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乐,是不包含任何痛苦

本次提要:

·学习修行,就是求一个无苦之乐

·世上快乐包含痛苦成份

·嘻嘻哈哈,这是表面现象

·佛法的快乐是去掉烦恼以后产生的

·信仰能产生快乐,也能产生力量

·听法能起欢喜心

·长久的欢喜要从觉悟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学习修行,就是求一个无苦之乐

上次我们讲到无苦之乐,世间上也有快乐,那是有苦之乐,快乐里边有苦恼,所以世间上人一会高兴,一会哭。如何摆脱这种局面?我们这些跟佛有缘,有善根有觉悟的年轻一代,该怎么办?那只有靠佛法才能解决。我们进佛门来学习修行,就是为了求一个无苦之乐。真正的快乐是不包含任何痛苦的。

世上快乐包含痛苦成份

世间上的快乐,里边包含着痛苦的成份,快乐过去了,痛苦就来了,有时候快乐还没有过去,痛苦就发生了,结果把快乐破坏了。上小学时写作文,常有这句话:“高兴而去,扫兴而回。”这还是指的旅游,很多人出去旅游,挺高兴的,等到旅游回来大说烦恼话,好像是发牢骚诉苦那样。

嘻嘻哈哈,这是表面现象

连旅游都不能保证快乐,但是不去旅游,这样过日子又太无聊了,想想总要玩玩。你们男众部,经常看到游客来来往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嘻嘻哈哈,这是表面现象,也可能他们一回去又起烦恼了。有时候我到树林里去走走,经常看见两三个人,坐在石头凳子上,看看他们的脸都没有笑容,我就明白他们在起烦恼了。

佛法的快乐是去掉烦恼以后产生的

有觉悟的人能通过现象看到实质,那才是智慧的眼光。往里边看,世间上一切快乐都是有苦之乐。如果我们学佛法,能够天天法喜充满,觉悟提高,由此而出生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佛法的快乐是去掉烦恼以后产生的,这是没有烦恼的快乐,也就是没有苦的快乐。苦就是从烦恼来。烦恼表现在哪里?就是坏的习气,坏的脾气,这些不好的心态。

欢欢喜喜进佛门

信仰能产生快乐,也能产生力量

我们今天讲,“欢欢喜喜进佛门”,如果你进了佛门以后欢欢喜喜的话,你会得到一种快乐,什么快乐?信佛的快乐,也就是信仰的快乐,信仰的快乐能够维持很长时候,信仰也能使人产生力量。比如说社会上的人,他对某一个人产生信仰,他看见这个人就欢喜,想起这个人就欢喜,为这个人做一点事情也欢喜。而且他会意志很坚定,乃至于全部身心都投入进去。例如解放后,信仰马列主义辩证法,能使人们产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既然信仰能产生快乐,这种快乐又能使你度过一辈子,我们信佛也应该这样,应该欢欢喜喜进佛门。

听法能起欢喜心

有很多的佛弟子,由于偶然的机会,碰巧有讲经说法的地方,他去坐在旁边听听,一听就听出欢喜心来了,就进佛门了,这就是欢欢喜喜进佛门。

长久的欢喜要从觉悟来

还有各种各样进佛门的,有的因为家人信佛,邻居信佛,一起到寺院里来走走看看,自己有什么苦恼,求观世音菩萨保佑,结果事情很顺利,他高兴了,就信了,这也算进佛门了,但没有第一类由闻法而信来得好。这一类人进了佛门以后,如果不好好听法学习,这个快乐是不长久的。世间上人都是这样,得到一个特殊的突然而来的喜事,高兴得不得了,几天一过,这个高兴也平淡了,再过几天觉得已经过去了,也没什么好高兴的了,如果他下一次求不到顺利,他就不高兴了,所以这种欢喜是不长久的。我们要一个长久的欢喜,就要从佛法的觉悟来,你觉悟了,这个欢喜就长久了。

不从学法中提高,信仰也会变

本次提要:

·不从学法中提高,信仰也会变

·不学佛法,只会念观音,不知修行

·进佛门不受管教,快乐会被自己破坏了

·散漫成性,能叫学佛吗?

·怕死怕苦,进佛门为了去极乐世界

·要有理想,要改变快,就得要认真学法

·父母叫他来学唱念,可以赚死人的钱

不从学法中提高,信仰也会变

还有一种人,心地很善良,是社会上一个好人,也没有什么偏见,也不固执,人很平和,知道佛教精神很伟大,他起了一个崇敬心,可进了佛门以后,就是不肯学习。他没有学佛法的要求,还自认为佛法劝人为善,我这为人一向挺好。这种人也差劲,他不想再提高,也没有办法提高,不学佛法怎么提高呢?而且这种信仰的快乐也不一定牢固。假如有一天,他见到信佛的人表现得很差劲,他就会不高兴: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很伟大,怎么我今天看见这种现象,他就失望了,他这种信仰的欢喜,以及心态就要变。

不学佛法,只会念观音,不知修行

有位信佛的中年人,他每天念观世音菩萨大悲咒,为人挺好,很真实,慈祥,能尊敬人。我请他来听法,他总说:“我太忙实在没空。”如今大多数人进了佛门,到老还是佛法不懂,那修行咋修得起来呢?

进佛门不受管教,快乐会被自己破坏了

还有一种情况,本来每个寺院丛林规矩都很严,后来因为年轻人不好管理,就放松了。最近一年来,我们在培养人才上严了一点,有的学生心里就不高兴了:我进佛门是来读书的,怎么这样也要管那样也要管,挺不自在的。欢喜心没了,烦恼就起来了,老习惯一来,自己就随随便便,还有严重的,调皮捣蛋了,劝导他,管管他,就怄气,快乐全破坏了,那是你自己破坏自己呀,多可惜。

散漫成性,能叫学佛吗?

怎么办呢?唯有一个办法,天天学习,天天向上,赶快学佛法提高觉悟。那样子你会转变的。要不然的话,你刚进佛门时转变过来了,很快又转回去了。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很好,看见他的时候,他也不骂人也不打人。怎么后来又变过去了,成了自由散漫,这就是原来的老脾气出来了。照他们的意思:我是来读书的,你不要管我,别的佛学苑也不管,经常请假也可以,听课打瞌睡,跟别的同学讲话,做做小动作,坐累了,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也没关系,要想出去走一走,就让我出去走一走,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样就没有矛盾了。那还叫学佛吗?那还是修行吗?

怕死怕苦,进佛门为了去极乐世界

你们过去有善根,今天愿意进佛门,是个宝啊。人间这么多的人,今天有善根进佛门的有几个?一般都是老太太,老太太为什么肯进佛门?因为她们心里在着急,我快要死了,从来没有死过,死了以后到底啥个样子的?她有点害怕,听说要做鬼,做鬼很苦,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每年家里要供一次饭给她吃,听说极乐世界挺好,赶快进佛门到极乐世界去。她们就这样很自然的进佛门了。

要有理想,要改变快,就得要认真学法

你们不是老太太啊,你们是年轻人啊,像你们这样年轻,总不至于怕死、怕苦。你们应该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要在人世间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要以这样心态进佛门。坏就坏在脾气不好,但脾气不好可以改变的呀,要改变快,学习就得要认真。

父母叫他来学唱念,可以赚死人的钱

还有一种人进佛门,说得不客气一点,糟透了。那是好多年以前,由我主持的一个僧伽培训班,来学习的都非常年轻。我就非常欢喜,这么年轻,将来可以培养成佛门人才,有一天我带着欢喜心,跟当家师聊了一下,我说:“真不错啊,这么小都欢喜来学佛法出家。这些孩子这么有觉悟,有这么厚的善根,了不起!”他朝我笑笑,“老师,现在的情况你怎么不知道?”我说啥情况?(众笑)“是他们的父母叫他们来的呀。”据我所知,一般父母是舍不得的,我说:“他们父母肯定信佛信了很久,觉悟高。”“哪里啊,他们父母佛法不懂的啦。父母叫他来出家,还一定要他们学会唱念,一定要头上烫香洞,然后回去赶经忏赚钱。”这样进佛门简直糟透了。进佛门来学唱念,回家去为死人干事赚钱,这是罪过啊。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本次提要: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天下丛林饭如山”何用你再赚钱

·从古以来,没见过和尚老板

·佛弟子托钵,就能保证生活

·出家人的钵是“聚宝盆”

·真假和尚不根据“香洞”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释迦佛把佛法交给我们,是要我们修行证果成道,并不是叫我们拿到了他的佛法去赚钱。在《佛遗教经》里说,出家人不得贸易,不允许赚钱,连做一般的生意都不许可,何况拿佛法去赚钱。出家以后,生活都有保障,还要拿佛法去赚钱!这真使我大吃一惊。他进佛门不是要把佛教搞好,也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人天师表,却去学敲敲打打做佛事。以佛法教育众生才是佛的事业呀。

从前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从没有去给死人敲敲打打过,这种事情哪是佛教的事情啊,现在却叫佛事,真像道士做道场。

“天下丛林饭如山”何用你再赚钱

释迦佛早就把弟子的生活解决了,何用你这么辛苦去赚钱?在家居士要养家糊口,所以必须在社会上工作,做生意,赚点钱。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出家人没饭吃,而且吃也吃不完。从前有个皇帝,写了一篇东西,“天下丛林饭如山”,丛林,就是寺庙,饭多得像山那样高,人跟山相比,小得就像一只蚂蚁,要啃完一座山那样高的饭,我看你下一辈子再来当和尚也吃不完。

从古以来,没见过和尚老板

你们身上穿的衣服,是福州一个寺庙供养的。福州有寺庙,广州也有寺庙,你们穿得完啊?又不要你们钱。哪会说:“这件衣服我供养你,你付一百块钱(众笑)。”饭吃不光,衣服穿不完,还要去赚钱?你是不是想当老板啦?从古以来没见过一个和尚老板。

佛弟子托钵,就能保证生活

释迦佛给出家弟子一只钵,就能保证不饿肚子。我们中国佛教的出家弟子从古到今基本上没有遵照释迦佛的教导,实行托钵乞食,托钵乞食就能保证出家弟子的生活,除非世间上的人全饿死了,那你去托钵当然托不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吗?就算历史上某个地区闹饥荒,连老百姓都没有饭吃,可那个时候你做佛事赚钞票也不顶事,钞票买不到米啊。

出家人的钵是“聚宝盆”

有些年轻出家人,心里很想实行佛规定的托钵制,托钵很自在,很洒脱,可是中国佛教都是丛林制,由在家居士到丛林里来作供养,这样虽然方便,在后世就出现了不少的弊端。我想起有一个年轻出家人,他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我说:“你这样三步一拜,又不带钱,你怎么住旅馆啊?”他说:“晚上就在农村稻草堆里一钻,又舒服又暖和。”等到天亮了,他又钻出来,继续三步一拜。我说“吃饭也要钱呀”,他说:“我是托钵的。”他跟我说起一件苦恼的事情,他去托钵,威仪很好,人又很秀气,沿途的老百姓不懂啥个意思,以为他总是想要一点钱吧,大家就在他钵里丢钱,一下子钱就满了,他阻挡不了,只能连说:“我不要钱,我不要钱。”奇怪,你不要钱要什么?“我要吃饭。”当然,钱都肯给,要吃饭哪有吃不到饭?所以我称这个钵是聚宝盆,你只要一托钵,就会有人往里丢的(众笑)。你再想赚钞票,那是贪欲,释迦佛说,“人间妙五欲”,贪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地狱里你的根已经生了。

真假和尚不根据“香洞”

有些农村人叫孩子出家当和尚,学会唱念回家赶经忏赚钱,还一定要头上烫几个香洞,表示是正规和尚,真和尚假和尚又不是从香洞来看的,《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一挥大刀就说,“洒家要开杀戒了”,要杀人了,他头上也有香洞的(众笑)。是真和尚假和尚要看他的行为符合不符合佛的教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