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在人间,这些都是说明佛教是人间的佛教。佛陀一代的说法没有以鬼以神为对象,所以佛教不是鬼的佛教,也不是神的佛教。佛陀说法完全是对人而说的,因此,所有的佛教应该完全是人间佛教。我以经典中的偈语,在中国电视公司讲说人间佛教的“经证”,列举数千条经文以为证明。今摘录四十条,作为我们应奉行人间佛教的指导,说明释迦牟尼佛是为人间佛教的创始者,六祖惠能及太虚大师等皆为人间佛教的提倡者。

∵∵∵∵∵∵∵∵∵∵∵∵∵∵∵∵∵∵∵∵∵∵∵∵∵∵∵∵∵∵∵∵∵∵∵∵∵∵∵∵∵∵∵人间佛教的经证(共收录二十八种经典)

∵∵∵∵∵∵∵布施的方法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二、布施对象的种类

∵∵∵∵为了使大家便于了解,佛教将布施的对象分成三种:

∵∵∵∵悲田:即对于困苦之人,我们应该量力而为,悲悯济助。

∵∵∵∵恩田:即对于父母师长,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敬田: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能得无量福德。

∵∵∵∵∵∵∵三、布施恶人的方法

∵∵∵∵至于为非作歹的恶人,我们固然不应舍弃,但是必须具备权巧方便,能够度化对方,否则一味的滥慈悲,其结果不惟自害害他,亦将扩散祸患的深度和广度,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受到波及。例如:不当的布施,徒然助长贪婪和投机的风气;父母给子女金钱吃喝嫖赌,纵容他们行凶作恶,造成问题青少年;遇到歹徒,不但不挺身而出,规过劝善,反而供给所需,助纣为虐,凡此就像在家里饲养了一头猛兽,只知道给它吃喝,不懂得调伏它的邪念,一旦茁壮,就会危害大众,祸患无穷。所以《心地观经》里有一首偈语警惕我们在度化恶人时必须谨慎小心: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四、结论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行善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对象,以致于本末倒置,尤其错用了方法,不但无法收到利生度众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诚为可惜。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方法的运用。

∵∵∵∵∵∵∵∵端正的真义

∵∵∵∵∵∵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嫉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法句譬喻经》

∵∵∵∵∵∵∵一、世人所求的端正--所谓端正非色如华

∵∵∵∵端正姝好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因此为了这个色身,许多人不惜花费时间金钱做种种梳洗打扮,装饰严身,甚至美容整形,标新立异。其实端正并不是指色相的华丽俊美,而是一种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二、虚有其表的端正--贪嫉虚饰言行有违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尽管外表装饰得引人入胜,但是满肚子的邪思妄想,贪瞋嫉妒,表现在语言上,两舌、恶口、绮语,表现在行为上,粗暴、恶行、侵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依然为人所厌恶不齿。

∵∵∵∵∵∵∵三、由内而外的端正--谓能舍恶根源已断

∵∵∵∵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想要求得端正应该正本清源,从端心正意、断恶修善着手。如果我们能够远离贪欲,顺逆一如,则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威仪庄严的丰姿;如果我们能断除瞋恚,慈悲覆物,自然令人感到安详和敬;如果我们能转化无明,增长菩提,应对得体,一定会显得自在从容,气质高雅。

∵∵∵∵∵∵四、世间第一的端正--慧而无恚是为端正

∵∵∵∵像道安大师丑僧俊道,虽然在战乱中,多少人拜在他的门下学佛修行;自在居士不施脂粉,善财童子听说她的德声远播,千里迢迢向她请法。所以,具有智慧的人,质直无伪,不会怨天尤人;真诚无私,没有虚狡谄曲。因为智者懂得以美化心灵来庄严色身,自然能赢得大家的崇敬爱戴,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端正的人。

∵∵∵∵∵∵∵∵∵戒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一、贪欲的起因

∵∵∵∵贪是众生的通病,在欲界称为欲贪,其性不善,在色界、无色界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能障圣道,二者共为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九结、五钝使之一。《瑜伽师地论》说贪是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得境界、恶行、男女、亲友、资具、后有、无有等十事而生起十种的染着之心,依序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俱舍论》则依贪着的对境,将贪欲分为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总而言之,贪欲就是对于五欲六尘求之无厌,而生起染污心性的精神作用,换句话说,贪欲是起因于爱着。

∵∵∵∵∵∵∵二、贪欲的过患

∵∵∵∵然而,世间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如果一味地渴爱执着,却无法如愿得到的时候,就会心生忧恼,以致于魂牵梦系,食不下咽,苦不堪言,甚至瞋恚忿恨,怒不可遏,做出终身遗憾的事情,像因为情杀、窃盗、奸淫而入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炽盛所产生的结果吗?

∵∵∵∵即使能够如愿以偿,贪欲心重的人依然常怀恐惧,因为他们害怕心爱的东西会失去,所以想尽办法保有占据,像朝野人士为了既得利益而争论不休,社会人士为了常保地位而互相倾轧,凡此都是由于恐惧心作祟而造下的恶业,一旦因缘成熟,引生恶果,更是备感痛苦。还有一些人耽着于逸乐,最后弄得自己身败名裂,悔不当初。

∵∵∵∵在经典里,往往以水、毒、狼、病、使、结、浊、缚等等来形容贪欲的可怖,《法句经》云:“贪欲生忧,贪欲生惧。”可说是言简义赅地举出贪欲的过患。

∵∵∵∵∵三、对治贪欲

∵∵∵∵比起一些外道呵斥物质世界,赞扬苦修禁欲,佛教采取疏导的方式来对治贪欲,显然更能与时俱进,像小乘行人藉着不净观来断除对色身的执着,大乘行者藉着修习禅定观照万法空寂,了不可得,在作法上尤为积极彻底。

∵∵∵∵∵∵∵四、无所贪欲

∵∵∵∵“贪欲本无体,执境便成迷”,只要我们了达贪欲之虚妄不实,心无妄求,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境界来临,我们都能以正智观察,行无颠倒,自然不会忧悔畏惧。因此《法句经》告诉我们:“无所贪欲,何忧何惧?”

∵∵∵∵∵∵∵∵戒杀得安隐

∵∵∵∵∵∵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法句经》

∵∵∵∵杀生位居十恶、四波罗夷、十重禁戒、五戒、八戒之首,这首偈语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上的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受刑罚,也要全命而归。但是人类却经常忘记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为了满足一时的贪欲,而宰杀畜生,乃至残害同类。黄山谷的偈语:“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将杀生的罪过阐释得极为彻底,《法句经》中的“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则以更平实易懂的方法,让大家都能明了杀生的残忍。

∵∵∵∵∵∵∵二、消极的戒杀--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大智度论》中,对于戒除杀生,有着具体的说明:“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闭系、鞭打等,是助杀法。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三、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用刀杖加害,在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更进一步做到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慈悲的胸怀,才能用正确的观念来待人处世。

∵∵∵∵∵∵∵四、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里面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归纳如下,并且与杀生的罪业相对比照:

∵∵∵∵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杀生者,众生憎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离八风之患

∵∵∵∵∵∵利衰和毁誉,称讥和苦乐,

∵∵∵∵∵∵斯皆非常法,何足致忧喜。

∵∵∵∵∵∵∵∵∵∵∵∵∵∵∵∵∵∵∵∵∵∵∵--《摩诃僧只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境界,因为能煽动情绪,让人心动荡不安,所以名之为“八风”。这首偈语让我们了解“八风”的本质,进而体悟根本的对治良方。

∵∵∵∵∵∵∵一、利衰和毁誉

∵∵∵∵利,即利益,凡有利于我的顺境,称之为利。衰,即衰减,凡有损于我的逆境,称之为衰。其实利与衰岂有一定?在顺境中,我们往往得意忘形,以致于种下日后失败的原因;在逆境中,我们反而容易觉察自己的疏失,从而谨慎应付,于是再度渐入佳境。《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第十七品中告示佛子的“十不求行”,点醒人们执着顺境的迷惘:

∵∵∵∵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

∵∵∵∵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成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

∵∵∵∵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如果我们能够抱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论利弊兴衰都不会动摇我们的心志。

∵∵∵∵毁誉也是如此,毁,是在背后以恶言毁谤;誉,是在背后以善言赞誉。当听说别人毁谤我们的时候,应当自省:是否自己做人处事有不圆满的地方?果真有所不周之处,就必须自我改进,反之,心安理得,又何必斤斤计较?当听说别人赞誉我们的时候,除了检讨自己是否实至名归以外,更要心存感谢,继续努力,苟能时时观照自我,就不会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神情而心情浮动。

∵∵∵∵∵∵∵二、称讥和苦乐

∵∵∵∵称,即称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者,名之为称;讥,即讥诽,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说明者,名之为讥。

∵∵∵∵世间上好坏没有一定的标准,以伟人为例,了解他的人奉为神明,不了解他的人视为魔鬼。然而真理究竟不会久藏,因果也不会错失好人,历史上,多少人毁谤佛陀,但无损于佛陀的伟大;耶稣被犹大出卖了,钉在十字架上,更显出他为人牺牲的精神;而一心想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壮志未酬身先死,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却导致国家迅速败亡。凡此无非说明了只要心中有崇高的理想,讥毁磨难正是我们的逆增上缘,反之,一味地向外攀缘名利,万般荣耀也会成为失败的催化剂。

∵∵∵∵苦与乐是总括上列境界的感受。遇到恶缘,身心受到逼迫,即是苦;遇到善缘,身心觉得欢悦,即是乐。无论苦也好,乐也好,都是自己的身、口、意业招感所致,所以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大喜过望。因果昭彰,一切操之于己,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力量突破困境,把握现有的善缘,为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

∵∵∵∵∵∵∵三、斯皆非常法

∵∵∵∵总之,“诸行无常”,八风也不能自于其外。一般人害怕无常,其实,无常才能进步,无常才有希望,无常能使凡夫悟道成佛,无常能化干戈为玉帛。因此,什么样的境界来临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能如如不动地接受事实,进而随缘利生,随行度众,改变恶因,广结善缘,则必能有一番光风霁月的天地。

∵∵∵∵∵∵∵四、无忧亦无喜

∵∵∵∵所以,为祸福而忧喜是没有必要的,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古来的祖师大德由于将自己安住在慈心悲愿、般若智慧之中直道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终能成就经世济民的丰功伟业,我们应该效法他们这种任运豁达的胸襟。

∵∵∵∵∵∵∵∵∵进德之道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

∵∵∵∵∵∵∵一、节身慎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节身与慎言是最基本的应世接物之道。节身就是进退得宜,行止合度,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懂得用慈悲的眼眸等视天下众生,用智慧的耳朵倾听苍生的呐喊,用慈悲的口说抚慰苦难有情的语言,用精进的双脚走访各地,弘法利生。

∵∵∵∵慎言更重要,俗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言足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国,所以,嘴巴最容易做功德,嘴巴也最容易造恶业。我们想要立身处世,广结善缘,就不能说粗恶的话,不能说虚妄的话,不能说沮丧的话,不能说过头的话,而应该说慈悲的话,说诚实的话,说鼓励的话,说谦虚的话。

∵∵∵∵∵∵∵二、守摄其心

∵∵∵∵经云:“心是一切的主导。”身口二业都是心念投射出来的结果,只要把心守好,则无事不办。性空庵主有一首偈语形容得很恰当:“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城池是指我们的身体,常常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盗贼所扰乱,其中,心是主帅,如果他能觉醒自己的本来面目,善于调兵遣将,就能使六个原本窃取功德的盗贼,变成坚守岗位的忠臣,在人生的战场上,纵使面对无边的烦恼,也能够无往不利,百战百胜。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观照自己,收摄心念。

∵∵∵∵∵∵∵三、舍恚行道

∵∵∵∵我们平常做人处事必须提纲挈领,修行学道也是如此。在诸多心垢之中,以瞋恚最为恶毒。《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恚,能坏人善事,能破坏感情,能引发祸患,能尽焚功德,总之,瞋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扩大争端,因此摄心行道,首须去除瞋恚。

∵∵∵∵∵∵∵四、忍辱最强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在历史上,貌不惊人的林肯由于能够忍耐别人的非挑衅,以幽默的态度从容应付,因而赢得全民的爱戴;浮山法远禅师在学道时忍耐种种耻辱,终于获得寺主的器重,传授衣,驻锡一方,道风远播。因此忍辱并非懦弱退缩,而是在养深积厚中承担责任,其所蕴含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法集经》中曾提及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

∵∵∵∵能忍所骂,如空谷之应答众响,能得“如响平等智力”。

∵∵∵∵能忍所打,如明镜之印现众像,能得“镜像平等智力”。

∵∵∵∵能忍所恼,视其为虚幻不实之物,能得“如幻平等智力”。

∵∵∵∵能忍所瞋,能得“内清净平等智力”。

∵∵∵∵能忍八法,能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

∵∵∵∵烦恼不染,能得“集因缘平等智力”。

∵∵∵∵《法句经》这首偈语,从节身到忍辱,虽是寥寥数句,却循序渐近地指出人生的通路,足以让我们在万丈红尘中安身立命。

∵∵∵∵∵∵∵∵∵离人我是非之道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己无利,甚且造成社会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彼此和乐相处,共创安康的家园,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

∵∵∵∵∵∵∵二、不观是非

∵∵∵∵在大众中生活,难免会接触到是非,如果我们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

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让是非连在心中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是非自然就会消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起惑造业,招致无边的痛苦。

∵∵∵∵∵∵∵三、自观身行

∵∵∵∵所以佛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业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四、谛观正法

∵∵∵∵如何自观身行呢?我们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如若不然,宁可正而不足,不能斜而有余。何谓正法?一心制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三学增上是正法,四摄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九品念佛、十愿圆成都是正法。《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惟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康庄的人生大道。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

∵∵∵∵∵∵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大悲为根本”、“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观众生之所依怙、观众生根性不调顺、观众生缺乏善根、观众生长夜惛眠、观众生行诸不善法、观众生为欲所缚、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观众生长婴疾苦、观众生不欲行善法、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己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精进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

∵∵∵∵∵∵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善生经》

∵∵∵∵∵∵∵一、精进的意义

∵∵∵∵贪逸恶劳是人的通病。由于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畏缩,尤有甚者,怨天尤人,不但对于前途毫无助益,反而起惑造业,空费大好光阴,宁非可惜!对治之道无他,唯佛法中的“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何谓精进?简而言之,精,即纯而不杂;进,即前而不退。唯有专心一意,勇猛向前,才能达成目标。

∵∵∵∵∵∵∵二、精进的内容

∵∵∵∵一般人为了求得功名富贵,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样的努力,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罪业,为社会造成更多的祸害。佛教所提倡的“精进”,具有下列完备的内容,故能自利利人,福国利民:

∵∵∵∵披甲精进。人生的不安与痛苦,都是由烦恼而来,由于这些烦恼习气根深蒂固,我们必须像勇敢的战士一样,执持戒定慧的矛戟,冲锋陷阵,才能降伏魔军,得胜而还。

∵∵∵∵摄善精进。去恶有如除草剪枝,固然应该务求尽净,修善则好比灌溉施肥,也必须时时用心,才能使菩提幼苗茁壮成长。

∵∵∵∵利乐精进。众生于长夜苦海中轮回流转,我们应该效法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于一切时,一切处,普利有情,永不疲厌。

∵∵∵∵∵∵∵三、精进的态度

∵∵∵∵我们应该如何精进修持,才能断除无边烦恼,摄化无边众生呢?偈语里说“不计寒暑,朝夕勤修”,指的就是:

∵∵∵∵要有坚定的决心,不因气候的变化而影响工作,不因情绪的低落而忘记初心,不因环境的动荡而动摇己志,不因身体的倦怠而藉口休息。

∵∵∵∵要有耐久的恒心,必须用心观照,念兹在兹,例如:当决定断除瞋恚时,二六时中都要提醒自己修慈悲观,行忍辱行;当发心广结善缘时,从早到晚,都要勤于为人服务,给人欢喜。

∵∵∵∵∵∵∵四、精进的利益

∵∵∵∵精进的利益不胜枚举,《善生经》举出下列二点:

∵∵∵∵成就事业:滴水常流,则能穿石;不断钻木,可以取火。懂得牺牲奉献,勤奋努力的人,必定能够突破一切难关,开创远大的事业。

∵∵∵∵至终无忧:勤于修道,未生之善,令其速生;已生之善,令其增长;未生之恶,令其不生;已生之恶,令其速断。苟能坚持其心,于五欲不贪不拒,于生死不怕不离,必能破灭众魔,无忧无恼。所以在佛法中,六度以精进为主,无论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都必须精进,才能完成波罗蜜。

∵∵∵∵∵∵∵∵∵∵五种非人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因此,反过来说,做人应该具备下列四种基本条件:

∵∵∵∵∵∵∵一、随喜结缘

∵∵∵∵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着“缘”来维持,因此,人必须懂得结缘。结缘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财物结缘,用言语结缘,用力量结缘,用智慧结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以表情结缘,还要有一颗随喜的心。有一种人在大家欢喜同乐的时候,总是在一旁冷眼观看,不喜不笑,这种人连些微快乐都吝于布施,那里还算是人呢?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不但应该随众随喜,还必须广结善缘,与大家携手共创一个和乐的社会。

∵∵∵∵∵∵∵二、慈悲应世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又说:当路人看到孩童掉落井中,第一件事就想到如何去救他,而不是考虑他是不是我的孩子。这种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表现。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不能发起一点同情心给予对方一臂之力,就不像一个人。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但应该帮助同类,更要体会物我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不愧为万物之灵。

∵∵∵∵∵∵∵三、闻过能改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知道反省改过,懂得求取进步。古德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还没有到达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地,必定会有缺点过失,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指正时,应该欢喜接受,但是有一种人不但不知道回头转身,甚至推诿塞责,迁怒别人,这种人不求进步,不算是个人。浪子回头,万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有闻过则喜,改往修来的人,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四、与人为善

∵∵∵∵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一日千里,是靠着无数人的心血智慧共同成就。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不知道集体创造的美妙,听到别人做好事,不但不给予助力,反而讥讽毁谤,想尽办法把对方打倒,这种人对于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贡献,反而有害,那里还像个人呢?是人,就必须随喜赞叹,与人为善,为造福世界而彼此合作,团结一致。∵∵∵∵人道若有亏,一味妄求佛道,无异缘木求鱼,我们应该时时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能远离“非人”之过。

∵∵∵∵∵∵∵∵∵修持之道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坛经》

∵∵∵∵∵∵∵一、心平何劳持戒

∵∵∵∵一般人听到持戒,总是心生畏惧,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其实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别人,让自己得以获取真正的自由,像监狱里做奸犯科的人那一个不是因为犯了五戒而身陷囹圄。持戒最重要在摄心,如果我们能了悟生佛平等、凡圣不二、顺逆一如、事理无碍的道理,抱持一颗平等的慈悲心来看待世间万象,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大小,没有纠纷,没有瞋恼,行为自然就不会踰越规矩。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并不是教我们不必持守戒律,而是直指方寸,从根本的问题上解脱人类的苦恼。

∵∵∵∵∵∵∵二、行直何用参禅

∵∵∵∵行,指身、口、意三业。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神速,人类的六根门头不停向外攀缘,造成心灵的越发枯竭,现代人开始觉醒今是昨非,藉着参禅打坐来找回自性,已然蔚为风尚。但是磨砖不能成镜,枯坐也无法成佛,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惟有意不颠倒,身不妄动,口不乱说,不为富贵所淫,不为感情所惑,不为威武所屈,不为权位所诱,直道而行,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将“禅”真正落实在生活上,所以惠能大师说“行直何用参禅”。

∵∵∵∵∵∵∵三、恩则孝养父母

∵∵∵∵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丘,慈母恩深如海洋。”又说:“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尽于一劫,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与世间上仅报答此世父母的孝道比起来,佛教因为能洞察三世因缘,所以主张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的众生,以使累劫父母亲眷都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可以看出佛教所提倡的孝道最为究竟。

∵∵∵∵∵∵∵四、义则上下相怜

∵∵∵∵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因为尽忠守义而流芳百世的事迹不胜枚举,佛教则主张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别,以彼此怜恤体谅的精神来促进人我和谐,以互相尊重包容的雅量来增进社会团结,以四无量心来利济有情,以六度万行来造福大众。像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救五百位商人而宁犯杀戒,富楼那***的为法忘躯,摩诃男为救同族而舍身成仁,智实大师为佛教慧命而抗章不屈,法冲法师冒死护僧,印简法师虽遇兵难而不离常住,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布施一己之身命、财产,更重要的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因他们的奉献而获得平安,乃至大众的法身慧命也因他们的牺牲而长存千古,可说将“义”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吉祥行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

∵∵∵∵∵∵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

∵∵∵∵∵∵∵一、智者居世间

∵∵∵∵这是个一半一半的世间,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智者一半,愚者一半。智慧的人在世间上经常创造幸福安乐,让大家共同享受;愚痴的人在世间上不时制造纷争动乱,把整个社会弄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但是,愚痴的人并不是没有知识,中国的“痴”字是在“知”的上面加了一个“病”字头,将“痴”的意义诠释得十分传神:世间上的知识有了毛病,就是所谓的“愚痴”。

∵∵∵∵世间上的知识为什么会有毛病呢?因为世间上的知识是有漏的,是从外在的现象来认知片面的世界,所以利害参半,像科学技术造就了人类文明,却也掀起了残酷的战争,杀害无数的生灵。惟有佛法的般若是无漏的智慧,是去除私欲我执以后,从内心来体悟整体的世界,因此能面面俱到,离过绝非,应用万端,无有穷尽。

∵∵∵∵∵∵∵二、常习吉祥行

∵∵∵∵我们应如何才能获得般若智慧呢?经典上告诉我们:

∵∵∵∵要广修三学:众生的愚痴可以分成见解上的愚痴与思想上的愚痴两大类。见解上的愚痴有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等五种,思想上的愚痴有贪、瞋、痴、慢、疑等五种。想要远离愚痴,就必须广修戒、定、慧三学。戒学,指防止身、口、意之恶的戒律,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定之法,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经云: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又约三藏而言,经藏诠显定学,律藏诠显戒学,论藏诠显慧学;约六度而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所以三学有互相关联,我们应广为学习,不可偏废。

∵∵∵∵要多闻正法:耳闻有通、圆、常三种殊胜功德,是其他五根所不及,所以佛陀经常劝世人要多闻正法,但光靠多闻薰习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加以思惟抉择,并且与定心相应,才能泯除我法二执,如实观照诸法,此乃所谓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是每位行者从发心到现证必经的三个阶段。

∵∵∵∵∵∵∵三、自致成慧见

∵∵∵∵欲得般若智慧亲证诸法实相,岂是易事,但非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训练自己渐渐从小悟到大悟,从止观到修证。以各个宗派而言,对于智慧的修证,均各有其独到的特色,例如:天台宗以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来说明圣者证道的层次。唯识宗则以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来说明转识成智的道理。不论自己的根机适应那一种法门,我们都应该抱持着自制自发、自悟自教的态度来实践,才能致成慧见,自他受用。

∵∵∵∵∵∵∵四、是为最吉祥

∵∵∵∵般若智慧如何能达到自他受用呢?

∵∵∵∵约自利而言,般若智慧可以让我们照见诸法皆空,远离颠倒妄想,无颠倒妄想,自然能度一切苦厄。

∵∵∵∵约利他而言,般若智慧可以让我们广行六度万行,利乐一切众生。六度中,以般若为正行,余五度为助行,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必须有般若智慧去观察简择,才不致盲修瞎练,弘法利生也必须具备般若智慧,才不致以盲引盲,误人慧命。

∵∵∵∵般若智慧对于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偈云:“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获好名声之道

∵∵∵∵∵∵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六波罗蜜经》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这首偈语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

∵∵∵∵∵∵∵一、不说他人过

∵∵∵∵一个有修行的人应该抱持“观德莫观失”的心态来待人处事。如果我们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一旦这些坏话传给当事人知道,不仅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也与别人结下恶缘。即使我们有心劝告别人,也应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破坏性的批评,否则将会惹人生厌。修行并不一定是到寺院里打坐拜佛,其实我们的嘴巴最容易做功德,随时给人欢喜,说鼓励的话,说赞美的话,就是最好的修行。“敬人者,人恒敬之。”想要得到令名,首须修口,不但不说他人的长短过失,更要存恭敬心,常说好话。

∵∵∵∵∵∵∵二、亦不称己德

∵∵∵∵对于别人,我们要经常给予鼓励赞美,对于自己,反倒应该多一些要求,切忌自鸣得意,宣扬己德。既然身而为人,把人做好就是我们的本份,所以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须自我称赞。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德修业之道在于经常反省自己,不但不应称己德行,反而应该至诚地检讨缺失,发露忏悔。倘能不断地改过进步,不需要自我宣传,自然会德声远播,广招来者。

∵∵∵∵∵∵∵三、智照无自他

∵∵∵∵有智慧的人则能进一步观照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不但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着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坠;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因此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图名却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

∵∵∵∵∵∵∵四、结论

∵∵∵∵“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想要求得荣誉,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愿意挺身而出,为大众牺牲服务。能够发心奉献,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自赞毁他不但不能如己所愿,反而败德伤名,得不偿失。世间上一切现成,只看我们如何修心、修口、修身。

∵∵∵∵∵∵∵∵∵孝顺之益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

∵∵∵∵∵∵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

∵∵∵∵∵∵∵∵∵∵∵∵∵∵∵∵∵∵∵∵∵∵∵∵∵∵∵∵∵∵∵--《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

∵∵∵∵肩担父母,遶须弥山,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遭饥馑劫,脔割碎坏,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手执利刃,剜眼供佛,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百千刀戟,刺于己身,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吞热铁丸,遍身焦烂,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孝顺父母的方法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甘旨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

∵∵∵∵∵∵∵三、孝顺父母的果报

∵∵∵∵现世流布大名称:孝顺父母的人不但孝名远播,而且因为具有下列特点,所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赞誉:

∵∵∵∵能进德修业:孝顺父母的人为免父母担忧,必定行事正派,操守严谨。

∵∵∵∵能治理家庭: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在家中能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堪为子孙亲眷的榜样,家庭自然充满和敬的气氛。

∵∵∵∵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对于父母能感恩图报的人,往往能进一步以笃实诚敬的态度对待他人。

∵∵∵∵能尽忠职守:孝顺父母的人深恐事业无成,让父母蒙羞饥馁,所以做任何事都会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实践孝亲感恩的人不但能获得善名美誉,连诸天也都会为之感动,经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中国历史上因为孝行而感得草木土石助成善举的事迹也为数不少,古德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孝之极至,就是诚。只要有诚心,无事不办。

∵∵∵∵未来福报转无量:种好因,自然得善果。《涅盘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为佛陀于无量阿僧只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所以今世才会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可见孝行感果之殊胜,展转无有穷尽。

∵∵∵∵孝顺父母,不但今世常为人天之所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之因,所以《大方便佛报恩经》说:“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

∵∵∵∵∵∵∵四、结论

∵∵∵∵孝顺父母不但对个人现在、未来有莫大利益,对于社稷更具有安定作用,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乃至做到佛教所说的大孝、至孝,则国富民强,世界安乐是指日可待之事。

∵∵∵∵∵∵∵∵∵第一福田

∵∵∵∵∵∵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

∵∵∵∵∵∵善恶有报应,如种果获实。

∵∵∵∵∵∵∵∵∵∵∵∵∵∵∵∵∵∵∵∵∵∵∵--《佛说生经》

∵∵∵∵∵∵∵一、瞻病的必要

∵∵∵∵人吃五谷杂粮,谁无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的。尝谓“诸苦之中,病苦为深;作福之中,省病为最”。因为人一旦生病了,由于身体的痛苦,往往使得内心寂寥脆弱,易生烦恼,这时最需要仰仗他人给予粥药的照顾,语言的安慰鼓励,以坚固其信心,使梦幻之躯得保安康。

∵∵∵∵∵∵∵二、瞻病的方法

∵∵∵∵看护病者应具正确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反更使病情益加沈重。如何是正确的瞻病法呢?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令病人迅速康复:∵

∵∵∵∵分别良医:能分辨医生的医术、医德高明与否。

∵∵∵∵亦不懈怠:先起后卧,以勇猛心看顾病者,为其拭洗浣衣,洒扫住处,极令清净。

∵∵∵∵恒善言谈:多与病人交谈,说安慰、鼓励的言语,使病者去除寂寞,得获人情的温暖而坚强振作。

∵∵∵∵少于睡眠:不贪睡眠,随时注意病者所需,给予满足。

∵∵∵∵以法供养:不贪饮食,为病人说法,使病人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而能淡然处之。

∵∵∵∵若能成就上述五法,照顾病人,病者必能早日重获康健的快乐。

∵∵∵∵∵∵∵三、瞻病的果报

∵∵∵∵布施犹如播种,要想有好的收成,先要有一块好的福田。《大般涅盘经》卷中说:“若有施主,施于病人,及看病者,斯则名为满足大施。”又《梵网经》卷下说: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因为看护病人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未来的希求也会如愿以偿。

∵∵∵∵《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佛陀虽然已经果德圆满,但其爱护众生的悲心像流水长河一般,因此依然降尊就卑为其生病的弟子拭身不净,浣衣晒干,洒扫环境,爱语安慰,使他们得到依怙。唐代悟达国师,在其尚是云水僧时,途经京师,见一西域异僧(迦诺迦***)身患恶病,无人理睬,于是耐心为其擦洗敷药,并照顾其疾病。后尝于懿宗时,膝生人面疮,幸遇***,报以解冤消业。又玄奘大师,在四川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寺中疗疾,并施与衣服饮食。病者惭愧,乃授法《般若心经》。由是之故,日后玄奘大师西行,临危之际,幸得此经之助而解厄。

∵∵∵∵所以古德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善恶果报亦如此。”世间上无论善、恶事都有报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不变的真理。

∵∵∵∵∵∵四、结论

∵∵∵∵谚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又《生经》云:“善恶有对,罪福有报,恩生往返,义绝稀疏。”人生无常,你我都难免病苦诸厄,所以,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健康的人应长怀恻隐之心,对于那些有苦难疾厄的人,要主动给予问候关怀。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仁慈,就先要对别人仁慈;未来想得到幸福美满的前途,就要多播种一些幸福美满的种子。如《生经》说:“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善恶有报应,如种果获实。”

∵∵∵∵∵∵∵∵忏悔除罪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一、罪性本空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无时不在造作罪业。身体所造的罪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说所造的罪业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意所造的罪过如贪欲、瞋恚、愚痴。这些罪业在事相上虽然存在,但是在本性上却是没有的,经云:“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不过是一时的沾染滞缚而已,若能以般若智慧的阳光去观照它,自然能够融化消除。因此,我们要时时至心忏悔身、口、意的罪业,从行为与心理上痛改前非。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二、忏悔的意义

∵∵∵∵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经云:“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又《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所以,忏悔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因为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盘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导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璎珞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四十二章经》说:“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菜根谭》里说:“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还能增长善根。

∵∵∵∵∵∵∵三、忏悔的方法

∵∵∵∵忏悔的方法,依各经所载,有多种分类。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汝今应当身心忏悔:身者,杀、盗、淫;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因此,本经提出“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

∵∵∵∵忏悔眼: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尽诸不善业。∵

∵∵∵∵忏悔耳:耳根闻乱声,坏乱和合义,由是起狂乱,犹如痴猿猴,但当诵大乘,观法空无相,永尽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忏悔鼻:鼻根着诸香,随染起诸触,如此狂惑鼻,随染生诸尘,若诵大乘经,观法如实际,永离诸恶业,后世不复生。

∵∵∵∵忏悔舌:舌根起五种,恶口不善业,若欲自调顺,应勤修慈心,思法真寂义,无诸分别相。

∵∵∵∵忏悔心:心根如猿猴,无有暂停时,若欲折伏者,当勤诵大乘,念佛大觉身,力无畏所成。

∵∵∵∵忏悔身: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六贼游戏中,自在无罣碍,若欲灭此恶,

永离诸尘劳,常处涅盘城,安乐心恬泊,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

∵∵∵∵这是说由读诵大乘经典,思维第一甚深空法,得忏除六情根所造百万亿阿僧只劫生死之罪。

∵∵∵∵经典上常将六根比喻为六贼,昼夜攀缘外境,造作诸恶,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所以我们要至心忏悔六根,使六根的贼性去除,一一修正而为慈悲的眼、耳、鼻、舌、身、意。

∵∵∵∵∵∵∵四、结论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袪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洒脱自在。

∵∵∵∵∵∵∵∵∵忍辱多力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

∵∵∵∵∵∵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所以,《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又《法句经》说:“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忍是一种认知、承担、处理、认同、负责、牺牲、定力。忍是一种大勇、大无畏、大智慧。经典中关于忍辱的阐释很多,例如《贤劫经》所载,就有一百种之多。《优婆塞戒经》说:“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作能作,名出世忍。”简单的说,忍有四种真义:

∵∵∵∵遭恶骂时默而不报:以沈默折服恶口。

∵∵∵∵遇打击时心能平静:以心平气和赢千秋事业。

∵∵∵∵受嫉恨时以慈对待:以慈悲心消弭怀恨嫉妒。

∵∵∵∵有毁谤时感念其德:以感念恩德彰显道德涵养。

∵∵∵∵∵∵三、忍辱的方法

∵∵∵∵据《瑜伽师地论》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在佛法中的忍,是很高的菩萨道。如寒山大师说:“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佛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任,就要先学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那么,要如何忍呢?

∵∵∵∵忍,不要用力,要用力去忍的忍,是不会长久的。有力者,“先忍之于口”,不在语言上和人计较;“再忍之于面”,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后忍之于心”,以慈悲心、平等心包容怨恨、差别。所以,忍辱者能增长其力,养成平等互融之心境。

∵∵∵∵∵∵∵四、忍辱的功用

∵∵∵∵忍辱的功用有四:

∵∵∵∵忍辱能息怨:《出曜经》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人能于横辱之来,全以慈愍行之,不为所动,恶自息灭,如火燃虚空,薪尽火息,虚空不坏,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恶人。据《贤愚经.羼提波梨品》载,过去久远劫时,印度波罗奈国迦梨王在位,有仙人羼提波梨居住山林,修忍辱行。王因女色故,截断仙人手足、耳鼻等,仙人忍之,并悲愍发愿成佛后先度王等,王遂忏悔而供养之。因此,“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惟忍辱可怙:世间上,“忍”是众生唯一的依怙。《罗云忍辱经》说:“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

∵∵∵∵忍辱得众善:忍辱是一种阴德,可以增长福报。《大集经.月藏分》载,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忍能显众生,忍能作亲友,忍增美名誉,忍为世所爱,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照于世间,忍得诸欲乐,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及以除忧恼,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属,忍招诸胜报,忍能趣善道,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忍能息诸怨,不害于众生,忍能离偷盗,忍能舍婬欲,忍能止妄语,两舌绮恶言,忍能除贪瞋,及离邪见意,忍力成施戒,精进及禅那,般若波罗蜜,能满此六度。

∵∵∵∵忍是菩提因: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罗云忍辱经》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又《优婆塞戒经》说:“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辱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忍辱有如是功德,故《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戒妄语

∵∵∵∵∵∵欺为众恶本,自绝善行业,

∵∵∵∵∵∵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

∵∵∵∵∵∵∵∵∵∵∵∵∵∵∵∵∵∵∵∵∵∵∵--《佛说须赖经》

∵∵∵∵∵∵∵一、言语常至诚

∵∵∵∵“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说话不诚实,信用破产,就如同车无輗軏,到处行不通。因此,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又《宝女所问经》说:“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诳一切众生。”所以,吾人应学菩萨,常怀至诚待人,乃能为人敬重,成就道业。

∵∵∵∵∵∵∵二、妄语的过患

∵∵∵∵妄语,又称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是十恶之一。是以欺人为目的而说之不真实语。一个人只要蓄意说了一次妄语,必会有第二次、,乃至无数次的谎言,以掩饰先前的虚妄。甚至为了自圆其说,无所不用其极,算计别人,以替自己脱罪。于是陷入罪恶的渊薮,恼害一切众生,从此善事不得成就,失却功德。正如《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说:“妄语言说者,恼一切众生。彼常如黑闇,有命亦同死。语刀自割舌,何云舌不堕?若妄语言说,则失实功德。若人妄语说,口中有毒蛇。刀在口中住,炎火口中燃。口中毒是毒,蛇上毒非毒。口毒坏众生,命终堕地狱。若人妄语说,自口中出脓。舌则是泥浊,舌亦如炽火。此如是缚,地狱之前使,破坏法桥等,皆是妄语过。”又如︿地狱品﹀说:“莫作妄语说!一切恶因缘,能系缚生死,善道不可见,二世不饶益,一切相憎恶。妄语者能令,一切法空旷,若人即生时,口中有大斧,如是能自割。所谓妄语说,一切恶之幡,一切恶处绳,痴闇之藏处。”∵

∵∵∵∵∵∵∵三、妄语的果报

∵∵∵∵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盘及生天之道,并有十种恶报:口气常臭。善神远之,非人得便。虽有实语,人不信受。智人谋议,常不参豫。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常多忧愁。种诽谤业因缘。身坏命终,当堕地狱。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四、护口修善言

∵∵∵∵实言有如甘露,妄语好比毒药,此甘露及毒药,皆在吾人舌中。妄语不自利,也无益于他人。若自他不乐,徒自受苦痛,为何还要说妄语呢?佛陀过去五百世未曾说过妄语,而修得广长舌相。所以,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说法利乐众生,为众生所尊敬、信仰。因此,我们应如《宝女所问经.问慧品》所说:“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以珍宝具足货业而欺虚言,不以父母亲族贪财惜费而两舌也。”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口诵佛名、口宣教化、口说善事、口语诚实。

∵∵∵∵∵∵∵∵∵戒瞋

∵∵∵∵∵∵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

∵∵∵∵∵∵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杂阿含经》

∵∵∵∵∵∵∵一、瞋心的起因

∵∵∵∵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瞋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瞋有三种相,即:

∵∵∵∵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

∵∵∵∵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

∵∵∵∵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瞋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的对境所生起;相反地,瞋则从不顺心,即逆己的对境而产生。

∵∵∵∵∵∵∵二、瞋心的过患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法苑珠林》亦云:“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由是可知,瞋是修学佛道上最大的障害。因此,经论中常告诫之,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当要以忍灭瞋。

∵∵∵∵∵∵∵三、瞋心的果报

∵∵∵∵据《地持论》载,身若多瞋恚,死后当堕于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常为一切求其长短:因前世瞋恼,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

∵∵∵∵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亦为他人恼害之。∵

∵∵∵∵∵∵∵四、瞋心的对治

∵∵∵∵瞋之为害,具说难尽;要获得安稳无忧,唯有杀瞋。如《大智度论》载,“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那么,要如何对治瞋心呢?《正法念处经》载,能忍之人,则具第一善心。能舍瞋恚,即为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于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具足一切功德,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

∵∵∵∵又《摄论》载,由观五义可以去除瞋恚:

∵∵∵∵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

∵∵∵∵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

∵∵∵∵观唯法无众生,有何能损及所损?

∵∵∵∵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

∵∵∵∵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

∵∵∵∵总而言之,对治瞋心的方法,不外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来化解之,这犹如“赠礼不受,物归原主”,也就是所谓“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利益和快乐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太子瑞应本起经》

∵∵∵∵人活着,总希望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见解偏差,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有钱才是富有,因此做了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上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可贵。因此,《太子瑞应本起经》说:

∵∵∵∵∵∵∵一、无病第一利

∵∵∵∵世间上什么最好?就是不生病。平时我们不觉得健康可贵,可是一旦有了病痛,如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不但自己苦恼,也影响亲朋好友为我们担忧。因此,“健康是第一财富”,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拥有天下的财宝、旷世的才华,也无法发挥其功用。

∵∵∵∵《佛医经》载,一个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久坐不饭,食无贷,忧愁,疲极,婬,瞋恚,忍大便,忍小便,制上风,制下风。又《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多注意身体的保健。

∵∵∵∵身体的病痛固然让我们产生苦恼,而心理的毛病,更是使我们昼夜不得安宁。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瞋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痛。更何况心是主宰者,如一国之君操纵着一切,是永远存在的,一旦被贪瞋痴慢的病侵蚀,成为病心、坏心,将轮转到地狱或畜牲,受大苦痛。因此,这永远存在的心要好好的爱护它,时时用真理和慈悲的法水来调伏它。所以,身心健全无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二、知足第一富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由于有私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厌。有的人贪求过多,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攫取,而误蹈法网,身陷囹圄。所以过份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嚐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春秋时代的齐国隐士黔娄,穷得去世时,布不足以蔽其身,然其一生高风亮节,坚决不仕。宋朝的林逋,放旷山林,不求名利,独居西湖孤山,留下梅妻鹤子的佳话。唐朝大梅法常禅师,以荷叶为衣,松子为实,自得其乐。近代的弘一大师,一生以弘扬律宗为业,一条毛巾使用十数年,破烂不堪,仍然爱惜有加,不以为苦。

∵∵∵∵所以,世间上谁是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财产,拥有房屋数百间、土地几百甲、几千甲就是富有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三、善友第一厚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别译杂阿含经》说:“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而来。朋友,就是重要的因缘之一。朋友有益友和损友。《长阿含经》载,益友有四可亲:

∵∵∵∵止非:见人为恶,则能遮止;示人正直;慈心愍念;示人天路。

∵∵∵∵慈愍:见利代喜;见恶代忧;称誉人德;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利人:护彼不令放逸;护彼放逸失财;护彼使不恐怖;屏相教诫。

∵∵∵∵同事:为彼不惜身命;为彼不惜财宝;为彼济其恐怖;为彼屏相教诫。

∵∵∵∵《孛经抄》说,友有四品,“如花、如称”的是损友,“如山、如地”的是益友。又说交友之道乃:“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四分律》谓亲友具有七法: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

∵∵∵∵所以,我们结交朋友,是为了互相砥砺,互相帮助。好的朋友能给我教导,给我劝解,给我知识,给我帮助。譬如春秋时代的鲍叔牙与管仲,二人笃于交谊,世称“管鲍善交”。目犍连因知友舍利弗,得以归投佛陀,共同追求真理。所谓“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亲近善知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结交恶知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好的朋友是最可亲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

∵∵∵∵∵∵∵四、无为第一安

∵∵∵∵无为,是涅盘的异名,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充满快乐、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境地。人活在世间上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成了要坏,坏了再成;人生了要死,死了又生。但是涅盘的境界是:

∵∵∵∵无生的境界:涅盘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盘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无住的境界:涅盘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

∵∵∵∵无我的境界:已去除我执之我,而存真如之我。犹如黄金去了杂质,发出灿烂的大乘光芒,发出慈悲平等的光辉,普照世间众生。

∵∵∵∵无缺的境界:涅盘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那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所以说,涅盘就是圆满,也就是所谓“无为第一安”。

∵∵∵∵∵∵∵∵∵利己利人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

∵∵∵∵∵∵∵∵∵∵∵∵∵∵∵∵∵∵∵∵∵∵∵∵∵∵∵∵∵∵∵--《华严经》

∵∵∵∵∵∵∵一、利己与利人

∵∵∵∵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即:利人不利己,利己不利人,人己都不利,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萨发大心,不然可说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迹中,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可说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这在一般人可说是最普遍的,一个人生存在世间

上,处处都以“我”为前提,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先利人,再利己,佛陀的本生--一切施王,可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与宋朝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阿弥陀佛在菩萨位时,所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饶益一切众生;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见一斑;近代慈航法师说:“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都是愿代众生苦,普济一切众的菩萨精神。

∵∵∵∵∵∵∵二、回向的意义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的苦恼,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讨巧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炬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回向的功德犹如聚宝盆,不但能使功德不会流失,反而会转大。

∵∵∵∵诸经论有关回向的说法甚多,如《华严经疏》列举有十种回向:

∵∵∵∵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饶益一切众生。

∵∵∵∵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许的功德,发广大欢喜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普获利益。

∵∵∵∵回小向大:将自觉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众生同证菩提佛果。

∵∵∵∵回劣向胜:菩萨能够随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向殊胜的无上菩提。

∵∵∵∵回此向证:一切善根回向永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盘清净的彼岸。

∵∵∵∵回事向理:将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

∵∵∵∵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从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回向圆融无碍的平等法性。

∵∵∵∵回世间向出世:所有世间善法都能随顺回向出世间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众生。

∵∵∵∵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入”的理事无碍法界。

∵∵∵∵∵∵∵三、回向的实践

∵∵∵∵回向是一种“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无私无我的广大心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实践回向的修行,譬如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唱诵回向文: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法华经.化城喻品》)∵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观经玄义》)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国际佛光会四句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回向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四、回向的功德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心常清净,远离诸毒。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可谓自他两利,怨亲平等。

∵∵∵∵∵∵∵∵∵治身

∵∵∵∵∵∵己得身心教,不复难教余,

∵∵∵∵∵∵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

∵∵∵∵∵∵∵∵∵∵∵∵∵∵∵∵∵∵∵∵∵∵∵--《佛治身经》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若想自度度人,首先就必须先以身作则,净化自己;自己若不先求得净化,又如何来净化社会,净化他人呢?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成就自己,完成他人。因此,吾人要以持戒修法净化身心,以定以慧安住身心。意即:

∵∵∵∵∵∵∵一、持戒布施勤作务

∵∵∵∵持戒,就是守法。身心教,谓身受七戒,心受三戒,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欲、瞋恚、邪见。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慧。《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所以,戒是净化身心的良药,戒是轨范,使我们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受人敬重。

∵∵∵∵除了守法、持戒,更必须积极行布施,勤劳作务,如此必能健全自己,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二、忍辱精进结善缘

∵∵∵∵做人处事,“忍”是很大的力量,“忍”是很大的修养,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教育他人,要忍耐他人的能力不足,忍耐他人的拒绝接受。所以我们要有如船夫一般,两岸来回,度人不厌不倦,忍辱精进,要以忍耐和他人结善缘。

∵∵∵∵∵∵∵三、读经礼佛增福慧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所以我们平常要谦冲自牧,埋头苦读,广修一切世学内典。能够熟知外学,才能够制诸外道;知道一切工巧明,才能造就世间之利济;能圆满了达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之法,才能自觉觉人,普化群伦。此外,礼佛可以庄严身心,可以增加修养,可以健身净心。能够经常读经礼佛,自然福慧双增。

∵∵∵∵∵∵∵四、梵行禅坐利身心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常行梵行。譬如:说话,所说都是清净的语言;做事,所做都是清净的事情;闻声,所闻都是清净的音声;思想,所想都是一切清净的人事。能够常行梵行,身心自然清净。又,禅坐亦是安住身心的法门,有了禅定的修养,不论是行往坐卧,进修办道,生活之中必有很大的利益。

∵∵∵∵《法句经》说:“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因此,能克己,凡事从健全自我做起,己正而后正人,必能自利利他,自教教他,如《佛治身经》说:“己得身心教,不复难教余,若欲教余者,先须教自己。”

∵∵∵∵∵∵∵∵∵信心

∵∵∵∵∵∵因有信心故,则不造诸恶,

∵∵∵∵∵∵一切诸功德,以信为使命。

∵∵∵∵∵∵∵∵∵∵∵∵∵∵∵∵∵∵∵--《大庄严经论》

∵∵∵∵∵∵∵一、信心的意义

∵∵∵∵信心,是说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也就是远离怀疑的清净心。《出曜经.信品》说:“欲见诸真,乐听讲法,能舍悭垢,此之谓信。”《梵网经》说:“信心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信为入道的第一步,所以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五根或五力中亦分别以信根、信力为最初。因此,诸经论中有关劝发起信之处特多。

∵∵∵∵此外,关于所信之法,诸经论所说亦有别,例如:《俱舍论》举出四谛、三宝、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杂阿含经》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信,《大乘起信论》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

∵∵∵∵∵∵∵二、信心的作用

∵∵∵∵信心是向上的、向善的,信心能成就一切善事。《华严经.贤首菩萨品》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净信离垢心坚固,灭除憍慢恭敬本。信是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信能舍离诸染着,信解微妙甚深法。信能转胜成众善,究竟必至如来处。清净明利诸善根,信力坚固不可坏。信永除灭一切恶,信能逮得无师宝。信于法门无障碍,舍离八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境,示现无上解脱道。一切功德不坏种,出生无上菩提树,长养最胜智慧门。信能示现一切佛,是故演说次第行。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灵瑞优昙华,亦如随意妙宝珠。”所以,有了信心,就能舍离诸杂染,不造众恶,一切功德由此生长,如《大庄严经论》说:“因有信心故,则不造诸恶,一切诸功德,以信为使命。”

∵∵∵∵∵∵∵三、信心如何增长

∵∵∵∵信心,好比田园里的幼苗,如果遭受风吹雨打,就不容易生长,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么,要如何增长信心呢?

∵∵∵∵从灵感而增长信心。

∵∵∵∵从福德而增长信心。

∵∵∵∵从慈悲而增长信心。

∵∵∵∵从慧解而增长信心。

∵∵∵∵从体验而增长信心。

∵∵∵∵从见性而增长信心。

∵∵∵∵∵∵∵四、结论

∵∵∵∵《大庄严经论》说:“信为第一财宝。”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我们不但对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对事业、道德,乃至对任何饶益众生的事情,都要具备有信心。

∵∵∵∵∵∵∵∵∵戒闻利身

∵∵∵∵∵∵自利利人,益而不费。

∵∵∵∵∵∵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法句经》

∵∵∵∵∵∵∵一、自利利人的意义

∵∵∵∵自利利人,又称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人,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菩萨以修行六度,能自利利他。如《发菩提心经论》说,修行布施,能使善名流布,随所生处,财宝丰盈,是名自利;能令众生心得满足,教化调伏,使无悭吝,是名利他。

∵∵∵∵∵∵∵二、自利利人的好处

∵∵∵∵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教的目的。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能够自他两利,是最上等人,是佛的世界。《七处三观经》说:“人有四辈:有人自护身,不护他人身;有人护他人身,不自护身;有人亦不自护,亦不护他人;有人亦自护,亦护他人。是人不自护,亦不护他人,是最下贱人。护他人,不自护,是胜上。若人自护,不护他人,是胜上。若自护,亦护他人,最第一。”

∵∵∵∵∵∵∵三、如何利身

∵∵∵∵我们的身心好比脱缰的野马,顽劣不羁;又像猿猴,变化不定,掌握不易。如何握紧手中的绳索,调伏这匹烈性的野马,驯服这只急躁的猿猴,让牠听从使唤,循规蹈矩?如何策励我们的行为,使他走向美善的大路,而自利利人?

∵∵∵∵持戒:戒能防非止恶,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为;戒如缨络,庄严菩提之道。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所以做人要受持杀、盗、淫、妄、酒五戒。如《发菩提心经论》说:“修持戒者,悉净一切身口意业,于不善行,心能舍远,善能呵啧恶行毁禁,于小罪中,心常恐怖。修持戒故,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不犯恶,是名利他。”∵

∵∵∵∵闻法:除持戒外,亦需多闻,所谓闻所成慧。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闻法而来。龙树菩萨说,闻法由三处闻,即从佛闻法,从佛弟子闻法,从经典闻法。又闻法有四种功德: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盘。因此,常常听闻善法,接受学习,实践体会,便能受益。

∵∵∵∵∵∵∵四、结论

∵∵∵∵《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可见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就是大乘菩萨。而要达到自利利他之行的两个基本要件,就是“戒”、“闻”。所以,《法句经》说:“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财富的处理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杂阿含经》

∵∵∵∵∵∵∵一、合法的财富

∵∵∵∵佛教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粮,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合法的钱财,能用来作福利人,钱财越多越好。

∵∵∵∵∵∵∵二、发财的方法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如何合法取得呢?在社会上,聚集财富最基本的方便法门,就是要学习作工、经商、务农等各种的工巧技艺,同时亦要能勤劳、节俭、宽厚、信心、结缘、布施,如此必能致富。

∵∵∵∵∵∵∵三、如何处理财富

∵∵∵∵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合法财富,在《杂阿含经》里,将其分为四分来处理:

∵∵∵∵一分自食用:取其四分之一用做衣食住行之需。

∵∵∵∵二分营生业:保留四分之二经营事业,继续投资。

∵∵∵∵余一分藏密:另外一分要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论

∵∵∵∵佛教里处理财富的方法,除了《杂阿含经》的财富四分法外,余如《心地观经.厌舍品》的财富四分法为:

∵∵∵∵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

∵∵∵∵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

∵∵∵∵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在《大宝积经.善顺菩萨会》以波斯匿王为例,说明其财富的处理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

∵∵∵∵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

∵∵∵∵一分财物留资国用。

∵∵∵∵在《般泥洹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说,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法:

∵∵∵∵为供养父母妻子。

∵∵∵∵为瞻视人客奴婢。

∵∵∵∵为给施亲属知友。

∵∵∵∵为奉事君天正神沙门道士。

∵∵∵∵若能依上述方法处理财富,家居生活必能安定富足。

∵∵∵∵∵∵∵∵∵善护口过

∵∵∵∵∵∵护四种口过,常说利益言,

∵∵∵∵∵∵自过能发露,是故得上音。

∵∵∵∵∵∵∵∵∵∵∵∵∵∵∵∵∵∵∵∵∵∵∵--《无所有菩萨经》

∵∵∵∵“一言兴邦,一言丧国。”口,能像刀剑伤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但是,口舌往往是最容易造罪业的。《四自侵经》说:“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诤咽喉不急之事,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因此,智者应舍离四种口过,常发正语。四种口过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一、妄语

∵∵∵∵妄语,又称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是十恶、五戒之一。谓以欺人为目的而说不真实的语言。据《四分律》载,说虚伪不实语,名“小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乃“大妄语”。由于妄语言说,诳惑他人,令人妄解,致使万苦争缠,百忧总萃,如此种虚妄之因,将感得轻贱之报,及地狱重苦。《诸法集要经》说,若发虚妄言,则舍真实法,亦坏他世善,无恶而不作,为他所嫌恶,长受轮回苦,无由生诸天。又《优婆塞戒经》载,乐于妄语者,现世得“恶口恶色,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等恶业之报;后世得“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之报;受报之后,若生人中,则“口不具足,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二、两舌

∵∵∵∵两舌,又称离间语、两舌语,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是十恶业之一。《正法念处经》说:“太喜多语言,增贪令他畏,口过自夸诞,两舌第一处。”又《华手经》说:“恶口而两舌,好出他人过,如是不善人,无恶而不造。”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如《法苑珠林》说:“两舌斗乱人,地狱被分裂,狱卒擘其口,焰刀割其舌。苦痛既如此,加之以饥渴,恶业不自由,还饮身中血。”“谗毁害人深,固受三涂苦,设使得人身,余报仍依怙,眷属多弊恶,违逆恣瞋怒。”

∵∵∵∵∵∵三、恶口

∵∵∵∵恶口,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说:“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五分律》说:“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斫身,由其恶言。应毁反誉,应誉反毁,自受其殃,终无有乐。”另据《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

∵∵∵∵∵∵∵四、绮语

∵∵∵∵绮语,谓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为十恶之一。《成实论》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辞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此诸绮语无益自他,唯增放逸,长诸不善。死落三涂,后生人时,所说正语,人亦不信。如《大智度论》说:“有堕饿鬼中,火焰从口出,四向发大声,是为口过报。虽复多闻见,在大众说法,以不成信业,人皆不信受。若欲广名闻,为人所信受,是故当至诚,不应作绮语。”

∵∵∵∵所以,我们要多用口修行,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口过,常说赞美别人的话,利益别人的话,如《无量寿经》说:“远离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若是自己犯过,能心怀羞惭,发露忏悔,如此必能得广名闻,得妙音声。

∵∵∵∵∵∵∵∵益友和损友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佛说孛经》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叫益友,什么又是损友呢?在《佛说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种朋友:

∵∵∵∵∵∵∵一、有友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

∵∵∵∵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在头上,供在桌上;假如你凋谢了,他就把你丢弃。也就是说,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功名富贵没有了,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是嫌贫爱富的朋友。

∵∵∵∵∵∵∵二、有友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

∵∵∵∵有的朋友像称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也就是说,当你有办法、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的向你低头;等到你功名权力没有了,他就昂起头来,看不起你了。

∵∵∵∵这两种如花如称的朋友都是损友,我们应当远离,如《增一阿含经》说:“莫亲恶知识,亦莫从愚事,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中行。”

∵∵∵∵∵∵∵三、有友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

∵∵∵∵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山能广植森林,豢养一切飞禽走兽,任凭动物聚集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好朋友像山,有着广阔的心胸,就像孟尝君一样,有食客三千,能容纳很多的朋友。

∵∵∵∵∵∵∵四、有友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

∵∵∵∵有一种朋友如大地,大地能普载万物,我们在大地上建房子,栽种花草树木,乃至人、车行走其上,大地都毫无怨尤的承受着。所以,像大地的朋友,可以普载我们,替我们担当,替我们服务。

∵∵∵∵这两种如山如地的朋友都是益友,我们应当亲近承事,如《增一阿含经》说:“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中无有恶。”

∵∵∵∵∵∵∵∵粗言与善语

∵∵∵∵∵∵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

∵∵∵∵∵∵∵∵∵∵∵∵∵∵∵∵∵∵∵∵∵∵∵--《无量寿经》

∵∵∵∵∵∵∵一、口业的重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