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山水画的禅意与道家思想
杨长喜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分支,是自然物象和画家心象的有机统一。中国山水画从与人物画的分离到成熟与发展始终受着禅宗哲学与道家思想的影响,禅意与道家思想贯穿于中国山水画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至高境界。
绘画创作是画家性情的表露,从作品中可以透视出画家的个性心理。画家心绪的渗入,使画家的一笔一画,一山一水都是画家的自我表现。画家心胸是否清净洒脱,可从其画境中得以体验。王微在《叙画》中谈到:“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本来形和神是融为一体的,它所以能生动变化,是画家主观感情作用于客观山水的结果。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说:“山水事乃写自然人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语录》)。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老子》第十六章)。此意是人尽量使心灵虚寂,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也就是它的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人类数千年的现实生活,重于有形有象,轻于无形无象。但在哲学中却崇尚“无”,崇尚“大象无形”,所以在哲学和艺术中便发生了“有”、“无”之间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香山翁曰:“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恽格《品香馆集》)。这都是讲有无相生,有无相化的关系。古人称的“一归万法”,“一”和“万法”是“无有”矛盾的两个方面,相通相化。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出“一画”理论:“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法者;合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一法通来万法通,万法和来一法明,化万归一,悟透“一”字,便掌握“一切”。从天下“有”的存在,逐渐返还到知天下的“无”的存在,才能达到内合于己,外合于天,使自己的先天性灵根,时时于天地万物相亲相知。天地人我混化一体,毫毛孔穴高度有序,人的思维活动就会有敏锐的眼光,洞察和感受大自然的脉搏,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就会赋予大自然以新的生命力,使你的作品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出闪光点,以画唤起人心,使人联想到人生的哲理,唤起人们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宇宙环境。
画家怎样才能静观万物皆自得,创造出自感而感人的作品呢?必须怀有天地万物度量。人若没有量,就没有广博的胸怀,也不可能有融万物于一体的气魄。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就是指人的本性度量大。量生,就能聚收容纳万事万物。若万事万物于人之身心时,身心则达到一切皆空,身心达到一种纯净,就能达到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于我为一”的真境,就能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化境。
画家怎样才能使心性清净,创作时达到“无人无我”的画境呢?性清净,就是净化心灵。“净”是净心,静心的“心”字,不是指主血脉滋养全身肉体之心,而是指主宰大脑思维活动,支配精神和肉体相应运动的“慧心”,它无形无象。“欲写其形,必传其神,必写其心”(宋代陈郁《藏一话腴论写心》)。中国传统画论中的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对象的心,一是画家的心。历代画家都是在不断地唤发本性“真”的灵根,放下一切世俗的妄念,纯净集心,在艺术上,才能达到静观皆自得的灵气。石涛的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年在宣城敬亭山度过。敬亭山青山绿水,庙宇众多。他除了念佛,诵经之外,余事就是吟诗作画,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提出进步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借古开今”,“我有我法”,“笔墨当随时代”。学石涛的艺术,首先应学习他面对大自然的精神。面对大自然,怎样开悟自己的心性,达到天地相通相和。净,一定、一观、一、一真,就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净,“净”与“静”相通而相并,“静”字通常理解为静止,安静心意,为短暂的表象。“净”则为彻底的心象。首先要求达到身心意净,不能净,则什么都不可能展现。净是天地人相合的标志。由身净升华到心净,再由心净返现到身净。心净生明,长期反复出现性清净,清除杂念,有利于身心虚静,激发自性的灵感,达到“发物象而取真”的意境。用净、清、静的心性调发周身内外,作画时高度入静,定准一心,一心不乱,自感体内有一股熟能生发,在周身行,自能由静生定,神清气爽。
定,是沟通天地万物自然生命信息的桥梁,定能生慧,定中有慧光,回光返照,照定自心,激活本性,人天初应。智为后天知识,慧无天本能,由慧眼遥观,方可明彻天地万物化生的规律,在“静定”基础上才能反观。
观,是观心,心眼通明,谓之观,心上观能产生智慧,有形有观,可观察到大自然,发展变化。无形的观,可开通大脑智慧,心通、意通大自然的奥妙。从本性的化变之观,能使“眼、耳、鼻、舌、身”调整为和谐的一体和大自然相通相和。观,还有两种意义,一是返观大自然;二是悟,观自然发展的规律,从有形有象的观,又复归于无形无象的观,无有互根,由无生有,由有返无是为“观”的境界。
运,由观而,内照外,心大自然时刻化的规律,使之完善自身,不可身外去求天。真,由返真,真为人的潜能。返真合性,性命归根。本性灵动,聚化体内能量,奔流不息何慧心外聚集生化,返现,人是有智慧的,一旦先天潜能发掘出来,就会智慧通达,心神畅快,身体轻盈空荡,通天贯地,返璞归真,与天地精神往来,形成和谐的人天信息场。在艺术的天地里,由物及心,而得真意,由心及物,而生妙境,境与意合,则悠然而生灵,人与此境浑化为一,人与自然和融溶。在传统的中国绘画领域中,能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书画家,不在少数。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意境之所以那么雄浑,独特,新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它赋予山水画的哲理的智慧,胸藏宇宙,用哲学的思维重新构成世界的真、善、美的意境。他提出“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点画。”他一再指出“太极图是书画秘诀”,他认为太极图是天地图像的概况。联系到绘画,他说:一勾为天,一勒为地,就是根据自身先天素质的极化,后天知识积累,互为根本,悟透这些画理,使他的书画创作,超越前人,获得独特的成功。
绘画的创作,就是心灵的创作。创作水平的高低,全取决于悟性的高低。老庄哲学与禅宗思想都反复强调悟性要从自身心中去寻找。这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潜意识的研究,有惊人的相似处。我们平常心绪散乱,烦躁不安,创作时,就要把心力集中忘怀万虑,去除烦恼,观心见性,自能感应,逐渐进入作画场,就能体现无尚智慧,将自身有形之体,融到无限的天地万物中去。内心有天地的胸怀,日月的光辉,则身心一尘不染,净洁如镜,这样人之性情即可通山川之性情,人的精神就会合于山水的灵性。起心动念,万般皆有念生,发动自体原始潜能生发本性正念,自性清净,体内安知,自体的情绪与意就会达到和天地万物相融合,展现的妙境就会接连先天,贯通后天,智慧通达,构思的创作,就能达到“似与非则为真似”,写其形,比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也。
出自:∵《广播歌选∵》∵2008年8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