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文物遗产收录

肥窑瓷窑窑址:肥窑瓷窑址∵[诏安县深桥镇∵宋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发现。窑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地表散布窑砖、支具和青釉瓷片,西坡有大量瓷片堆积层。产品有青瓷碗、碟、罐、壶、盆等,装饰为釉下刻划莲辨纹、篦点纹等。

腊洲山遗址:腊洲山遗址∵[诏安县梅岭镇∵新石器时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南、北坡散布着大量石器和灰硬陶片,有厚0.2-0.3米的文化层堆积。采集有蚌器、石锛、石镞、陶纺轮和灰硬陶片。陶片纹饰有绳纹、堆纹,可辨器形有罐、钵等。

侯山窑址:侯山瓷窑址∵[诏安县深桥镇赤水溪村东北2公里∵宋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发现。窑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层中有大量瓷片、支具,龙窑基址。产品白胎、青褐色釉,器形有罐、壶、盆等,纹饰有网状划纹。

古烟墩:烟墩遗址∵[诏安县梅岭镇东门村西北50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东之湖野山有土筑烟墩,圆形,残高1.1米,直径20米。

长林寺:长林寺∵[诏安县官陂镇林畲村∵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顺治十一年(1654)建。1960年被赤竹坪农场改为平房。寺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和东西两厢组成。保存有长林寺记碑1通,重建长林寺碑1通,石柱楹联2对。还有木匾一方,上刻“永历陆年(1652)孟夏轮山卢若骥为化莲堂,长林寺开山住持僧道宗立”

据专家考察,认为长林寺是天地会的发源地。

怀恩古井:在诏安县城西门街武庙南侧巷内。唐垂拱二年(686年)置怀恩县时开凿,故名。井深约7米,直径约2米。上筑井台,高55厘米,条石砌成,上刻菱形图案。井面覆盖半月形石板,圈出井口。井口最宽处为72厘米。井旁西墙上嵌有镌“怀恩古井”四字隶书石刻,但无年代铭款。井今仍为居民所汲用。

七贤庵:位于诏安四都梅山村渐山上。原系里人陈景肃读书处。后陈景肃与翁待举、吴大成、郑柔、薛京、杨耿、杨士训等七人,因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而忤逆秦桧等权臣,被罢官,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回到此处种石榴林,筑草堂而进行讲学,称石榴洞。其好友朱熹、陈淳等曾前来聚乐赋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经福建提督批准,将陈景肃等七人列为乡贤奉祀,奉祀的祠庙仍在石榴洞讲学旧址,称为七贤庵或七贤祠。庵于清嘉庆癸酉(1813年)重修。近年来又有修葺。庵坐东朝西,由前殿、两廊、天井、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殿中大龛供两排木制神位,第一排为“宋徽国文公朱夫子之神位”,第二排即上述七人之神位。庵里存有:款署朱晦翁的朱熹题书“石榴洞”和“读圣贤书”木匾两块,陈景肃《石榴洞赋》全文刻碑等。

临江亭:位于诏安桥东甲洲村海滨,背山临海,面积16平方米,高6米,两层八角出檐,初祀陈汶辉,后增供玄天上帝。陈汶辉,本地儒士,元末明初时于此隐居垂钓,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应诏入朝,累官至大理寺少卿,以执法不阿,直言敢谏,忤旨而自杀于南京。

报国寺:位于诏安桥东凤山岭上,故又称凤山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历代重修,近年有扩建。寺坐北朝南,占地1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天王殿、钟鼓亭、拜亭和大殿。大殿面阔三间、深7米,悬山顶,殿旁有依山石雕成的佛像。

分水关:分水关“漳南第一关”石坊∵[诏安县深桥镇分水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是闽粤二省边界。明天启(1621-1627)初建城,清同治六年(1867)加固并取名“漳南第一关”,现城已废。坊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花岗岩石仿木结构,面向西南,四柱、三间、三楼,通高6.5米,歇山顶,额坊上饰花卉图案。

广南桥:位于诏安桥东桥头村东南,跨东溪支流洋尾溪上,故俗称洋尾桥,又名龙尾桥,古为闽粤交通要道。桥为梁式石桥,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东西走向。《福建通志·福建津梁志》记此桥“长百余丈,广6尺,骊水为99道”。原桥墩98个,墩间跨度不一,以石梁板铺成桥面。现仅存东西桥头、十多个桥墩和部分桥板。桥东岸有广南庵,庵旁有石亭,桥附近有风光秀丽的龟山龙渚,古人称此处为“龙桥亘渚”,康熙《诏安县志》列入诏安十二景。

斗山岩:斗山即斗头山的简称,位于诏安西潭潭东村。岩上有斗头庵、文佛寺、斗山道观等古建筑。斗头庵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最近重修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坐北朝南,占地100平方米,面阔三间,深6米,悬山顶,供诸佛。文佛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近代重修是在1902年,坐北朝南,三开间前殿和大殿,中隔两廊和天井,面积约120平方米,供泗州文佛。文佛即漳浦与诏安县志都提到的斗山岩圣僧,原系泉州府秀才,乡试落第后到此地斗头庵出家,善治病,圆寂后乡人即其所住僧舍扩建为寺,尊其为泗州文佛,并塑像供奉。斗山道观已废,今人在山,峰发现刻有“宋嘉定庚午年(1210年)道观”等字的残碑。附近有仙人台、仙足印等遗迹。

金马台塔:金马台塔∵[诏安县秀篆镇河美村东南向6公里∵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河口塔。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建。五层四角石塔,坐南向北,条石砌成,高20米,边长6米。第一层拱门,北向有佛龛。第二层圆窗,第三层拱窗,第四层竖长方形窗,第五层三角形窗。

祥麟塔:在诏安梅岭腊洲山。腊洲山又名麒麟山,海拔92·5米,原是诏安宫口港东南海上小岛,名腊洲屿,后因河海冲积和筑堤围垦,遂与陆地连成一片。塔即立于腊洲山东峰顶,故又称腊洲塔。清嘉庆三年(1798年)兴建,次年落成。为楼阁式石塔,高24·5米基座边长24米,八角空心造。基座之上七层塔身,层层均置腰檐、开圆拱门。塔内有螺旋形石阶盘旋而上。1925年因雷电破坏,塔顶跌落,塔前倾斜并现裂痕。1987年修复。塔周密林环抱。塔前有数百级石阶蜿蜒通山下。塔后近处有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其年代约为距今5500~6000年。

朝天宫:朝天宫∵[诏安县南诏镇南关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天后宫。明嘉靖年间(1522-1566)始建,后废。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旧址重建门楼和正殿,乾隆七年(1742)、三十三年(1768)分别增建戏台、妆楼。嘉庆十一年(1806)、同治四年(1865)、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庙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拜亭、正殿、后阁楼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青石柱础八角雕花,石窗雕云纹。保存清乾隆七年重修碑刻1通,乾隆十年(1745)阳刻“历朝封天后娘娘祀典”木板1方,乾隆二十九年(1764)阳刻“天后圣母本传”木板1方。

文昌宫:文昌宫∵[诏安县南诏镇县前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十年(1871),在原漳潮巡检司废址上建文昌宫。1991年维修。祀文昌、魁星。宫占地面积约119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前门楼、拜亭、正殿、后楼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门楼连接两廊,廊为单坡顶。后楼双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

慈云寺:位于诏安县城北关街。因寺内奉准提佛母,故俗称佛母堂。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历代重修。现存建筑基本保留清代风格,占地约500平方米,由山门、拜亭、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悬山顶。1982年重修时,改变装饰,彩绘已面目全非。

东岳庙:东岳庙∵[诏安县南诏镇东关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始建,清道光四年(1824)重修。祀东岳大帝、十殿阎王、关帝、注生娘娘、速报司、功德司。庙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轩廊、八卦亭、拜亭、正殿、后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殿前轩廊连接拜亭。

父子进士坊:父子进士坊[诏安县南诏镇县前街至东门中街∵明代]

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嘉靖丙辰科进士胡文和万历丁丑科进士胡士鳌父子立。坊东西朝向,花岗岩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6米,通高9.6米,单檐歇山顶。两面文字相同:竖匾刻“思想性荣”(已佚),正匾刻“父子进士”,大额枋刻“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科吉旦立”。柱旁置抱鼓、石狮。

护济宫:护济宫∵[诏安县南诏镇北关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夫人妈庙。《诏安县志》:“旧名灵佑宫,在北门外。后座祀李公伯瑶,前座祀教练夫人,即昭应侯许天正之姑,有开漳功。”宫内神座下砖块有字,记本宫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万历庚寅年(1590)、清康熙壬午年(1702)、乾隆十七年(1752)、1929年先后重修。祀“教练夫人”。宫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大殿、后堂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前步廊,重檐歇山顶。用直径0.32米的梭形石柱,鼓镜形柱础。门楼前立一对石抱鼓。

龙山书社:龙山书社∵[诏安县霞葛镇南陂村西南向50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龙山岩。明天启六年(1626)里人林迈佳在此创办书社。历经重修,1987年重建。祀伏羲、大禹、文王、周公、孔子、五圣。书社依山而建,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走廊、拜亭、正殿、后堂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用一斗三升式斗拱,梭形石柱。保存有明、清重修碑记11通。

青云寺:青云寺∵[诏安县南诏镇中山西路尾北侧∵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始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重修。祀千手观音和十八罗汉。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大埕、东西厢房、两廊、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门楼在东侧,坐西向东,面阔二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有清乾隆戊戌年刻的“青云寺”石门匾一方。

天宠重褒坊:天宠重褒坊[诏安县南诏镇县前街至东门中街∵明代]

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建。坊东西朝向,花岗岩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5米,通高9.5米,单檐歇山顶,雕饰有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坊两面所刻文字相同:竖匾刻∵“恩荣”,正匾刻“天宠重褒”,大额枋刻“为万历甲戌科进士沈车夫父敕赠南京户部主事沈玺立”。柱旁置抱鼓、石狮。

文庙:诏安文庙∵[诏安县南诏镇城内街∵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历代维修。庙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12米,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单檐悬山顶。金柱均为梭形,周长1.5米。圆形鼓镜式柱础。门楼外有埕地和半月池。池上有单孔石拱桥。

五通宫:五通宫∵[诏安县霞葛镇五通村东南向50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元年(1403)始建,历代重修。祀五通大帝。宫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门楼、拜亭、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8米,抬梁式木构架。用一斗三升式斗拱,直径0.32米的梭型石柱,鼓镜式柱础。

碧霞元君庙(泰山妈庙):因祀泰山碧霞元君而俗称泰山妈庙,在诏安桥东东沈村。明崇祯六年(1633年)邑绅、进士沈起津游泰山,奉神像回,遂建此庙,沈作《双屏泰山庙记》勒石于庙前。庙坐东朝西,面积近300平方米,由庙门、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

澹园寺:澹园寺∵[诏安县南诏镇澹园路∵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始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祀如来佛和十八罗汉。寺占地面积736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用直径0.32米的梭形石柱。山门悬石匾“澹园”。

盛衍堂(龙堂家庙):盛衍堂∵[诏安县秀篆镇陈龙村∵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永思堂,又称龙潭家庙。明隆庆壬申(1572)始建,崇祯十七年(1644)毁于兵燹。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建。祀太祖游瑞清,游瑞清明嘉靖年间任千总(武品),祠门匾题“龙潭家庙”。堂占地1205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由门楼、天井、两廊、中厅、天井、两廊、拜亭、大厅及东西厢房等组成。大厅面阔七间,进深各二间;中厅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门楼面阔七间,用一斗三升式,圆梭形石柱,带柱础。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东西厢房各五间。堂前有大埕、半月池。左侧另有外门楼,顶端嵌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的建筑规制碑,门楼外墙嵌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碑。建筑保持明代规制。

玄天上帝庙:玄天上帝庙∵[诏安县南诏镇东北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始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嘉庆二十年(1815)、同治八年(1869)重修。祀玄天上帝、诸佛。庙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有前殿、后殿和天井。后殿为双楼阁,硬山顶,用鼓镜形柱础。庙内保存明代题匾和历代重修碑刻6通。

真君庙:真君庙∵[诏安县南诏镇北关街∵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旧志称慈济宫。明代始建,天启四年(1624)、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庙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西向东,依次有前埕、门楼、拜亭、前殿、天井、两廊、中殿、天井、后殿。前殿祀保生大帝吴真人,中殿祀唐开漳功臣沈世纪,后殿祀诸佛。三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七间,硬山顶,构架间施斗拱,用梭形石柱,古镜形柱础。保存有明天启重修碑和“郡判施公济世功德”碑。

功臣庙:功臣庙∵[诏安县南诏镇东城村中∵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祈山庙。宋淳佑年间(1241—1251)始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光绪已亥年(1899)重修。祀陈元光部将祈山圣侯欧哲和武德侯沈世纪,后殿祀诸佛。庙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正殿、西厢房、后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在田楼:平面圆形的生土楼,位于诏安官陂大边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楼直径94.5米,《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8月18日载文云此为国内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土生楼。楼有三圈。外圈二层。中圈三层,高11米,墙基石砌,上为夯土,底层墙厚近2米。内圈为祠屋三间。全楼共323间。开二楼门,正门向西南,置双层门框,内框厚0.25米,外框厚0.5米,门墙厚2.4米,门上额匾书“在田楼”。楼外有沟渠绕楼一周。今此楼尚住63户300多人。

仙陂:位于诏安四都镇的梅州茁仔岭与陂头山之间。民国《诏安县志·建置·水利》载:“四都有大陂,在梅州,其流长,灌溉数千亩,永不焦。”“宋元之前建置”传说“潦水时溢决堤,忽有异人手把松干竖之而水乃止。”迄今七八百年,木涿之有声,世传为仙木弋。陂之右凿石为涵,谓之龙喉,导水灌田,名曰壶洋。“自咸、同、光以后常逢大雨如注,山崩土裂,变作沙堆。”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当地***重修此陂,以碎石、水泥加高加宽加固陂坝,现坝高5米、宽6米、长56米。县志记载的“松干”是一木质桩,顶端横断面为长方形,长14厘米、宽7厘米,竖于陂坝的中部内侧,长期浸于水中,历经七八百年未的腐烂痕迹。

灵侯庙:灵侯庙∵[诏安县南诏镇东门街∵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东门庙,祀灵佑侯(唐开漳功臣李伯瑶)及其夫人。庙占地面积489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大殿构成。庙前有埕,可容千人。

梅洲城堡:梅洲城址∵[诏安县梅洲乡梅洲村∵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正德二年(1507)始建土城,万历十四年(1586)改砌石城,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城墙周长约2公里,高5米,厚3米多。四个城门均为石拱门,通高2.6-2.8米,宽1.5-1.6米,进深1.4-1.6米,都有深约4米的瓮城。城门上有石匾额,东门刻“先春门”、西门刻“宝成门”、南门刻“明万历甲申,阜财门,仲冬长至立”、北门“拱辰门”。在东门至北门之间有一月城。

五通陂:在诏安南诏镇西北36公里的五通宫外墙,嵌于左壁,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王宏珏立。禁碑:禁谕示诸乡人等务须禀遵法纪如有故放柴树冲毁以及破陂断圳网鱼竭涸水道许陂首人等指名赴县具禀以凭究处。

镇龙庵:镇龙庵∵[诏安县霞葛镇庄尾村桥头溪口处,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铁华庵”。祀五显大帝,诸佛、诸神。庵坐东向西,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86米,重檐悬山顶,出檐1米。石拱门高2.1米,宽1.12米,厚0.42米,门额刻“镇龙庵”。墙外立清代碑8通。

万古庙:万古庙∵[诏安县官陂镇下官村∵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祀万古师祖及其将领以及关帝。庙占地面积254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后楼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保存有清道光十年(1830)和同治壬申年(1872)重修碑。

岑头威惠庙:岑头威惠庙∵[诏安县西潭乡岑头村北30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二十年(1592),为纪念唐代开漳有功的将帅朝廷拨款兴建。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其女陈怀玉(夫人妈)以及许天正、侯马仁、李伯瑶、欧哲、沈世纪、张伯纪、卢如金等。庙坐西向东,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组成。门楼平面呈凹字形,两侧有一对石抱鼓。大殿从低至高分三级,五开间。北厢房五间,南厢房五间(现已倾颓)。保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石香炉1个。

后溪庙:后溪庙∵[诏安县西潭乡后陈村向北200米公路边∵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慈济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建。祀保生大帝、观音菩萨。庙坐西向东,由庙埕、大殿、天井、前殿组成。有“番溪砥柱”匾额

金环塔:金环塔∵[诏安县霞葛镇坑河村楼下自然村西500米∵清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空心石塔,现存三层,高约14米,内径5.8米。东向设石拱门,宽1.34米,高1.7米,门框厚0.23米,门墙厚1.02米,门额刻“金环宝塔”。

明灯寺:明灯寺∵[诏安县太平镇大布村东750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寺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门厅、两廊、天井、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X间,进深X间,单檐悬山顶。

昭应候庙:昭应侯庙∵[诏安县南诏镇许厝寨∵清代]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始建,历代重修。祀许天正(开漳王陈元光的校尉)。庙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拜亭、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殿前为轩顶,前廊连接拜亭。

九侯山: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前人誉九侯山为“南闽第一峰”。据《漳州图经》记载:“夏禹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九侯山方圆十余里,层峦迭翠,怪石嶙峋。自宋以来历代名人、官宦摩崖题刻有数十处。山间有巨石拱立,镌刻“天开”二大字,落款为“云南参政罗汝芳题∵万历已卯县尹邓于藩刻”。天开山门内石壁上有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知事王十朋题“万山第一”四大字。沿径登山,山上峭壁镌刻“九侯名山”四大字,系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三阳云游僧无碍舍”题。周围有题刻18处,上有“观音三宝石”;下有九侯禅寺,寺始建于唐。寺前石门上刻“大名山”三字。山上福胜岩,洞门上额刻“福胜岩”三字,上款刻“大明嘉靖二十一年正”。洞门对联刻“福份占名山僧原傍佛∵胜游来净域人似登仙”。福胜岩附近石壁上有钟日兴、李如东在抗战胜利年题刻的“大好河山”四字。山上还有五儒书室、狮子峰、棋盘石、牛眠石、飞来佛、三合树、松涧泉、瀑布泉、风动石等胜景。松涧泉洞口刻“松涧”二字,洞内右侧石壁刻“涤尽烦襟”,系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沈攸题。松涧泉旁试剑石上面崖石上刻“试剑”二字(题刻者不详)。风动石上有清绪三年(1877年)进士林壬题刻诗句:“诧地何巍然,不受藤萝绊。峭影摇秋空,白云皆惊散。小别倏八年,重来蹑绝险。问君识我不?无言头自点”。

望洋台:在诏安县城东南13公里海滨,有天然巨石垒叠成镜台状:一高大竖耸立如屏,其余石块接连横置其下如平台,宽可容纳数十人。石屏上镌刻:“望洋台”三大字。上款“大明嘉靖五年三月朔旦”;下款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临海蔡潮题”。

蔡潮工书,嘉靖间分巡沿海郡县,多处留题。嘉靖五年(1526年)题刻望洋台三字各1。5米见方端楷,笔力雄浑。

石泉山石刻:石泉井摩崖石碑∵[诏安县桥东镇牙头村石泉井路边∵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刻在一块巨石断面上,字幅长约5米余,高3米。共有六碑,从右至左分别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月刻“皇明大都阃祝公去思碑”,万历三十九年(1611)八月刻“皇明大都阃野公去思碑”,万历三十九(1611)十二月刻“皇明大总戎麟武杨公去思碑”,万历三十八年(1601)刻“皇明大总主春台杨公德政碑”和崇祯庚辰岁(1640)刻“皇明大都督郑捐砌岭路兵民戴德碑”。另一处只能辨出“大都督郑公谕和功德碑”等字。

中共工农红军第11军第6师第48团驻地:红四十八团驻地旧址∵[诏安县官陂镇坪坑村西南5公里龙伞岽山∵1929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夏,饶平、平和、大埔独立支队和十九路军起义部队的一个营,在此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11军16师48团,下设3个连,每连200多人,团长罗时元,党代表温仰春。

龙伞岽山海拔1151.6米,山头面积约2000平方米。当时搭盖草棚作为指挥所和营房,并辟操场作为军训基地。现草棚无存,操场已开垦种植。

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旧址∵[诏安县霞葛镇南陂村∵1928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夏秋之交,工农革命军饶和埔诏独立大队转移到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年底,在此地成立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后改称中共饶和埔诏县委。

旧址为私塾“文圃学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大厅和两旁厢房组成。

红九团与漕澄饶红三大队会合旧址:红九团与游击队会师旧址∵[诏安县秀篆镇石东村边∵1932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6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的红九团与饶和埔诏游击队、潮澄饶红三大队在青龙山苏区会合,在此举行盛大的军民联欢会。之后,红九团一个排配合饶和埔诏游击队,在此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旧址清凉庵,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下厅、西廊带天井、大厅带两厢房组成。现已倒塌。

中共闽粤边云和诏县委机关旧址: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1935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10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委员张敏,在此主持会议,成立中共云(霄)、(平)和、诏(安)县委。1937年7月14至16日,中共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在此召开云和诏县委扩大会议,传达闽粤边特委会议精神。16日下午2时,遭国民党顽固派沈东海部袭击,张敏、李方炎等特委领导和县委、区委领导人八名当场被捕,后就义于县城。史称“月港事件”。

旧址达三祠堂,又名月港祠堂。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大厅(面阔三间)组成。

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中共闽粤边特委旧址∵[诏安县官陂镇火畲村豆畲自然村∵1938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7月16日发生“漳浦事件”、“月港事件”,中共闽粤边特委遭严重破坏。1938年春,中共闽粤边特委和云(霄)、(平)和、诏(安)县委恢复(书记何浚),继续领导革命斗争。恢复的特委机关设于此。

旧址为张氏祖祠,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门楼、两廊、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诏安县红星乡进水村东南1.5公里∵民国县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次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驻设于此,指挥战斗、开展斗争。内设电台,周围设哨所、兵工厂、看守所、医院等。

旧址系乌山上的一个天然石洞,可容20多人。四周悬崖峭壁,用一活动木梯进出,用后移入洞内。

烈士墓:诏安烈士墓∵[诏安县南诏镇良峰公园南麓∵1985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0月建,并将1953年建的革命烈士墓(在八一服务社处)迁于此。陵园建筑面积2664平方米,坐东向西。前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5.59米,亭式绿檐尖顶,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鎏金字,下方刻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民***的题词,周以雕花石围栏。后有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张敏、云和诏县委书记李才炎等16位革命烈士的陵墓。

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诏安县南诏镇西门街中山公园内∵1920年∵县文物保护单位]

堂坐北向南,面阔18米,进深24米,砖砼混合结构,红砖墙,砼圆顶,中间圆伞型塔顶,前舞台顶书写“中山纪念堂”。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