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节材、节水、减排,并且低毒、低污染、可再生、可回收,说起“绿色产品”的好处,可以列举的真是不少。然而,虽然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但这类产品往往价格偏高。工业产品如电动汽车,价格是普通汽车的两三倍;农产品如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贵好几成;可再生利用产品如聚乙烯塑料袋,比其他材料的塑料袋也要贵不少。较高的价格,常常令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绿色产品”价高,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贵有贵的理由,一分钱一分货,算算大账,买了不吃亏。也有人表示不满,现在物价这么高,“房奴”、“孩奴”这么多,老百姓的负担够重了,只能顾及当下,谁管你绿不绿的。还有人表示无所谓,不管是普通产品还是绿色产品,只要价格合理、满足需要就买,何必“咸吃萝卜淡操心!”
从消费角度看,人人都有选择商品的权利,对自己的“钱袋子”负责并无不妥;面对价格不菲的“绿色产品”,有的消费者抱怨“凭什么要我们为大家都享受的好环境更多地付出”,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人人都生存于环境之中,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并没有不保护的权利。
“绿色产品”内含环境成本,比如选用绿色材料、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等,价格因此会比普通产品贵一些。消费者购买这样的产品,是物有所值,还是额外负担?这就需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放大一点。环境保护的回报也许不能一对一地实现,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用心去做,才会有回报。
“绿色产品”价格降不下来,也与政策成本、市场成本有关。比如,生产企业申请产品绿色认证,动辄花费十几万元以上,这部分成本就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而且国内市场不规范,“绿色产品”不得不与“非绿产品”甚至“假绿产品”竞争,往往要投入更大资金进行宣传推广及产品打假,这部分成本同样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样一来,不仅生产企业不堪重负,消费者就更不买账了。
人们希望“绿色产品”能够物美价廉,但在成长的初期,它确实难以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给企业以“绿色呵护”,为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财税支持,给“绿色产品”生产企业以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有了这些呵护,“绿色产品”生产企业才能壮大,生产规模才能扩大,“绿色产品”的价格才能更亲民。
当然,“绿色产品”也需要全社会来细心呵护。怎么呵护?往大里说,多点“绿色消费”意识;具体点说,只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请多看几眼,有能力的话不妨买下来试一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