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民间信仰

北京大学日语系∵孙敏

内容提要

民间信仰处于各种民俗事象的基底,是和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伦理意识等紧密相连的。本论文主要介绍何谓日本的民间信仰、日本民间信仰的分类,并通过民间信仰透视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日本的民间信仰可分为祖灵、氏神、民间诸神、妖怪幽灵等,通过这些信仰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对神性、人性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影响到他们对生活、文化等的态度。同时,本论文也对从民俗学的视角研究民族性这一方法做了简单的尝试。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俗学∵民族性∵日本

日本民族是一个祭拜心理非常强烈的民族。不论是遇到灾祸时,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人们都会求神拜佛,祈愿平安,寻求心灵的慰藉。世界各国的信仰大都是祭拜唯一的绝对神灵,而日本却是多种宗教现象并存。在日本,一个人会同时信奉神道、佛教、基督教等若干种宗教,而且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1]。而在这错综复杂的各种宗教现象中,处于基盘地位的却是日本的民间信仰。

日本的民间信仰体现了日本人固有的宗教意识,构成了日本人宗教意识的基础形态,民间信仰处于各种民俗事象的基底,是和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伦理意识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在思考日本人的生活、文化、心理等问题时,以及在理解近现代日本的生活和日本人时,民间信仰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在这些民间习俗、仪礼中隐含着庶民的精神世界,透过这些民间信仰可以把握住日本民族的精神脉络。

本论文主要介绍何谓日本的民间信仰、日本民间信仰的分类,并通过民间信仰透视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

一、何谓日本的民间信仰

在日本,所谓民间信仰,是指在市镇、村落等地区平常百姓间流传着的信仰。基督教、佛教等有明确的教祖、教义,并组织起一定的教团,这叫做一般宗教。民间信仰虽然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却超越了宗教宗派的限制,而由地区成员轮流主持信仰仪式,并举行各种各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以同族为中心举行,有的以地缘性组织或信仰集团为中心举行,也有的以户或个人为单位举行。一般宗教常常是以个人的宗教信仰为中心发挥作用的,与此相对,民间信仰常常是集团性的行为,并制约着集体内的所有成员。[2]

民间信仰与神社、寺院等宗教组织交织在一起,并构成神道、佛教等宗教信仰的下层基盘。不过,民间信仰中还包含了妖怪、附身、叫魂、占卜、符咒、禁忌等各种活动。可以说,民间信仰是杂乱无序、散乱流传在社会上的各种信仰现象的综合体,支撑着日本文化的底层,和人们的生活意识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看,民间信仰是日本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们从祖灵信仰、氏神信仰、民间诸神、妖怪幽灵等几方面来介绍一下日本的民间信仰。[3]

二、日本民间信仰的分类

1、祖灵信仰

先祖祭祀在日本国民的信仰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日本的各种宗教都或多或少的和祖先崇拜相关。佛教的寺院也主要是依靠祖先供奉而和民众联系在一起的。先祖祭祀的对象一般是历代先祖的灵魂,有时也包括一族的始祖、先祖或故去的近亲等。不过,提到祖灵时,一般不包括死后不久、作为个人接受供奉的亲人的灵魂,所谓祖灵,是指历经一定的年月、已经脱离了死的污秽而变得清澈明净的先祖们的群体灵魂。

死者祭祀都有一定的年限,各地不统一,比较长的地方是33年,有时也以17、49、50年为限。这种以个人为对象的最后一次年忌叫做终忌。终忌仪式完毕之后,记着死者的人就越来越少,死者的遗体也渐渐消亡,一直被供奉着的死者就脱去了死的污秽而变得清澈,个人的灵魂也逐渐失去了个性,而融入到代代先祖的灵体之中,从而成为神或成为先祖。这种灵体是众多灵魂的融合体,被认为是一对男女的祖灵或祖神,永远守护着子孙后代和乡土。

先祖们的灵魂从死灵变为祖灵之后,并不离开生前所住的地方,而存在于不远的地方。海边的渔村里认为祖灵存在于海面水平线的不远处。不过,更为常见的说法是,祖灵存在于从村子里可以仰望到的秀丽山林里,而且,在每年固定的时间里,祖灵都会回来拜访子孙的家。清净平和的祖灵镇护着山林,也守护着子子孙孙的家业,这种信仰也引发出一种祖先神就是农耕神的观念,甚至正月的年神也被认为是祖灵。虽然佛教在日本极为盛行,但人死后要去西方净土、十万亿土等遥远国土的思想却并没有被广为接受,大部分日本人都认为先祖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守护着自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潜在于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本民族的异界观。

在正月、盂兰盆节以及春秋的彼岸节时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

自古以来,各家各户就把先祖的牌位放在佛坛或神龛里,时常供奉,到了盂兰盆节等祭祀祖先的时节,就举行自古流传下来的祖灵迎送仪式。农历7月1日或7日左右举行“开盂兰盆道”,除去从村子附近秀丽山峰的山顶或从墓地到村子的路边杂草。7月11日或13日左右举行“迎盂兰盆花”,把山野里的花(桔梗、黄花龙芽、千屈菜等)装饰在盂兰盆灵架上,据说,祖灵会乘着这些花来到子孙的家里,在日本人看来,植物是灵体寄宿、居住和歇脚的地方。13日傍晚举行“迎火”,把先祖迎进家门。扫墓之后在墓地和门口焚烧麻杆、麦杆或桦树皮。晚上,人们聚集在河边、山坡或山上,烧起熊熊烈火。据说,这是为了照亮祭场,为降临的祖灵指路。14、15日两天,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供奉祖灵,15日傍晚或16日举行“盂兰盆送行”,把祖灵送回原来的地方。人们在门口焚烧“送别火”,把各种装饰品和供品拿到海里、河里或墓地里,并把小纸船或灯笼放到水里顺流漂走,为祖灵送行。人们从山里迎接祖灵,却把祖灵送回海里或河里,乍一看这好像是矛盾的,不过在人们的信仰意识里,海和山是相通的。

正月里的各种仪式也是祖灵祭祀,和盂兰盆节相隔半年,二者相互呼应。正月和盂兰盆节是举行佛事的日子,同时也是喜庆的日子。如果前些年家里没有故去的人,不用供奉新灵,那么家里的盂兰盆节就被称作“吉事盂兰盆节”,是十分喜庆的祖灵祭祀,这和正月里的年神祭祀是相同的。

彼岸节是指以春分和秋分为中心前后共7天的日子。“彼岸”是梵语波罗蜜多的译语“到彼岸”的略语,不过,在印度和中国都没有春分、秋分到寺庙或墓地祭祀祖灵的习俗,但日本却有,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或许是受日本净土信仰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沉落在正西方的太阳是和极乐净土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和佛教的彼岸思想不同的是,在日本,彼岸节也是先祖回家的日子。

2、氏神信仰

古时候,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生活,氏族的守护神就是氏神。氏神本来是氏族的祖先神,氏族的成员称为氏人,即与氏神属于同一个氏的人们,氏人是拥有神的血统的。在古时候,同一氏族的成员们并不一定是通过血缘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也包含了非血缘者,不过,他们的关系十分紧密,并把氏神作为共同的先祖,共同参加祭祀,相互之间的一体感是十分强烈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氏神信仰也发生了变化,以祖先神以外的神作为守护神的地方也渐渐多了起来。而且,氏神本来是指氏族的祖先神或守护神,但氏族制度瓦解后,就演变为有血缘关系的一族的守护神了。

(1)村氏神、家氏神和族氏神

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氏神”,其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村氏神”,是村子等某一地区的守护神,供奉在神社里,住在当地的人全部可以作为氏子参加氏神祭祀。氏神的这种意义广泛存在于日本全国各地。第二类是“家氏神”,是各家各户的守护神,基本上不供奉在神社里,而是供奉在祠箱里,位于家内一隅或者附近个人私有的山林里,甚至有的地方祭祀的时候也只是在空地上插起纸的币串[4]而已。第三类是“族氏神”,族氏神不像前两类那么普遍,但在意义上最接近于古代的氏神,一族人以本家为中心每年进行祭祀。祭祀的地方有的是村氏神的神社,有的是属于族人的祠堂或神社。

族氏神也称为“同族神”,一般由本家分家组成的同族进行祭祀。所谓同族,是指以本家为中心的直系、旁系以及非血缘的各家各户(家臣等)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其特色是,第一,为了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同族经常聚居在一起。第二,本家分家的系谱关系一旦成立就世代延续。一般情况下,先祖的牌位放在本家的佛坛上,不过也有的地方是分家聚集在同族的墓地里,请寺庙里的和尚主持先祖祭祀。盂兰盆节时举行“先祖祭拜”或“佛坛祭拜”,分家都去祭拜本家的佛坛,这是全国性的习俗,同时,在正月和彼岸节时,分家也去拜访本家,从这些习俗中,都可以感觉到祭祀共同的先祖的古老情感。

村氏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氏族的分裂而出现的。为了村子的统一、村民的团结,很有必要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共同举行祭祀。同时,人们对神灵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在家里设神龛、佛坛等,可以在任何时间供奉祖神,仪式变得简单,同时,社会上流行从村外劝请[5]大神社里神通广大的神作为当地的保护神,因此,敬奉祖神的氏神信仰渐渐淡薄,同一个村子里分属不同氏族的人家就渐渐联合起来祭祀共同的村氏神了。村氏神也常常被称作产土神。产土就是出生地的意思,因此,产土神就是出生地的神,他不仅是自己、自己所属的土地、当地社会的守护神,而且,即使这个人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产土神也会守护这个人的一生。正如受氏神守护的人被称作氏子一样,受产土神的守护而出生的人被称作产子。孩子出生后从30天到100天之间,要举行“初次参拜”仪式,到产土神的神社里进行参拜。

家氏神是各家各户自己家里供奉的祖神,在自己家里的西北角,或者在家附近的私有地里设有小小的祠箱。当村里的族氏神合并为村氏神时,同时产生了一种反作用,各家各户开始在自己家里祭祀先祖,这就是家氏神的形成原因。不过,在个人家里祭祀的神,却并不全是家氏神。有的地方本家的家氏神就是一族的族氏神,但有的地方本家的家氏神和一族的族氏神是分开的。而且,某些人家的家氏神升格为部落或村子的氏神后,原来各户的族氏神就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而成为各自家里的家氏神。总之,家氏神的存在状态十分复杂,呈现出各种变化、融合和分化。

(2)氏神的祭祀习俗

关于氏神的祭祀习俗,这里略述一二。

神幸

神幸是神社的神灵在氏子地域内巡行的仪式,也叫做神幸式、御神幸,一般作为例祭的一个环节。在本社例祭仪式之后,把神灵请上神舆[6]或神马背上的币串上,或者坐上船,浩浩荡荡前往旅所[7],再现神社创立时的神话,加强神的守护力,同时,队列通过的地方也因此得到净化。不过,神幸原本并不是在例祭之后举行的,而是祭祀时从山里或海里迎接祖灵、神灵的仪式。从很早以前开始,把神迎接到祭场时就要使用交通工具,神舆就是从古时候富贵人家乘坐的辇发展而来的。不过,神舆却未必很华美,直到祗园神舆才呈现出今天的华丽气象。

闭门与斋戒

氏神祭祀中有两种“闭门”。其一是祭祀准备阶段的闭门,就是在祭祀的前几天里,神职人员和信奉者为了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达到适合迎接神灵的状态而与世俗社会隔离,过清净的生活。其二,所谓“闭门”并不单单指祭祀前的身心准备,也指伴随着各种忌讳的祭祀本身。日本古代的祭祀是天刚黑时迎神,然后举行祭祀,在供奉神的同时和神一起进餐,吃相同的食物,侍奉于神前,灯火彻夜通明,直至次日清晨。闭门祭祀有持续几天的,也有持续十几天的,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祭祀也逐渐世俗化,而缩短为一两天了。

在斋戒中特别重视火、食物和水。祭神时必须使用洁净无污秽的火。所以,祭祀代表和神职人员不能和家人或一般人用相同的火来煮食物吃,从祭祀的前一天或前几天开始就住进被称作斋馆或斋戒屋的地方,另外用洁净的火来煮饭吃。为了制作供神的食品和甜酒,许多神社都用古老的钻木取火法生火。在斋戒期间,包括鱼肉在内,禁食所有的肉类,而且也不能吃韭菜、大蒜等味道很冲的食物。另外,佛教中用香来达到净化的作用,而日本自古以来用水进行净化。在接近神之前先要用水洗净身体,古时候,在参拜之前都要在神社门前的河流、水池或海边洗身,今天,许多神社还保留着参拜前在洗手处洗手的习俗。现在,日本全国都可以看到用海水洁净身体的习惯。

神事

所谓神事是为了款待和犒劳神灵、揣测神意而在神前举行的各种仪式、竞技、表演等。神事在黎明即将到来时举行。古时候,祭祀时迎神的夜里,人们点燃起数倍的灯火,摆上丰盛的宴席,这既是款待神灵的方法之一,也是人们欢庆的方式。

祭祀时的竞技有射箭、拔河、赛马、竞舟、相扑等。这些活动都是神与人的玩乐,有的地方也根据这些游戏的胜负来占卜生产活动。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是竞技,把村民们分为两组进行比赛,但对抗意识并不明显,而是通过竞争的紧张感显示出在氏神的统合下人们团结一体的姿态。有时候,其中的竞技要素也完全脱落,而成为吉祥的祝福仪式,或成为表演形式。

3、民间诸神

前面主要介绍了祖灵和氏神信仰,除此之外,日本人的民间信仰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信仰,如,从村外迎来的神通广大的神佛,自古以来就信仰、但是与祖灵和氏神无关的诸神等。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下这些信仰。

劝请神

劝请本是佛教里的词汇,是指劝说、请求佛的降临,并祈愿佛施以教化。法华经里也有“劝请世尊、转于***”的记载。不过,在日本,劝请是指从很远的地方把神灵迎到本地。今天,在日本全国分布较广的神大都是从大神社里劝请的神。例如,各地的八幡神、稻荷神、天神等,大多是宇佐八幡、伏见稻荷、北野天神等大神的分祀。而且,许多神社也采用了与大神社相同的社名,如八幡、熊野、稻荷等。

权现

权现也是佛教中的语言,也称作权化、化现,是指佛、菩萨等为了救赎世界上的众生,而以权(假的)的姿态现身,即化身的意思。为人们消灾解难的人,其实是佛的化身,也就是权现。佛教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权现思想,并和日本原有的信仰结合起来。人们认为日本的神是佛和菩萨的权现,常常在神灵的名字之后又加上菩萨和权现的称号,如八幡大菩萨、药师菩萨等。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随着本地垂迹思想[8]的兴盛,许多着名的神都被赋予了权现号,并分别被认为是各地的佛。如,熊野三所权现就是指阿弥陀、药师、十一面千手观音。明治元年颁布了神佛分离令,明令禁止了公然为神附加权现号。

御灵

作祟于人间、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的死者的灵魂被称作御灵。从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时,认为现实中的灾难来自御灵作祟的思想很盛行。因此,为平息御灵的活动,常常举行御灵会。《三代实录》[9]贞观5年5月20日的条目上就记载着,“崇道天皇、伊予亲王、藤原夫人、橘逸势、文室宫田麻吕等人都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因此成为怨灵。近日以来,疫病多发、死者无数,皆是这些御灵所为。”人们认为,怀才不遇而死的伟人的灵魂多会成为御灵。在京都,把前面提到的五个人加上吉备圣灵、藤太夫、火雷神,称之为八所御灵,供奉在上下御灵神社里,每年5月时举行御灵会。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以疫病多发的都城为中心,产生了八坂天王、北野天神等御灵系统的神灵,并逐渐被劝请到全国各地。氏神系统的祭祀多在春天和秋天时举行,与此相对,御灵系统的祭祀多在夏季举行,伴随着彩车、面具舞蹈、音乐等,神舆队列缓缓而行,场面颇为活跃、壮观。

瘟神

在现代医学发达以前,疫病是人们生命的一大威胁,人们认为,驱使疫病的神灵就是瘟神。为了平息瘟神的活动,人们从古时候开始就举行瘟神节。平安时代,6月和12月举行道享节,人们把瘟神迎接到路上并供奉食物,并期望阻止其进一步的侵入。直至今天,人们还会在特定的时节在村边竖起竹竿,上面挂着大草鞋,或系着注连绳,以防止瘟神进入村里。人们认为,瘟神会随着花飘落四方,所以,有的地方也会举行镇花节。让瘟神乘上稻草舟,放流到河里或海里,这种活动叫做送瘟神,在各地广为流行。

观音

观音是民间十分受欢迎的菩萨。据说,观音以33种变身现身于人间,解救人们的苦难,只要念观音的名号就可以脱离苦难。观音信仰最早源于印度,几乎和佛教同时传入日本,并随着法华经的普及而急速传播开来。现存飞鸟时代的佛像中有很多观音像,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关于观音的造像、经书以及寺院的建立等都十分盛行。因为有观音33身说,所以兴起了西国33所巡礼之风,在坂东、秩父等地设立33所观音灵场,观音信仰深深的渗透到民间。特别是在日本西部,保佑安产的子安观音受到人们的尊崇。

水神

水神是掌管水的神。由于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所以水神信仰也十分复杂。水神是一个总称,根据祭祀的场所不同,水神也叫做井神、河神、池神等。日本古时候水神的形象多为女神或者带着孩子的母神,但也有以蛇、鱼、龙等形象出现的。同中国的民间信仰一样,日本人认为河底、海底会有龙宫,住在那里支配水界的神叫做龙王或者龙神。龙王是一种具有司水能力的水神,经常成为民间乞雨、止雨的祈愿对象。而且,龙王经常和人类进行交流,众所周知的如龙宫童子的故事等。山间水源处古来便祭有“分水神”负责分配水流,由此可见水神与山神之间也发生了联系,同山神一样,日本人也有祭水神求子或祈求顺产的风俗。水神的祭日各地均不统一,有很多在夏季举行。

雷神

雷神是掌管雷电之神,人们认为雷电是雷神显灵的一种标志。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农村,如果哪块地落了雷,便立即插上四根青竹,并用注连绳把它们连起来。人们认为,雷表示神的降临,只要按上面的说法做了,雷神便可返回天庭。在日语里,闪电叫做“稻妻”,人们认为,雷电能带来谷物特别是稻子的丰收。雷神为男神,有时也和母神或妻神相伴。雷神常常被描绘成穿着虎皮兜裆布、背着连鼓的鬼怪模样,这是受印度和中国影响后的产物。今天,许多雷电神社也因为乞雨灵验而受到信奉。平安时代时,雷神和御灵信仰结合起来,特别是北野天神出现之后,雷神就称为北野天神的随从了。

4、妖怪幽灵

随着古代信仰的衰落,众神凋零,就产生了各种妖怪和幽灵。妖怪残留着许多神的特点,可以看作是神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沦落,而幽灵主要是死者的灵魂。妖怪和幽灵不同,幽灵是人的样子,妖怪会变化成各种各样的样貌,也会变成声音、火、风等。而且,幽灵会选择特定的对象,但不会选择特定的场合,而妖怪会选择特定的场合,但不会选择特定的对象。妖怪一般在昼夜交替时出现,而且是在山间、路边、屋里、水中等地方。

山男与山姥

山男也叫山爷、山父、山童等,是住在山里的怪人或妖怪。山男和下面提到的山姥统称为山人。有人说山男是高大的男子,有人说它是矮小的孩子,也有人说它是一只眼睛一条腿的怪物。这种传承和山神信仰是相通的。山中的怪人十分粗暴,但有时却和人很亲近,和平地上的居民相处十分融洽。例如,山男为了烤火跑到人们在山里的小房子里,还得到了烟和酒,于是山男就帮人在山里干活,等等。据说,山男也会出现在集市里,拿着鱼换米。从这些关于山男的传说里,我们可以窥探山神的古来模样。

山姥也叫山母、山姬等,也是住在山里的怪人或妖怪。叫做的山姥的常常被认为是老年女子的形象,关于其容貌有各种说法,不过其突出特征是身形高大、头发很长等。和山男一样,山姥和村民们关系很好,经常造访人们在山里的临时小屋,也会出现在黄昏的集市上。据说,如果捡到山姥用麻绳缠着的球,就会得到取之不尽的财宝。山姥虽然外貌奇特,但却拥有神秘的法术,会给人们带来意外的福运。在这些居于山中的女怪身上,可以寻出侍奉山神的巫女的影子。

仓库婆婆与座敷童子

仓库婆婆是屋里的一种妖怪,在日本西南部广为流传。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她住在人们的仓库里,如果人们发现了,就会拿笤帚去打她,她就逃到檐廊里了。在日本西部,很多地方都在仓库里供奉神灵,这或许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家神的样子。仓库婆婆也算是从保护家的神灵降格为令人讨厌的妖怪了吧。

座敷童子也是屋里的一种妖怪,在日本东北部广为流传。座敷童子一般住在旧屋子或仓库里,大约是五、六岁的小孩模样。如果有人睡在它的房间里,夜里它就拿走枕头,或者压在人家身上,不过并不会危害别人。据说,座敷童子和家庭的兴衰关系密切,如果座敷童子在,家里就繁荣兴盛,如果它离开,家运就会败落下去。座敷童子和仓库婆婆一样,也是家神的妖怪化。

河童

河童是住在河流、水池、海洋等水界里的妖怪,广为人知。关于其形态,一般认为它是童子模样,短头发,头顶有盘子一样的凹陷,里面经常盛满了水。它的左右手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很容易脱落。它很喜欢比相扑,有时候也会把人和马拉入水中,把人的肝从肛门处掏出来,非常恐怖。但是,河童也经常失败,如果它被捉住了,就会写道歉书,或者把它的秘传妙药送给人。有的地方也有关于河童恩德的传说,如帮助插秧、引水等。河童或许也是水神的降格。河童喜欢黄瓜,讨厌铁器。据说,木匠做了木偶,让木偶帮自己工作,之后把木偶放到水里,木偶就会变成河童。这是因为,偶人正是水神的依代。另外,河童也是春来秋去,和田神、山神是一致的。

附身妖

附在人身上害人的妖怪。人们认为,神灵、死者的灵魂、生者的灵魂、动物的灵魂、植物的灵魂等都会附到人身上。特别是生者和动物的灵魂如果附到人身上就会危害人。这种附身妖不仅会附在个人身上,而且还会属于某个家族,依照家族内人的意志让附身妖附身。许多家族就能让狐狸、貉、狗神、蛇神等附身,据说有的家族还可以让活人的怨灵附身。关于日本的附身妖是如何产生的至今还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也许和中国的蛊道有关系。古时候,人们向巫觋询问神的旨意,随着信仰的衰退,他们就演变成附身妖了吧。

幽灵

幽灵是人的幻影,出现在与它有关系的人面前。幽灵主要是死者的灵魂,当它无法接受子孙的祭祀时,就会遗恨于这个世界,无法到另一个世界去,从而以幽灵的形式出现。妖怪的原形是未知的,所以人们会感到很恐惧,而幽灵的原形人们是了解的,反而觉得它们满含着怨恨。幽灵保持着生前的样貌,出现在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面前。不过,中世和近世的文学却为幽灵添加了阴森森的感觉和一些固定的模式,如,幽灵出现在草木皆眠的丑满之时,小雨淅沥的柳树之阴,足迹模糊,口中一直念着怨恨之词。这种形象的幽灵不仅让人们误以为是妖怪,而且还抢占了妖怪的地位,成为许多怪谈的主人公。

三、民间信仰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1、关于神性

人死后会融入祖灵成为神,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即使是和人没有血缘关系的神,也和当地的人们之间存在着虚拟的氏子关系。作为保护神,这些神灵并不是存在于遥远的天国,而是居住在人们附近的地方,神和人之间是十分亲近的。这种神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是日本人信仰中的一大特色,这和中国人对神的敬畏心理是截然不同的。

神和人一样,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对人施予爱的同时,也必须得到人们爱的反馈,这也是和中国不同的。比如,在先祖祭祀的日子,祖灵必须得到子孙的祭祀,祭神时往往要举行神幸,还要进行神事,以款待、犒劳、抚慰神灵。如果他们得不到这些反馈,就会由“和神”(善神)变为“荒神”(恶神),在人间作祟,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人们在祭祀先祖的时候,也要顺便祭祀无人供奉的死灵,以防止它们变成荒神,造祸人间。

而且,神的灵力也是有限的,神有时需要借助人的力量,人有些时候甚至也可以操纵神。在神和人的力量互动中,神和人也会分别获得相应的善恶报偿。比如,许多物语中说到因为猎人帮助山神产子,从而获得了狩猎的特权。许多御灵、附身妖等会自主的附身于人的身上,而且也可以受人的召唤而附身,等等。

2、关于人性

神有善神,也有恶神,但善神和恶神不是绝对的,如果善神得不到慰藉会变成恶神,恶神受到慰藉后也会变成善神,人也与此相同。在价值的评判中,是非和善恶的标准是十分模糊的,凡事取决于心态和信念。所以,日本人既敬善神,祈求福泽,也敬恶神,如瘟神等,慰藉它们的心灵,祈愿安宁。

因此,虽然日本人相信因果报应,但是认为对待恶人也要宽容,因为他们也是由于精神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恶行的。而且,不善待恶人也是一种恶行,也会因此遭到报应,并为此付出代价。善良的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死后会成为御灵,恶人如果请求饶恕但没有得到饶恕时死后也会变为御灵,直到它得到使它得到慰藉的待遇,御灵才会停止作祟。

在审美方面,比起美丑,人们更重视净浊。死是污秽的,死后要过一段时间,比如50年,灵魂才可以脱离污秽变得澄澈,之后才能融入祖灵。世俗是污浊的,在祭祀的前几天里,人们要深居、斋戒,过清净的生活,以脱离世俗的污浊,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达到适合迎接神灵的状态。水作为洗除污浊、还原洁净的手段,受到人们的重视。

3、神与人的世界

日本的神既有本土的神,也有来自异域的神。本土的神如祖灵和各种氏神,它们和人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守护着一方土地和生灵。外来的神则通过劝请、权现等方式得到当地的承认,成为当地的守护神。同时,日本本土的神也受到异域同类神的影响,如水神、雷神等。另外,神的神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神灵灵力的减弱,神在人们眼中的神格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沦落为各种妖怪。

从日本人对待各种神灵的态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外来或者本土的意识,只要神灵神通广大,能够镇护本地,他们就非常乐意接受,决定他们态度的是神灵的“神通”。这也反映出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他们是否接受一种文化,主要看这种文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而和这种文化的出处没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古代的中国文化、近现代的西方文化,还是日本自己的文化,他们的态度基本都是实用主义,或者说是现世主义,而崇洋或者国粹,都只是一时的表现而已。

四、结语

日本民俗学是研究民间传承、即日本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文化等的学问。以日本民族的祖先流传下来的生活资料为素材,沿着它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发掘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了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并进一步掌握日本人及日本文化的特色。民间信仰是民俗学的一部分,本论文主要通过日本的民间信仰简单剖析了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对从民俗学的视角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做了简单的尝试。今后,笔者也将就这一视角做进一步的尝试,并期待大方之家的意见和指正。

参考书目:

1.∵大岛建彦他:日本を知る小事典4∵~信仰、年中行事,社会思想社,1980年

2.∵大岛暁雄他:図説民俗探访事典,山川出版社,1983年4月

3.∵赤田光男他:日本民俗学,弘文堂,1984年3月

4.∵川田稔:柳田国男と日本人の思想-日本的心性の原像をめぐって,小シンポジウム<日本民俗学と柳田国男>,1999年11月25日

--------------------------------------------------------------------------------

[1]∵据2004年《宗教年鉴》统计,日本神道系统的宗教人口有107,778,194人(49.9%),佛教系统有95,555,343人(44.2%),基督教系统有1,917,070人(0.9%),其他宗教系统有10,713,248人(5.9%),宗教人口共计215,963,855人,几乎是日本总人口(约12000万人)的2倍。而各种舆论调查显示,实际上日本信奉宗教的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30%。

[2]大岛暁雄他:《図説民俗探访事典》,第163页。

[3]∵主要参照了大岛建彦他:《日本を知る小事典4》、大岛暁雄他:《図説民俗探访事典》。

[4]∵币串是祭神的用具之一,把白色或金银、五色的纸串成串。

[5]∵将其他地方神佛的分灵请到当地进行祭祀,以镇护本地。

[6]∵神幸时神灵乘坐的辇。

[7]∵神幸的过程中休息的地方。

[8]∵本地垂迹思想是一种神佛同体说,宣扬佛和菩萨为了拯救众生而变换样貌以神的样子出现。

[9]∵《三代实录》是日本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