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中的心理学原理

郭齐勇

***着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讲,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形塑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资源,这话很有道理。心理的问题与人生观、基本价值与信念的问题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儒释道三教中的智慧,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心理学的资源。

一、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中国传统儒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儒学所倡导的仁爱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的博爱精神有着明显区别,爱人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这是人之常情常理,然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关爱他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下引只注篇名)这样的境界追求与生命实践是西方基督教义所无法企及的。仁爱思想不远乎吾人,我们从小在家长的耳濡目染下,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就有如何体谅、关爱他人的实践。“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仁”的内涵有两种表达:“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两者合一就是“仁”。孔子的仁学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是最重要的价值,最核心的理念。以“仁”为中心,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系统。

夫子的忧和乐在哪里呢?夫子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他忧的是族群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的旁落。夫子乐的是理性的愉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这就非常超脱。“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是千百年来志士仁人的生命意境,他们有强烈的世间关怀,而背后是终极性的关系在支撑着,因此能承受各种横逆与苦难,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客观限制,知其不可而为之,从而彰显了人格尊严与精神的自由。∵∵

孑L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顷,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孔子还有“吾与点也”之叹(详见《先进》,曾点之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谓“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乐天知命,正是具有终极承担的人的一种豪情与放达。六艺之学与社会人生理想不断陶冶、滋润着生命,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表明儒者的人文关怀背后有着深厚的背景。

二、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道家澄心凝思的玄观,老子“涤除玄览”的空灵智慧意在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悟无穷,达到“虚、无、静、寂”的境界,凝敛内在生命的深度,除祛逐物之累。∵∵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老子》,40章)“道”被形象化地比喻为“谷”、“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6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2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39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2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l6章)老子倡导的“无为,,(‘无欲:,t(无私”“无争”,可救治生命本能的盲目冲动,目的在于平衡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和外物追逐引起的精神散乱。

庄子一任自然,遂性率真;与风情俗世、社会热潮、政权架构、达官显贵保持距离;独善其身,白首松云,超然物外,恬淡怡乐。这样的超越精神直指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达到这样的境界,则人人公正清廉、克己奉公,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其修养工夫是“心斋”与“坐忘”。“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的意思即是“物齐”或“‘物论’齐”,以经验界的不齐为超越界的齐一,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接受、面对真实生活的同时,调整身心,超越俗世,解脱烦恼,物来顺应,与大化为一,即与道为一。因其“无所待”才能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逍遥极境。,庄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正是期盼“与道同体”的解脱自在。这是庄子和道家的神韵情采。

三、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

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是用否定、遮拔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人生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某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禅宗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等都是要帮助自己或他人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人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人格意境的追求。三教其实是相通的。

佛教的智慧教人们学会人生解脱。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引起心理上“紧张”或“不安”的东西,都应该立即“放下”,以免变成负担或烦恼。进一步说,这就是要善于“空:’,善于“破”,善于“消解”,善于“遮拨”,善于“排遣”,从而学会真正的人生解脱。

你要肯定自己,那首先就要肯定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承认或容忍别人的生存空间和利益追求。如果这些追求是彼此矛盾的,就必须设法调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肯定自我,就会陷进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这在佛教看来就是所谓“无明”,就是所谓“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佛教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拔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人生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某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这种调节的理论,在儒家为“恕道”,在道家叫“齐物”。

“什么是佛祖西来意?”“如何是禅?”禅师的回答往往是一棒子打过去:“庭前柏子树”,“西来本无意”,“一个棺材,两个死汉”,等等。问:“如何是佛?”答:“干屎橛”,“麻三斤”。“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其三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风,一朝风月”。禅宗教人“了生死”。既然连生死都可以了,那么,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人们也不再处于“紧张”、“不安”的情意结中。人一旦消解了这种紧张、不安,他的创造性反而可以爆发出来。

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总需要有深度的开悟,从三际中解脱出来,超越一切,包括生死的束缚,得到自在的体验。这样的人才有大智大勇承担一切的挑战与痛苦,化烦恼为菩提,既而安身立命。

(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