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具的本性。

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

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舀勺光明。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没有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

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尔,意思是指暗钝之心。暗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暗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

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这其中虽有动静明暗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只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

这妄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做无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做烦恼。

总之,无明、业障、习气、烦恼,都是虚妄生灭幻化,不实的东西。

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一段说明:“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

这就是说,我们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枣无朝,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相牵,熏习不已,便成了阿赖耶识。

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静纯真的本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见分。

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灵明洞彻的本性,就因无明,而发生变化。

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风而起了波纹---幻相,这时,本性已因无明的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了两种分别,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想,又称相分;一者是缘其幻相的见照作用---见分。

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生产。

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

如是执着不已,攀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恶。

于是由此中更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像---意识。意识出现之后,喧宾夺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并把阿赖耶识和未那识也置之脑后。

它成了人生---其他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去胡作乱为。同时,意识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识。

藉着这批助手的力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而有贪、嗔、痴、慢、疑诸烦恼。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业。

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本来幻化不实,当人生四大分离---死亡之际,意识随之散灭,只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去承受那因善恶之业所招致的果报。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

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

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

放下就会心安;∵

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妄想:由虚妄不实之心而产生的意念。

分别:没有超越二元对立世界观点时对事物的看法。比如有你我、美丑。。。等观念。

执着:指有所求的想法和行为。是指没有除去功利之心的境界。修行人必须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则可除去执着之病。

妄想,痴心妄想,攀缘,强求。

分别,就是有分别心,对人和事区别对待.举个让我本人豁然开朗的例子:有人这样问净空法师:我凡心已了,对名利没有什么欲望,只是我很爱自己的母亲,这让我很紧张(不能放下).法师

这有什么紧张的呢?不要有分别心,爱别人就像爱你的母亲一样.佛家讲横顺众生,普渡众生。强调众生,就隐含着没有分别。

执着。佛家主张无常,认为世事瞬息万变。因此凡事不可过于执着。作事情时要专注,但成与不成要看缘是否成,不可攀缘,非要怎样怎样,否则决不罢休的样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