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佛教分裂成部派,其年代、部数,以及分裂的原因等,历来众说纷纭。但从佛灭後一百年的第二次结集的部派根本分裂,到佛灭後四百年间是属於部派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无庸置疑的,史称「部派佛教」时期。分裂的原因虽多,但可归纳为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两方面来说明:
∵∵∵∵一、内在因素:
∵∵∵∵佛法的根本如海水一味,原始教团虽是和合无诤,但佛弟子们各个根性各有不同,自然对佛陀教法的体悟也会有差异,《杂阿含经》卷十六提到:「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大迦叶与众多比丘於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不蓄遗余。***舍利弗与众比丘於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可知佛陀的十大弟子虽说各有特色,却也说明了弟子们的根性与爱好各有不同,也都各有类似根性的众比丘们随同学习,种下了佛陀入灭後教团分裂的内在因缘。
∵∵∵∵二、外在因素:
∵∵∵∵弟子们虽根性各异,结集时对佛陀的教说,却是透过集众、会诵、审定的方式处理,理应是毫无异议的。但结果却是对戒律的宽严态度仍有歧见,除了弟子们的个性各异之外,也与他们在各地弘法时所面临的当地生活环境、语言文化等问题有关。
∵∵∵∵1生活环境: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因在外地弘法,未能及时参加第一次结集,虽事後追认了此次结集的内容,但对戒律在饮食方面的规范,却有不同的看法。富楼那引用当时佛陀听许边地生活饮食的「八事」力争,可见***在边地弘法的生活中,於饮食起居上因受当地气候、习俗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不得不作一些调整,但却被大迦叶以「是佛所不制,不应制;是佛所制,则不应却。」的理由否决掉,这些对戒律问题的论诤,为第二次结集的根本分裂种下了远因。
∵∵∵∵另外,从弟子们的个性之不同来说,富楼那与大迦叶的论辩,与他们对生活物资的需求标准上不同有关,大迦叶是「头陀第一」,很重视在生活物资上的需求要降到最低,自然会对富楼那***在生活物资上的放宽态度有所不满。
∵∵∵∵2语言文化:一种思想的表达或沟通,都要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所谓「言以传道,文以载道。」但语言有其区域性,翻译上自有不可避免的差异,造成思想不断变异而滋生愈多派别。
∵∵∵∵佛陀在世,从未强迫弟子们使用雅语(梵语)在各地弘法,据《毘尼母经》卷四记载,曾有两位婆罗门种跟随佛陀出家的弟子提出「佛弟子中,有种种姓,种种国土人,种种郡县人,言音不同,语既不正,皆坏佛正义。」建议应规定使用梵语「持论,撰集佛经...,而被佛陀喝斥「吾佛法中不与美言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悟应为说之,是故名为『随国应作』。」学佛不应着於音相求悟,应深悟佛陀的教法,佛陀是佛教国际化、本土化的实践者,弟子们只要能把握佛法的义理,即可「随国应作」。
∵∵∵∵南北传佛教对第二次结集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但都承认此次结集造成教团的根本分裂,使保守立场的上座部长老们进入西北印度之迦湿弥罗地区,与中印度以革新派比丘为主的大众部分疆教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