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伦理道德与生命观

∵慧眼

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中国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了解佛家文化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一、关于生命存在的本质

佛教中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了解生命内在的因素,知道哪些力量会伤害我们,又有哪些力量会使我们获得自在。否则,即使我们获得再多的外在的自由,我们仍然会受到内心的束缚。

珍惜生命对人来说首先就是要珍惜人身,要体验到人成其为人实在是多么的不易。有人可能认为,造人有什么难,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无非就是男女交合生孩子。但佛家告诉我们:人身可贵,难得而易失。人类虽然有几十亿人口,但和动物、生物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人身价值重大,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样的机遇真乃是千年等一回甚至更久。终于等到了,就是得到了我们可以支配的最大的财富,但如何利用和支配,就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众生平等就是说所有的众生本来都是平等的,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但为什么展示在现实界的众生差异又是如此之大呢?那是自身在世道轮回过程中的行动方式造成的。俗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佛陀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在人的内心常常存在着两种力量:正面的和负面的。前者是快乐的源泉,是帮助我们开发智慧、证得真理的动力;后者往往为我们制造麻烦、痛苦,使我们患得患失。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都发现了人的这种两重性:如果张扬高尚的品质,就能成贤成圣;如果纵容不良恶习,就会堕落沉沦。他人无法赋予我们什么身份,生命源于自身无尽的积累,想什么,做什么就成就什么。

以人为本,众生平等,就要求我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开发生命能具有的智慧,透视生命存在的真相,具备穿透烦恼痛苦的能力,以慈悲、感恩之心面对芸芸众生,树正念,去邪见,正确认识、处理现实人生中遇到的种种情况,科学对待荣誉、金钱、得失、挫折等等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乘上智慧的航船,抵达幸福人生的彼岸。

二、关于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几十年的生存时间里,看起来似乎很长,但如果与人类的历史、宇宙的历史相比那简直是微不足道,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再除掉吃饭、睡眠的时间以及年少时的懵懂无知和年老时的精力不济。你怎能不对这短暂的时光倍加珍惜呢?!所以,活出生命的质量,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这也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幸福或是觉得自己快乐的人却并不多。有些人百无聊赖,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想方设法消磨日子,以各种娱乐甚至毒品打发时间。对这样的人来说,短暂的人生时光不是太短,而是太长。也有人以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就是幸福。高档的别墅,豪华的轿车,于是为之想方设法,不择手段。但当他们真正拥有了这一切的时候,又觉得幸福与快乐并没有随之而来,烦恼和痛苦并没有减少多少。许多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一生为财富所累,甚至担惊受怕。所以说,究竟幸福在哪里,许多人盲目地在追逐着,他们并没有理解幸福的真谛,不能把握幸福的本质。很多人总是觉得不幸和烦恼是来自客观的环境:生活条件的匮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于是总在埋怨世界的不公平,人生的不如意。但如果人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便会发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为什么产生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其实,真正对自己构成伤害的并不是来自客观的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有一颗怎样的心往往对环境产生如何的反映。

佛家文化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核心目标就是希望人能解除痛苦和烦恼,达到幸福与快乐。可以说,这一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追求的永恒主题殊路同归。这对于人心浮躁、人欲物欲横流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价值

人们往往把佛家文化误解为悲观厌世、消极无为的文化,其实并不是这样。佛家文化强调众生平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无论是谁只要你依佛道而精进,一心向善,每个人都有机会和希望。概括起来说,佛法提倡的是悲观中做到乐观,在消极中追求积极,在出世中寻找入世,在痛苦中体验快乐,从而化解个体的人与世俗社会的矛盾和对立。佛家文化并不否认个人正当利益的存在,但获取个人利益要以不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为前提,如果不顾道德只为个人眼前利益不择手段只会招致更大的恶果。利人才能利己,损人必然损己,过程在利他,得益却在自身。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佛家文化倡导的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佛家文化不只强调生命个体对现在生命的责任感,更着眼于对未来命运的考虑。这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生命素质,使之从不健康的、充满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以获得智慧、觉悟的人生。另一方面,它还要求人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道路,这样才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完善了自己又利益了他人;帮助了他人,同时也在完善自己。大多数个体生命的存在也许不会对这个世界构成什么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只要你依照觉人利他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做,就同样是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一点上,它和传统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是相一致的。

当然,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观主要是为维护现实社会的安定服务的。轻个人而重集体和社会,所以在对待义和利、理与欲的关系问题上,常常将两者机械对立,要求重义轻利,甚至只讲道德,不讲利益,如存天理、灭人欲。这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因为人类生存要以利益为基础,幸福要以利益为保障,离开基础和保障的道德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佛家文化的道德观是以因缘因果为依据,从因果规律中体现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肯定人类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因为人的衣、食、往、行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基础,否则生命本身也无法延续。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道德和利益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善的行为不仅使人们现世得益,更惠及未来的生命。如果不了解生命的过去和未来而怀疑因果的必然性,就会只顾眼前利益,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不顾及应尽的义务。也许大部分人都不反对道德,只是一旦在道德规范与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就体现出个人的智慧。

那么,如何看待个体生命所拥有的财富呢?佛家文化认为,财富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只有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并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也没有贪着之心,这样的财富才能成为真正的财富。即“净财”。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万恶之源”,用佛经中记载的佛陀对他的弟子说的话来说是“毒蛇”。还有,在佛家文化看来,除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即“功德法财”。物质财富总有一天会“散尽”,但精神财富才是人生真正的固定资产,它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生命形式的转换而失去价值。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的影响,而一旦失去作为“功德法财”的精神财富,就不仅影响自己现在的生命也会影响未来生命直至后代。

所以说,佛家文化所理解的生命价值观是一种有节制的、连续的、不殃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观。

四、关于佛家文化视野下生命观的现实意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总的方面来说,和谐无外乎包括三个方面: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心灵的和谐健康。毫无疑问,以关注和改善人的生命为宗旨的传统佛家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性高度张扬、物欲和人欲横流的社会里,佛家文化所启示的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与高洁脱俗的人生情怀无疑可以成为充满欲望之火的当代人的清凉剂,对社会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的作用,从而维护稳定,实现和谐。

佛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鲜明出世性特征和宽容品格,使其对个体人心(人生)有深刻的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则较少构成挑战和威胁。运用佛教的因缘和合、平等慈悲的智慧可以建构一种精进、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总的来说,传统佛家文化中的重“和”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看待社会和宇宙的特殊视角和思维方式。

佛家文化中克己淡欲、觉人利他的观念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传统佛家文化看来,人要遵循道德的意义首先基于人自身的本质需要。作为人就必然有人的行为标准,只有符合这一行为标准的人才能真正地称之为人。所以佛教中有惭、愧二法的说法。同时,也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因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是你自己的行为成就了现在的你也决定了未来的你,对道德的遵循才是未来幸福的根本保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