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从心开始——如何培养包容的心态∵∵∵∵∵∵∵∵∵∵∵明勇法师(2006年7月25日下午于柏林禅寺文殊阁)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包容从心开始”,还有一个副标题是:“如何培养包容的心态”。两个标题一问一答,介绍了我要与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关于包容,做起来实际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有时我们有包容的愿望,但很难具体落实到行动中;有时对于一些小事可以包容,但遇到与自己利害关系比较大的事就包容不了;有时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事能够包容,对于另一方面的事情就包容不了;有时我们抱着一定的目的我们能够包容,但是佛教所讲的无漏的包容,我们就很难做到。所以,要在生活中落实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我们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实际上包容是与自己的心量有关系的。有的人心量大些,他能够包容得就多些,做事的时候心态也就平稳些。有的人心量小些,他能够包容得就少些,心态就不会像前者那么安定。∵∵∵∵∵∵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锤炼我们的心量,使我们心量广大,如果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在落实包容的时候有了方法,我们就可以实际去做了。∵∵∵∵∵∵今天下午,我与大家做这方面的交流,分为四个方面来介绍:第一,心态的形成;第二,自心的转化;第三,佛法是心法;第四,包容从心开始。先介绍第一个问题:心态的形成∵∵∵∵∵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心态下。这个心态时时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微细的话,我们不容易体会得到。其原因是我们的心不够微细。如果心态的变化比较粗,我们就是在粗心的状态下觉察。如果心态变化比较微细,我们就是在微细心的状态下觉察。心态的变化是怎么引起的呢?当我们遇到各种人或事的时候,自心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当外境符合自己愿望的时候,就产生欢喜的情绪。当外境不符合我们愿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的情绪。不管是欢喜,还是烦恼,这些如果积累下来,就会影响心态。如果比较长时间的处在一种低落的情绪之下,心态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情绪比较欢喜,那么,心态也会得到一个提升。情绪积累的结果,就使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影响我们心态变化的一个是情绪,另一个是这个情绪要有一定的积累。我们在生活禅的修行当中经常提到一个词,这个词与“积累”有相反的意思,这个词是什么呢?这个词就是“当下”。积累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或长或短,当下即是念念迁流,念念无住。刚一提到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假设我们能够把握当下,情绪就没有积累的时间,情绪在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态。而实际上我们把握不了当下,我们处在一种情绪之下,情绪的积累就使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果心里总在回忆过去的一件事情,心态就会被这件事情所影响。如果心里总在思索未来的一件事情,为一件事情而担忧,心态就会被未来的这个事情所影响。把握每一个当下,当下的心不可得。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的话,就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是落实包容的前提和基础。心态直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定。应该说,一般我们的行为决定于我们的理智,行为受理智的支配。但是,当心态失去平衡的时候,就很难把握理智。在心理学上,经常会提到情商,一个人要成功,只有智商是不够的,还要有情商。情商就可以代表心态的稳定程度。遇到各种情况时,心态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就为智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良好的情商,是我们正确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因素。∵∵∵∵我们介绍了心态形成的过程。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呢?一个是把握情绪,一个是把握当下。如果能够时时处在“当下”,心态也会稳定。但是,“当下”很难做到。如果情绪比较激烈,“当下”更难实现。所以,从根本上讲,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情绪。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我们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究其原因,是每个人自心的沾染不同。∵∵∵∵情绪的产生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个是因,一个是缘。因就是自心的沾染。这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唯识里面,“沾染”就是“种子”。有了这个沾染,遇到境界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沾染,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关键。什么是沾染呢?沾染就是我们的心被外境所动了。我们举个例子:这里有一个杯子,我们看到这个杯子的时候,如果起了欢喜心,拿着杯子把玩,或者买回去珍藏。这就是我们的心有了沾染。这个沾染就是一个种子存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遇到外境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反应。当别人议论这个杯子的时候,我们就会警觉起来。如果别人也同样赞叹这个杯子,我们会生出欢喜心。如果别人说这个杯子不好,我们会产生烦恼。这样我们的心就会随着别人对杯子的议论而产生不同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自心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沾染。当自心遇到外境的时候,外境有顺这个沾染的,也有不顺这个沾染的。那么自心就随之产生欢喜或者烦恼,由此而影响心态。所以,要解决心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自心沾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举其它的例子。如果买了个笔记本电脑,非常喜欢,就有了沾染。有个人说这个本子不错,你也会由之欢喜。如果有人说不怎么样,你就会随之烦恼。还有其他的例子,年轻的夫妻有个小孩,自己非常喜欢。有人说这个孩子白白胖胖,招人喜欢。这对夫妻也会欢喜。如果有人说不太好听的话,这对夫妻就会烦恼。这都是由于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沾染的缘故。∵∵∵∵这里要声明一点。我们提到沾染的时候,不去分别这个沾染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些统统都是沾染。有了这些沾染,你的心就会被外境所动,这是我们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淡化这种沾染。淡化了沾染,就会较少地被外境所动,心态才能保持平稳。∵∵∵∵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烦恼的根源在自心的沾染。如果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从把握情绪做起。如果要把握情绪,要从净化自心开始。第二个问题:自心的转化∵∵∵∵转化自心的过程就是净化自心的过程。自性是本来清净的,如如不动的。如果能把后天的沾染清除了,就可以不为任何境界所动。∵∵∵要实现自心的净化,可以有各种方法。祖师禅介绍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对立。∵∵∵如果两个人有矛盾,搞对立,越对立就会越烦恼。怎样才能实现不对立呢?就是要铲除对立的根源。我们还以刚才举过的杯子为例。如果有人说杯子不好,使我们起了烦恼,我们怎样去对治它呢?这就是我们下手的方法。我们首先要理解,我们之所以起烦恼实在是因为我们在此之前有了沾染。如果你能够把这个问题看破,你就不会烦恼了。别人说这个杯子不好,如果这个杯子与我们无关,我们就不会被它所动。所谓情不附物,物岂碍人。∵∵∵∵∵我们有烦恼,是因为我们曾经喜欢过这个杯子,有过沾染。你如果能够把烦恼的因找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能够找到因,任何烦恼都会消除。所谓的开悟或者见道,都是对因果规律的透彻的了解。他能够见到因果的规律,所以开悟的人就不会再有烦恼。经常有人问修禅宗方便呀,还是净土宗方便?你只要掌握了修行方法,都是方便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禅宗的方法,是抓住当下的烦恼,找到烦恼的根源,连根拔掉。烦恼并不可怕,一个普通人如果说没有烦恼,只能说明你的烦恼是在潜伏状态,种子没有现行。还举杯子为例,你如果知道烦恼的生起,是由于曾经有过沾染,一个无意义的欢喜,你还有什么可烦恼呢?所以,禅宗的方法就是要抓住当下的困惑,抓住当下的烦恼,找到它的根源,连根拔掉。就像地里长的草一样,只有抓住这个草,才能够把这个草连根拔掉。如果没有烦恼,就说明你还没有抓住草,草还在那里。所以,有烦恼的时候要坦然地面对,理智地分析它。如果真的能够分析出它的根源所在的时候,这个烦恼就消除了。∵∵∵∵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它们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烦恼都是有根源的,只是大多数烦恼的根源很难找到。有个人莫名其妙地来找你要十块钱,你可能觉得很烦恼。他为什么来找我要钱呢?但是,当你知道你曾经借过他的十块钱,你应该还给他的,你也就不会为这件事所烦恼了。禅宗的修行方法比较直接,就在于当下就把问题的根子拔掉,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于遇到的各种烦恼,都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的话,我们修行也会很容易相应。∵∵∵∵沾染清除之后,心量就大了,修行的过程也是扩大心量的过程。即使我们不从修行角度来看,从世间的事业角度看,也可以成就我们的事业。因为你有了宽广的心量,有了包容的心,那么你做事也会更理智、更客观,看问题更有远见,照顾的面也会更广。消除沾染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逆境,一种是对顺境。逆境指逆缘、恶缘,对治的方法就是不对立。有了烦恼,我们不跟他对立。怎么样不对立呢?可以用忏悔的方法。为什么会有烦恼呢?实际上都是我们过去的起心动念,心有所动,就会在心里形成沾染。我们用忏悔的方法,思维过去的这个沾染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的,都是无明的表现。如果做得到位的话,就能够把沾染清除掉。没有了沾染,就没有了对立,也就没有烦恼了。∵∵∵∵我们看对治的过程:我们通过忏悔,忏悔使种子的力量得到削弱,甚至清除。烦恼的强度也会减弱,甚至消除烦恼。烦恼的强弱与种子的力量有关。种子清除以后,我们的心就得到了净化,随之产生法喜。当种子被清除之后,对境时就不会被其所动。这个不动的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常心。如果我们能够觉照这个平常心,连微细的心动都没有。∵∵∵我们提倡生活禅,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出现的烦恼这样用功夫的话,心量就会慢慢地扩大,包容就能够不断地得到落实。∵∵∵∵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准确的根源,就用通忏的方法。即:“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针对所有的沾染来忏悔,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烦恼的根源,你了解得越清楚,清除种子越彻底。通过前面的功夫,种子被削弱甚至清除,会产生法喜。因为问题解决了,心里释然了。如果有人与你对立,你的充满法喜的心就会影响对方,你的欢喜会感染对方,对方也会因此淡化甚至消除与你的对立情绪,这样就转化了对方,转化了逆缘。∵∵∵∵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转化对方,从转化自己开始。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只想改变别人,那么我们也改变不了别人,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我们从自己方面先做好,外境也就顺了,逆缘也就成顺缘了。∵∵∵∵前面是对逆缘而言。对顺境来说,我们面对顺境会产生欢喜心。如果我们产生欢喜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种子的力量会得到加强。种子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一旦升起烦恼,烦恼就会更重。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抽烟的人,他抽烟时很高兴,天天抽下去,种子就不断地得到满足,种子的力量就不断地得到加强。如果有一天,他想戒烟了,这就困难了,如果他真想戒掉的话,他戒烟的力量要比种子的力量更强才行。一般人来讲,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力量呢?恐怕也只有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吧。∵∵∵问题不止如此,抽烟只是一个例子,他想抽的烟都可以买到。如果是其他的事,哪能事事都能满愿呢?贪求的种子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带来烦恼。种子的力量越强,烦恼越重,这就是求不得苦。现实生活中哪能每个愿望都满足呢?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你想这样,他想那样。如果共处一个环境,总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有烦恼。所以遇到顺境,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再增加种子的力量。所谓平常心,就是不放任欢喜心,保持不动心。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有毅力修行的话,就借此除掉贪求的种子。第三个问题:佛法是心法∵∵∵∵∵佛教研究的对象是心。我们的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佛法有相应的对治方法。佛教的一切方法都使我们清除烦恼的种子,净化自心,心量广大,最终超越自我,自在解脱。佛教的方法,经常提到的如念佛、拜佛、诵经、持咒、坐禅等等,还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这里我们举出达摩大师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给大家作一个介绍。《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中,介绍了对治烦恼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四行观即:第一,报冤行;第二,随缘行;第三,无所求行;第四,称法行。我们看原文:一、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心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达摩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冤”时,遇到烦恼时,受苦时,应当思维这是过去的恶业成熟了,当然要受苦的果报。并不是外面强加给我们的。如果明白、通达了这个道理,就能够“逢苦不忧”,就能够升起觉照之心,就不会被眼前的境界所转,就与佛教的道理相应,就能够由当下的苦境而进入佛法的修行了。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众生无我”,众生不能自己作主,随业缘而流转,苦乐齐受。如果遇到令人欢喜的事,也是过去所种的善因的结果。善报也会过去的。得与失都能够随顺因缘,心不动摇,就能够与道相应。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世间人迷失在世间事里,处处贪求。有智慧的人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就与世间人的想法不一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心安住在无为法上,身体还是随着因缘而运转。尽管身体还有作为,但心不起执著,“安心无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没有坚固的自性存在,也没有什么值得愿求。“功德黑暗”,功德指善业,黑暗指恶业。自己所作善恶之业,跟随自身,使自己去受善恶之果报。不能脱离三界之束缚,在六道里轮回流转。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因为有身有求,有身有求就有苦,就不得安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将诸“有”舍掉,无想无求。无求才是真理,才是最上的法门。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称法行,就是与法相应行。本性清净、缘起性空的道理是为法。一切相都是缘起性空的,无染无著的。离开了由众生相而产生的执著、垢染,一切事物就没有了众生相、就是缘起性空的;离开了由“我”而产生的执著、垢染,一切事物就没有了坚固的自性、就是本性清净的。有智慧的人信受明白这个道理,就在日常行住坐卧中,事事与法相应。法体即是法的本体,即是性净之理。这里没有悭贪,于身命财三者,都能够布施出去,而没有任何吝惜。明白、通达了施者、受者、所施物这三者都是性空的,都没有执著的余地。“不倚不著”,在修因成佛这个因果关系上,即不倚因,也不著果,心无垢染,化导众生而不取相。这既是自己的修行,也能利益其他的人,也能积聚福慧资粮,庄严菩提之道。布施是这样的,六度中其他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这样。行于六度,而心无所著,这就是与法相应了。第四个问题:包容从心开始宽广的心量是包容的基础。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扩大我们的心量,包容就可以落实。包容是一种快乐的心态。包容是指自心在面对各种外境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态。当落实包容的时候自受用也是快乐的。外境有顺有逆,我们有方法,有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方法是用来对治烦恼的,是用来帮助我们实现包容的。如果我们训练到不再需要方法,第一念就能做到包容,当下就能够包容,那就是究竟的包容。包容是和谐自他关系的方便法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出发点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包容才能和谐相处。“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有智慧的人不管外境如何,都能适应、自在。没有智慧的人不能把握自己,被自心的沾染所左右,不能作主。包容是慈悲心的体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有慈悲心的人也是希望别人快乐的人,希望别人快乐的人也是能包容别人的人。“有慈悲的人没敌人,有智慧的人没烦恼。”包容是一种智慧。面对争执,需要包容。包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态度,是对人和事的理解、承认和接纳。往往被人们用来判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过于争辩,就会产生距离和隔阂,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对立,于解决问题无益。然而,包容也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一种智慧,是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解决问题,惟此才能更好地贯彻原则。如果两个人有矛盾,他可能会故意和你作对。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也不接受。因为他感情上受不了。佛教讲广结善缘,有了善缘,对方就容易接受和支持你的观点。∵∵∵∵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来寺院请教问题,说:师父呀,做什么事什么事不成,不知为什么?请师父帮忙解决。实际上都是善缘不够,有的人做事就容易成就,有的人做什么什么不成,要想成就事业,先从广结善缘开始,善缘积累多了,大家都对你感恩,都想帮助你,你不让他帮助他都千方百计的要报答你,你还有什么不能成就呢?那时候你即使不费力,也能成就事业。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不太费力就能成就事业,而有的人却总是障碍重重。广结善缘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包容不单纯是忍让,包容是平常心。如果纯粹从忍让角度去包容,恐怕不能长久,忍一两件事可以,多了恐怕就坚持不下去了。我们讲包容,是要从自心上下功夫,扩大心量。有了这样的心量,包容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反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包容是平常心:逆缘不对立,顺缘不贪染,由此培养宽广的心量。包容是落实生活禅修行的方便法门。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从八字方针做起: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懂得感恩的人能够包容,懂得分享的人能够包容,懂得广结善缘的人也能够包容别人。包容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我们普通人的包容总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们不断地训练自己,心量越来越大,就能够做得越来越好,但是,要实现究竟的包容,只有达到无我的境界。有“我”,则与“我”对立的事物不能包容;无“我”,则容一切物而如如不动。“我”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把沾染执著为我,把种子执著为我,凡夫的一切起心动念无非是种子在起作用。一个人要抽烟,实际上是沾染在起作用。没有了沾染,没有了习气,就没有要抽烟这件事了。如果我们能够把各种沾染都净化了,则无我了,则无事不能容,容一切物而成就一切事。∵∵∵∵最后,祝愿大家心量广大,包容万物,随缘自在,六时吉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