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普陀山

□∵党玉占

普陀山,是浙江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唐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全山建起了三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普陀山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普陀山峰峦郁翠、灵洞危崖、奇山林立、潮音激荡,更有名刹古庵,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1999年6月3日,我国发行《普陀秀色》特种邮票,全套6枚,图案为“普济寺”、“南天门”、“百步沙”、“盘陀石”、“梵音洞”和“法雨寺”。

普济寺:俗称前寺,为全山供奉观世音大士之主刹。寺区内五步一殿,十步一阁,殿宇间古木参天,宝鼎蒙烟,沿中轴线依次筑有御碑殿、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楼。住殿两旁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配殿。大圆通宝殿是全寺之主殿,初建于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明万历、清康熙年间经两次重建,1987年重修。巍峨宏大的圆通殿“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素称“活大殿”,殿内供奉8.8米高毗卢观音像,两侧分列观音32应身像,此属观音道场所特有。

南天门:位于普陀山南山,与建于龙湾岗巅高达33米的普陀山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铜立像”隔海相望,是一座天然的石门,孤悬海边,潮落始通,俗称“杨梅跳”,后建环龙桥将其与岛连接起来。南天门同短姑圣迹、海岸牌坊一沙相连,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十大景区之一,集海、沙、蓬、石四大奇景于一体,风景十分优美,宛如海上仙境,所以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名香客和海内外游客。

百步沙:位于普济寺以东的海滩,南北长600多米,东西宽200余米。与朝阳洞北的千步沙相对应,故名百步沙,又称塔前沙。百步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百步沙前,海域辽阔,海滩宽广而平坦,海水湖蓝,海洋与陆地在这里和谐交接,是海水浴的绝佳去所。夏日夜晚,此地更是海风习习,凉气袭人,游客也多来此闲步乘凉。百步沙的海水浴场,始建于1934年。1982年普陀山管理局投资扩建,设施逐年完善。

盘陀石:位于西天景区内,梅岑峰西巅,灵石庵前,为普陀山石中之圣。下石曰盘,上石曰陀,两石相累,故称“盘陀石”。遒劲有力的“盘陀石”三个字系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题书。盘陀石上丰下锐,有推之欲动、撼之欲坠之感。巨石危悬,碧海为依;山风徐至,松涛顿起;海浪吟和,此起彼伏,好似众人齐诵,又如菩萨法音宣流。盘陀石侧,有奇石台,旁有卧牛石和五十三参石,前有二龟听法石。

梵音洞:历来为普陀山的重要景观,位于青鼓垒东端,与潮音洞南北相对,它和潮音洞的潮音,各俱特色,合称为“两洞潮音”。两壁陡峭下劈如门,高70米,峭壁危峻,称梵音洞。梵音洞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相传为观音大士显圣处。

法雨寺:又称后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历经扩建、修葺,成为现在的规制,建筑面积达1.3万多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殿内的九龙盘拱,巧夺天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