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佛刊出版的地位与作用
觉醒法师
(一)上海佛学书局的地位与作用
(1)上海佛学书局在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作为我国近代最大的一家佛典出版机构,具有三大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把编辑、刻印、流通三大功能密切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二是代理发行全国的佛学出版物,把以往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全部佛学出版物纳入它统一的流通渠道;三是建立了一个由总局、分局、分销处三级机构的统一流通网,使得全国各地乃至部分国家、地区都有它的流通机构。正是由于佛学书局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终于使它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佛学书局。在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佛教学者所撰写的佛学着作,大都由佛学书局编辑出版;全国各地书局和刻经处所刻印、出版的佛学典籍,均归佛学书局统一流通。其经营规模之大,流通范围之广,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它作为我国近代最早创立的一家佛典出版机构,又具有与众不同的新的三大特点:一是较早探用铅字排印、出版佛学着作,改变了以往刻经处那种单纯用木刻印刷的做法,加快了出版的速度;二是较早采用现代化设备宣传佛学、弘扬佛法。它利用广播电台播诵佛经和佛学讲演,还将一些佛偈和赞诵等灌制成佛化唱片,普及了佛化教育;三是较早运用现代汉语编写通俗佛学小丛书,将义理深奥的佛典,化为通俗易懂的白话读物,由于篇幅短小,收费低廉,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由于佛学书局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终于使它成为一个带有时代特点的新书局,在一段时间内,近代上海的佛学思想广为普及,学佛者与日俱增,佛教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上海佛学书局对促进我国近代佛教及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首先,它为近代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一些佛学古籍不断散失,致使一些有志于研究佛学的人,欲学无书,难得入门。后来,虽然由于杨仁山居士的努力,首创金陵刻经处,广搜亡佚经典,刻印流通,由此引起广大佛学者的注意,纷纷创立刻经处和流通处等等。但是,由于木版刻经手续繁琐,成本高昂,刻印出来的佛书,远远满足不了学佛者的需要。上海佛学书局成立后,采用木刻、铅印同时并举的方针,大大加快了出版、流通的速度。同时,佛学书局还及时编辑、出版当时着名佛教学者的新着,为佛教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在一段时期内,佛学书局先后出版了佛教经典、佛学概论、佛教历史、佛教文物以及佛教人物传记等等,为近代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它促进了近代佛教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的刻经处虽然不少,但印刷流通因循守旧,各行其是。由此大多不景气,难以为继。佛学书局创立后,把各地难以维持的刻经处和流通处统一加以管理,代为发行各地出版和流通的经书和佛学着作,从而使这些刻经处和流通处起死回生,重新焕发了青春。此外,它除了自己创办定期佛学刊物《佛学半月刊》外,还代为发行全国各地的其他一些佛学刊物。这就在全国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佛教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它促进上海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中心。上海地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历史虽然比较悠久,但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古代的上海佛教影响并不大。到了近代,情况就有所不同。特别是上海佛学书局成立后,除了将全国所有出版机构所出的佛典、佛书大都由它统一流通。全国范围内的佛学刊物大都由它统一发行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把一大批着名佛教学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佛学书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出版他们编写的佛学讲义,注释的佛教经典,撰着的佛学通俗读物、专着和论文。同时,佛学书局还组织有影响的高僧、佛教学者到特约电台播讲佛经和讲演佛学。近代上海排印和影印的几种《大藏经》,最后也都交给佛学书局发行。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上海已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中心。
上海佛学书局到建国前夕,由于时局动荡,营业萧条,已呈不景气现象。一九五六年,上海佛学书局与弘化社、大***书局合并,改名为上海佛教书店,迁至江宁路、安远路口玉佛寺旁继续营业,规模已大大缩小。到一九六六年,十年动乱开始,上海佛教书店所有存书,全部被作为“四归”焚毁,书店也就消失。
(二)其他佛书出版机构
(1)功德林佛经流通处
上海佛教功德林,由佛教居士简照南于一九二二年四月创立。所设佛经流通处,虽以流通佛书、经营法器、名香等为主,但也刻印了一些佛教通俗读物和佛教经咒、图像等,加以流通。在上海佛学书局尚未成立时,功德林佛经流通处是上海较早刻印佛书的机构之一。
(2)世界佛教居士林佛经流通处
世界佛教居士林自一九二二年成立后,即设有佛经流通处,经常募资印刷各种佛经和通俗的宣传读物。据一九二五年该林《出版佛典目录》所载,计有《释迦牟尼略传》、《大乘起信论解惑》、《阿弥陀经》(大字排印本)、《唯识论文集》等三十六种。以后又继续刊行《普门品讲义》、《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修行净业集要》等佛书多种。一九三六年还特地印刷流通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所藏唐实叉难陀译、清道霈纂要的《华严经疏论纂要》,共一七○卷四十八册。
(3)弘化社
一九三○年在上海觉园佛教净业社成立,发起人为印光大师,主办人为明道法师。其前身为上海佛教净业社佛经流通部,当时流通办法,分为全赠、半价、照本三种。后流通佛书的业务不断扩大,即将原来的流通部,改名为弘化社,并于一九三○年宣布正式成立。一度曾迁苏州报国寺,流通业务繁荣发达。一九四一年,为永久纪念印光,在上海觉园法宝馆成立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因此又把弘化社由苏州报国寺迁回上海觉园法宝馆。该社主要流通印光历年所印净土宗经书三十余种,同时编印流通印光的着述、文集等。建国以后继续流通经书、佛像,由妙真法师主持,并出版《弘化月刊》。时乐慧斌居士常慨捐印书经费。一九五六年与上海佛学书局、大***书局合并,改名为上海佛教书店。
(4)大***书局
一九四○年由陈法香(陈无我)等创办,后由苏慧纯增资,任经理。原设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后迁至南京西路。主要经营佛教经籍、佛学书刊和佛教通俗读物的印刷和出版。它曾编辑出版《大***小丛书》数十种,文字通俗,内容丰富,深受初学佛者的欢迎。为扩大弘扬佛法,该书局还设有印经功德组、戒杀放生组、赠书结缘组和通俗教化组。特别是通俗教化组,经常请大德居士前往作佛学讲演或开示,参加听讲者不少。又附设大***图书馆。定期开放供大家阅览或借阅。还自办小型印刷厂,自己印刷各种佛书。建国后继续出版、流通佛书。一九五六年与上海佛学书局、弘化社合并,改名为上海佛教书店。
(5)大雄书局
一九四七年由陈海量创办。初设于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上海市佛教青年会内,后随佛教青年会迁至武胜路。以出版流通陈海量自撰的佛教俗读物为其特色。如《科学与佛教》、《佛教与人类》等小册子,还有带辞书性质的《在家学佛要典》等,该书局曾大量发行。由于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发行后受到初学佛者的欢迎。
(6)般若书局
一九三九年由汪千仞居士创办。地址设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原以出版发行汪千仞自撰的佛学着述为主,其后则重点出版佛教原理、禅联、笔记、韵偈等,同时也出版流通通俗流行的节本佛经等。
除此以外,尚有有正书局和医学书局,它们虽然不是专门出版佛教着述的书局,但它们出版的佛书,数量多,质量高,一时风行上海,遍及全国,连一些专营佛书出版的书局也望尘莫及。故在这里也附带作些介绍。
有正书局。一九一二年由狄楚青创办。局址设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望平街。它以铅印小型本佛书为其特色。到一九一四年六月十五日止,已出版有佛书佛像七百三十二种。其后逐年所印佛书更多。后来还成为上海佛学书局的分发行所,发行各种佛书。
医学书局。一九○八年由丁福保创办。由于丁福保笃信佛教,故该书局出版发行的佛教经典和着述特别多。该书局所出版的佛学书分为七类:(1)佛学入门书;(2)入门的佛典;(3)净土宗经典;(4)般若及禅宗经典;(5)大乘经论(共五十余种,大都有丁福保自撰的笺注);(6)佛学辞典;(7)佛像(共廿五种)。在上海佛学书局成立以前,医学书局是出版佛书最多的书局之一。
最后,简单提一下一些寺庙、团体附设的出版机构,其中有圆明讲堂的圆明法施会,曾出版流通《圆瑛法汇》数十万册;上海市佛教青年会的《觉讯》月刊社,曾出版过《优秀的佛子》、《玄奘》、《自行录》、《学佛是怎么一回事》、《龙华寺略志》、《烟水集》、《大般若经图表》和《潮音歌集》等;心光讲学会,曾出版过《佛教念诵初集》、《佛教念诵二集》等。还有邬崇音创办的道德书局,也出版过一些佛典、佛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