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前後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

∵∵∵∵

杨惠南

∵∵

文史哲学报第∵29∵期(1980.12)

∵∵

国立***大学文学院出版

∵∵

页279-315

∵∵

--------------------------------------------------------------------------------

∵∵∵∵

什麽是「解脱」?∵是佛教教义中最首要的论题。前、後期佛教(包括大﹑小乘佛教及中﹑印佛教),对这论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泛从解脱的一般情景∵--∵涅盘论起,逐步涉及解脱的具体活动;举凡解脱者的智力﹑肉体(色身)的活动,以及身心所依的世间,都详细讨论。其中包括的论题有:佛身观(正报论)﹑本愿思想与净土论(依报论)。

∵∵

∵作者发现,不管在解脱者的智力﹑或所依的净土等各方面,後期佛教都有回归传统印度教∵--∵波罗门教的显着倾向。无疑地,这与释迦本人的思想相去甚远,因此也丧失了释迦的本怀。这尤其在解脱者的肉体与其所依的净土方面,其因流变而失真的现象,更加颢着。

∵∵∵∵

一﹑∵二谛论

∵∵

解脱者以什麽状态存在於世间?∵这是佛教思想上一个重要的论题。世界只有一个,但就解脱者而言,其所体认到的,郤有不同於一般未解脱者。这正是佛教经论中所谓的「二谛」。

∵∵

∵二谛,就是两种道理。真谛(或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是解脱者所认识的道理;俗谛(或详为世俗谛),则为未解脱者所认识的道理。真﹑俗二谛的详细阐明,在原始的汉译四阿含经当中虽然甚少提及,但这并不意味原始佛教没有建立谛的理论;因为四世纪末,世亲论师(A.D.320-400∵)的名着俱舍论中即曾说到:「余经复说谛有二种,∵一世俗谛,二胜义谛」(注∵1∵)。另外,汉译杂阿含经,在说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果法则时,不但一方面说它是「法住﹑法空﹑法如﹑法尔....∵审谛真实不颠倒」(∵注2∵),而且另一方面也说「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注3∵)。在这些经文当中,虽然没有明白地用到真﹑俗二谛的名词,郤己经有「审谛真实不颠倒」乃至「俗数法」这真﹑俗二谛的影子。这在在都证明最早期的经典--阿含经中,巳有二谛的理论。

∵∵

∵部派佛教对二谛的讨论是多彩多姿的,大毘婆沙论卷77就列有四家不同的主张(∵注4∵);稍後众贤的顺正理论卷58,也列举了许多种互不相同的二谛论,其中有一些是婆沙己经提到的理论(∵注5∵);另外,世亲的俱舍论卷∵22∵(注6∵)﹑众贤的显宗论卷∵29(∵注7∵),∵以及师子铠(A.D.250-350)的成实论卷∵11∵(∵注8∵)等等,也都提到了各种不同的二谛论。这些丰富的文献告诉我人:二谛论是部派佛教的重要论题。

∵∵

∵在早期的大乘佛教的论典中,像龙树论师(A.D.150-250)的中观论,也提到了他那有名的二谛论。

∵∵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注9)

∵∵

∵龙树以为,解脱者所认识到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实体﹑只有幻像的世界;换句话说,在第一义谛当中,没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的诸种差别现象--这正是他那有名的「∵八不中道」(∵注10∵)。

∵∵

∵---------------------------------------------

∵∵

作者∵--∵杨惠南(惠男),∵哲学系讲师。

∵∵

(∵注1∵)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大正藏∵29,p.116(中)。

∵∵

(注∵2∵)杂阿含∵296∵经(卷∵12);大正∵2,p.84(中)。

∵∵

(注∵3∵)杂阿含∵335∵经(卷∵13∵);大正∵2,p.92∵」(下)。

∵∵

(注∵4∵)大正∵27,p.399f.∵又,印顺之性空学探源∵p.121f

∵∵

(注∵5∵)大正∵29,pp.665-668;又印顺之性空学探源pp.122-130。

∵∵

(注∵6∵)大正∵29,pp.113-114。

∵∵

(注∵7∵)大正∵29,∵pp.914-915。

∵∵

(注∵8∵)大正∵32,p.329,(灭谛聚初立假名品第141)∵。

∵∵

(注∵9∵)大正∵30,∵pp.32-33。

∵∵

(∵注10∵)中论一开头有两首「归敬颂」,∵其中第一首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大正∵3∵0,p.1∵)因为颂文中含有八个「不」字,而中论所阐扬的又是「诸法皆空」的「中道」,所以後人即称此颂所诠为「八不中道」。

∵∵

-----------------------------------------------------

∵∵

稍後的瑜伽师地论,则在变幻无常的现象世界(有为法)上面,建立起真﹑俗二谛;例如,卷∵92∵说:

∵∵

云何名为谛所依处?∵谓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云何世俗谛?∵谓即於彼谛所依,假想安立我.....∵又自称言我眼见色....∵乃至如是寿量边际....∵当知此中唯是假想,唯想自称,唯假言说,所有性相作用差别,名世俗谛。云何胜义谛?∵谓即於彼谛所依处,有无常性,广说乃至有缘生性(∵注11∵)。

∵∵

∵这段论文是说,现象界的一切万物,诸如自我(灵魂)﹑眼见色﹑耳听声,乃至寿量的多寡等等差别情形,都是世俗谛;唯有这些差别事物的共通性质(共相),诸如无常性﹑缘生性(因果性)等等,才属於真谛。其中,「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是指现象界的一切万物;在这一切万物的上面可以建立起真﹑俗二谛,所以论文称之为「谛所依处」。

∵∵

∵以上所引据的大﹑小乘经论中的二谛论,固然不完全是按照解脱者与未解脱者所体认的道理来区分真﹑俗二谛,(例如瑜伽师地论中所说到的二谛,)但是,绝大部分被引证的二谛论,都是把真谛视为解脱者所认识到的道理,而把俗谛看做未解脱者所认识到的道理。∵所以,就如婆沙卷∵77∵所说的:「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胜义谛。∵」(∵注12∵)(既然「法空非我理」才是胜义谛,可见所谓胜谛不是解脱者所体悟的道理;∵因为解脱者就是证得「∵我空非我理」的人。)

∵∵

∵综上所述,解脱者对这世界的认识,确实有不同於一般未解脱的凡夫,所以经论上才把道理分成真﹑俗二谛。

∵∵

∵-------------------------------------------------

∵∵

(∵注11)大正∵30,p.824∵(下)。

∵∵

(∵注12)大正∵27,p.399∵(下)。

∵∵

∵---------------------------------------------------

∵∵

二﹑涅盘论

∵∵

∵然而,解脱者既然在真理的了解上有不同於未解脱者的地方,那麽,解脱者到底具有什麽样的心境?∵他的肉体(色身)与未解脱者相同吗?∵他所居住的国土是什麽情形?

∵∵

∵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归纳成底下的两点:(1)解脱者具有什麽样的身心?(2)解脱者所依存的国土具有什相状?∵前者乃解脱者的「正报」,後者则为解脱者的「依报」。

∵∵

∵就正报而言,尤其是牵涉到解脱者的色身上面,前後期的佛教有很大的争论;这就是所谓的「佛身观」。同样地,在依报上,∵前後期佛教也存在着基本上的差异,甚至同样是小乘或同样是大乘,∵由於学派的不同,彼此之间也有相互矛盾的主张;∵其中,还牵涉到大乘佛教中有关「净土」﹑「本愿」等等论题。

∵∵

∵佛身观﹑净土﹑本愿,都是佛法中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逐一讨论。不过,在没有触到这些问题之前,本文将全面地先来讨论一般的解脱境--涅盘。

∵∵

∵解脱者所体悟的道理,及其活动的情形,一般者都用一个拢统的名词∵--∵涅盘(∵Nirvana∵)来表达。∵和佛身观﹑净土﹑本愿等等问题相似,涅盘一词的意义,前後期佛教也有互不一致的看法。

∵∵

∵原始佛典对解脱境的描述,一般都偏於消极的说明。这是基於「涅盘」一词乃是「消散」(nir-va)一词的转化;诸如香气的消散﹑光热的消散,乃至烦恼生命束缚的消散,都以(nir-va)∵做为语根。因此,原始佛典对解脱境的描述,都不离「消散」的原意,常从消极意义来说明涅盘。例如,杂阿含第∵905∵经说:「如来若有﹑若无﹑若有无﹑若非有非无後生死,不可记说。(∵3∵)本事经卷∵3也说:

∵∵

∵云何名为无余涅盘?∵谓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已舍重担,已证自义,已尽有结,已正解了,已善解脱,已得遍知。彼於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不复希望,皆永尽灭,毕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惟由清净无戏论体。如是清净无戏论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彼非有非无,惟可说为不可施设,究竟涅盘(消散)。是名无余涅盘界(注∵14∵)。

∵∵

∵显然,这是从消极立场来描述解脱境--涅盘。考其原因,那不免受传统波罗门教的影响。盖佛教虽是出於波罗门教而又反於波罗门教,然其教义郤也甚多取於波罗门教;业力论﹑三界说﹑六道轮回说等即是。而解脱境∵--∵涅盘之所以纯从消极意义来描述,虽说是释迦其人的自证境界,郤也同样不免受到波罗门教的影响。奥义书的主要思想是「此即你也﹑(Tat∵tvam∵asi∵)(注15)或「我者梵也」(∵Aham

∵∵

Brahma∵asmi)(注∵16∵),在这种「梵我同一」的理论下,解脱境固然可以从积极面说它是「实有(∵Sat∵)﹑是「知」(∵cit∵)﹑是「妙乐」(aananda)(∵注17∵),或合起来说它是「绝对妙乐之精神存在」(Saccidaanandam)(注18),但是它毕竟是超越任何经验而不得不以「曰非曰非」(neti-meti)(注∵19∵)的消极意义来描述的。为什麽?∵因为解脱旳悟境,∵既然是与主体之「我」(∵AAtman∵)合一的「梵」(Brahman),那麽解脱的悟境必定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凡是主体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只有客体的存在才是知识对象,也才能用语文描述出来。∵所以,布利哈德奥义书(B.rhdaara.nyaka)3.8,8∵说:

∵∵

加尔格乎!∵圣者所名为不坏者,非粗﹑非细﹑非短﹑非长﹑非赤﹑非湿﹑无影﹑无暗﹑非风﹑非空﹑不粘着﹑无味﹑无臭﹑无眼﹑无耳﹑无语﹑无觉﹑无生力﹑无生气﹑无口﹑无度﹑无内﹑无外。不灭何物﹑无论何物亦不能灭之(∵注20∵)。

∵∵

从以上的说明看来,原始佛典对解脱境的消极描述,的确有所雷同於波罗门教的。

∵∵

∵随着年代的演变,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对涅盘的了解,也各分成两大主流,那就是:(一)消极描述的宗派:例如部派中的经量部以及大乘中的中观佛教;(二)积极描述的宗派:例如部派中的说一切有部﹑大众部以及大乘中的如来藏经论。

∵∵

∵经量部的消极涅盘观,可从众贤的顺正理论卷∵58∵看出来:

∵∵

∵上座作如是言,二谛皆通世俗﹑胜义....∵唯灭谛体不可说故,同诸无记,不可说有(注21)。

∵∵

∵-----------------------------------------

∵∵

(注∵13)大正∵2,∵p.226(中)。

∵∵

(注∵14)大正∵17,p.678∵(上)。

∵∵

(注∵15)圣特格耶奥义书(Chaandogya∵Up.∵)6.8,7;又见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合着之印度哲学宗教史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高观卢译,***商务印书馆∵60∵年台一版)。

∵∵

(注∵16)布利哈德奥义书(∵B.rhdaara.nyaka∵)1.4,10;又见高楠氏﹑木村氏合着之印度哲学宗教史第三篇﹑第二章﹑第一节。

∵∵

(注∵17)详高楠氏﹑木村氏合着之印度哲学宗教史∵pp.259-263。

∵∵

(注18)同前书p.260。

∵∵

(注19)同前书p.259。

∵∵

(注20)布利哈德奥义书3.8,8;又,前书∵p∵.258。

∵∵

(注21)大正∵29,p.665-666∵此中,「上座」(Sthavira),译为胜受或执胜,乃顺正理论对经部一代大师--室利逻多(`Sriiraata∵)的称呼。详见印顺之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560;台北慧日讲堂∵57∵年初版。

∵∵

-----------------------------------------------

∵∵

这是把原始佛典中所说到的四圣谛判为二谛:苦﹑集﹑道三谛通於真﹑俗二谛;只有灭谛∵--∵有关涅盘的道理,才是真正的属於真谛。

∵∵

∵经部的消极涅盘观还可以世亲的俱舍论中看出来。论卷6∵说:「经部师说,一切无为皆非实有,(不)如色受等别有实物。」(注22∵)既然一切无为法皆非实有,那麽,属於无为法的涅盘,自然也就没有实体了。

∵∵

∵显然,众贤与世亲的论文,都证明经量部确实是具有消极的涅盘观。

∵∵

∵早期的大乘佛教∵--∵中观,也惯用消极的方式来描写第一义谛的涅盘。例如,大品般若经卷∵22∵即说: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谛。∵」(注23∵)同经卷∵24∵四摄品∵78∵更说得清楚:

∵∵

∵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所谓色乃至有漏﹑无漏法。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毕竟空﹑无始空故(∵注24∵)。

∵∵

∵这分明是说:因缘果报∵(六道轮回﹑解脱还灭∵),乃至有漏﹑无漏等世间的差别现象,都是未解脱者的常识性看法(世俗谛);一切差别现象的消散∵--∵毕竟空﹑无始空,才是宇宙的真象(第一义谛)。

∵∵

∵阐释般若经的中观论,也是以消极的方法来描写涅盘:

∵∵

∵「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盘。」(25)这不过是龙树论师「八不中道」的延伸罢了。

∵∵

∵--------------------------------------------

∵∵

(注∵22∵)大正∵29,p.34。此中,後一句原文只有「如色受等别有实物」,∵现为了顺於正义,在前加一「不」字。

∵∵

(注∵23∵)大正∵8,p.378∵(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道树品第∵71。

∵∵

(注∵24∵)大正∵8,p.397∵(中)。

∵∵

(注∵25∵)大正∵30,p.34∵(下)。

∵∵

∵--------------------------------------------

∵∵

中论不但对解脱境--涅盘,有上面所说的消极描述,即使对证得涅盘的解脱者--如来,也有消极式的描述:

∵∵

∵如来灭度後,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如来现在时,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注∵26∵)。从以诸经及中论的引文,在在都说明

∵∵

∵早期大乘佛教对解脱境的描写,多半是偏於消极式的。不过,中﹑後期中观佛法郤也分成两支:其一是保持消极式的描述法,它以月称(∵Candrakrti;A.∵D.∵600-650∵)所领导的「应成派」(∵Praasangika∵)为代表;其二是偏於积极描述法的清辨(∵Rhavya;A.∵D.∵500-570∵)所领导的「自续派」(∵Svaatantrika∵)为代表(注∵27∵)。

∵∵

∵在部派中,从积极面来描述解脱境的是说一切有部和大众部。有部站在「三世实有,法体恒存」(注28)的实在论立场,必然是主张涅盘实有的。例如,属於有部思想之要书的俱舍论卷∵6∵即说:

∵∵

∵此法(指择灭,∵即涅盘)自性实有、离言,唯诸圣者各别内证,∵但可方便总相说言:是善﹑是常,别有实物名为择灭,亦名离系(∵注29∵)。

∵∵

∵------------------------------------------------

∵∵

(∵注26∵)大正∵30,p.35∵(下)。

∵∵

(∵注27∵)应成派(或称「归谬论证派」)利用归谬证法(

∵∵

eductio∵ad∵absurdum)证明万法皆空,不另立「空」,故其「空」是消极意义的空;反之,自续派(或称「自续论证派」)乃利用陈那(

∵∵

Dignaagg;∵A.D.∵480-∵540∵)之因明学,以直接证法(∵direct∵proof∵)证明「空」的成立,因此偏於正面地﹑积极地描述「空」。参见尾山雄一之佛教中观哲学第三章;吴汝钧译,高雄佛光出版∵67∵年初版。又见,杨惠南之也谈「中期中观哲学」;鹅湖月∵2∵卷∵10∵期。

∵∵

(注28∵)「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乃说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张,「有」部之名亦由此而来。婆沙论卷∵77∵一开头即说:「说一切有部有四大论师,∵各别建立三世有异....∵」(大正∵27,∵p.∵397f∵)其中所说到之四大论师是法救(∵Dharmatraata∵)﹑妙音(∵Gho.sa∵)﹑世友(∵Vasumitra∵)﹑觉天(Buddhadeva∵)。参见婆沙论卷∵77∵及印顺之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p.293-295)。

∵∵

(注29)∵大正∵29,p.34∵(上)。

∵∵

∵-----------------------------------------------

∵∵

∵这是说,择灭(亦即离系或涅盘)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它乃解脱者自己内心所密证的,因此无法把它的相状详细地说出,只能拢统地说它是善的﹑是常的。

∵∵

∵在部派中,随着「无为法」的被广泛讨论,因此,除了有部之外,还有很多部派主张涅盘是实有的无为法之一。即使是具有观念论或无宙论倾向的大众部,在其所立的九种无为法当中,也有涅盘∵--∵择灭无为∵(注30)∵。甚至,我人还可以推论:由於大众部那种神化而积极描述的佛身观(详下文),以致像许多大乘经论那样具是积极意义的涅盘观,也应该可以在大众部的作品当中找到才对。只可惜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已散失,以致没有足够的文献证明这点。

∵∵

∵到了大乘佛教,热衷於积极描述解脱境的是如来藏系的经论。楞伽经是介於唯识及如来藏系之间的经典,其对解脱境的积极描述虽不明显,欲也说:「不取於境界,非灭无所有,有真如妙物,如诸圣所行。」(注31)而纯属如来藏系的大般涅盘经,则很明显地说:「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涅盘义,净者是法义。」(注32)这常﹑乐﹑我﹑净乃原始佛教所批判的「四倒」,而在涅盘经中郤成了佛

∵∵

﹑法身﹑涅盘﹑以及佛法的形容词,这诚然令人感到惊讶。经上还解释说:∵无常﹑苦﹑非我﹑不净的理论∵--∵它们是原始佛法中的「四法印」,∵只是「欲伏外道,故唱是言」(注33∵),

∵∵

∵-------------------------------------

∵∵

(注30)∵依世友之异部宗轮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及鸡胤部立有九种无为法: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大正∵49,p.「15(下)]。又,依印顺所着之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p.12-14)说,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都是大众部的子部。另外,木村泰贤的小乘佛教思想论(演培译,67年台北慧日讲堂重版)第二篇﹑第一章﹑第四节曾详细讨论了这些无为法的意义,并在「备考」栏(∵pp.145-147∵)列举了十个部派(包括有部及大众部)所立的各种无为法。

∵∵

(注31)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4;大正∵16,p.∵609(上)。

∵∵

(注32)大正∵12,p.617(上)。

∵∵

(注33)大正∵12,p.618(中)。

∵∵

∵-----------------------------------------------

∵∵

真正的解境是常﹑乐﹑我﹑净的。这解释与另一部如来藏系的代表作∵--∵胜鬘经,是相似的(注∵34)。

∵∵

∵更有甚者,涅盘经卷∵3∵﹑卷∵25∵还分别举了「涅盘八味」及「涅盘八相」。而不管八味或八相,也大都是从积极面来描解脱境。例如:

∵∵

∵善男子!∵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盘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具足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盘(注35)。

∵∵

∵而卷25∵则有底下的描述:

∵∵

涅盘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是名涅盘(注36)。

∵∵

∵像这样,从正面地﹑积极地描述解脱境,我人之所以感到惊讶,乃因它与波罗门教的「梵我」有许多雷同之处。例如,布利哈德奥义书∵4.1∵即曾列有「梵」之六:「智识﹑爱乐﹑实有﹑无终﹑妙乐﹑安固。(注∵37∵)

∵∵

∵------------------------------------------------

∵∵

(注34)∵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广经(颠倒真实章∵12∵)说:「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净波罗蜜。於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大正∵12,p.222∵上)同经同章甚至还说:「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大正12,p∵.∵222∵上)。

∵∵

(注35)大正∵12,p.385(上)。此中,大般涅盘为「伟大地入於涅盘」之意(般,是「入」义)。盖涅盘有有余﹑无余;入有余涅盘即三十九岁得解脱之释迦,因仍余有色身,故名有余涅盘;∵入无余涅盘即八十岁去逝之释迦,∵因心﹑身俱泯,故称无余涅盘。∵(此依原始佛典之意解释,若依後出之胜鬘经,二乘人所入者为有余,唯佛所入名为无余;参见木村泰贤之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篇第六章涅盘论,以及胜鬘经一乘章第五∵--∵大正∵12,pp∵219-221。)

∵∵

(注36)大正12,p.∵512(下)。

∵∵

(注37)参见高楠氏﹑木村氏合着之印度哲学宗教史∵p.259。

∵∵

∵----------------------------------------------

∵∵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但涅盘经说:「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注∵38∵)连楞伽经也说:梵王﹑毘纽﹑自在﹑迦毘罗﹑因陀罗等波罗门教的诸神,也都是释迦的「三阿僧祗百千名号」当中的几个名号(∵注39∵)。像这样把解脱境过分地做正面的描述,甚至把佛陀比喻为波罗门教的诸神,谅想是佛教在印度失去其特色而自取灭亡的原因之一吧(注∵40∵)?

∵∵

∵另外,胜鬘经及大乘信论这两部属於如来藏系的经论,则较能坚持佛教的立场;它们都不曾引入波罗门教的神祗,而仅仅在学理上做波罗门教的回归。例如,胜鬘经除了说:「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注∵41∵)之外,经中还说到有两种如来藏:空如来藏及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从传统的消极面来描述众生本具的解脱心,说它是「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而不空如来藏则采取如来藏系的立场,纯从正面说这解脱心是「过於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注∵42∵)这是说,如来藏∵--∵众生本具的解脱心,一方面消极地可以自我清净﹑自断烦恼,二方面积极地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法门。∵就第二方面来说,明显地,胜鬘经己向波罗门教回归。

∵∵

∵而起信论一开头即将众生心(如来藏)分成两门来观察--这正是所谓的「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在生灭门中讨论凡夫之所以流转生死的原因(所谓的「三细六粗」):在真如门中则说明解脱的情况。而真如门又分成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两面来说明:如实空只从消极面说众生心能够「究竟显实」;如实不空郤进一步积极地说这众生心是「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德」(注∵43∵)。显然,这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不过是胜鬘经中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的异名罢了。起信论与楞伽经有密切的关系,这在学界己成定论(注44∵);然而,它与胜鬘经应该也具有同样密切的关系吧?

∵∵

∵---------------------------------------------

∵∵

(注∵38∵)大正∵12,p.456∵(中)。

∵∵

(注∵39∵)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大正16,p.615(中~下)。

∵∵

(注∵40∵)参见印顺之印度之佛教第∵17∵﹑18∵章。

∵∵

(注∵41∵)参见注释∵34∵。

∵∵

(注∵42∵)大正∵12,p.∵221∵(下)。

∵∵

(注∵43∵)梁译大乘起信论;大正,pp.∵576∵(上)-577(上)。

∵∵

(注∵44∵)参见印顺之大乘起信论讲记∵pp.86-283;台北慧日讲堂∵61∵年重版。

∵∵

∵---------------------------------------------

∵∵

∵从以上这些如来藏系的经论看来,的确可以看出後期大乘佛教对解脱境的积极描述;这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观佛教﹑甚至唯识佛教所没有的现象。∵有人说,像如来藏系这样地描述解脱境,是原始佛法中「五分法身不坏」的思想,加上大众部(特别是说假部)「道不可修﹑道不可坏」的主张,而演变成熟的(注∵45∵)。

∵∵∵∵

三∵﹑正报论(佛身观)

∵∵

∵以上乃泛就解脱境--涅盘而讨论,所归纳出来的结论,不过是部派中的「是善﹑是常﹑或大乘中的「常波罗蜜」乃至「净波罗蜜」;对於解脱後的心理﹑肉体的活动,并未涉及。下文愿就这两个问题详论。

∵∵∵∵

(一)∵解脱者的智力

∵∵

∵在解脱者的智力方面,前後期佛教之间似乎并没有什麽不同的主张,全都是极力赞扬其智慧与德性的伟大﹑超人。然而,如果细心考察,郤仍存在着显着的差别。这可从佛陀与阿罗汉的异同说起。

∵∵

∵在原始圣典中,佛与罗汉并没有什麽不同,此徵诸巴利圣典--大品犍度(∵Mahavagga∵Khandhaka∵)中,记载佛陀度化五比丘後,∵声称世间已有六阿罗汉一事,即可证明(注46∵)。另外,大乘经典中,也屡屡将「阿罗汉」一词视为佛陀的十六名号之一(注47∵),∵这不能不说是这一事实的另一证明。

∵∵

∵--------------------------------------------

∵∵

(注45)参见印顺之性空学探源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项,特别是pp∵.124-125。

∵∵

(注46)参见木村泰贤之小乘佛教思想论p.77。

∵∵

(注47)佛的十大名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中,第二「应供」即「阿罗汉」(∵阿罗诃∵)的意译。

∵∵

∵--------------------------------------------

∵∵

∵但是,在一些比较晚出的经论当中,佛陀的圣格被高调地标榜了,阿罗汉成了比佛低一层次的解脱者,以致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被认为:「舍利弗非一切智,於佛智慧中,譬如小儿!∵」(∵注48∵)

∵∵

∵因此,对於佛与罗汉的描写,我人可以得到底下的结论:(1)原始佛教中对於罗汉的描写,就是对於澈底解脱者∵--∵佛陀的描写。∵(2)在一些比较晚出的经论中,对於罗汉的低贬,正是对原始佛教佛身观的批判;反之,对於佛陀的赞扬,则是代表这些经论的新佛身观。

∵∵

∵基於以上这两点认识,我人发现,即使在智力面,前後期佛教对解脱者∵--∵佛陀或阿罗汉,仍有不同的描述。这可从使佛教分裂为各部派的大天(∵Mahaadeva∵)说起。

∵∵

∵佛灭後第一百年左右的大天,应该是第一个认为阿罗汉比佛略输一畴的学者。依据世友的异部宗轮论所记载,大天因为力倡所谓的「大天五事颂」,而使一味和合的佛法初分为上座﹑大众两部(注49)。五事颂是:

∵∵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注50∵)。

∵∵

∵依据窥基的注释(注51),五事颂中的前四事,都是有关阿罗汉未澈底解脱的主张;亦即:(1)余所诱:阿罗汉因天女的引诱,仍有遗精的情形(∵注52∵);(2)无知:阿罗汉有所不知;(3)犹豫:阿罗汉有疑;(4)他令入:阿罗汉必须由明师的印证,才知道自己是否解脱。

∵∵

显然,四事中得的後三都是有关解脱者的心智,因此有详加考察的必要。

∵∵

∵--------------------------------------------

∵∵

(注48)龙树之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p.138(下)。

∵∵

(注49)大正49∵p.15∵(上--下)。

∵∵

(注50)大正49∵p.15∵(上)。

∵∵

(注51)窥基之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上;新文丰出版公司66年初版。

∵∵

(注52)在律藏中,还有记载男罗汉因风病而举阳,竟遭婬女奸淫者;另外,亦有女罗汉仍有月信,必须使用月经布者。详释圣严之世界佛教通史(上集)p.71,台北***中华书局58年初版。

∵∵

∵----------------------------------------------

∵∵

∵(1)无知;依窥基说,大天以为无知有两种,一是能起烦恼的「染污无知」,另一是不会引生烦恼的「不染污无知」;阿罗汉已断前者,郤仍有後者。而所谓「不决污无知」,不外是修行者自知道行的品位高下(所谓「四果沙门」)罢了;它与烦恼无关,也与能否证得阿罗汉无关。

∵∵

∵(2)犹豫:即对宇宙事物的疑感。∵窥基说,大天以为疑惑有两种,一是带有烦恼的「随眠性疑」,另一是不带烦恼的「处非处疑」;阿罗汉只断前者,仍有後者。而「处非处疑」,大智度论卷∵24∵有底下的说明:「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注53∵)这不外是说:什麽行为得到善报(处)?什麽行为得到恶报(非处)?∵这种疑惑佛己断除,罗汉郤依然存有。後代,将断除处非处疑而证得的「处非处智」,看做是佛陀「大力」中最首要者(详下文),无疑地,也不过是大天思想的发挥而己(∵注54∵)。

∵∵

(3)他令入:窥基说,大天以为阿罗汉必须依靠明师的记别,才能确知自己已经证得圣果;也就是说,罗汉并没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

∵大天以後,有关佛与罗汉在力上的区别,历代讨论甚多。例如,相信是佛弟子舍利弗所造,而实际己染有部派色彩的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即曾详述声闻﹑缘觉﹑正觉(佛)这三乘人的不同(∵注55∵);其中对「正觉」的描述是:不从他闻﹑不学他教﹑不请他说﹑不听他法;自思﹑自觉﹑自观。於一切法知见无碍....∵知见无上,最胜正觉,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成就大悲﹑成就自在,转於***。是名正觉人(∵注56∵)。

∵∵

∵----------------------------------------------

∵∵

(注53)∵大正25,∵p.237(上)。

∵∵

(注54)∵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7∵说:「佛十力者,一﹑处非处智力,具以如来十智(即十力)为性。」(大正∵29,p.140∵中)可见处非处智力是十力中最首要者。

∵∵

(注55)大正∵28,p.585(上)。又,依据印顺之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p..19-23)所说,舍利弗阿毘昙论已染有部派的色彩,不能视为舍利弗的真正作品。

∵∵

(∵注56∵)大正∵28,p.585(上)。

∵∵

∵-------------------------------------------------∵

∵∵

∵这大段的赞词,可用大毘婆沙论卷∵143∵中「大八不共法」来涵括,亦即: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力:(∵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种种胜解智力;(4)种种界智力:(5)根上下智力;(6)遍趣行智力;(7)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出离杂染清净智力;(8)宿往随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显然,这十力既称为「不共法」,正意味着只有佛陀才有,不是罗汉所具足的。

∵∵

∵综上所述,以大天为开风气之先,竟使保守的各部派,也一致认为佛陀比一般的罗汉伟大,这不能不说:阿毘达磨佛教的解脱观,有神圣於原始佛教的地方。

∵∵

∵而在大乘佛教当中,承此遗风,对於佛与罗汉在智力上的差别,更不遗余力地加以强调;其中,尤以如来藏系的经论为甚。例如,胜鬘经即曾提出「五住烦恼」之说: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而罗汉只断前四住地;未断无明住地。胜鬘经更依此五住烦恼而分别两种生死;分段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而罗汉只断前者,未断後者。尤有进者,经中还说:正因为阿罗汉未断无明住地﹑变易生死,所以「阿罗汉有恐怖」,阿罗汉「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阿罗汉「得少分涅盘」﹑「向涅盘界」(注57)。这和法华经说阿罗汉只走了五百由旬中的前三百由旬,而且暂住在不究竟的「化域」当中,具有同一意趣(∵注58∵)。

∵∵

∵在中国,∵宗尚法华经的智顗(A.D.538-579∵),也将烦恼分成「通惑」与「别惑」,并说二乘人「不损别惑,犹受变易之生」(∵注59∵);这明显的是受胜鬘经的影响。另外,智顗又把烦恼分成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注60∵),然後说:

∵∵

∵无量四谛凡有四种:有无量四谛不伏破尘沙,亦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伏破尘沙,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破无明(∵注61∵)。

∵∵

∵这四种无量四谛,分别对应於四种解脱者: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其中,藏教佛即小乘佛,通教佛通於大、小乘,只有别﹑圆二教佛才是纯属大乘。∵而纯属大乘的别﹑圆二教佛,又分钝根的﹑不澈底的别教佛以及利根的﹑究竟的圆教佛;其区别所在乃在无明惑的是否伏破。因此,所谓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虽美其名为佛,其实不过是未成佛的菩萨罢了。

∵∵

∵明显地,智顗的主张是来自胜鬘经,而胜鬘经的主张则来自古老的「∵大天五事项」。

∵∵

∵--------------------------------------------

∵∵

(注57)胜鬘经一乘章第五;大正12,pp.219-221。

∵∵

(注58)详见妙法莲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第七;大正∵9,

∵∵

∵pp.25-26。

∵∵

(注59)详见法华玄义卷2;大正33,p.694ff。

∵∵

(注60)详见书卷4;大正33,pp.722(上)-723(上)。

∵∵

(注61)同前书卷4;大正33,p.731。此中,∵无量四谛原是别教所修之四谛,然因天台之一乘思想,一切皆可「开权显实」,所以四教中皆有无量四谛。

∵∵

∵------------------------------------------------------∵

∵∵

(二)∵解脱者的色身

∵∵

∵解脱者的心智己经分辨清楚了,那麽,解脱者的肉体呢?∵同样地,前後期佛教对这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和涅盘观一样,随着年代的流变,而有逐步回归波罗门教的倾向。

∵∵

∵原始圣典∵--∵四阿含经,对於阿罗汉(佛陀)的描述是平实的,尤其在肉体方面的描述,几乎看不出与凡夫有什麽差别。即使是佛陀所承认的「神通」,也往往被低贬或禁止显现。此徵诸自我吹嘘得大神通而被视为四种「波罗夷罪」之一,即可见其一斑(∵注62∵)。就以六种神通之首的「神足通」为例,长阿含经卷∵12∵起先做神乎其神的说明:

∵∵

∵神足证者,谓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作无数神力。能变一身为无数身,以无数身合为一身,石壁无碍。於虚空中结跏趺坐,犹如飞鸟出入。於地犹如在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火□燃。以手扪日月,立至梵天(∵注63∵)。

∵∵

∵紧接着,经文郤下评语说:

∵∵

∵此神足者,卑陋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贤圣之所修习∵!∵若比丘於诸世间爱色不染,舍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曰贤圣神足。於无喜色亦不增恶,舍离此己,如所应行,斯乃名曰贤圣神足。於诸世间爱色﹑不爱色二俱舍己,修平等护,专念不忘,斯乃名曰贤圣神足(注64)。

∵∵

∵另外,增一阿含经卷38,也有类似的主张:

∵∵

∵由禅得神足,至上不究竟,不获无为际,还堕五欲中。智慧为最上,无忧无所虑,究竟获等见,断於生死有(∵注65∵)。

∵∵

∵-------------------------------------------------

∵∵

(注62)参见木村泰贤之原始佛教思想论∵p.330。

∵∵

(注63)第二分自欢喜经14;大正1,∵p.78∵中﹑下。

∵∵

(注64)同上经;大正1,p.78∵(下)。

∵∵

(注65)第四经;大正2,p.759∵(下)。

∵∵

∵-------------------------------------------------

∵∵

∵由这几段阿含经的经文,我人可以看出原始佛教所标榜的解脱者是何等的平实。这也就难怪第二﹑三世纪的龙树论师,∵在介绍「八正道」的「正命」时,曾将「诈现异相奇特」列为不合乎正命的「五种邪命」之首(注∵66∵)。

∵∵

∵将佛教带向神秘主义而渐渐回归於波罗门教的,仍然是大天所开展出来的大众部。有人说,含有丰富大乘思想的「杂藏」,诸如本生﹑本事﹑譬喻﹑方等,乃是大众部学者的作品集(∵注67∵)。这种说法应该是离事实不远的,因为澄禅所撰的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即曾引述失传之真谛的部执论疏说:

∵∵

∵部执疏曰:布萨时既诵此偈(指大天五事颂),(大天)复语诸弟子云:佛昔在世,诸天及四部众弟子所说,佛皆印可,令阿难受持,悉称为经。佛已灭度,若有聪明人,能说法者亦得作经,汝等若作经者,随意作之(∵注68∵)。

∵∵

∵而真谛之部执论疏还说,许多大乘经典,诸如胜鬘﹑涅盘﹑维摩﹑金光明﹑般若﹑花严,在佛灭後两百年左右,也广由大众部的学者所信受(∵注69∵)。可见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大乘经典,都与大天所领导的大众部有密切的关系。

∵∵

∵然而,大众部如何以其一贯的高调手法,来描述解脱者的色身呢?这可从世友的异部宗轮论看出来:

∵∵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如来寿量亦无边际(∵注70∵)。

∵∵

此中,分成三大段:(一)佛身不会使人引生烦恼:即论文中所谓的世尊「皆是出世」﹑「无有漏法」。窥基的述记说,这与大众部主张「大八界无漏」有关(∵注71∵)。(二)佛陀说法时的神奇:所有的话,那怕是向阿难问「下雨了没有?∵」也是在转***(∵注72∵)。其次,佛以一种语言,让不同种族﹑地域的听众了解。还有,佛没有说错话或说得不够清楚的时候。(三)肉体的神化:色身﹑威力﹑寿量的无边。

∵∵

∵明显地,许多大乘经对如来神化式的描述,都是从大众部的佛身观开展出来的。例如,法华经即说:「我实成佛己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注∵73∵)涅盘经也说:「如来是常住﹑不变易法。∵」(注∵74∵)又说:「如来今於拘尸那城入大三昧禅定窟,众不见故,名大涅盘。」(注75)像这样把佛陀视为不死神仙,不正是宗轮论所说的「寿量亦无边际」吗?∵(在南传佛教的论事一书中,∵甚至说案达罗派及北道派,还把如来的排泄物视为世间最美妙的香味!(注∵76∵)

∵∵

∵-----------------------------------------------

∵∵

(注66)大智度论卷19,∵大正25,∵p.203(上)。

∵∵

(注67)参见印顺之以佛法研究佛法pp.181-182。

∵∵

(注68)大正70,p.456∵上﹑中;又,∵尊佑之科注三论玄义卷五,亦有类似的引文。(参见伊藤义贤之大天与大乘非佛说的萌芽;∵张曼涛编之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9--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p∵26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7∵年初版。)另,布萨是一种法会。

∵∵

(注69)详张曼涛之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p.270;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7∵年出版。

∵∵

(注70)大正49,p.15∵中﹑下;∵又见注释(30)。

∵∵

(注71)窥基之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上;∵新文丰出版公司66年初版。

∵∵

(注72)详大毘婆沙论卷126∵﹑182;∵大正27∵,p.659(中)﹑∵p.912∵(中﹑下)。又见木村泰贤之小乘佛教思想论∵pp.92-93。

∵∵

(注73)大正9,p.42(中)。

∵∵

(注74)大正12,∵p.621(下)。

∵∵

(注75)大正12,∵p.792(上)。

∵∵

(注76)详木村泰贤之小乘佛教思想论p.85。

∵∵

∵-----------------------------------------------

∵∵

∵然而,在部派佛教中,也有不同於大众部神化的佛身观吗?∵有!∵那是严守原始佛教平实作风的上座部。依据宗轮论的记载,上座部所主张的佛身观是:

∵∵

∵八支圣道是正***,非如来语皆为转***。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注77)。

∵∵

∵这几句论文都是有关佛陀说法的情形:(一)佛陀的话并不是都在转***,只有说到「八正道」等有关法义时,才是转***。(二)佛陀无法只用一种语言为所有众生说法。(三)佛陀所说的道理,有究竟的,也有不究竟的,甚至也有错误的时候。上座部的佛身观,只有最後了义﹑不了义的主张,被大乘的学者接受;∵但是,不幸郤演变成学派间的互相攻击,这在中国尤其显得严重。

∵∵

∵所应注意的是:上座部尽管严守原始佛教平实的佛身观,但是,到了部派的盛期,连代表上座部主流的大毘婆沙论,郤也认为佛陀具足了阿罗汉所没有「三十二相」(注78)。依据木村泰贤的研究,这三十二相原从波罗门教的毘纽拏神话脱胎而成的(注79)。可见,佛身观的神化﹑波罗门化,似乎是佛教思想史上不可抗拒的一股力量。

∵∵

∵为了会通大众部与上座部这两种互相矛盾的佛身观,大乘佛教的学者们,开始将佛身做各种不同形式的分类。其中,简单的二分法应是最早的分类。现在以龙树的大智度论为例。

∵∵

∵龙树一开头先提出佛有「九罪报」,即:(1)梵志女孙陀利谤;(2)旃遮波罗门女谤;(3)提婆达多伤佛足;(4)迸木刺脚;(5)头痛;(6)食马麦;(7)脊痛;(8)六年苦行;(9)乞食不得(注∵80)。这九件发生在佛身上的事实,如果真的是「罪报」,那麽,佛的色身即与一般凡夫没有什不同。但是,介绍完了「九罪报」,龙树郤接着说: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常出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以有二种佛故,受诸罪无咎(注∵81)。

∵∵

∵智论对佛身的二分法,即後代所谓的法身与应(化)身。而法身的名词在原始佛典中己经存在,只是意义有所不同於智论的法性身而已。法身在原始佛典中的本义,大概与遗教经所说的类似,所谓:「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即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注∵82∵)因此,所谓法身,在原始佛典中,不过是佛陀的教法﹑佛陀的精神不灭而已。决没有像智论所说的那般神奇。

∵∵

∵智论中对佛身的二分法,是否为诸种佛身分的首出者,本文无暇详考;不过,无疑地,如果预设历史的发展乃从简入繁﹑从素朴入详备,则智论这种二分佛身的主张,应较後代三分﹑四分等思想来得原始。後代诸经论将佛身分成法﹑报﹑应(化)三身,或如唯识宗分成自性﹑受用(含自受用与他受用)﹑变化三身(四身),应该都是智论二分法的推广(注83)。

∵∵

∵尽管龙树的作品当中己经含有以上所说的神秘色彩,尽管般若经中也杂有神化的佛格(如大般若经开头对佛陀的描述(注84),但是,中观佛教到底是最早期的大乘佛教,较诸後期的大乘佛教还要原始一点,因此依然处处有朴实无华的佛身观。例如金刚经即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注85)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注86)这不是和原始佛法那种「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的主张很相近吗?

∵∵

∵--------------------------------------------

∵∵

(注77)大正49,∵p.16(下)。

∵∵

(注78)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p.887f。

∵∵

(注79)大村氏之小乘佛教思想论∵p.66。

∵∵

(注80)龙树之大智度论卷9;大正∵25,p.121(下)。

∵∵

(注81)同上书卷9;∵大正25∵,pp.121(下)-122(上)。

∵∵

(注82)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大正12,p.1112(中)。

∵∵

(注83)唯识宗的分类,例如无着之摄大乘论卷下;大正31,p.149f。

∵∵

(注84)缘起品第一;大正∵5,p.1f。

∵∵

(注85)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大正∵8,p.753﹑(上)。原文是:「....∵若见诸相非相,则非妄语。

∵∵

(注86)同前书;大正∵8,p.756∵(中)。

∵∵

∵-----------------------------------------

∵∵

大众部及说一切有部相互矛盾的佛身观,被大乘学者以二分佛身乃至四分佛身的方法会通之後,佛陀的神格化并没有因此而稍为消灭,相反地,在大乘经论中皆为一味的高调。中国天台宗的智顗即为一例。智顗将解脱者分成四类: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他们分别是阿含经﹑般若经﹑华严经,以及法华经中所说的佛陀。其中藏佛是为凡夫﹑二乘及最下劣的菩萨而示现的应身佛;通佛是为凡夫﹑二乘及次等下劣的菩萨而示现的应身佛;别佛是纯为钝根菩萨而示现的报身佛;只有圆教佛才是真正澈底解脱的﹑为最上根的菩萨而示现的法身佛。智顗的分类,可以从谛观的天台四教仪看出来(注87):

∵∵

∵(1)藏教佛:「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丈六身佛,受梵王请,三转***,度三根性,住世八十年,现老比丘相,薪尽火灭,入无余涅盘者,即三藏佛果也。」

∵∵

∵(2)通教佛:「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佛。∵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炭灰俱尽。」

∵∵

∵(3)别教佛:「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众,∵转无量四谛***。」

∵∵

∵(4)圆教佛:「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圆教佛相也。」

∵∵

∵智顗的这种高格调的佛身观,与胜鬘经那种「过於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的「不空如来藏」有密切的关连。事实上,如来藏系的所有经论之所以高调佛格,都与「如来藏缘起」有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依据这些经论所说,山河大地皆是佛性或如来藏的显现,那麽,「如来色身实无边际」至智顗那种「十界互具」的佛身观,不过是逻辑必然结果罢了。

∵∵

∵佛身观与其他佛教的理论一样,都是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流变的。是以,从上述的引据,我人可以归纳出它的发展次序如下:∵

∵∵

(1)原始佛教平实的佛身观(九罪报身);

∵∵

(2)大众部神化佛身观与上座部传统佛身观的对立;

∵∵

(3)婆沙中具足三十二相的婆罗门化的佛身观;

∵∵

(4)智论中二分佛身观;

∵∵

(5)其他更复杂的佛身分类。∵

∵∵

像这样的流变,也许是为了适应一般喜爱神秘色彩的印度信众,但是郤与「依法不依人」的原始遗教相违背;甚至也与广度众生的初衷相违背,因为过分神化的佛陀,是与人间脱离关系的。如果承认次第神化的佛身观,只是为了广度众生而方便施设的法门,那也罢了,但是,郤偏偏有人昧於以上所细列的史实,断言般若经(及其他平实的原始佛典)中所说的平实的佛身观,是「光只破除自性执之佛性,而只以因缘说明成佛之可能,此则太空泛而无力」(注88)。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另外,还有人说:「成佛必须依圆满之形态而成佛。圆满形态的佛是以具备着九法界法而决定,即是十界互具为圆形态。此圆满形态即决定『如来藏恒沙佛法佛性』一观念。」(注89)基於相同的理由,这种高调的﹑为天台智顗辩护的说法,∵也必然是昧於史实而不免错误的!

∵∵

∵古代,由於佛教史的不发达,天台智顗的主张仍可原谅;而在现代,印度佛教史已经相当清楚,如果弃史实而不顾,终究无法探得释迦之本怀吧?

∵∵

∵佛身观开展到今天,人间佛陀的影子失去了,剩下的只是神化的﹑迷信的﹑远离苦难众生的﹑高不可攀的全知全能者;这恐怕连始作俑的大天也始料所不及的吧!

∵∵

∵----------------------------------------------

∵∵

(注87)底下引号中的四段句子均出自天台四教仪;大正46,p.774f。

∵∵

(注88)牟宗三之佛性与般若(上)p.180;台北***学生书局66年版。

∵∵

(注89)同前书p.181。

∵∵

--------------------------------------------

∵∵

四﹑依报论(净土论)

∵∵

∵前後期佛教对涅盘以及解脱者的身心有详细的讨论,己如上文所说。然而,在原始佛教及阿毘达磨佛教中,对解脱者所依存之世界∵--∵依报,郤甚少提及;此盖因早期的佛教仍依循「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注90)的原始遗教所致。

∵∵

∵在大乘经论中,以解脱者之依报为讨论对象的有两类:

∵∵

∵(一)因解脱者修菩萨行时所积下的功德而自然感得的清净依报;(二)菩萨依其本愿而建立起来的净土。∵

∵∵

事实上,这两类净土是很难区分的,因为菩萨的本愿皆为众生清净国,∵如此清净国土当中,即能法尔自然感得其所预期的净土。

∵∵

∵因此,自然感得的清净依报即依本愿而建立之净土;反之亦然。但是,诸大乘经论在不自觉中,既然有这两种不同的净土论,因此下文也分成两面来讨论:

∵∵

∵(一)自然感得之净土论

∵∵

∵自然感得之净土论,在大乘经论当中不多见。甚至还有像竺道生那样,主张「法身无色」﹑「佛无净土」者(详下文)。不过,诸大乘经基於神化之佛陀观,在极力赞叹佛陀的色身之外,相对地也必然赞叹其所居住之国土。此徵之诸大乘经序分当中佛陀的诸种神变,即可见其一斑。就拿八十华严来说,释迦的真身∵--∵毘卢遮那佛,在七处九会的说法当中,其第一会即以浩大的篇幅,来赞叹佛陀的清净依报∵--∵华藏世界海(注91)。

∵∵

∵少数几本把解脱者自然感得的依报当论题来讨论的经典之一是维摩诘所说经。这部经的佛国品,一开头先说明菩萨成就净土的九种法门(注92),其中最首要者是「三心」:真心﹑深心﹑大乘心。在大乘起信论中也提到了类似的三心(注93);想必是受该经之启发者。另外,净影慧远在其观经疏中,认为「修心往生者」必须具足至诚心﹑深心及回向发愿心等三心,想必也是来自维摩诘经或起信论吧(注94)?

∵∵

∵维摩经在说完了上述九种法门之後,紧接着下结论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後人称这为「唯心净土」。六祖惠能的「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注95),也应该是受该经的启发。紧接着,经文展开了舍利弗与螺髻梵王之间的一场辩论:一开头,∵舍利弗以为娑婆世界是「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的秽土;∵而螺髻梵王斥责他说:「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有不净耳!∵」最後佛陀出面证明梵王的斥责正确,并以神变令舍利弗见到娑婆世界原本清净的面目,说:「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注∵96∵)

∵∵

∵-----------------------------------------------

∵∵

(注90)增一阿含经卷26∵第三经;大正2,p.694∵(上)。

∵∵

(注91)八十华严卷8-10;大正10,p.39f.。此中,「七处九会」是指毘卢遮那佛在七个不同的地方,说了九次的法。

∵∵

(注92)九种净土法门是:三心﹑六波罗蜜﹑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说除八难十善;详大正∵14,p.538∵上﹑中。

∵∵

(注93)起信论的三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大正32,p.580(下)。

∵∵

(注94)详望月信亨之中国净土教理史p.71。

∵∵

(注95)六袓坛经(元宗宝本)疑问品第三;大正∵48,p.352∵(中)。

∵∵

(注96)大正14,∵p.538(下)。

∵∵

∵------------------------------------------------

∵∵

这场辩论引发底下的结论:(1)罗汉(舍利弗)与佛﹑菩萨(释迦﹑梵王)虽处同一国土,郤因果报不同,因此对国土的所见亦不

∵∵

同。(2)解脱者∵--∵佛陀,可以随机以神变力为众生(舍利弗等)示现净土。这两个结论中,第(1)告诉我人:因为修行者的德行不同,其自然感得的依报即不同。後代佛教将净土做成各种分类,不能不说滥觞於此经者。而第(2)个结论郤告诉我人:有一类的净土是解脱者为了度化众生,而方便化现出来的。古代中国的论师们,往往争论西方净土到底是阿弥陀佛的报土或化土,想必也与此一结论有关(详下文)。

∵∵

∵唯识经论是另外一批对自然感得的净土感到兴趣的文献。世亲(A.D.320-400)的佛性论,将依他起分成「染浊依他」与「清净依他,∵并说:「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缘如如得成。∵」(注∵97∵)这虽然不能把它遽然看成国土的分类,郤不能不说有展出国土分类的可能。後来的成唯识论,继承无着的摄大乘论,先将佛身分成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等四身,∵然後每一身对应一个净土,而成四土:(1)自性土;乃唯属於佛陀的非色净土而且是佛佛相同的净土;其实,只不过是解脱者诸种智慧﹑功德所积已(「土」是积聚﹑依持义)。

∵∵

(2)自受用土:也是唯属於佛,但郤佛佛不同﹑遍一切处而互不相碍的有色净土。

∵∵

(3)他受用土:乃为利益十地菩萨所方便示现之有色净土;随着十地

∵∵

菩萨之差别功德,所示现出来的净土也有大小﹑胜劣之分。

∵∵

(4)变化土:乃为利益未登地的三乘行者而示现之有色国土;其相状也与行者之功德差别而有不同,甚至对那些最下根机者,还有示现秽土之情形(注∵98∵)。

∵∵

∵在印度,有关解脱者所居住之依报,虽只有维摩﹑唯识等少数经论提及,但在中国,古代诸论师承袭上述佛身﹑佛土的分类,郤对净土的诸种相状,展开了多彩多姿的论辩。

∵∵

∵鸠摩罗什(A.D.344-413)∵师资,是最早展开净土论辨的一批学者。

∵∵

∵-------------------------------------------------

∵∵

(注97)佛性论卷∵2;大正∵31,p.794∵(下)。

∵∵

(注98)成唯识论卷∵10;大正∵31,p.57ff。

∵∵

∵-----------------------------------------------------

∵∵

∵罗什以为净土乃诸佛法尔自然所感得之果报土;众生既未积聚如许功德,则全无净土可言,偶或有之,也不过是佛所权现者耳。反之,其门人竺道生则唱言法身无色﹑佛无净土。例如,道生的维摩经阿閦佛经品注,即以反证法证明法身无色:

∵∵

∵若有人佛者,∵便应从四大起而有也。∵夫从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注99)。

∵∵

∵而证明佛无净土则说:「夫国土者,是众生封疆之域;其中无秽,谓之为净。」又说:「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无言,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注100∵)其实,道生之法身无色﹑佛无净土之说,不过是其另外的主张--实相无相﹑善不受报的必然结论而已(注101)。

∵∵

∵罗什的另一门生∵--∵僧叡,则采取折衷的主张,以为佛与众生均各有净土与不净土(∵注102∵)。∵於是,後代对此问题即展开了各种不同的净土分类;其中,净影慧远(A.D.523-592∵)的分类,可以做为中国净土分类的嚆矢。在慧远的大乘义章卷十九净土义中,曾总评以上罗什师资的主张:罗什之「诸佛有土﹑众生全无」义,乃摄相从实论;道生之「佛无净土﹑众生有土」义,乃摄实从相论;而叡僧之「佛与众生各有二土」义,乃分相异实论(注103)。

∵∵

∵慧远不满意这三种说法,另外开创了他那「佛与众生皆有净土」﹑「佛唯净土」的主张。与他几乎同时的智顗,以及稍後的吉藏,虽也各有他们的净土分类,郤远不如慧远的完备。

∵∵

∵---------------------------------------------

∵∵

(注99)详僧肇之注维摩诘经卷九(道生之注已失);大正38,p.410(中)。

∵∵

(注100)同前书卷一;大正38,p.334(下)。

∵∵

(注101)实相,乃法身所证得之理体;客体之实相既然无相,则相对应之主体的法身亦必无色。法身既是无色,焉有所依之净土可言!∵三僧只劫之行善设若无报,则焉有实在之法身﹑净土之理!∵(参见汤鍚予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pp.633-647)。

∵∵

(注102)详净影慧远之大乘义章卷19∵凡圣有无门第五;卍积藏∵97,∵p.207。

∵∵

(注103)同前书。

∵∵

∵-------------------------------------------------

∵∵

∵首先,慧远将净土分成三大类:(1)凡夫有漏业力所感之事相庄严的「事净土」(又细分为二);(2)二乘及地前菩萨所感之妙相庄严的「相净土」(亦细分为二);(3)十地菩萨以及佛所居住之「真净土」,其中,十地菩萨所居者名为「离妄真」,佛所居者名为「纯净真」,而後者又细分成佛所自享之「真土」与示现给其他有情之「圆应土」。详如下表(∵注104∵):

∵∵∵∵

∵┌求「有」之净业所感者(如诸天)

∵∵

∵┌事净土┤

∵∵

∵│∵└求出世之净业所感者(如安乐国)

∵∵

∵│∵┌二乘土

∵∵

∵慧远之┼相净土┤

∵∵

∵净∵土│∵└地前菩萨土

∵∵

∵│

∵∵

∵│∵┌离妄真土(十地菩萨所居)

∵∵

∵│∵│∵┌法性土(法身佛所居)

∵∵

∵└真净土┤∵┌真土┤

∵∵

∵│∵│∵└实报土(报身佛所居)

∵∵

∵└纯净真土┤∵

∵∵

∵│∵∵∵┌法应土(净土三昧

∵∵

∵││∵法门所现)

∵∵

∵└(圆)应土┤

∵∵

∵│

∵∵

∵└-报应土(大悲愿力所现)

∵∵∵∵

(二)∵以本愿为中心之净土论

∵∵

∵以上所论及的净土思想,都是解脱者随其三僧祗劫之净业所自然感得之清净依报,亦即偏向「如来果德」之描述;对於未解脱前之「菩萨因行」甚少谈到。其实,在菩萨因行当中,随着菩萨所发下之「本愿」而建立成佛後之诸种净土,才是大乘佛教广谈净土的本意。所以下文将专就系属本愿思想之净土观来加以研究。

∵∵

∵-----------------------------------------------

∵∵

(注104)以上有关净影慧远之主张,∵皆出自望月信享之中国净土教理史第八章第二节。∵而下表则为其内容之表格化。

∵∵

∵------------------------------------------

∵∵

∵依据木村泰贤的研究(注105),本愿思想的开展,起自原始佛法(或部派初分)时代之本生谭,终至大乘佛教的净土经论,尤其是佛说无量寿经(即大弥陀经)。在汉译的本生谭中,尤以菩萨本生鬘论及六度集经为首要;这些都是记载释迦之前生,为了度化众生而有之种种感人事迹。木村氏以为,从这些本生谭为始,依六的倍数,次第开展出大乘经论中的诸种本愿思想:首先是属於梵文圣典的小品般若经

∵∵

(∵A.s.tasaahasrikaa-praj~naapaaramitaa∵)(注∵106∵),依本生谭中时常提到的「六波罗蜜」,而提出六个本愿。其次,阿閦佛国经提出十二愿及十八愿说。第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提出二十四愿说。∵第四是大品般若经梦行品第∵58的三十本愿说。第五是无量寿庄严经的三十六愿说。最後则为佛说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说(注∵107)。(其中,缺少四

∵∵

十二愿说,可能是漏译了。)木村氏还说,这六部经所阐扬的本愿思想,代表了般若教系与净土教系之间的倾轧:(1)代表般若教系的本愿思想:由小品般若经的六愿,进展到阿閦佛经的十二愿及十八愿;再进一步大成於大品般若经的三十愿(对无量清净平等经之二十四愿的***)。(2)代表净土教系的本愿思想:由无量清净平等经之二十四愿(此经乃对小品般若及阿閦佛经的***),进展到无量寿庄严经的三十六愿(此经乃对大品般若三十愿之***);最後则成於佛说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

∵∵

∵-------------------------------------------

∵∵

(注105)详木村氏之大乘佛教思想论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

∵∵

(注106)此相当於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8,p.587f。)又,参见前书。

∵∵

(注107)阿閦佛国经(二卷),後汉支娄迦谶译;大正12,p.751f.)无量清净平等经(四卷),後汉支娄迦谶译;大正∵12,p.279f∵.。大品般若经(即摩河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後秦鸠摩罗什译;大正∵8,p.217f∵.。无量寿庄严经(即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宋法贤译;大正∵12,p.318。∵佛说无量寿经(即大弥陀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大正∵12,p.265f。

∵∵

∵---------------------------------------------

∵∵

∵木村氏的说法虽然疏於举证,因此不可轻信,但是郤是极有见地的主张。因为他告诉我人:净土的本愿思想可以大分为两系,一是注重平实﹑现世的般若教系;另一则是富於幻想而篇重宗教情懆的净土教系。就拿大弥陀经四十八愿中的第三愿﹑第二十七愿来说,都是幻想式地描述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注108)。∵再以广泛流传於我国民间的小弥陀经(即佛说阿弥陀经)来说,也有底下想式的描写: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注109∵)。

∵∵

∵至於属於本教系,郤带有密教色彩的观无量寿佛经(即十六观经),以其十六种观想,更将西方极乐世界描写得极尽庄严(∵注110∵)。

∵∵

∵另一方面,般若教系的本愿思想郤是平实而重现世的。例如阿閦佛经卷上善快品第二所描写的几个本愿是(注111):(∵1∵)无有牢狱拘闭之事;(2)无有众邪异道;(3)无有国王之名,但有法王之号;(4)树木繁茂,人民从树取种种衣;(5)饭食自然出现;(6)人民无有治生者,亦无有贩卖往来之人;(7)其地平正;(8)无有风﹑寒﹑气三病;(9)无有三恶道;(10)一切人皆行善事;(11)薄淫怒痴。这十一个本愿,可以归纳成底下三大类:(一)政治的清明﹑民主:∵例如(1)~(3);(二)科技发达﹑经济合理:例如(4)~(8);(三)道德的社会:例如(9)~(11)。

∵∵

∵即使是般若教系之较晚出的大品般若经,其梦行品所列举的三十个本愿当中,尽管杂有幻想式的数条,郤仍以平实而重现世生活之改善为主。例如:(1)衣食皆具充足;(2)无病弱者;(3)无邪见;(4)国人相敬如父母兄弟;(5)唯有法王,无王者号(注112)。

∵∵

∵-----------------------------------------

∵∵

(注108)大正12,pp.267-269。

∵∵

(注109)大正12,pp.346-347。

∵∵

(注110)大正12,p.340f。

∵∵

(注111)大正11,pp.755-756。

∵∵

(注112)大正8,∵p.346f。

∵∵

∵---------------------------------------------

∵∵

∵从这些引证,我人知道,有关本愿的净土思想的确有幻想与现实两系经典的差别。∵在中国,幻想式的弥陀净土被高扬了,着重现世改造的般若教系的净土思想郤一直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笔者相信,这与弥勒净土──另一个着重现世改造的净土思想,在中国不得正常发展,有其密切的关系。

∵∵

∵除了成道前的释迦之外,弥勒是阿含经中唯一提到的菩萨。中阿含经卷十三王相应品说本经第九,曾经简略描述弥勒净土的相状:

∵∵

∵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唯有如是病,谓寒﹑热﹑大小便﹑欲饮食老,更无余患(∵注113∵)。

∵∵

∵经中并说,当时有一「成就七宝」的国王,名螺,「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紧接着释迦预谶说:「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就﹑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注114∵)

∵∵

∵另外,增一阿含经卷∵11∵也说:「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注115∵)同经卷∵38∵则说:「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之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

∵∵

∵-------------------------------------------

∵∵

(注113)大正1,p.509∵(下)。

∵∵

(注114)大正1,p.510(中)。

∵∵

(注115)卷11∵第五经;大正2,p.600(上)。又,卷38第二经;大正2,p757(上)。

∵∵

∵--------------------------------------------

∵∵

以上这些原始佛典中有关弥勒信仰的片段,後来都汇入一些大乘的经典中,成了弥勒净土的极大成。其中最有名的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刘宋沮渠京声译)及各种弥勒下生经。

∵∵

∵在上生经中,对兜率净土(所谓的「弥勒净土」),也有幻想式的描述,但是郤又把目前的弥勒(阿逸多)描写成:「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乃至「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注116∵)。∵这无非是说,弥勒为了广度众生,甘愿「留惑润生」,身处生死轮回之中,这种注重现世(生死轮回)的入世精神,在弥勒信仰的经论中是少见的。

∵∵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生经中对於往生兜率净土的弥勒信仰者,也有类似的描述:

∵∵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指观想兜率净土之妙相)。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妙快乐(注∵117)。

∵∵

∵此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厌生死」﹑「不求断结」,这与前述弥勒那种「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精神是相合的。描写弥勒下生的经典,智昇的开元释教录说有六译,其中三失三存。∵依大正藏所录,北三存者是:(1)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2)後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3)唐义净译的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其实,除了这三外,还有一部失译的短经∵--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从其篇幅的简短,说不定是上面三译的原型。另外,鸠摩罗什还译有佛说弥勒大成经一卷,也是描述弥勒成佛的情形,可视为上述三译的异本;不过,从经中数数提到「般若」一词,以及篇幅的较前浩繁,应是受有般若思想之冲激的後代作品。

∵∵

∵----------------------------------------------

∵∵

(注116)大正14,p.418(下)。

∵∵

(注117)大正14,p.419(下)。

∵∵

∵---------------------------------------------

∵∵

∵开元录所说的三经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唐译以偈颂体表达而已。现依唐译说明弥勒下生时的情形:经文一开头即描述五十六亿年後,弥勒下生娑婆世界时的净土相状∵--∵此时,娑婆世界也叫做「弥勒净土」;目前,有人喜欢把它称为「人间净土」。其次说到当时有一国王∵--∵饷佉(什译为蠰佉)的英明。最後则描述弥勒出家﹑修行﹑成佛﹑说法的情形。

∵∵

∵在人间净土的描写中,重要的有底下数点:(一)象徵土地辽阔﹑交通发达的「大海水渐减」﹑「地无诸棘刺」。(二)象徵工业进步﹑经济富足的「自然出香稻」﹑「诸树生衣服」﹑「诸有欲便利,地裂而容受」(其他二译还有「金银珍宝车渠马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等描述)。(三)象徵医药发达的「人寿八万岁」﹑「无有诸疾若」(只有便利、饮食﹑衰老三病)。(四)象徵政治清明的「国土咸富盛,无罚无灾厄」。(五)象徵道德净化的「彼诸男女等,皆由善业生」(注118)。这些描述,本质上与阿閦佛经等般若教系的平实净土观,并没有什麽两样。

∵∵

∵经中对饷佉王的描述有底下几点:(一)象徵生产完备﹑交通便利﹑财政充实﹑人民善良﹑重望所归﹑乃至正法流布的「七宝皆成就」(注∵119∵)。(二)象徵天下太平的「四海咸清肃,∵无有战兵戈」乃至「王有四大藏,各在诸国中」(注∵120∵)。(三)象徵民主﹑法治﹑教育普及的「正法理群生,设化皆平等」。

∵∵

∵------------------------------------------------

∵∵

(注118)大正∵14,p.426(上﹑中)。

∵∵

(注119)七宝是:象徵生产与交通完备的白象与钳马;象徵财政充实的神珠;象徵人民良善的玉女与居士;象徵权威的典兵;象徵正法流布的轮宝。参见竺法护译下生经(大正∵14,p.421∵);又见木村氏之大乘佛教思想论∵p。516。

∵∵

(注120)四大藏,依竺法护下生经说:「乾陀越国,伊罗钵宝藏,多诸珍琦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梯罗国,绸罗大藏,亦多珍宝。第三须赖□大国,有大宝藏,亦多珍宝。第四波罗奈蠰佉,有大宝藏,多诸珍宝,不可称计。」大正∵14,p.421∵中)又,新罗憬兴之三弥勒经疏对此四大藏有较详细之解释(大正38,p.321∵中﹑下)。

∵∵

∵----------------------------------------------

∵∵

∵这些描述,虽然不如阿□佛经所标榜的那般澈底--所谓「无有国王,但有法王」,但是毋宁说是更切近现实而容易达成了。

∵∵

∵和其他下生经一样,唐译下生经也说到了有名的「龙华三会」,显然,这是直承增一阿含经的预谶:

∵∵

∵初会为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六亿人,令出烦恼障;

∵∵

∵第二会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四亿人,令渡无明海;

∵∵

∵第三会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二亿人,令心善调伏;(注121)。

∵∵

∵弥勒下生经带给中国的冲击相当重大,这多半是指政治上的改造。例如,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申日经(月光童子经的异译)(∵注122∵),即说:

∵∵

∵佛告阿难:我般涅盘千岁已後,经法且欲断绝,月光童子当出於秦国作圣君,受我经法,兴隆道化。秦土及诸边国﹑鄯善﹑乌长﹑归兹﹑疏勒﹑大宛﹑于填,及诸羌虏﹑夷﹑狄,皆当奉佛尊法,普作比丘。

∵∵

∵此中,所谓月光童子,依印顺所说,乃是弥勒之化身耳(注123)。

∵∵

∵其次,隋那连提耶舍所译之德护长者经卷下则说:

∵∵

∵又此童子,我涅盘後....∵於当来世佛法末时,於阎浮提大隋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能令大隋国内一切众生信於佛法,种诸善根(注124)。

∵∵

∵-------------------------------------------

∵∵

(注121)大正∵14,p.427∵(下)。

∵∵

(注122)大正∵14,p.819∵(中)。

∵∵

(注123)印顺之净土与禅∵pp.17-18。

∵∵

(注124)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下;大正∵14,∵p.849∵(中)。

∵∵

∵--------------------------------------------

∵∵

∵明显地,所谓大行国王,不过是暗示着隋文帝罢了。

∵∵

∵另外,唐菩提流志译的宝雨经,也说:「月光....∵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於此瞻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为自在王。」(注125)这不也强烈意味着武则天吗?至於,天授元年(西元∵690),法明献大云经给武后,说武后乃弥勒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那更是明目张胆地利用弥勒信仰了(∵注126∵)!

∵∵

∵在民间,早期净土信仰也以弥勒净土为主;直到盛唐,弥陀信仰才渐渐取代弥勒信仰。这可西元五﹑六世纪,北魏龙门石窟的造像看出来:在A.D.495-535∵北魏***统治期间,龙门石窟共新造弥勒像三十五尊﹑弥陀像全无;然而,A.D.∵650-704∵年唐高宗到武后统治期间,弥勒像减至十一尊,弥陀像郤增为一百一十尊(注∵127∵)。

∵∵

∵盛唐後,弥勒信仰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明教)相结合,产生了「明王出世,天下太平」的政治思想。元末,更发展成秘密的白莲教。朱元璋利用了白莲教(明教)打天下,连朝代的名字都采用了「明朝」,郤反而压制了弥勒信仰(注128)。从此,弥勒信仰走入地下,成了不正常的发展。另一方面,弥陀信仰郤从卢山慧远等「自力」的净土观,经过昙鸾﹑道绰﹑善导等人的倡导,流变而成「他力」的净力观,虽说广度了怯弱众生,郤也丧失了净土那种以本愿清净国土、度众的原意(注129)。净土本愿一系,发展至今,巳名存实亡,虽美其名为大乘,欲成了终日口唱弥陀郤不知积极度众的小乘行了!∵

∵∵

在此嗟叹之余,试以印顺之一段话,做为本节之结论:弥勒人间净土,给予中国人的影响极大。可惜的是: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天下,佛教不能实现政治的净化;不能引净土的思想而实现於人间,得到正常的发展。明代的朱元璋....∵结合了儒家的思想,背叛广大人民的光明愿望,渐与弥勒净土的思想脱节....月光童子出世和弥勒下生的思想,千多年的发展,鼓舞了中国人对於人间净土的要求与实行,而一直受着儒家本位文化的障碍,不曾实现(注130)。

∵∵

-------------------------------------------------

∵∵

(注125)参见印顺之净土与禅p.19。

∵∵

(注126)参见傅乐成之隋唐五代史p.55;台北长桥出版社68年初版。

∵∵

(注127)幻生之弥勒信仰及其应化事蹟(4),菩提树月刊28卷∵5∵期,69∵年∵4∵月号。又见陈清香之龙门石窟之佛教雕刻;张曼涛佛教艺术论集∵p.93f。(特别是pp.136-139),∵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7∵年初版。

∵∵

(注128)参见野上俊静等之中国佛教通史(pp.146-147);郑钦仁译,台北牧童出版社∵67∵年初版。另,戴玄之之白莲教的本质;师大学报∵12,pp.119-127。戴玄之之白莲教的源流;∵中国学志∵5,pp.103-108。李守孔之明代白莲教考略;台大文史哲学报∵4。

∵∵

(注129)卢山慧远的自力净土观及昙鸾﹑道绰﹑善导的他力本愿说,请参见望月信享的中国净土教理史第3﹑7﹑12﹑15章。

∵∵

(注130)印顺之净土与禅p.20。

∵∵

∵--------------------------------------------

∵∵

五﹑结论

∵∵

∵在印度,与解脱境有关的思想,不管是涅盘﹑佛身观﹑或净土论,都步步回归於神化的波罗门教;所以,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独特性,终於衰亡了。在中国,一方面,神格化的佛陀仍被视为必然,另一方面,佛陀所依之净土也逐渐失去了它那注重现世改造的大乘精神;所以,佛教在中国失去了它的吸引力,终究也不得不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

∵如果佛教要变得有前途,那麽,平实﹑现世﹑人间的教义,应该好好阐扬起来。

∵∵∵∵

主要参考书目

∵∵

(1)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

∵∵

(2)印度哲学宗教史,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卢译;***商务印书馆∵60∵年台一版。

∵∵

(3)原始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商务印书馆63∵年台三版。

∵∵

(4)小乘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台北慧日讲堂67∵年重版。

∵∵

(5)大乘佛教思想论,仝前书。

∵∵

(6)性空学探源,印顺着;台北慧日讲堂62∵年重版。

∵∵

(7)异部宗轮论述记,唐窥基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66年初版。

∵∵

(8)中国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者,释印海译;∵台北慧日讲堂∵63∵年初版。

∵∵

(9)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锡予着;台北鼎文书局∵65年再版。

∵∵

(10)净土与禅,印顺着;台北慧日讲堂∵59∵年重版。

∵∵

∵*详细的参考文献请看注释中所列。*

∵∵∵∵

後记

∵∵

∵本文校稿期间,印顺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乙书出版,其中有许多材料与本文有关,特别是佛身观与净土思想的部分,本文都无法引用。甚至,本文文末所提到的净土本愿的开展,有一些错误(木村泰贤氏原有的错误),也来不及更正。这些,读者可在该书第二章﹑第三章第三节﹑第八章﹑第十一章得到圆满的答案和改正。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