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

卢峰∵同明

摘∵要:∵支谦是中国早期着名译经家,其代表作为《法句经序》。此序体现了支谦矛盾的翻译理论与主张: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在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尽管如此,《法句经序》仍具有伟大的意义,堪称我国译论史上的开篇之作。此外,支谦的翻译风格对后世的佛经翻译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支谦∵《法句经序》∵翻译风格∵佛经翻译

一、支谦其人

支谦一名越,字恭明,原为月氏人,故姓支。其祖父法度于东汉灵帝时率数百人来华定居,故支谦生于中国。他受业于同族支亮,而支亮受业于支谶,三人均闻名于世,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汉献帝末年,支谦为躲避战乱入吴,因聪慧过人,时人称其为“智囊”。孙权赏识他的才华,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支谦博览群书,通晓六种语言,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到孙亮建兴二年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的译经大师。他虽不是僧人,但对佛教的贡献却十分巨大。

二、支谦矛盾的翻译理论与主张

支谦承认在不同的语言(“异音”)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而在“译胡为汉”时,难在“审得其体”,至少“虽不能密”,也应该“粗得大趣”。支谦认为翻译应该“质”、“雅”供求,尤应追求“文雅”,如他在《法句经序》中指出,以前译人所出之经颇为“浑漫”,说竺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并“嫌其辞不雅”。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支谦受他人影响较大。如维只难强调译经不必讲究“饰”和“严”,只要做到“易晓”和“勿失厥义”就行了;而众人又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来附和赞同,强调译经“实宜径达”。因此支谦也便“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了。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支谦在翻译理论方面是动摇于“文”、“质”之间的,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在翻译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但尽管如此,支谦的翻译理论与主张在中国议论史上仍具有伟大的意义。

三、支谦《法句经序》的伟大意义

1.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恰如罗根泽所说:“所以需要翻译者,本来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名物不同’;而惟其‘名物不同’,所以‘传实不易’;惟其知道了‘传实不易’,所以才能引起翻译研究,提出翻译方法。”换句话说,此序指出翻译的困难,对后来者进一步提出翻译的方法有很大的先导作用。

2.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如罗根泽所言:“支谦此序可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在我国译经史上始终存在着“文”、“质”两派,但“文”、“质”两派虽然对峙,却并不是总是水火不容的。如此序所载,支谦“好文”,维只难“好质”,虽然这场千百年前两派的论争最后以“质”派获胜而告终,但如今人任继愈所指出的:“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但实际结果,确实由文派最后成书。”

3.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作为在我国译论史上享有开篇意义的《法句经序》体现了我国译论一脉相承的关系。以维只难为代表的“质”派不仅用“佛言”来支持本派观点,而且借鉴中国古代的孔老言论来作为论据。他们的论述本身就与古代传统文论息息相通,因此最终使得《法句经序》成为我国译论史上的开篇之作。

四、支谦译风对后世的影响

支谦翻译的风格,影响了后来佛典的翻译活动。为了更好地畅达经意,使人易解,支谦首先反对译文偏“质”,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如后来支敏度对其译风的评价:“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换言之,假如支谦本人都无法深刻明了原文本意,那么译文就很难恰到好处。例如他翻译的《维摩诘经》,充分表现了大乘佛教善权方便以统万行的精神。后来罗什门下虽对他的翻译还兼有“理滞于文”的不足处(见僧肇的经序),可是仔细将罗什重译的《维摩经》与其相对照,前者不少地方都采用谦译,述而不改,足见支谦译风已远为罗什的先驱。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支谦尽量删除梵本的繁复而各取省便,又竭力减少音译到最低限度,有时甚至连应存原音的陀罗尼也意译了,难免会引起拘泥于形式的学人的些许反感。

不过总体而言,支谦“由质趋文”的翻译风格,是佛典翻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支谦开此风气之先亦不可否认。

参考文献:

[1]《中国佛教》第二册(中国佛教人物、中国佛教仪轨制度)“支谦”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80.

[2]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任继愈.佛教经籍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出自:∵《考试周刊∵》∵2011年10期∵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