。
首先立足开发本地水资源。境内实施水库联合调度,实现了大中小水库库库相连。2004年以来累计增加密云水库水源6亿多立方米。同时也适度开发地下水,相继建成了怀柔、平谷、房山、昌平等应急水源工程,每年大约能提供3亿立方米水源。
“我们加大区域合作,从周边省份调水争取更多的补给空间。我们用资金支援水源地调整生产结构,让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居民退稻还旱,因为水稻不光用水多,还使用大量化肥,对水质有影响。补贴资金是为了让农民调结构、不减产,甚至收入逐年递增。”毕小刚介绍说,“这种合作的工作机制是互惠互利的。本来三年应该告一段落,但是应当地老百姓和***要求,我们又延长了合作。”
7月28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咽喉”,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惠南庄泵站迎来了滚滚清流。来自河北省所辖的4座水库共计1.2亿立方米的水,将通过南水北调京石段管网陆续到京。
调水之外,北京市还在探索更多的开源方式。毕小刚说:“我们还要利用农村、郊区一些低洼地、老窑坑、旧河洼、砂石坑,结合环境的整治、水系的沟通,尽可能蓄积雨洪。这样既可以做环境改善用水,也可以和周边的绿化灌溉用水结合起来,也是开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全市已建成1500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蓄水能力可以达到5000万立方米。”
而北京市年再生水利用量也从2004年2.6亿立方米,增至2010年的6.8亿立方米以上,占全市年用水量的18%。
落实“最严管理”
北京多年来严格管理水资源,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年总用水量从2000年的40.6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35.8亿立方米,万元GDP水耗从2000年的51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9.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连续十年实现工业用水零增长、农业用水负增长。对全市年用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大户签订用水合同。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普及率基本达到100%,居民家庭达到95%。
在北京市水务改革发展大会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被首先提及。刘淇强调,首都要按照节流与开源并重、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建立全市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区域和行业用水总量控制。
京城此举旨在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借助可测量的城市人均用水量,对应人口红线,量化人口管控现状和城市资源的承载能力。
毕小刚表示,要保证供水安全及水的使用效率,要建立水管理的新制度。“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北京是先行先试的省市之一。制度具体即三条红线:一是实行水资源的区域总量控制,建立水资源总量管理红线;二要对各行业用水定额进行考核控制,与相应管理部门签署监管责任书,同时还要求行业对其所属的用水单位进行监督,年终进行考核。三是对水环境纳污能力的考核。在北京地区已初步选定了61个考核段面,并与相关市县签订了考核责任书,按照2010年监测到的水质标準,2011年不能较其低。今后还将不断完善该考核标準,分期实现考核目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