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学与心理治疗新探

陈可妍

有关以阐述佛教救义为主的佛教文学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问题,业界学者们已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集大成者有黄国胜出版的专着《佛教与心理治疗》。这本书将佛教教义和现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相结合,努力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体系,使之能适合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特点。书中结合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提出了包括作业疗法、静心疗法和领悟疗法在内的超越疗法,对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林安梧提出了他的“将一切执着摆下,让生命回到原点”的“般若疗法”,[2]具有非常明显的佛教特色。这些是就佛教本身来看其心理治疗功效的。也有将之与西方心理治疗进行对比论述的。例如四川大学高颖的《意象疗法与止观——管窥西方心理治疗与佛教修心之异同》一文,就是将西方的意象心理治疗与佛教的止观修心理论进行对比,探索了二者的基本差异,并尝试性指出二者对话的出路。[3]但这些前人所做的研究都报少将视角转向西方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J:。其实如果认真探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东方的佛学与西方的弗学在心理治疗方面所提出的理论,有着奇妙的逆反关系。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媾础上,以禅宗故事《那就是禅》为例,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论述,以新的视角来看佛教文学在人性心理方面的袷疗功用。

一、佛教文学、禅宗故事的概念界定

既然要谈瓤佛教文学和禅宗故事.首先我们必须对这二者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佛教文学指的是在佛教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学作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佛教的一切文献。即包括用巴利语、梵语书写的南方上座部原始圣典、大乘经典与相关着作,以及汉、藏、日、韩等各种语文的佛教文献。狭义则专指赞叹释逝及其弟子的一生行谊与本生(前生)故事之着述,以及各民族用文学表现方式所创作的佛教作品。照这样看,阐述佛教教义就成为了佛教文学最鲜明的特征和任务。探讨佛教文学的心理治疗功效实际上就是探讨佛教教义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而禅宗故事从性质和内容上来看其实就属于狭义的佛教文学的范畴。祥宗故事的这种特性使得以其为代表来探讨佛教文学的心理治疗功能成为可能。

二、禅宗故事《那就是禅》的文本阐述及其揭示的佛教治疗功能三阶段论

1,禅宗故事《那就是禅》的文本阐述:∵有一位精于医术的医生,因为每天要看着许多病人死去,因此非常惧怕死的阴影。昕人说禅有助于克服这种心理,医生便找到南臆禅师,请求开示。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J”医生似懂非懂。后来再去,每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医生非常不解:这种开示,怎能祛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曾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患者。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祥,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南隐禅师微笑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就要医生参“赵州无”的话头。医生苦参这“无”字公寨前后多年.终于自觉心地澄明,“无”已成了真理。医生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已经脱离了生死挂虑。当医生叩见南隐禅师禀报自己的修行时,禅师只对他微笑着说了一旬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故事背后揭示的治疗功能三阶段论

之所以选择这则禅宗故事来进行阐释,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故事中医生从惧怕死亡到忘我以致后面到达无我境界,刚好代表了佛教教义在心理治疗上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首先,刚开始医生去找南隐禅师进行开示,是出于惧怕死亡的原因。这就代表着学佛的第一个阶段.亦即广大普通老百姓所处的状态。他们虔诚拜佛,多数只是单纯地求得一种心灵的慰藉,抑或是希望的满足。他们关注的还是本身较实际的具体欲望,并没有主动去关注自己的内心。这时候佛教教义对人的心理治疗功效只能停留在表面,当意外发生时,这些人的心理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其次,后面南隐祥师指导医生尽全力去照顾好自己的病人,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其实隐喻着学佛的第二个阶段。到达这个阶段上韵人并不只满足于自身愿望的实现,而开始尝试地去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解剖和自我心证,以持续不断地修行来一步步完善自己,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迷惑。也就是所谓定力的修炼。而故事中医生忘我地工作实际上就是修炼的一种途径。这时候佛教教义已经可以深入人们的内心,从内部对信众的心理进行治疗。他们有能力承受一定的无常变化而不为所动,但仍旧无法超脱生死。∵最后,医生参悟了“赵州无”公案,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这就是学佛者的最高层次。也是那些高僧大德们所具各的心境。佛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有这么一段经文:“菩提萨埋,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巢。三世诸佛,依般若渡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拥有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无我境界。[5]因而这段经文实际上说的就是由忘我到无我的修炼过程。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已经了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超脱了生死,再也无所羁绊,心灵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佛教教义实际上已经帮助人们完成了自我内心的升华,即使面对再多再大的苦难挫折,这时的人们也是淡然而视,不再畏惧。

三、佛教教义心理治疗的三阶段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比较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

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佛教教叉心理治疗的三阶段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比较

弗洛伊德的这个人格结构理论,精看之下好像与佛教教义心理治疗的三个阶段非常相似。第一阶段的治疗只能满足信众们的实际愿望,刚好对-应了弗学所谓的只关注自我欲望是否满足的“本我”。第二阶段的治疗开始深入人们的内心,相对应的是人格结构中有一定自我约束的“自我”。第三阶段的治疗使人的内心达到了最高程度的升华,这则对应了代表理想人格的“超我。”两者之间看起来好像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假若深刻地去理解佛教教义和弗学学说,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对应关系其实是不准确的,甚至刚好是逆反的。佛教教义与弗学学说,两者都强调治疗人们的心理要回归其本性。问题的暮键在于对“本性”的界定上。佛教认为“我心即佛”。人的本性就是佛,只是暂时被变化无常的世间万象所迷惑,丢失了其本性,因而学佛的过程,也就是寻回其真正本性的过程,亦即所谓的“明心见性”。而弗洛伊德认为对欲望的追求,特别是对性欲的追求,才是人的本性。而人们之所以会得心理疾病是因为社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这种人的本性,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人的本性”的意义阐述,使得两者在心理治疗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第一.从心理治疗的途径上看,佛教倡导的是“迷我一自我——本我”这样三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人们心灵被世相所蒙蔽,迷失了真我本性,因而称为.“迷我”;处于第二阶段的人们开始进行自我修炼,关注自身心灵的发展,类似于弗学中所讲的“自我”;处于第三阶段的人们通过证悟已经恢复到“佛的本性”,因而称为“本我”。而弗洛伊德认为治疗的公式应该是“本我一自我——超我”,将。本我”的无意识化为台理的“自我”意识.使人们深层的愿望得到满足,进而向更完善的“超我”发展。虽然目的都是要完成对人的心理治疗,但其经历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第二,从心理治疗的方式上看,佛教强调的是自我的修持。“修持”亦即自我修炼,以达到心地澄明,顿悟佛理的境界。弗学强调的是自藐欲望的释放。只有将人们压抑在内心深处无意识的欲望释放出来,心理的“病”才能够得到“治疗”。前者的着眼点在于束缚。后眷的着眼点在于释放。一个是向内合拢,一个是对外敞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

四、对两种心理治疗理论的意义评价

l、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性

弗洛伊德的学说容易导致“泛性论”和“本能论”的产生。一方面,过份强调性欲的释放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法律与道德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过份强调本能会将人混同于动物,辟低为动物,这种突现人的自然属性的说法从理论上把本能绝对化,把人本能化、”生物化,无视于人的社会性的实质。按照这种理论,既然人有死之本能,表现为破坏与侵犯的天性,那么犯罪与战争也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客观上不啻为现实社会中的破坏和侵犯行为进行辨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2、佛教教义的局限性

佛教的教义虽然不会导致“泛性论”和“本能论”的产生,但它有可能将人们导向虚无,只关注心灵的修行而不理会凡尘俗世的一切杂务,产生消极出世的观点,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堪。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的具体阐述和与弗洛伊德学说的比较分析,我们对以阐释佛教教义为主的佛教文学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尽管佛教文学在治疗心理疾病上容易将人导向“虚无主义”,但它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毕竟,对诸如抑郁症患者等心理疾病患者来说.遁入空门比失去生命要好得多。没有生命的延续,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出自:∵《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7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