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家冰雪中心监测,今年的9月9日,处于夏季收缩极值的北极海冰仅仅覆盖了433万平方公里,或相当于167万平方英里的北冰洋洋面。这虽未创下最低记录,但也已相去不远。2007年的417万平方公里的最低记录是受到当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天空以及从中纬度上来的暖流这种异常组合的影响的产物。而尽管并没有观测到如此不利的情况,今年海冰的极小值也仅仅比那年的记录大了4%。除此以外,较难测量的冰面厚度预计比首次有卫星观测记录的1979年降低了一半。现在,漂浮在北冰洋上面的冰块很可能是8000千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期结束后的那个极暖期以来最少的。
数十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北极海冰正在消亡一事。除了少数人以外,几乎所有气象学家都将其归咎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全球变暖。然而海冰消失的速率使这些气象学家建立的气候模型陷入混乱。按照他们的预计,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到本世纪末夏季的北极海冰将完全消失。但是相较之下,依现在的消融速率,这一情况将可能在2020年到2050年之间发生。
其原因是由于北极的空气正在以大气整体的两倍速度暖化。其中部分根源已经被了解,但仍有一些未能解开。与强反射的冰雪表面相比,当其融化后露出下面深色的陆地或水体时,这部分区域将从太阳吸收到更多的热量而仅仅反射更少的部分到空中。结果造成了一个局部暖化加速的恶性循环,尽管这种反馈机制未能完全解释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今后对其他事物的研究可能会对解释海冰的快速消失带来帮助。∵
解决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海冰自身的物理结构发生了改变。以前融化和冻结仅发生在冰块的边缘,但是它现在变得更薄,更易破裂,并且更倾向融化。但这只是名副其实的边际效应。要弥合模型与现实的差距,还需要其他原因。
最后一个候选者是所谓的“短期气候强迫物质”。即是大气污染物,尤其是臭氧和煤烟。尽管它们不能像二氧化碳那样在大气中停留,以至于需要不断补充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假如它们得到足够的补充,将对全球变暖带来不亚于二氧化碳的影响。
当前,绝大多数眼球都注目于煤烟(或是“黑炭”,喜欢术语的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这个单词)。煤烟给北极带来了双重打击。首先,当作为非充分燃烧(来源于维护不佳的柴油发动机或者森林大火等)的产物被排放到空中后,煤烟颗粒吸收阳光,加热了大气。其次,当雨雪将煤烟带到冰面上后,使冰面颜色变深,并导致加速消融。
尽管减少煤烟(以及臭氧,作为一种工业污染物,它扮演着温室气体的角色)排放不能阻止夏季海冰的消失,但或许能减缓这一过程十到二十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减少低层大气中的黑炭以及臭氧,尤其是北极圈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斯堪的纳维亚诸国,能够在未来三十年里降低北极地区的暖化速度达三分之二。事实上,如果能如此份报告所说,到处都采取诸如防止焚烧作物和森林火灾,清理柴油发动机以及火炉等措施,到2050年止能将当下较大的暖化速率减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