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心理健康

拿到本书样稿时,虽未翻阅内容,却已经被书名深深吸引了——“佛教与心理健康”,如此直截地,将佛法谛理与科学心理学并谈,这是何等锐利的眼光,同时需要作者具备多么大的勇气与魄力!

如果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含糊地定义为心灵(或灵魂)的学问,那时将心理学与佛法中的心性说等谈,还情有可原。可现、当代以来,心理学先是被纳入“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模子;接着又被定格为“研究行为的科学”;最终,现代心理学被普遍界定为“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随着心理学内涵一步步狭义化与具体化,心理学日趋与世间现实和科学实验接轨,心理学与佛法心性学愈相背离,心理学的世间性与佛教心性修证学的出世间性之间,存在着愈来愈深的鸿沟。

尽管现代心理学大师们(如弗洛伊德、荣格等),力图通过所谓“无意识”的探讨,来缩小心理学与佛教心性修证学的差距,但最终还是难圆二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似乎已触及了佛法中“烦恼习气”的理念边缘,其“原型爆发”似乎已能局部解释佛法修持中的“阴魔”现象,但用佛门正理判来,这一切同样是浅薄的、似是而非的,根本触及不到心性问题的实质;行为主义心理学,虽打破了独钟于意识研究的传统心理学模式,但却陷入了过分强调心理学“客观自然性”的偏执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之一的罗杰斯,强调人的现实责任、强调透过现象看个体人格、强调此时此地之“当下”生活的重要,这些似乎与中国禅宗的修证理念有相通之处,但其理论核心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实现”,与佛法中的“我相”及“破我执”的内涵大相径庭;人本主义另一代表人物的马斯洛,突出了对健康人格的关注,但其提出的人格理想与实现,同样局限于现实人间的客观标准,与佛法中即世而出世的人格磨炼,同样别之天壤。

由上分析可知,传统与现代心理学,注重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及相关的行为,一方面,无法深入人的心性深处去寻找人格习气的真正缘起,也无法寻得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与形态;另一方面,对现实现象的依赖以及单纯靠观察推论的方法,总脱不了妄想分别的思维定式,其结论必然也是有局限的、有悖于真谛的,休想达到佛门所谓的“证量”,也无法指出一条纯善人格的修证之路。这一切,注定了心理学与佛教心性修证理谛的本质差别。

但是,若站在佛门心性修证理念的最高处——即以世间、出世法圆融不二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科学心理学与佛教心性修证理念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虽然佛法出世理论,相对于世间学问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但“佛法不离世间觉”,佛法的出世修证,同样可以不离世间、即世间而修出世法,这就是佛门常言的“烦恼即菩提”、“红尘与净土不二”、“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也正符合太虚大师的“仰止唯佛陀,完善在人格,人成即佛成”之真现实主义理念。

因此,世、出世间法,必然地,可以在双方交织的某个环节的理念名相上,寻得共通的焦点。而从心理学的这个范畴来考察,这个共通点必然就是——意识!

意识,是心理学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佛法中同样也是极重要的名相概念。大乘佛法对“心”的类分,多依《百法明门论》,总分八大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其中心王又有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之分,而前六识又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别。其中的意识,可以是与眼、耳、鼻、舌、身同时起用的心理活动(称五俱意识),也可单独起用(称独头意识)。而心理学的“意识”,是一个茏统的概念,包含了认知、觉察、情绪、动机、能力、人格等等心理方面,相似于《百法》心王中的前六识与第七识的一部分特征(自我意识)之和;心理学中与意识相对的无意识,有人将之与佛教的“阿赖耶识”等谈,其实这是错误的,在佛教名相中,阿赖耶识是十分微妙、十分复杂、深细不可测的的意识层面,决非“无意识”这样的简单概念所能类比阐释的,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当我们试图将佛教的心性及修证理念与普通心理学联系起来时,立足点理当放在“意识”的层面。

这里又连带出一个新的问题:佛法人格完善(修证)中,虽是从意识起修,但终究须破第七识的“我法相”、“我法执”,还要断除第八识的“我见”与烦恼种子,然后才能证涅盘、菩提二果。如此说来,佛法心性说与修证的要点,似乎是第七、第八识,而非前六识,这与心理学中意识的重要性相比,显然是不相称的。其实,这种认识,同样是个误区,是由对佛法修证中前六识特别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未尽深入理解所致。事实上,在佛法修证中,前六识同样处于重要的、关健性的地位上。这里我想引用我在《禘修漫谈》一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平时打坐、修习止观,都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的。我们不要迷信一些人说的,从什么第八识、第七识上起修。人们日用心思、数息摄心、入静起观,靠的就是前六识。而六识的前五识呢,其善恶行为皆依第六意识为本,而且起作用时,还要仰仗很多外缘的帮助,到了二禅以上,前五识则失去了作用,所以前六识中,第六意识又是根本的、最重要的。谈到造业,谈到生死轮回,皆离不开第六识,第六意识不仅偏通于一切有为法,也能偏缘于一切无为法,除了在熟睡、闷绝、无想定、灭尽定、入无想天等几种情况外,第六意识恒常现起。从造业招果方面看,身、口、意三业的根本在于‘思’心所,而思心所发作,又是以第六意识为依助的,因此,第六意识其实就是造业之本,是牵引众生生死轮回的最魁祸首。而第七识,虽与恶法、染法相应,能障覆净法,但由于其属于‘无记性’,也就是不可以记取善恶,因此其本身并不直接造善恶等业;而第八阿赖耶识,既不与染法相应,也不造善业恶业,他之所以‘去后来先’地充当生死轮回之主体,也全是因为前六识所造业力种子的牵引,祸根还是在第六意识。谈到断烦恼所知障、转识成智、了脱生死,也同样要从第六意识下手。比如说转识成智,前五识、第八识要到成佛果时,才能转成分别转成“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故有‘五、八果上圆’之说;第六、第七识则在因位上即可分位转识成智,第六意识在菩萨初地时,就可断去分别我执;到菩萨七地时,则又断去俱生我执,完成了转识成智的两大位次,只剩下俱生法执,等到证佛果时断去,故有‘六七因上转’之说。然而,由于第七识没有闻、思的功能,尽管它是第六识的染净之根,但其转识成智,还必须紧随第六识转识成智时,才同步实现。由上可见,这第六识,是造业的根本,也是因位上转识成智、转染还净的根本,是我们凡夫修证入手的核心。有人说,入初禅了,就进入第七识了;入四空定了,就入第八识了;还有的说,‘意生身’,惟是第八识存在了。这些都是凭空想象吧,或者借此炫耀、糊弄人吧。即使你到了四禅八定,你还是不离第六意识,那只是定中独头意识而已。很多人崇拜‘意生身’,仰慕打坐时‘意生身’出窍,甚而认为‘意生身’就是本来面目、真我,道家、气功玩修‘丹’,以为意凝丹田,化为‘小我’、‘真我’,这也是与意生身差不多的。意生身是什么?其实还不就是独头意识。尽管我们知道,我相、我执的根在第七识,而第七识我相的根又在第八识处;尽管我们也知道,第八识的种子业力是生死流转的根本,但是,我们凡夫,却不能以前六识粗间了别功能直入七识、八识去消磨业力种子,那我们常说‘息灭贪瞋痴’,又是如何去消呢?只有通过前六识的修习,影响、改变阿赖耶识种子,转烦恼种子为善种子,这叫‘熏习’”。

这本《佛教与心理健康》,正是从“意识”这个层面,抓住了佛教与普通心理学之间的共通点,并立足于人格完善——心理健康这一心理学与佛法所共同关心的命题,进行了通俗、简明的比较论述,无论是从学术价值上还是从现实指导意义上看,都是值得参阅的。

本书作者之一的刘风珍女士,是云南大学副高职教师,多年从事人体生命科学与心理健康理论的探索研究;另一作者则是当代云南汉传佛教的一位修学并臻的法师——释淳法大和尚,法师系中国佛学院首届高材生,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昆明市圆通禅寺方丈,法师不仅深通佛理,亦精于对书画金石、哲学心理等传统文化的研究探索。如上善人携手,可谓珠联璧合,本书之价值由是可见一斑。

我有缘游方至滇,多得淳法大和尚在佛法修学及书画艺术方面的引导帮助,受益匪浅;今有幸先睹书稿为快,又蒙大师抬爱嘱序,诚惶诚恐,用心作如上思考,是为代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