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北京虽还带着一丝暑气,但位于凤凰岭景区的千年古剎龙泉寺却依旧清幽静谧。8月20日,龙泉寺弘宣部系列沙龙首次开讲,这次的讨论主题是“良好伴侣关系的标準”。

∵缘起∵∵∵∵∵传统文化落地

借助难得的缘分,弘宣部义工围坐在方桌旁自由交流,弘宣部主管法师贤启法师也亲自到场参与,并导引义工展开讨论。

龙泉之声网站执行总编姜栋耀首先讲述了弘宣部系列沙龙的缘起。“有一个客人来拜见师父的时候,他问师父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师父说一个方面是有机农业,让大家吃得安全,另一方面是注入心文化,让大家心里安全。今天这个沙龙文化众缘和合,能够开办起来,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大家一起来探讨,通过法师对我们的指点,能够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落实下来,能够落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去。∵”∵∵∵∵∵良好的伴侣关系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石。所谓“佛法不离世间觉”,能够将佛法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运用传统文化智慧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践行佛法、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伴侣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但是现在很多人与伴侣之间却问题重重,导致痛苦不堪。那么,如何能够达到一个和谐的伴侣关系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才是真正良好的伴侣关系标準,与标準去比对,然后去改进,也就是本次沙龙的主题“良好伴侣关系的标準”。∵在贤启法师的指导下,这场沙龙按照苦、集、灭、道的顺序,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

∵∵∵∵苦

苦、集、灭、道是佛教中的四圣谛,即四条真理。苦谛,指现实中充满了痛苦,这也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基本看法。在学校或工作单位,人们也许迫于各种原因,还愿意或可能隐忍、屈服。但在家庭中,面对自己的亲人,往往表现出更为真实的一面。一个家庭出现矛盾,爆发沖突甚至是争吵,决不在少数。参加沙龙的义工对此也深有体会。

一位义工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老公是由单亲妈妈一手带大的,这位义工在与婆婆相处的过程中,感觉这位长辈像电视剧《双面胶》中的婆婆一样,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想法要求这位义工。同时,她的老公不用干家务,但她要承担很多家务。在与婆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日子里,这位义工有一段时间甚至不愿回家,并把怨气发在了老公身上。这个话题引起了现场共鸣,不少义工表示自己也有类似遭遇。一位义工说,自己做的每件事,岳父几乎都要干涉,最后双方吵了起来,现在很少来往了。以上事例在中国的家庭中比较普遍,如何处理好婆媳、翁婿关系,是考验我们的大难题。

同时,在一个家庭中,观念和意见的不统一,也容易给人们造成烦恼。一位义工称,自己学佛不断要求精进,但伴侣有怨言,而且进步较慢。一位义工表示,自己全心全意做义工,老公觉得自己受了冷却,对此颇为不满。另一位义工的烦恼是:讨论问题时,与伴侣意见不统一,后来自己更多时候虽选择妥协,但最后发现头脑中还是没有妥协,因此不知道能够采取什么方式真正能够达到和谐统一。∵∵∵∵∵∵∵∵集

“解铃还须系铃人”,面对种种烦恼,义工们其实对造成问题的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察。四圣谛中的“集”指的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在这个环节,沙龙参与者进行了自我分析,仿佛离和谐的幸福生活也越来越近。

一位义工这样自省道:“我们真正纠结的其实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心态没有安立得很好,过于强调自己的感觉,总觉得别人要对自己好,而没有去想我应该怎样对别人好。”另一位义工的话也直指人心:“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做。不要认为学了佛就高人一等。学了佛做得还不如人,就进入了法执、我执,更麻烦。无论如何需要做,用我们一颗爱心。”

在“灭”也就是圣贤关于良好伴侣标準的阐述环节,董春喜师兄引经据典,分享了古往今来各位圣贤对于处理伴侣关系的论述。在《玉耶女经》里,佛陀提到女人要有5种美德:做一位母妇,像疼爱儿女一样疼爱丈夫;做一位妹妇,用妹妹敬爱哥哥的态度来敬爱先生;做一位臣妇,像臣子对待国王的态度来对待丈夫,不与其争高下;做一位婢妇,如同一位侍女尊敬主人那样照顾丈夫、维护其尊严;做一个夫妇,彼此相亲相爱,患难与共。

而在儒家看来,∵夫妇关系是社会当中最基本的关系,认为这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国是家的扩大,社会规范是家庭伦常的延伸,中国十分重视家庭和妇女的作用。(《礼记•哀公问》)一个最好家庭的标準是要做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宜尔家室,乐而妻帑。”《女四书》之《内训》关于夫妻之道云:“夫妇之道,刚柔之义也。昔者明王之所以谨婚姻之始者,重似续之道也。家之隆替,国之废兴,于斯系焉。”意思是说,夫妻之道,就是阴阳、刚柔之道。古代英明的君王之所以对婚姻很谨慎,是因为重视延续宗祠,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家庭的兴隆衰灭,国家的没落兴盛,都取决于夫妇之道。

∵道

通过在前面“苦”、“集”、“灭”三个环节的分享、聆听、讨论、学习,在场义工逐渐意识到,无法获得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原因在于自己的执着和习气: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理解、我的观念无限放大,并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旦外境无法满足“我”,我们便会心生烦恼,变得痛苦、备受折磨,甚至把这种感觉不断传播并强加给他人。这种执着和习气有多么可怕?当我们把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时,恐怕连我们自己也会被“震撼”。

在沙龙的最后一个环节∵“道”,也就是消灭痛苦的具体方法。前面“倒苦水”的义工自己从“心向内缘,观功念恩,自他相换”三个核心点入手,提出了解决方法,获得了法师和在场义工的一致赞同。不少义工提出的家庭成员相处之道特别实用。邓泽师兄的分享充满了生活的幽默和智慧的光芒。他说:“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剧组,大家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为什么有烦恼呢?因为演员都是本色演员,但我们得改成演技派演员,要演对方喜欢的角色,女性要柔和点,男性要关怀点。”姜栋耀师兄建议,一是年轻人要加强家务能力;二是应该慢慢学习,一起建立一个传统文化的标準,比如从孝开始。三是一个家庭一定不能以孩子为中心。

在大家的期待中,贤启法师进行了总结开示。法师说,佛教上有一句话是:“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明的法是“忍辱”。他阐释这句话道:“我认为忍辱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当我们遇到任何境界时都要求佛菩萨的加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通过我们学习的戒、定、慧来忍辱达到持戒,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再来观看这个境界的来龙去脉。因为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情结、见解及歧视,就会使我们忽略身边的人,这是不平等的,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这样也很容易造成沖突及烦恼。通过忍辱持戒使内心寂静,可认平等的处理问题,去尊重别人,公平的对待家庭成员。另一个涵义是演员与导演的角色选择。师父讲过一句话‘陪太子读书’。当我们搞清楚自己的角色时我们是太子,我们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时是陪读。”

法师指出,“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父母、孩子、师长、朋友、同事,都是一种因缘,我们所有不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命的成长,应该以道相辅,把身边的人看做是同道友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容易,只有追求大道成为圣人,然后才可以离苦得乐,不论我们面对父母还是孩子、朋友、同事都应以道论友。当我们在自己的情绪中时就偏离了道,安住在道上、法上时,就是自己情绪的导演。这是道理上的‘道’,只是理论上的,平常生活中还是要依靠道友的鼓励和切磋及提醒,利用佛法的力量,将自己从偏执中拉出来,重新客观的看清自己的行为。佛用梵语讲就是觉悟,觉悟的对象是真相,因为我们世人偏执的原因才看不到真相,所以才会觉得痛觉得苦,我们要依靠三宝的力量看清真相,只有看到真相,才能知道怎么处理问题。”

沙龙最后,弘宣部为各位义工奉上了精心準备的“观功念恩”小本子,建议大家用这个小本子,每天去发现并记录伴侣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和家庭的功德,自己的用感恩、知恩、报恩的心,回馈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创造和谐美满的家庭和社会,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福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