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国佛教的以人为本观
——主题词:构建和谐∵以人为本
濮阳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殿卿
2005年7月10日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而要达成人与人的和谐,则需人人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光融通,心灵和谐。佛陀一代时教,讲的是一个“心”字,“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社会和谐,以人为本;人类和谐,从心开始。佛教的以人为本观,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而要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就要锤炼心性、塑造心灵。佛教禅法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用禅法开启人类本性的光辉,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佛”是梵语“佛陀耶”音译的简称,其义为觉者、智者。“佛”字若从中国的象形字上讲,左边是“亻”,右边是“弗”字。可知佛从人中来。但“弗”为“不”的意思,所以佛又不是人,是什么呢?他不是平凡之人,是经过坎坷曲折修行之路,成为顶天立地的哲人、圣人、超越一般常人的人。所以具有崇高的智慧,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叫做佛。狭义的佛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广义的佛是指一切具有大智慧大觉悟的人。释迦佛生在人间、长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他是体悟到人类生老病死之理,证得宇宙人生真谛的觉者,而不是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造物主。在释迦佛八十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创立了千古不朽的佛教,所走的是教化众生,∵促使种族和睦、社会和谐的人生之路,留下的是启迪智慧,救人济世的贝叶经卷。两千多年来,传接佛教火炬的佛子们,遵循佛陀的教法,不断将其教义教理发扬光大,以释迦佛为本师,心坚行苦、解行并重,在默默无闻中觉悟人生,在历史的进程中奉献人生;给后人树立了高山仰止的道德精神典范,同时也成就了他们证悟菩提,圆成佛果的行愿。
一、原始佛教的人本思想
佛教是佛陀对世间一切众生的教导和教法,其教义教理以教化人类为基础,所以在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以人乘为根基。人本观是佛教的核心思想。《阿含经》中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太子本可继承王位开张国运、统治天下,他之所以抛妻子、弃天下,偷出王宫断发修道,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看到当时印度的四种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能和睦共处,贵贱等级差别甚大。为倡导平等、祛除压迫,他老人家自成道至逝世四十九年中,以讲经说法的方式呼唤沉睡心灵的苏醒,提出“世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平等理念,这是主张人类平等和睦共处的伟大壮举。在主张人类和睦平等共处的同时,强调众生平等(佛教里的“众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泛指一切含灵动物及自然界的树木花草);意在劝导人们既要爱自己、爱他人,也要爱护异类生灵及自然生态环境。在佛陀一生历尽艰辛的教化中,处处体现出人我一如,众生平等的精神,上至频婆娑罗、波斯匿等国王,下至出身首陀罗的优婆离皆为佛的在家或出家弟子;特别是让出身最为卑贱的优婆离掌管戒律的举动,更体现出佛陀倡导阶级平等的思想观念。佛教主张“缘起论”,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关系而独立存在,每个人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因此,佛教把平等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基本原则。《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平等意味着强弱、贫富、大小、上下彼此之间的互相尊重,平等可以致“和”,平等可以使人们互相理解、谅解、宽容。平等才能和睦,平等才能和谐。认识到人与人、人与异类生命的平等性,才能拥有广大博爱之心——爱己、爱人、爱一切众生,从而促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交融共处,达到佛教所主张的“人我一体,物我一如”的境界。所以以人为本,倡导平等,促成和谐是伟大智慧的佛陀创立佛教的思想根基。
二、中国佛教的人本观——人间佛教
佛教以三世因果观而立教,既注重死后的归宿,更注重人生的现实。很多人误认为佛教是死人的宗教,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地深入经藏研究体悟,只是从其片面现象去观察。人们若能品思体悟佛陀的一代时教,将会发现浩如烟海的经典巨卷里面处处闪烁着人性智慧的火花。佛教主张:境随心转,物随心移。若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则要先改变自己;而要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心灵是否纯正。人类的心灵本来无所谓善恶,只因后天各种环境的不同,才出现良莠不齐的人群。佛法的行持就是修正人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它以“净心、明心、修心、正心”为方法,祛心灵之阴霾,放自性之光华;令善的增长,令恶的消失;使人的思想归于纯正,达到人生至善为目的。人世间有诸多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三苦、八苦”诸般苦难,但也有短暂的幸福和快乐;苦乐参半的环境容易使人洞察世事、透视人生。短暂的快乐给人以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苦难的降临给人以觉悟和警省。为追求永恒的快乐,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生命,重视自身生存的质量,从而发起超尘脱俗的修持信心。所以佛教修持要求人们遵照佛教的教规,切实履行“八正道”,由“五戒”规范身心,修“三福、六和”,践行“六度”,以完成人类的高尚道德,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自唐代六祖慧能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的思想,才使佛教在中国恢复本来面目。这是中国佛教人本化的开端。随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佛教真正走向了人间,走向了生活。在诸多高僧大德的倡导下,逐步实现了中国佛教的生活化,生***教化。丛林中农禅并重的道风不再使修行者困囿于端坐参禅念佛,而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生动活泼的环境下参悟佛法真谛,在饮食起居、谈笑怒骂中修行悟道。至此,从印度传入中土的佛教,才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真正体现出它的积极性和现实性,佛教才真正融入生活,契合时代,与时偕行。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提出“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生佛教理念后,继而由当代大德赵朴初居士极力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形成了当代以“人间佛教”为主旋律的佛教发展趋势,这是对原始佛教人本精神的阐扬。他对落实佛教的以人为本观,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佛教契合时代的主题,促进佛教健康发展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落实以人为本,首在澡练心灵
中国佛教的“大乘八宗和小乘两宗”,均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而真正契合中国人本文化且融入中华人文思想的宗派首推禅宗,可以说禅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禅宗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它教导行人远离名相,识心达本;让人们在生活中体悟佛法,不离生活而超越自我,和光同尘而开启智慧,从而促使心灵光芒地开放,充分实现人性本有的价值。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月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其中要求的“心平、行直、孝养、礼仪、忍让、改过”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行为规范,他告诉我们在日用之中,一切若能做到“从心而觅”,不但能够成为世间的仁人君子,也必能证得清静的菩提而成佛作祖。宋代茶陵郁禅师曾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首偈语是对通过禅修达到心灵解脱、心光开放的最好描述。有了自心的安祥、明净,就会真正认识到佛教缘起性空的真谛,将会用真诚、慈悲、友爱、平等的处世态度对待周边的一切人事物。禅宗的悟后起修,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明正念、时时观照;在做人做事中,对境练心,打磨习气;通过自心念头的观照,时时反省自我,对“善恶、美丑、真假、对错、优缺、正邪”等就能认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会有严格的自律心和警戒心,就会有高尚的责任心和抱负心。心灵是转换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枢纽,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从个体到众生、到社会,人们只有从心开始,心净、心安、心平;只有从平常心、欢喜心、无量心开始,用心去沉思,用心去祈盼;才能以内心的和平与安宁来带动外界的和谐与安定。这种修持方法,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逐步完善道德学养,促使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不说是禅宗佛法的超前和伟大。
禅是人心,禅是佛心,禅是空性,禅是平等,禅是慈悲,禅是博爱,禅是和谐,禅是奉献。禅是人类智慧的极点,禅是清净法水的等流;禅是用虚空的心量过活人生的分分秒秒,禅是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禅是用睿智的眼光透析人生,禅是用无住无为的心态建功立业。要得到禅的精髓,就要用禅法自我锤炼;而禅法无它,只是“心制一处,念起即觉,躬身自省,对境练心”而已。如能做到“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即是得到了禅法修持的要旨。与其有一个好的环境,不如有一个好的心境。三九寒冬,心暖则身温,炎夏酷暑,心清则身凉。禅法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洗心澡身的雨露;禅法是激活人心迸发智慧火花的流石,是长养浩然正气,具足充实之美的源泉。通过禅宗佛法修持达到禅的“意境”,将定力坚固、心如明镜、道德完善、人格提升,将能在紧促繁忙的工作中,永保清闲的心地,将能以出世的心境做入世的事业,立德立功立言,开放人性光辉。
内明外用,∵和谐大同
时间老人已将人类带入新的纪元。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忙碌的事务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过分的紧张劳碌使人们心神憔悴,欲望的满足带来的是内心的忧郁和空虚。古人说“动中能取静,忙里会偷闲,方是安身立命的功夫”。究竟用什么样的心态应对激烈的竞争,究竟怎样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如何在与对手的激烈竞争中保持和谐,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常自清醒?世人都在寻找答案,以持盈保泰、再创未来。面对诸多问题,若叩开佛教之门,去体悟美妙的禅法,将能给烦热干涸的心地带来点点清凉,将会找到人生漫漫长夜的心路明灯!
佛教以净化心灵为体,以完善人格为用;以觉悟人生为体,以至诚奉献为用;以启迪智慧为体,以造福苍生为用;以出世间证悟菩提为体,以入世间建功立业为用。我们若能从佛陀一代时教中认识其体用关系,就会牢固树立洒脱自在的豁达“心灵观”,我们的修行若从“自心”这个根本上入手,就能心光朗耀,心地光明,厚积薄发,从体起用。心地光明则具足浩然正气,浩然正气焕发出的是祥和之气;祥和之气充满世间,将达到“天和、地和、人和、己和”;人人将自觉遵守“六和敬”法(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以“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为基础,促成“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的佳境。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将构成和谐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将促成人类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塑造心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前提,落实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心灵的建设。人心纯善,天下和谐;世间和谐,天下太平。以禅法建设心灵,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类的良质本能才能充分发挥,人生价值才能充分体现;人们将能以宽广的胸怀待人接物,以敏捷的思维应对矛盾,以平常的心态开拓事业,以菩萨的精神奉献人生。如此,将化愚痴为智慧,化烦恼为清凉,化暴戾为温馨,化矛盾为和谐;世间将化为红尘净土,世界将成为太平盛世,在人类历史上将谱写出最为华美、祥和的智慧篇章!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