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手记:
在蓝毗尼花园中,我遇见一位禅宗打扮的僧侣,个子娇小、身着青色长袍、面容安详,上前攀谈,得知是深圳人士,来此处修行已有一段时日。我开始好奇,这样一位都市中人为何会来此地苦修?他在深圳是做什么的?白领、老板、CEO?近些年,艺人、老板皈依佛门的越来越多,越是身处欲望的漩涡就越想抽身,这大概是人类的本性。我突然想到古代哲学家奥修一个有趣的观点:佛祖拥有了一切,才能放下一切。
公元前623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也就是今天尼泊尔境内的小镇蓝毗尼。从加德满都一路南行,翻越5个多小时的山路,爬过一座山头,山脉戛然而止,眼前一望无际的平原延展到天边,这样界限分明的景观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我们到了南部地带的特莱平原,蓝毗尼就在这个平原上。
蓝毗尼在梵文中是“可爱”的意思,这里原为古天臂国善觉王夫人蓝毗尼的花园,因此而得名。今天的蓝毗尼是个宁静安详的热带小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美。
佛祖的众多遗迹集中在蓝毗尼花园中。走进花园,沿着一条林荫小径穿行片刻,便看见一座白色的方形建筑,这是摩诃摩耶夫人庙。摩诃摩耶夫人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妻子,相传公元前623年四月初八,她在回娘家的路上途经蓝毗尼花园,走到一棵菩提树下,她伸手去够低垂的树枝,突然间王子从右腋降生下来,他就是后来的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在门口脱下鞋子,我们排着长队进入摩诃摩耶夫人庙朝拜。走进寺庙,朴素的景象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佛祖雕像,没有纷繁复杂的绘画装饰,只有2200年以来各王朝留存的斑驳的建筑遗迹。尽头是印有释迦牟尼脚印的圣石,被玻璃罩起来,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顶礼膜拜。
记得曾在佛学书中看到,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不提倡偶像崇拜,我想,这里大概最接近佛祖时代的风尚吧。
悉达多王子自幼在王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笙歌盈耳,觥筹交错,人间的忧虑烦恼、生老病死他从未见过。成年后,一次偶然的出游让他有机会一睹严酷的现实。他在途中遇到奄奄一息的老人、病入膏肓的患者、待葬的死者、贫苦的僧人,年轻的王子幡然醒悟生老病死、循环往复带来的苦难,自此开始刻苦修行,以求解脱之道。
如今,摩诃摩耶夫人庙周围遍布着许多石砌的讲坛,据说就是当年佛陀讲经布道的佛坛。
8月是尼泊尔的雨季,游人不多,整个花园里除了我们,就只有一个来自印度的朝圣团。他们在摩诃摩耶夫人庙敬拜过后,便来到旁边的菩提树下安静地坐下。
红衣僧人提着音响、拿着话筒,端坐在树下的高台上,经过一阵短暂的讲述后,开始诵经,紧接着穿着白衣的人们也随声附和起来。
一阵清风拂过,菩提树叶沙沙作响,白色的长袍时而被清风扬起一角,修行的人们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开始祈祷,我好奇此刻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呢?是向佛祖诉说自己苦难的人生、是默诵佛经让六根清净、还是能做到“一切皆空”?
可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与佛祖交流的方式吧,佛门万千,但殊途同归。此刻,我也闭上眼睛,刚才那段清净自在的诵经声重新浮现在心中,仿佛真的回到了一千多年前那个古风的时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