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丁三、思惟难得。

《戒经》云:“人死之后,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此谓人身为善恶二趣中之最极难得者。彼何故如此难得耶,如《四百颂》云:“人中大多数,执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定多趣恶趣。”此谓人等多数造十恶业,以是而堕恶趣故。复次,于菩萨前若起嗔恚,随其一一剎那,须经一一劫数处无间狱。而此身中现有从多生所积集之诸罪,既然尚未受果,又未加以对治坏灭,必须多劫处于恶趣,此何待言。若能忏除旧恶,防止新造,则生善趣,不足为难。然能如此作者,实为极希有耳。倘不如是作,则一堕恶趣,便不能作善,恒造诸恶,于多劫间,虽乐趣之名,亦不得而闻。此《入行论》中所说也。

【解文意】

前面分别讲了暇满内涵及暇满义大,这里更进一步讲到了暇满难得。“《戒经》云:‘人死之后,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戒经》中讲到人在去世之后,如果说前往恶趣的有大地土那么多,那么生往善趣的也只有爪上尘那么多。也就是说,人去世之后,堕落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上升的可能性。大家看到这里容或有疑问,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世界的人口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呢?实际上,当这样说的时候,是将人类放到整个六道的体系中来考量的。全球人类的数量约为数十亿,这个数目看起来已经很多了,但实际上与天人,尤其是和旁生、地狱、恶鬼三恶道众生数目相比,是非常小非常小的一个数目。所以人类数目的增加,一方面来源于天人的堕落,另一方面来源于三恶趣受苦的众生,当恶业的正报感过之后,又来到了人间。因此放到这样一个大背景来考虑,现实的状况就不足以成为我们怀疑经典中所讲生善趣之概率极小的因缘。实际上,佛所讲的话都是现量观照的结果,不会有违背现实缘起的状况。“此谓人身为善恶二趣中之最极难得者。”《戒经》中仅说了从善趣中复生善趣之难,实际上从恶趣复生善趣也是非常难。如此看来,无论是从善趣,还是从恶趣,要希望得到人身,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是从果上来看难得,那么因上看为什么呢?

“彼何故如此难得耶,如《四百颂》云:‘人中大多数,执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定多趣恶趣。’”为什么得到人身会是这样的困难?提婆菩萨所著《四百颂》中说,绝大部分的人所造的都是不善业,由于这个缘故,必定多数生往恶趣。“此谓人等多数造十恶业,以是而堕恶趣故。”这个不善业以十不善业道而为概括,所谓身三,即杀生、不与取、邪淫;语四,即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意三,即贪、嗔、癡。如果我们不去观察,会觉得人都好好的,怎么会造那么多不善业呢?但如果我们从这十方面去观察就会发现,造不善业是那么容易,事实上又造了如此之多;而造点善业是那么不容易,事实上又造了那么的少。“复次,于菩萨前若起嗔恚,随其一一剎那,须经一一劫数处无间狱。”除了上面所造十不善业之外,还有一类业很容易造,而且果报也非常严重,那就是对菩萨起嗔恨心,哪怕是一剎那,也会感得以劫来计量的无间地狱之苦报。上节课我们提到了到三恶趣的主因,到地狱乃是因为嗔心之故;到恶鬼乃是因为贪心之故;到旁生乃是因为愚癡之故。现在嗔心竟然嗔到菩萨头上去了。那么为什么嗔恨菩萨有这么大的果报呢?大家知道,判断众生造业之轻重,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事,也就是造业的对象;二是意乐,也就是造业的心理状态;三是加行,即造业时的身语动作。在嗔恨菩萨这件事上,有两个方面都是很重的业:一个是对象,菩萨是世间的大福田,实际上也是大功德田和大恩德田;第二是意乐,在贪嗔癡三种心里状态中,嗔是最强烈的一种心里状态。嗔心不但未来苦,当下就很苦。现在我们在练习写作观功念恩,实际上也是在转化观过念怨的等流。大家想一想,我们之所以会起嗔心,大都是遇到了不如意的境界。而当这些不如意境界的现起时,我们往往会归咎于当事人的不足,然后怨气就来了。怨气来了,就容易生嗔心,这个就是观过念怨。本来这个境界就够苦的了,结果现在又开始念怨,乃至生嗔恨心,那就是苦上加苦。那你说,事实都已经这么糟糕了,观功念恩能解决问题吗?是。对于已经成为结果的现实,观功念恩容或无能为力,但它却能转化我们的心境,让我们以更加客观中正的立场来看待出现结果的种种因缘,让我们对对方能心存一份体谅,同时也从眼前的不圆满的场景中,学习积聚将来更加圆满的因缘。所以事情虽然失败了,但却结了一份善缘;事情虽然失败了,但却增长了一份智慧。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慢慢就能培养起一种等流——观功念恩的等流。对一般人如此,对善知识对具足功德的菩萨,就更会如此,无形中避免了堕落的最大因缘。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一体两面,当以嗔恨心面对菩萨时,所造恶业会感如是果;但若能以净信心面对菩萨时,也能造作非常强大的善业。

“而此身中现有从多生所积集之诸罪,既然尚未受果,又未加以对治坏灭,必须多劫处于恶趣,此何待言。”上面是从不断造作不善业的角度来说,这里又开始翻旧账。既然人生是无限的相续,从这一生的状态我们发现造不善业的习气是这么的强大,那么由此可知道往昔自己又造了多少的不善业。而这些不善业尚未感果,自己又没有通过忏悔加以对治,这个也是将来堕落的因缘。“若能忏除旧恶,防止新造,则生善趣,不足为难。”如果对过去的恶业能通过忏悔加以净化,而这一生新的不善业又能励力以截其流,那么要想生善趣,也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能如此作者,实为极希有耳。”然而能这样做的人,实在是很稀少的。“倘不如是作,则一堕恶趣,便不能作善,恒造诸恶,于多劫间,虽乐趣之名,亦不得而闻。此《入行论》中所说也。”如果没办法这样做的话,那么一旦堕入恶趣,要想再造善业,那就非常难了。既然不能造善业,又因为烦恼炽盛的缘故而造诸多恶业,别说生善趣了,就是连善趣的名能听到就很不错了。如上所说引自寂天菩萨所造《入行论》。

【列正文】

又博多瓦云:“如某庄丽之第(昔玛卡雅有一庄房,备及壮丽),为仇所劫,经久颓败,有一老者,因此深怀痛惜,后闻人言,彼第失而复得,虽无行走之堪能,杖矛徐至,喜曰:‘此第之得,非为梦耶。’”于此获得暇满,当如彼之欢喜而修法也。如是之心,于未生得时,当勤修之。

【解文意】

前面依次讲了正明暇满、思维义大、思维难得三个方面的内容,那么通过对暇满这个法类的思维修习,内心应当生起怎样的量呢?这里举了个例子。说某个地方有个非常壮丽的建筑,结果被仇敌劫夺了,历经岁月之后,逐渐衰败,有一位老人,对这个建筑深怀感情,听到这种状况心里感到非常的痛惜。后来听人说这个建筑又失而复得,内心欣喜若狂,尽管腿脚不便,也还是步履蹒跚拄着拐杖走到哪里,然后感叹说:现在又得到了,该不会是梦境吧?现在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也应当具足这样的欢喜心。如果还没有这样一种心情的话,那就要按照上面的内容,勤加修习。

【列正文】

又若于有暇身,欲生起一具足求受心要之念者,须思维四法:一、须修法者,思一切众生皆唯是求乐而思离苦,然真能得乐离苦者,亦唯有修行正法,乃得自在故。二、我能修者,既具足外缘,有善知识,亦具内缘,已得暇满故。三、于今生即须修持者,今生若不修,众多生中暇满难得故。四、现时即须修持者,何日当死,漫无定期故。此中第三者,能灭向后推诸他生再修之懈怠也。第四者,能灭是念,谓虽当于此生中修,而来年来月尚可修等之懈怠也。设将此二摄为速修,则作三法亦可。念死一事,虽亦于此有关,恐繁且止,于下当说。

【解文意】

这一节大的科判内容为“于有暇身劝受心要”,前面通过对暇满行相的认识,以及通过思维暇满人身的义大与难得,从而生起一种非常珍重的心情。那么这里就更进一步来劝导令学者受取心要。所以文中说:“又若于有暇身,欲生起一具足求受心要之念者,须思维四法。”要生起这种受取心要的心情,需要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思维抉择。“一、须修法者,思一切众生皆唯是求乐而思离苦,然真能得乐离苦者,亦唯有修行正法,乃得自在故。”第一个抉择,必须要修法。一切众生就其所求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离苦得乐。但是不是每个终生都能满愿,真正的离开痛苦得到快乐,这个就要取决于是不是采取了正当的渠道。这个所谓正当的渠道,那就需要通过修习正法。事实上,唯有通过修习正法,方能真正的得到离苦得乐的结果,不但这个能得到,还能得到最终的大自在。大家知道这个苦也好,乐也好,都是一种受。佛法告诉我们观受是苦,也就是认识到世间和人生苦的真相,首先不要被这些虚妄的假象所蒙蔽,然后真正从因地上净化自己的生命,最后得到的结果,就超越了这些苦乐的感受,而得到身心的解脱与自在。“二、我能修者,既具足外缘,有善知识,亦具内缘,已得暇满故。”第二个抉择,修法的条件。抉择了要修法,还要具足修法的条件。那么修法需要什么条件呢?内缘:暇满;外缘:善知识。从内在条件来说,需要具足暇满人身。从外在条件来说,还需要具足善知识。这里就有问题了,大家知道暇满包括了閑暇和圆满两个方面的条件,而每个部分都涉及到增上环境,难道善知识这个外在条件不是已经在暇满里面包括了吗?从外在增上环境来看,我们需要生活在有三宝住持的环境里,但在这个环境里,是不是一定有相应的善知识?那是不一定的。所以当我们皈依三宝,想真正学习佛法的时候,还是要有依止的善知识,跟着善知识一步一步地趣入佛法的大海。

“三、于今生即须修持者,今生若不修,众多生中暇满难得故。”第三个抉择,今生一定要修。前面我们下了决定要修法,而且也具足了条件,这个时候就要下决定,今生一定要修。我们不可能等到来世,说这些认识和条件我先暂时存放起来吧,这一生我先好好享受世间的快乐,等到下一生希望我一出生就到很好的环境里,从头开始修,那不是更好吗?不能不说这个如意算盘打的很好。只是众生的愿望没有不好的,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却很少。若是打这样的如意算盘,而不从今生的努力开始做起,下一生能否生为人道,能够具足暇满人身都很难讲,就更不用说修法的事情了。“四、现时即须修持者,何日当死,漫无定期故。”第三个抉择,当下就要修。只是决定这一生修还不行,还必须进一步决定当下修。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死无常的缘故。谁又能保证这一生自己活到多少岁呢?你说,啊,我已经请算命先生算过卦了,能活九十九,等我六十岁退休了,还能修将近四十年呢。实际上,关于死的因缘,大的来看有三种:一、寿尽而死,这个是由宿业决定的;二、福尽而死,这个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生活资具而死;三、不平等死,这个具体来看又有九种因缘: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于己若损若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在这九种因缘中,与食物相关的就有五种。俗话说,病从口入,管好自己的口,就少了一大半不平等死的因缘。更何况现在食物本身的质量又无法保证,平白增加了更多死的因缘。另外,现在的社会工作繁忙,人们的生活、工作、休息也很不规律,这也会折寿。这样看来,自己又如何能保证自己寿命的长短呢?等到无常来临时,你再去找算命先生意义也不是很大了。

“此中第三者,能灭向后推诸他生再修之懈怠也。”在第三个抉择“今生一定要修”中,实际上断除的是推延到后世再去修的懈怠。“第四者,能灭是念,谓虽当于此生中修,而来年来月尚可修等之懈怠也。”而第四个抉择“当下就要修”中,断除的则是希望未来修的懈怠。“设将此二摄为速修,则作三法亦可。”如果将这两个合二为一,称为“速修”那么上面的四种抉择,就可以变成三种抉择了:必须修法、修法条件、速速起修。“念死一事,虽亦于此有关,恐繁且止,于下当说。”这里牵涉到念死无常一法,但因为内容比较繁多,这里就不再多加介绍。

【列正文】

如是为欲转变心故,如上所说,由种种门而思惟之。若未能者,则可观察如何是暇满自性,及于现近与究竟门中义利重大,并从因果门中思惟难得,如何逗机,即于前所说中取而修之。彼中因门难得者,谓就总而论,但能得一乐趣,亦须作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欲为结合彼等之众多善根焉。修如此因者,颇为希少,事实甚明,由是推之,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閑暇均为难得也。果门难得者,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乐趣而观,特胜之间暇者,则尤为宝贵。此如噶当格西多把云:“若于此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

【解文意】

在分别介绍如上诸多内容之后,这一段进行总结。“如是为欲转变心故,如上所说,由种种门而思惟之。”学者为了转变心意,应该按照如上所说一一来思维之。“若未能者,则可观察如何是暇满自性,及于现近与究竟门中义利重大,并从因果门中思惟难得,如何逗机,即于前所说中取而修之。”如果做起来有困难的话,那么可以简单的归纳如下三个方面:一、暇满自性是什么;二、从现近门及究竟门,来观待暇满人身的义利是什么;三、从因果门来思维暇满人身为什么这么难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一一思维有困难,就可以挑选其中自己相应的来修习。“彼中因门难得者,谓就总而论,但能得一乐趣,亦须作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欲为结合彼等之众多善根焉。”这里对从因果门来思维暇满人身难得,又做了简明扼要的补充。那么从因上讲,为什么暇满人身难得呢?前面提到了人造不善业者多,造善业者少,宿生所造不善业能真心忏悔者亦少,因此得人身都难。而这里更进一步从正面来论述,如何才能得到暇满人身。首先得善趣身,需要以持戒为条件;若是更进一步希望具足暇满人身,则应以净戒为根本,还需要布施等六度为助伴,最后还要无垢的净愿,这众多善根的结合,方能得到如今暇满人身。在这三类条件之中,净戒是因,施等是缘,无垢愿则是未来感果的方向。这就像是上学,刻苦学习是因,与老师同学融洽相处是缘,然后发愿考大学乃至将来为社会服务则是感果的方向。不然的话,自己努力所学的知识,将来就没办法发挥大功用。“修如此因者,颇为希少,事实甚明,由是推之,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閑暇均为难得也。”能够按照如上介绍来修习得乐趣之因(此是总),乃至得到暇满人身之因(此时别)的人,是很少的,这也是为什么暇满不容易得到的原因。

“果门难得者,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乐趣而观,特胜之閑暇者,则尤为宝贵。”上面是从因门上看,暇满人身为什么这么难得,这里更进一步从果门上来看。从结果上来看,乐趣之人众与我们能看到的旁生相比,都是少之又少。再看看,即便是在人众之中,又有多少具足这样的暇满人身呢?实际上也是少之又少。今天大家能在一起学习,能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善友,可能大家不会觉得,实际上也是千载难逢,非常的珍贵难得。想想看,我们在这里学到了佛法,给我们身边的人介绍,包括家人、同事,乃至以前的同学、朋友,他们的反应如何呢?估计十有八九都会吃闭门羹。这么想一想,就能生起一种非常珍惜的心情。“此如噶当格西多把云:“若于此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最后引用噶当派的一位格西多把所说的话,来说明暇满法类修习的重要性。若对暇满法类能够殷重修习,则对于后面整个道次法类的修学,都能生起强大的希求之心。正因此,对于暇满法类的修习,当常自勉。

——2011年9月23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