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的一把尺—探讨竞争与比较的心态(三)

二○○六年四月十六日讲于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大楼

◆∵李宗烨主讲

◆∵编辑小组整理

陈述:万一该做的事情你实在很不喜欢,怎么办?就像你实在很不喜欢你的工作,但不做会饿死。

解答:其实我们会饿死好像也不太容易。有时候因为我们害怕,如果不照这个跑道跑,会失去别人对我们的认同跟肯定,所以我们就变得矛盾,到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社会会给予掌声的事?也许为了生存,白天做讨厌的事,晚上做喜欢的事,这样,你的晚上就会比白天更精采了。

提问:请问老师,我们这一代的人还在讨论羞愧感,可是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自信到完全没有羞愧感,什么尺都没有,也不要别人的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喜欢什么,根本就是一种很渺茫的人生态度。

解答:不是没有,是羞愧感、挫折感太多了。当一个人有很多的痛苦就会变得麻痹、没有感觉,然后什么都无所谓、随便了。因为想隔绝痛苦、抽离痛苦,所以就长期处在麻木的感觉里。一个人如果抽离情绪、痛苦,那么他连快乐等各种情绪都会抽离,到后来会变成一种很空虚的感觉。麻木、空虚,会让人感觉活着很不真实,必须藉由很多刺激的事情,让自己感觉活着,而吃药、飙车、割腕,或者更多激烈的事情便是让自己感觉存在的一种方式。做很激烈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太痛苦,抽离情绪后又变得不真实感,他们宁愿痛苦也不想陷入不真实感,所以就会去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所以说不是没有羞愧感而是一托拉库,很多的挫败感就变成对人生的茫然,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就一团混乱了。

陈述:觉得老师今天讲得蛮不错的,如果早在一、二十年前听到就好了。我是个国中老师,面对很多的升学压力。同事一到升学的时间,大家就开始肩痛、背痛、胃痛,出现很多的身心问题。老师们个个身负升学压力,先是这一班跟那一班比,然后这个学校又跟那个学校比,后来发觉这样比下去真的不行,于是干脆退休了。退休后才发觉,为什么要跟人家比,自己做自己真的是蛮好的。我的肩膀到某个时间就会把自己勒得很紧,现在才发觉原来我没有放下心中的一把尺。老师刚讲自我觉察,我过去遇到一个我最崇拜的老师,他无论是证量、修行都是第一的,我们一伙人都很崇拜他。最早开始,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最好的,其他人不知道什么心理跟老师讲了很多坏话,最后老师对我疏远了。那是很微妙的感觉,就一个眼神,你马上觉察到老师不喜欢自己,挫败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样的例子不只一次重覆出现,常想着,我那个内在的“小孩”到底有些什么?是不是请老师给个解答,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调整?

解答:你想要避免因为老师或者是某一个你认同的角色的一个眼神,然后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听起来你是个很乖的小孩,你很认同那个老师或权威的标准,很认同他的尺,希望能够符合他的期望,能够得到他的爱,所以一直很努力的想要做好。当你很努力的要求自己,却又没有得到关爱的眼神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失落,会不会这样?

陈述:对,老师给了我灵感,我从小就是这样,真的重覆蛮多次的,所以觉察是蛮重要的,这给我一个回去好好整理的机会。

解答:你很乖,想要变成被肯定的那个角色,那个乖小孩很努力要做好,可是你觉得你做得这么好了,老师却没看见,觉得很哀怨、很失望。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剧本,它会一直重覆这样的感觉跟这样的故事。所以你应该告诉你那个内在的“小孩”:“已经做得很好了,只要我很喜欢你,外面的老师不是最重要的,我喜欢你才最重要,本姑娘喜欢你就好了,其他老师算什么。”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们好像会把自己的力量投射给权威,然后用那个权威来否定自己;我们把力量、心里那个快乐的钥匙交给老板,然后等老板来肯定我们。

“比较”是一个思考习惯,所以它是选择性的注意。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练习,闭上眼睛,假装你前面有个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你会跑出什么想法?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第三个想法,你可以张开眼睛了。有没有发现自己开始挑自己的缺点了?有的人会,这就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有人一注意自己,就注意哪里有痘痘,哪里有白头发,我是不是变老了,这就是选择性的注意。又例如说“我不够聪明”,“不够聪明”其实是个判断,是个想法,是一种思想思考的方式,不是事实。我们来讨论一下“事实”跟“想法”的不同,事实是你看得到、观察得到、摸得到才是事实。数学考六十分是事实,这个人可能就会做结论说自己笨、不够聪明,但是“笨”、“不聪明”都是一种判断、一个结论,是一个推论,不是事实。很多忧郁症,或者让我们痛苦的问题是出在误把想法当事实,因为认同我很笨、没有用、很糟糕、人缘很差、很差劲等等的这些想法是事实,当我们认同那个想法它就真的变成事实了,当然就更沮丧、更挫折。你只要知道这是想法,既然是想法,我便可以选择认同与否,只要不投它一票,它的威力就会降低了。所以不聪明、笨、不长进、是米虫,都是一种内心的声音,都是想法。“事实”是看到具体发生的实际事件,才是事实。如果我们受了很多羞愧的批判声音,然后把它当作事实,我们就会变得很不喜欢自己,或觉得自己不好。

提问:老师你刚说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想法,虽然是潜意识的运作,可是我的观念认为“想法”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自己选择的。请问要如何才能不受它的影响?要怎样面对?

解答:知道这个想法的来龙去脉,就比较容易跳脱出来,就可以选择。有时它来得太快,会难过一下,事后再去整理,还是可以摆脱或松开那个想法。有时候可能当下没办法,掉进去了,事后明白了,就比较不会受影响。当下觉得那个老师没有赏识我,感觉很失败、很受伤,可是事后知道原来这是从小时候来的,原来我一直想要当个乖小孩得到老师的垂怜。了解整个模式,就知道自己不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把自我价值的钥匙交给老师是很没有意义的。以后就不会因为老师的眼神怎样,然后觉得自己糟糕。

陈述:我采取的方式是先告诉自己不够聪明、自己笨,好让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忙,从中得到乐趣。

解答:你是属于自我砥砺型。先骂自己一顿,然后赶快去学习,如果是这样也有乐趣,而且自己知道整个过程,你不是真的认同自己笨,你骂自己笨是有目的、有手段的,这是迂回的聪明。这种人更厉害,是用迂回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很聪明、很厉害!

提问:老师,如果有人把自我要求的尺放得很低,把门槛或标准放得很低,然后藉以建立自己的自信跟成就感,可以愈来愈满足自己,就是反其道而行,这样是不是一种好的方法?自己的尺放得很低很低,却给别人很高的道德标准的尺,这样算有将心中的那一把尺放下吗?前面讲到很多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或是对号入座的这些观念,可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社会跟家庭里,如何可以不去满足自己的爱、需求跟认同这些东西而依然可以觉得自在、愉快、自我满足?我疑惑的地方是人毕竟还是人,我们还是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同、支持跟那种被爱的感觉,要怎么去克服这个?

解答:就是我们要懂得如何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期望,要理解我们的家人、周围的人、大部分的人还是活在这一把尺里,当然他们会说“我是关心你的,你最好怎样怎样,你最好再念多一点书,最好考公务员,你最好做什么……。”可是你也知道他们的期望并不一定符合自己要的,所以会有一种冲突,担心如果自己没有符合他的期望,他就不会爱我,或者我就会失去他的爱,但这也许是你的预设,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你的家人不会因为你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不爱你,通常也许会唠叨一阵,但不会因此就不爱你,是不是?所以你的预设应该要打个问号。重点是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没有符合你自己的期望?当然跟自己家人是可以沟通的,你也同理家人对你的这些期望其实是来自于他们的担心。

陈述:很多人的自卑感就是父母亲跟周围的人造成的,也许我原来没有,我甚至很想努力的去突破这点,可是我必须跟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啊!

解答:譬如爸爸要求小孩要念医科,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父亲就会有很多责骂。孩子知道自己的兴趣不在这里,可是他很容易就把父亲的责骂收进来,变成自己不好,自己没用,或自己很糟糕的这种声音。我们能不能分辨,当家人对我有些批判的时候,不是代表我真的不好,只是没有符合那个要求跟期望,家人对我的担心而已。我没有办法完全符合身边每一个人的期望,我不用去接受他对我的批判,这样就比较不会受伤害。

提问:或许老师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人可以怎样在完全不符合家人或是周围人的期望,或是在种种冲突里,即使父母亲不爱我们,我还是可以爱自己,或者是很愉快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跟这群人相处在一起,不是抽离的、剥离的或自以为是的一个状态里面?

解答:现在的父母担心小孩的竞争力不够,所以对小孩就有很多的要求跟期待。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有时候会被批评、批判,要如何跟他们相处?问题是,当父母对小孩的期待跟指责过来的时候,小孩会收进这些批判跟指责,会觉得我不够好,我有问题。尤其是很渴望得到父母认同的小孩,很想要讨好父母的小孩,他会完全的接收父母对他的批判,于是便活在自己不够好,我有问题这样的自我怀疑里面。他需要的是去察觉这些声音,分辨这个声音是来自父母的担心,而不是自己真的很糟糕、很不好。当他能够这样分辨的时候,他才有办法重新肯定自己。我遇到一个大学生,才廿几岁看起来像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他考一些专业特考,第一次考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上吐下泻,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期望太高,一直觉得他还不够好。考过第一次还要考第二次,他爸爸说:考上一个有什么了不起,像你这个年纪当店长、当总经理的人多的是。所以他就觉得自己很不好,整个人都苍老了。我跟他讨论,为什么父亲对他有那么大的期望?原来他父亲人生的一些经验,造成个性过度的焦虑,他觉得要怎样怎样才有安全感,所以一直在注意这小孩还不够好的地方,一直给孩子极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对自我的怀疑。当小孩能够清楚了解父亲对他的否定,是来自于父亲的焦虑,而不是他真的有问题时,他就比较能够释怀,也不会因为否定自己而受伤了。

提问:老师,一个小孩原本需要从父母亲那边得到爱跟肯定,当他发现事实上爸爸只是担心自己不够怎样,也许他爸爸也缺乏这些东西吧?因为得不到爱与支持,他必须选择割舍,请问怎样切断亲情,让自己成长茁壮?现在好多小孩就是这状况,然后要求老师或是邻居去爱他。

解答:你讲的问题是,事实上这世界很少有人能够爱别人,因为每个人都觉得匮乏、不足,觉得恐惧,所以父母总是希望小孩能够变成他要的样子,才觉得这个小孩是很棒的。在这种情形下,能够付出爱是很困难的。只有少数的父母能够跳脱社会的那把尺,他们比较容易学到怎样去爱别人。所以当我们变成父母的时候,能不能也放掉一些条件跟标准,才有办法真正爱我们的小孩。很多人都把关心跟担心混在一起,像刚刚讲的这个父亲,他是担心他的小孩,不是关心小孩,这里面有什么不一样呢?要小孩做的事情,事实上是为了这个爸爸自己的放心而已。他并没有问孩子:“你的兴趣在那里?”“你要做什么?”“什么对你比较好?”他不是考虑这些,而是要孩子接受他认为的标准。他会说“我是关心你啊!”“我是替你想才对你要求这么多!”这叫做担心;关心的意思是自己先能平静,我很自在才有力气关心你,才有力气问你要什么?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以关心之名,行担心之实,所以有的人就会很痛苦。父亲关心我,讲的也没错,可是我又不想按照他的意思做,内心就会矛盾冲突。

我台中一中念得好痛苦,考上台大心理系好自卑,念到研究所,人家都念医学系,我只念心理系。现在才知道那叫压力、偏头痛。身受其苦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受苦了。

分享: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尺,这把尺是来自于父母的,而且你看不到这把尺到底是什么?由这把尺我又回想到,每一次下班冲到厨房,煮好吃的菜、营养的菜给孩子,人家都买便当回家当晚餐,但我心中的一把尺是“好妈妈应该在家煮晚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所以怎样觉察我们心中的那把尺是蛮重要的。另外一个主题是“探讨竞争跟比较的心态”,我发觉当一个好妈妈也有很大的压力,我的儿女都还蛮有成就,可是我是不是用这把尺把他们框得太紧,也是我目前要省思的。

提问:放下心中的一把尺,不要有比较的心态,是不是说要我们放下心中的不只一把尺,不要去想乱七八糟的那些事情,不要有斤斤计较的心态,自然就心平气和,自然就没有事情了,是不是这样?

师答:是的。

陈述:啊!我今天好聪明,今天不犯忧郁症了,我还算是进步了!

解答:忧郁症其实是一个标签。太有责任感的好人容易睡不好。那个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内心常常都有一些标准,认为自己怎样才算成功,怎样才是有价值,而这种怎样才成功、才有价值的判断通常是扭曲的,因为我们太在乎社会的判断,所以觉得自己有问题,觉得自己有问题的同时,就忘了自己喜欢做什么,而我们也同样把那种羞愧跟比较的感觉带给下一代。

如果你不要把力气放在想要证明自己,你就比较能够慢慢找出你喜欢做的事情。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那种动力是自然不用勉强的,做喜欢的事情也不须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有成就感,也是一个副产品,是附带的。做喜欢的事情,会有一种专注跟全然的感觉,做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很勉强。在全然与专注里,你就会有一种美的感觉,如果喜欢种花,在看花、看树叶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那些树叶很美,因为你在做很享受的事情。

我的工作就是听别人讲故事,我觉得他们的故事都很美,有时候听他们讲故事会跑出一些画面,当我把这些画面跟他们讲,他们就会觉得被了解。有时候他们会掉眼泪,掉眼泪也很美啊!所以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就会有一种很美的感觉。希望大家都可以慢慢找出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好享受生活。谢谢大家!

(全文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